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迎新年小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壽險;保險;營銷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0)52-0053-01
營銷理念的創新首先就是團體保險管理人員及業務人員營銷理念的創新。要重視營銷在公司中的作用。改變以往輕營銷、重推銷的錯誤觀念,并樹立市場觀念與競爭觀念,積極引進市場營銷學科的研究成果,不斷創新營銷理念。但是由于營銷活動通常定位在外部客戶,而一般人也都認為只有從事第一線工作的營銷人員才需要樹立正確的營銷觀念。其實團體保險內部每個部門都需要其他部門的緊密的協作與配合,而且每位員工都代表了公司的形象,因而保險公司要培養公司經理、所有員工及中介人樹立正確的營銷理念,實現由目前的“推銷”理念向“營銷”理念的轉變。
1 應對市場進行細分,針對不同的需求,進行團體保險的創新
國外團體保險社會管理功能的發揮,是以多樣化的團體保險產品為載體的。實際上,不同行業、不同經濟類型的企業及其不同發展階段對團體保險有不同的要求。國外眾多的團體保險產品,正是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開發出來的。相比之下,而我省現行的許多團體保險產品針對性不足,對市場需求反應遲鈍,應變能力不強,種類少,難以滿足不同企業的需求。因此,必須針對不同的需求,加大團體保險的創新力度。比如:人壽團險既可按企業所有制不同,分別設計出適合國有企業、三資企業、民營企業的個性化產品,又可按企業行業不同,分別針對鋼鐵行業、機械行業、建筑行業、汽車行業、商業行業、電信行業等設計出不同的條款,結合社保醫療完善了醫療保險。
2 探索新的團體保險銷售模式,建立團體保險的專業服務隊伍
目前,團體保險的銷售渠道主要是――直銷隊伍和公司經紀公司代辦。從業人員素質普遍不高,造成團體業務長期粗放管理,展業憑關系,靠回扣,沒有風險評估、計劃設計等高服務內涵。此外,團體保險業務銷售渠道不專業,客觀上造成了個人業務與團體業務、營銷業務與手續費業務的交叉與混亂。因此,應根據市場發展和各公司的經營策略,探索新型銷售渠道。與此同時,還應重視對團體保險的專業服務人員隊伍的建設。團體保險的專業服務人員應成為企事業單位的福利保險顧問,可以從保障、福利、法律、財稅等方面向企業提出保險建議,為企業設計科學的保險計劃。鑒于目前這類專業人才的匱乏,保險公司應加大培養力度,提升團體保險業務人員的專業水平。
3 建立以客戶為導向的業務管控系統
團體保險的特點決定,應建立與產品線與客戶線相結合的管控體系。同時,整合公司內部資源。如將團體醫療、團體年金、團體健康保險等整合在一起,提高管理和銷售效率??蛻艟€可以按行業、規模、經濟性質分別設置。團體保險的管理組織應圍繞業務流程設置,縮小管理跨度,體現高效協作。在具體服務上,建立高品質、高附加值、交互式的服務理念。保險公司與客戶之間建立信息對稱的服務關系。一方面,保險公司要將團險資訊及時傳送給客戶;另一方面,客戶也可及時將與服務有關的內部資訊提供給保險公司。
簡單迎新年手抄報資料內容:熬年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后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并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門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飯”,由于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后,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簡單迎新年手抄報資料內容:萬年創建歷法說
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后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回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復一遍。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氣風云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后,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后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于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筑起日晷臺和漏壺亭。并希望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歷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萬年測試歷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著一首詩: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 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知道萬年創建歷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說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歷,當他把太陽歷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須。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歷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后,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說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簡單迎新年手抄報資料內容:春節習俗詳解
