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公司簡介翻譯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日前,中華全國總工會召開了“全國職工節能減排活動月”啟動儀式電視電話會議,定于今年的3月為 “節能減排活動月”。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出席會議并講話,全國勞模、中國石油撫順石化公司王海班班長王海代表全國勞模宣讀了倡議書。 為了深入貫徹黨的17大精神,響應全國總工會發出的“我為節能減排做貢獻”的號召,增強廣大師生員工的能源憂患意識,共建節能型和諧校園,為此,向全校師生發出如下倡議:
一、結合我校實際情況,進一步了解我國能源緊張的狀況,探討能源和環境之間的關系,不斷增強憂患意識,充分認識節約能源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二、節約能源,從我做起,從自己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
1、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每一粒米,重樹勤儉節約的美德。
2、光線充足不開燈,人少少開燈,人走燈滅,不留長明燈,人離扇停,盡量避免電視電腦等電器處于待機狀態,盡量避開用電高峰時段,減少手機使用次數,節約每一度電。
3、避免大開水龍頭,用水后要及時關掉,不要長流水,發現水龍頭滴水,要主動擰緊,堅決避免冒、滴、漏的現象發生,注意控制用水量,提高日常生活用水的循環利用率,提倡一水多用,節約每一滴水。
4、節約每一張紙,提倡雙面用紙;拒紙巾,用手帕;充分利用校園網絡,提倡無紙化辦公,減少紙張消耗;節約使用辦公用品,不惡意損壞、隨意丟棄辦公用品,盡量循環利用。
三、爭當節能宣傳員和監督員,積極向身邊的每一個人宣傳節約能源的意義,并以身作責,時時關注用水用電情況,隨時糾正他人浪費水電的行為,共同創造人人關心資源節約、人人身體力行節約資源的良好氛圍。
節能減排就在我們身邊,舉手之勞,容易做到,良好的環境行為習慣的養成,就是在節能減排,用我們的行動讓家庭行動起來,讓社會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營造人人講節能、人人講減排的良好氛圍,以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投入日常工作學習中,確保我校節能減排成果,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良好型校園,為實現國家“xx”減排目標,實現全社會和諧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
校工會
【企業節能減排倡議書】
節能減排工作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不是單獨一個人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為加強公司節能減排工作,努力建設綠色發展型企業,形成“人人節約、時時節約、事事節約”的良好氛圍,結合本公司的實際情況,我們倡議:
一、為自己創造一個節能的辦公環境——節約用電
1、離開辦公室及其他場所時,隨手關閉電燈、電腦、飲水機及其它用電設備;光線充足時,自然采光。當“天明南山近,夜出西月升”時,你會發現,愜意恰是因為少了“璀璨”的耀眼。
2、使用空調時,溫度適中,做到無人時不開空調,開空調時不開門窗;下班前20分鐘關閉空調,既不會影響大家工作,又可以節約大量的電能。
3、將電腦顯示器亮度調整到一個合適的值,顯示器亮度過高既會增加耗電量,也不利于保護視力。為電腦設置合理的“電源使用方案”:短暫休息期間,可使電腦自動關閉顯示器;較長時間不用時,使電腦自動啟動“待機”模式;更長時間不用時,盡量啟用電腦的“休眠”模式。堅持這樣做,每天至少可節約1度電,還能延長電腦和顯示器的壽命。屏幕保護越簡單的越好,最好是不設置屏幕保護,運行龐大復雜的屏幕保護可能會比你正常運行時更加耗電。
4、洗手熱水溫度控制在45度以內;嚴格控制使用辦公場所景觀照明燈;盡量少乘坐電梯。
二、為自己創造一個低碳的生活環境——推進公務用車節能 1、合理安排用車,能一次完成的,不跑第二次。相關人員每天對車輛進行檢查、保養,防止漏油和不必要的失損。
2、實行車輛定點加油,登記單車燃油消耗,定點維修和定期保養。
3、加強公務用車的使用和管理,實行用車登記制度,科學管理,降低車輛空駛率,并嚴格控件控制公車私用。
三、為自己創造一個綠色的生活環境——節約辦公用品開支
1、加強辦公經費和辦公用品的使用管理,規范辦公用品的配備、采購和領用,嚴格配備標準,盡量選擇環保、質優、價廉、能耗小的辦公設備。
2、結合信息化建設,充分利用網上辦公系統,在網絡正常的情況下,系統一般事務性通知、資料傳送等都要通過網絡系統進行,減少紙質資料印發(復印)和使用傳真的頻率。
3、加強辦公用品的循環使用,紙張雙面打印、復印,重復利用;公文袋等辦公用品也可以多次重復使用;設立紙張回收箱,把可以再利用的紙張按大小不同分類放置。
4、打印盡量使用小號字,根據不同需要,打印文件盡量使用小字號字體,可省紙省電。
5、減少使用紙杯,盡量使用自己的水杯,紙杯是給來客準備的。開會時,本單位的與會人員盡量自帶水杯。
四、為自己創造一個發展的未來環境——節約用水
1、加強用水設備的日常維護管理,做好排水系統日常維護及節水改造,杜絕跑、冒、滴、漏現象。
2、充分利用各種水資源,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關鍵詞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 商務英語翻譯教學 任務設計
