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四年級上冊單元作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我家有個美麗的小花園,那里種滿了花草樹木,而且充滿了生機。
一進園門,映入你眼簾的是一排整齊的八葉草,這種植物是深綠色的。它每長出一節(jié)枝,頂端就會長出八片或九片葉子。八葉草的下面是一排修剪整齊的黃金葉,它的葉子小而密,形成淺綠色的植物帶。這條淺綠色的植物帶把臺灣草團團圍住了,與綠油油的、面貼地生長的臺灣草長在一起,好像一塊綠地毯。因為它們的綠色各不相同,但又規(guī)劃得錯落有致,種在一起顯出了它們的層次感。
在旁邊,有一條小徑直通廚房,小徑的另一側有一塊空地,媽媽選擇在這里種了一棵黃皮樹。每到秋天,樹上掛著一串串小果實,成熟時,外表是黃澄澄的,摘一顆,咬一口,酸里帶甜,真好吃。媽媽利用樹下的土地,也種上了臺灣草和黃金葉。往左面看,因為那邊的地較大,陽光充足,所以就在那片空地上種了一棵楊桃樹,在我們精心栽培下,楊桃樹長得很快,去年和今年都結了果,我全家人都很欣慰。我每天都站在樹下,觀察它的生長過程。開始時,一些紫色的小花在樹枝和樹干上開著,待花凋謝了,就發(fā)現花蕾上有一個小果實,小果實在我的盼望中漸漸長大了;在果實還未熟時,我就發(fā)現果實上有疤痕,經我觀察,原來附近的小鳥飛來我家楊桃樹上吃果實,當楊桃成熟變黃時,小鳥們可能會吃掉一大截了,這些嘴饞的鳥很喜歡飛到楊桃樹上棲息,還老在一根樹桿上排糞,糞也成了樹的最佳肥料。所以,我對小鳥非常不滿,但束手無策,那就任由它們了。
在花園另一邊,有一個砌高了的花槽,在花槽上種了一排天冬草。這種植物一年四季綠油油的,長勢密密麻麻,那些枝枝條條都垂下于地面,風吹過,枝條就會飄蕩起來,好像一位婷婷玉立的少女的頭發(fā)在飄蕩。秋冬時節(jié),天冬草還會長出一種果子,這些果子開始時是青色的,成熟的時候紅彤彤的,真可愛。
小花園里不但空氣新鮮,而且生機勃勃,所以我非常喜歡小花園。
習作題目 讀了本組課文,你一定體會到了說明性文章的一些特點,學到了一些說明方法。本次習作,我們就練習寫。
你可以選擇一種物品介紹給大家,如,蔬菜、水果、玩具、文具或是電器。在習作之前,通過觀察、參觀、訪問、閱讀說明等方式,盡可能多地了解這種物品,然后再想一想,可以從哪些方面、按照怎樣的順序來介紹,能用上哪些。
寫完后讀給同學聽,看看介紹清楚了沒有,不清楚的地方再改一改。
解釋說明 [1]說明性文章:說明文是客觀的說明事物的一種文體,目的在于給人以知識,或說明事物的狀態(tài)……
[2]說明方法:說明文是客觀的說明事物的一種文體,目的在于給人以知識,或說明事物的狀態(tài)……
你有什么發(fā)現嗎?我就有一個發(fā)現,那就是我發(fā)現了爸爸睡覺會打鼻鼾。
昨晚,我很晚才做完作業(yè)。剛要睡覺,我便聽見“嗬嗬”的聲音。我打開房門,只聽見聲音越來越大,突然,又變小了,真像一只小曲。但我還是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于是,我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走去,只見爸爸躺在床上,對了,聲音是由爸爸的鼻子和喉部傳出的,原來是爸爸在打鼻鼾。這時突然想起聽人說過:打鼻鼾是鼻子或喉嚨有毛病。爸爸醒來后,我對爸爸說:“爸爸,你的鼻子有問題,你得去醫(yī)院檢查一下。”爸爸奇怪地問:“你哪里知道?其實,我也感覺你的說法有道理。”“那你為什么不早點去看醫(yī)生?”我說。“呵呵,我的小祖宗,我明天休息,就去檢查檢查吧!”我見爸爸答應了,高興極了。
爸爸相信了我的話,到醫(yī)院一檢查,果然有毛病。爸爸看完病回來對我說:“謝謝你。”不久,爸爸的病好了,我再也沒有聽到他打鼻鼾了。
現在每當爸爸睡覺時,我還會注意聽爸爸有沒有鼻鼾聲。
在我外公家,有一只非常可愛的京八狗,它的名字叫??點點。它一身的棕色皮毛,頭又圓又大,黑黑的眼睛像一顆珠子,眼睛下面有一個圓圓的鼻子,卻很小,雖然小但是非常靈敏,有一小點氣味它都能分辨得出來。它的四肢很發(fā)達,體格矯健,再加上那威武的神態(tài),簡直就是像一個保衛(wèi)國家的戰(zhàn)士。
點點非常有趣可愛。它吃飯的時候特別奇怪,吃一口東張西望,再吃一口還是東張西望,好像有人給他搶似的。點點跑步也非常快,有時候我都跑不過他。點點睡覺總是習慣把耳朵貼在地上,只要有一點點動靜,它就會立刻醒來。家里人出出入入,它從來不叫喚,如果有陌生人一進來它就會“汪汪汪汪”的叫。
點點除了可愛、有趣、還調皮著呢,有一次,我回外公家,進了家門就把我的鞋脫下放到鞋柜上。這時,我的好朋友牛牛在外面喊我出去玩,我高聲地答應者,急忙就找我的鞋,可奇怪的是,鞋柜上單單少了我的鞋,我把鞋柜都找遍了,也沒有蹤影。我暗暗嘀咕起來,真是見鬼了嗎?剛剛一會,鞋子怎么就不翼而飛了嗎?