臘月二十三—糖瓜粘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于男子。在中國的民間諸神中,灶神的資格算是很老的。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自周朝開始,皇宮也將祭灶列入祭典,在全國立下祭灶的規矩,成為固定的儀式了。
臘月二十四—掃房子
舉行過灶祭后,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
掃塵日,即臘月二十四,所謂“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清掃蛛網揚塵、清洗。此外,打掃衛生,要注意戴口罩、帽子和眼鏡。掃塵后及時更衣。
臘月二十五—接玉皇(磨豆腐)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臘月二十三)后,天帝玉皇于臘月二十五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并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
這一天的漢族民俗活動主要有接玉皇、照田蠶、千燈節、趕亂歲等。且這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
臘月二十六指中國農歷年十二月(又稱臘月)二十六的俗稱;漢族春節習俗之一。這一天要割年肉,開始置辦年貨。
臘月二十七—殺年雞
臘月二十七過年的前夕的俗稱。是漢族春節傳統習俗,漢族民諺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
臘月二十八的漢族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漢族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歷的臘月二十八無論是發面還是做饃,各家各戶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
臘月二十九—蒸饅頭
除夕前一日的臘月二十九,叫小除夕,漢族民俗文化。這一天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于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臘月三十—熬一宿
臘月三十又稱除夕,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
這一天主要的傳統民俗活動有祭祖,貼門神,放爆竹,給壓歲錢,吃年夜飯,送財神等。
在年三十晚上,中國人一般都會整晚通宵守歲。俗語叫做“三十兒晚上熬一宿”。
簡單迎新年手抄報資料內容: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簡單迎新年手抄報資料內容:貼春聯和門神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只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游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郁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干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壘就會立即發現并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郁壘。于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后來,人們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后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愿,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征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愿。
一. 班級概況:本班學生經過兩年的常規訓練,已初步養成了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大部分同學在開學后很快投入了緊張、有序的學習生活。同學們情緒穩定,精神飽滿。班級已初步形成了好學、勤奮的學風,班集體凝聚力較強,班級涌現出一大批關心集體、好學上進的好孩子?,F存在的問題是有個別同學自控能力較差,需要老師及時關注他們的思想變化,多做思想工作,班級中蔡晨及關山飛渡兩位同學在老師、家長的關心下進步很大,已參加了班級滾動座位。同時,有一小部分后進生學習比較吃力,這學期老師要更多的關注這些同學,多給他們發言的機會,樹立他們學習的信心,以使他們盡快的趕上其它同學。
二. 管理目標:
思想品德方面:
1. 尊敬師長,見老師要問好。升國旗時佩戴紅領巾,立正脫帽。
2. 做一個愛父母、愛學校、愛同學的好孩子,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
3. 學會用文明禮貌用語,不打架、不罵人、不破壞公共設施。
4. 遵守《小學生守則》中的各項規章制度,爭當“優秀小學生”。
5. 遵守學校的各項制度,不影響班級集體榮譽。
學習方面:
1. 課前養成預習的好習慣,每天按課表整理好書本、文具。
2. 課堂上養成大聲讀書、大聲說話的好習慣(個人發言時)。
3. 學會聽講,神情專注,上課要積極發言。
4. 課后認真記錄每一項作業,認真完成作業。
5. 養成每天讀書的好習慣,邊讀邊積累。
紀律方面:
1. 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不遲到,有病有事要請假。
2. 遵守課堂紀律,認真聽講,不隨便插話。
3. 課間在樓道內輕聲慢步,不追逐打鬧,不大聲喊叫。
4. 放學后,排隊回家;離校時向老師再見。
勞動方面
1. 在勞動組長的組織下,值日生各負其責,認真打掃本班值日。
2. 每個同學負責自己座位下的環境衛生,做到及時撿紙片。
3. 保持個人衛生整潔,不亂扔紙屑。
三. 管理措施:
品德方面
1. 班級專門有同學負責登記好人好事,及時發現同學們的閃光點,予以表揚激勵。
2. 同學之間互相監督,不說臟話。
學習方面
1. 由每組小組長負責檢查預習及朗讀課文的情況,及時記錄,每周進行總結、反饋。
2. 四人小組長負責檢查該小組同學帶學具及作業情況,并在該生評比表上作業一欄中打分。
紀律方面
1. 班組設有專職考勤員,對每天的考勤認真記錄,一周一總結;
2. 本學期,本班繼續堅持以每周行為規范評比表量化評比,逐步由老師監督到同學互相監督,形成個人評比、四人小組評比、小隊評比分層管理模式,針對同學每天表現,及時反饋在評比表上,每周總結一次。一周評出優秀小隊及優秀個人。
3. 由三位路隊長負責每天組織同學排好路隊,每周總結一次。
勞動方面
1. 個人環境衛生將由四人小組組長隨機檢查,及時反饋在評比表上。
2. 每天的值日,由值日組長根據該生勞動情況進行打分,期末公布勞動成績,并評出“熱愛勞動”的好孩子。
四. 各月安排:
九月:
11、 繼續進行常規訓練;
12、 圍繞“美麗新疆”主題查找相關資料;
13、 辦一期抗戰勝利60周年的校園專欄;
14、 辦一期迎國慶、新疆成立50周年小報;
15、 進行秋季運動會組織訓練和準備工作。
十月:
7、 一次綜合實踐活動(外出);
8、 準備美麗的新疆的電視才藝展;
9、 進行一次年級寫字比賽。
十一月:
5、 辦一期愛科學小報;
6、 進行一次“名人故事主題隊會”。
十二月:
9、 做好期末分項測試工作;
10、 辦一期“慶元旦”小報;
11、 做好迎新年的活動準備工作;
這段時間重點是書信指導。從書信格式,信封格式,書信內容一一進行指導。孩子們先后給家長,給老師,給同學寫了四封信,一封比一封精彩。孩子們也在這些書信往來中間鍛煉了習作能力,增進了友誼。有很多精彩的信件,在班上一一做了點評,孩子們也同意將他們的優秀信件上傳到群相冊,但是考慮到信中涉及到一些孩子們的一些小秘密,因此決定還是不上傳為好。大家可以征求孩子的同意,看看孩子收到的信件,從中也可以發現和了解一些事情。
第一次給同學寫信,收到信件的孩子占班級總人數的52%,應該算一個比較大的比例了,但有些孩子當場就著急得要哭了,我告訴孩子不要著急,靜靜等待同學的回信就行。在第二次書信往來中,每一個孩子都如愿以償收到了信,這次就個個笑逐顏開了,更喜歡寫信了。
在信息飛速發展的今天,書信往來似乎是一個遙遠的事物,只存在美好的回憶里,加之同學天天在一起,有什么話當面就說了,似乎也沒有必要寫信了??墒?,在我看來,即使是信息時代,寫信依然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有些不好當面提的要求,有些不好當面表達的情義,借助書信的傳遞,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不光是同學之間,其實父母和孩子之間,夫妻之間,很多事情都可以借助書信傳遞我們的情感。我和可兒的書面交流,從小學二年級開始一直延續到現在,依然樂此不疲。事實上,書信成為連結我們母子的橋梁,尤其是在他逆反心特別強的那幾年,我面對他竟然不知道如何開口,而他也一臉的桀驁不馴的時候,我利用書信解決了我們之間頗感敏感或者為難的問題。即使是他的十八歲生日,雖然我們親自趕往北京陪他慶生,但我依然給他寫了一封長長的信,回顧他十八年以來的成長歷程,孩子感嘆不已。今天中午在搞衛生的時候,琳媽說,孩子給她寫了信,她認為也要寫一封回信給孩子才好。我想大抵是孩子的書信給了她觸動吧。這樣你來我往,增進的豈止是母女之間的感情那么簡單?
圣誕元旦慶典和以往一樣,搞得風生水起,熱鬧非凡。學校為孩子們準備了蘋果,貼了心愿樹,進行了圣誕嘉年華活動,我也將教室的布置全數交由孩子自己打理,所有的照片都可以在群相冊里找到。元旦慶典,我們設計了極具中國特色的手工行動:抄對聯,寫書法,剪窗花,貼福字,織中國結,做燈籠,制小報……優秀作品在教室展出,還沒來得及拍照片。明晚大家還可以和孩子一起進行跨年活動,在新年到來之際,在群里給老師,同學,父母親獻上最誠摯的祝福。
上班一個月以來,活動不斷,事故也不斷。今天要和大家重點強調的事情是——請幫助孩子學會管理好自己的錢包,學會理財。
目前發現班上存在這樣的現象:同學之間借錢沒有及時還,要利息;看中了別人的玩具想玩的話,要花錢買;不管有意無意弄壞了別人的東西一定要賠,而且是高價賠償;畫了一副畫,別人看中了也要花錢買;缺少朋友就用新穎的玩具或者金錢誘惑;借錢買零食……總之一切似乎都與錢掛鉤。雖然還不至于形成風氣,但是也帶來極壞的影響。有些成績優秀的學生一方面瞧不起成績不好的同學,另一方面又抵制不住金錢,玩具,食品的誘惑,接受別人的贈與,一旦老師發現了問題,追根溯源,又將責任推卸得一干二凈。處理這樣的事情真是哭笑不得,生氣也不是,講道理似乎又都明白。就這樣陷入惡性循環,因此特希望各位:
【論文關鍵詞】貼近生活;培養能力;做法
當今社會是是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信息的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能力將作為人們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標志。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對其今后的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是當代中學生必須具有的基本能力,而培養學生這種能力是我們信息技術教師義不容辭的的責任。