我懷疑是爸爸不讓我出去,故意給我藏起來。就對爸爸發(fā)起脾氣來,非要爸爸還我的鞋。爸爸一臉的無奈,找遍了整個屋子,也沒有見我的鞋。我開始大哭大鬧起來,全家都驚動了,都幫我找鞋,可結果還是竹籃子大水一場空,沒有找到。就在全家人納悶的時候,點點慢吞吞從窩里爬出來,嘴里叼著正是我的一只鞋,搖著尾巴,討好地在我的腿邊晃來晃去。哎喲,原來罪魁禍首是點點呀,弄得我這是哭笑不得。
這就是點點,它給我童年的生活帶來了無窮的快樂。
記憶中也游過很多的地方,有險峻的黃山,有秀麗的桂林,還有……然而,那次的九寨溝之行,卻讓我徹徹底底地驚嘆了一回。
形容九寨溝,不是單單一個“美”字所能表達清楚的——那兒,古樸的棧道,斑斕的彩林,青藍色的湖泊,繚繞的云霧,壯麗的雪山,還有或別致,或與眾不同的瀑布……哦,對,還有那充滿了民族風情的藏族寨子……或許,擁有這其中的任何一樣,都是至美的一道風景線。
之前,我們就聽說藏族人把這兒的湖泊稱為海子——大海之子,一點不假,當我第一眼看到九寨溝的湖時,還真就把它當成了大海之子——青藍色的湖水,與藍色的大海的顏色比起來,真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只是,畢竟是湖泊,總是比無邊無垠的大海小的多,難怪,藏族人會把這里的湖泊稱為海子!走在水邊的棧道上,放眼望去,青藍色的湖水與四周山上的彩林的顏色形成強烈的層次感,樹的顏色有青翠的綠色,耀眼的紅色,古樸的墨綠,淡雅的黃色……看到湖水與彩林的顏色的搭配如此美妙,我不禁感恩大自然,感激大自然的恩惠,感謝大自然帶給我們這么美妙的視覺享受!
海子除了青藍色的水色外,還有一個特點——清澈。湖水很深,甚至最深的地方達到了103米,但是,給人的感覺卻是只有一米深——因為,你很容易就能看到湖底,看到湖底的魚或是“?倘徊歡?rdquo;,或是“?m爾遠逝”。甚至有人嘟噥道:“都說水至清則無魚,可為什么這兒的魚還這么快活?”更有甚者吟起了的詩詞:“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是啊,到了九寨溝,有誰會不為大自然的創(chuàng)造而折服呢?又有誰會不感恩大自然呢?
看完了各式各樣的海子,還是覺得缺了些什么。思前想后,我猛然間發(fā)現這兒似乎還缺了些生命力。這里的一切景色、色彩雖然美麗,雖然艷麗,雖然讓人眼花繚亂,但是,它們畢竟都是靜物,靜靜地躺著,讓人覺察不出絲毫生機。懷著這樣想找出一些生命力的心境,我不斷地環(huán)顧四周,可卻沒有找到心中的那股生命力。于是,我往前走了幾步,希望有新的發(fā)現。剎那間——當我的視線越過一座山后,我看到了前面的一片蘆葦蕩。我眨巴眨巴眼睛——并沒有看錯啊,可是,通常而言,蘆葦都長在海拔800米以下的地方,可九寨溝的海拔都達到了3000米,在這樣的高原地帶,為什么還會生長著蘆葦呢?而且,為什么這兒所生長的蘆葦更高,更大呢?
是的,高原對蘆葦來說無疑是個惡劣的環(huán)境,但是,這些蘆葦并沒有因此而退縮并放棄這塊地方——它們選擇了適應環(huán)境,選擇了勇敢的挑戰(zhàn)它們的生存環(huán)境,選擇了面對現實,選擇了靠自己的努力來證實蘆葦也同樣可以生長在海拔3000米甚至更高的地方!于是,它們成功了,成功地生長在這片高原地上,甚至,比平地上那些不求上進的蘆葦長得更高、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