我所處的學校是一所農村中學,農村孩子由于家庭經濟的制約,他們只有在信息技術課上才有機會使用一下電腦,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達成這一目標,這幾年我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和摸索,對課程資源進行了創新和整合,利用生活化的課堂教學,使學生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力得到提高。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點我的體會與做法。
1.培養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直接動力,只有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達到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目的。才會有求知探索的欲望,才不會覺得學習信息技是一件枯燥事,從而享受學習的快樂。
農村里的孩子,平日里很難有機會和電腦頻繁接觸,有的同學認為電腦很難學,一時半會是學不會的,而且有些偏遠的農村學生在小學還沒有接觸過計算機,到了中學是第一次學電腦。而我們知道,信息技術課程綜合性、實踐性極強。理論知識較枯燥、抽象。如果單憑傳統的教學手段、方法去教學,學生學起來容易困乏,失去興趣。所以,在教學中,我注意發揮計算機教師的特長,充分利用多媒體加強對知識的演示,并向學生提供相關的知識及背景材料。同時,對信息技術的一些概念與定義,則采用打比喻的方法,將生活中學生常能接觸到的事物和枯燥的計算機語言聯系起來,利用兩者在功能上的相似性,進行類比,學生由此及彼,自然便有了深刻的印象。比如硬盤相當于人的“胃”,是用來存儲東西的;主機相當于人的“大腦”,能夠記憶,完成各種計算和處理任務;數據線就相當與人體的“血液”,用來輸送一些營養物質;而“回收站”相當于家里的垃圾桶,用來存放垃圾,在垃圾沒有真正倒掉時,還可以撿回來用。這樣的比喻對與農村里的孩子通俗易懂,便于他們的學習掌握,使他們不至于見到專業術語就頭疼,無從下手。另外,我還指導學生把學生感興趣的圖片、 flash動畫等在校園網上共享,開展興趣小組,讓學生主動上網獲取所需信息,并學習 flash動畫制作,從而提高其學習興趣。而在講PowerPoint方面的知識時,我教給學生怎樣插入自選圖形,然后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引導他們合理的插入各種各樣的圖形,并加以修飾。將一些富有創意的作品廣播給其他同學看,同學之間經過比較,其他同學從中得到一些啟發。這樣不僅提高學生學習PowerPoint的興趣,又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2.學用結合,提高應用能力
初中信息技術教育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更要提高學生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將學生在生活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與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結合起來,通過信息技術來解決學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比如說:七年級學生學了word的基本操作后,對于文字編輯、圖片插入、簡單圖形的制作、藝術字的處理都有了一定的水平。在新年來臨之際,我布置同學們利用word制作一期“紅紅火火迎新年”的電子小報,同學們興致高,上網查找資料,下載圖片,設計自己迎新年的版面。版面要如何設計才漂亮,圖片應該放在什么位置,如何放?學生有了一定的基礎,在運用中出現了新的問題,再通過問老師,問同學,這樣就學得較牢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單是復習計算機知識,而是在應用信息技術為日常生活服務,并不斷地獲得了生活的成就感,使信息技術教育日?;⑸罨?,大大激發學生學好信息技術的興趣,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個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循環,培養了學生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同時也實現了信息技術教育與其他學科與校本課程的整合。
再比如學生學習和掌握了上網查找資料的方法后,對于“5月12日四川汶川的大地震”,我引導學生通過網絡的搜索引擎,查找地震的相關信息:地震發生的原因、地震發生的情況、救災的情況、地震中自救的方法等等。學生很積極的參與,通過不同網站的信息,分析、探討、總結、歸納。不僅掌握了搜索引擎的一些知識,也學到了抗震救災的一些相關知識,并深有感受,國難當前,我們雖不能到前線幫助災民,但我們捐出我們的零用錢幫助災民,好好學習,做好自己本分的事也是一種愛國的表現。
3.體會生活中的信息技術,提升教學主題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苯逃貧w生活是一個永恒的話題。
而信息技術回歸課堂,就是指信息技術教學要以人為本, 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借助生活經驗學習信息技術,通過實踐掌握信息技術,最后把信息技術應用到生活中去,使學生在了解知識的同時增強對社會生活的體驗和感悟的能力,為今后的人生奠定基礎,真正體現出信息技術教學要“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