任務型教學法于20世紀80年代逐漸發展起來,逐步得到應用語言學家和外語教學實踐者的接受和認可。而商務英語翻譯課程是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開設的一門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的專業核心課程。本文主要探討的是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下如何設計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的任務,為商務英語翻譯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些許參考。
1 任務型教學法概述
任務型教學(task—based teaching)是交際法教學和第二語言研究兩大領域結合的產物,代表了真實語境下學習語言的現代語言教學理念。
英國語言教育專家Jane Willis把任務型教學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任務前、任務輪和后期任務/語言焦點。
(1)任務前階段——Pre—task:引出話題和任務。
(2)任務循環階段——Task—cycle:
Task(任務)——執行任務,
Planning(計劃)——計劃如何匯報完成任務,
Reporting(匯報)—— 匯報展示任務完成的情況。
(3)語言聚焦階段——Language Focus:
Analysis(分析)——分析任務執行情況,
Practice(操練)——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語言點。
2 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現狀
在目前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教學中,大都局限在翻譯的基本理論、翻譯的基本技巧和簡單的句子文本翻譯中,商務英語翻譯課程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首先是因為缺乏合適的教材,目前沒有普遍適用于各高職院校的商務英語翻譯教材,各個學校所選用的教材大部分缺乏實踐操作性。第二是商務英語翻譯教學課程教學中理論與實踐教學比例設置不均衡,我們的翻譯教學多停留在“紙上談兵”的狀態,重點放在翻譯理論的學習和翻譯技巧的訓練,而沒有突出培養學生的實際翻譯能力,使人才培養目標與社會實際需求相差甚遠。三是商務英語翻譯課程教學的模式過于單一,目前運用最為廣泛的形式是根據授課內容,教師以大量譯例闡述某一翻譯技巧,然后并進行大量強化翻譯練習,學生被動地接受翻譯技巧,學生并沒有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有必要對現有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切實提高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實際翻譯能力,培養出合格的商務英語翻譯人才。
3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下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的任務設計研究
3.1 課程整體設計
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下,我們對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的任務設計總體設計思路是:改變傳統的商務翻譯課程講授理論的模式,轉變為以商務翻譯工作中常見的工作任務為中心來組織課程教學內容,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構建相關理論知識,發展商務翻譯職業能力。任務設計中對學生商務翻譯職業能力的訓練,理論知識選取也是圍繞商務翻譯或商務助理工作任務完成的需要來進行,包含商務英語翻譯基礎理論與技巧和實踐兩個大的部分。商務英語翻譯基礎理論與技巧包含翻譯的基本理論知識、英漢語言對比研究和翻譯的八種技巧,實踐部分的內容安排如表1所示:
3.2 教學環節設計
在課程整體設計的基礎上,我們選取項目之一 ——Company Profile為例來嘗試在教學中運用任務型教學模式。
(1)任務前階段。首先讓學生了解我們這個模塊的內容和任務,明白公司簡介的組成,公司簡介在詞匯、句型上的語言特點以及我們要完成的任務和要達到的結果。首先教師用多媒體播放學生熟悉的KFC的大量照片調動起學生對任務的積極性,然后展出一段簡短的KFC公司的英文簡介,最后要求學生分組討論對KFC公司簡介進行翻譯,并分組匯報翻譯結果。
(2)任務循環階段。在這一階段中,教師向學生布置以下任務:了解公司的相關信息;分析公司簡介在詞匯句型上的語言特點;查閱有關詞典,利用翻譯工具及網絡資源,解決翻譯難點;分析公司所使用的翻譯技巧和方法并完成譯文。
(3)語言聚焦階段。這一階段,老師帶領學生一起討論分析此公司簡介所需的翻譯技巧和方法,并對優秀作業進行表揚與展示。
4 教學實踐效果以及存在的問題
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能夠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高級應用型、技能型、復合型人才。他們既具有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又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既具有較好的專業素質,又具有良好的職業能力,如就業和創業能力、社會協調能力,是生產、服務及管理一線的實用型人才,在職業能力方面強調有效性和實用性。實訓教學就是針對有效性和實用性的特點,圍繞這一培養目標而進行的一系列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是為實現這一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
二、高職商務英語翻譯課程實訓教學現狀
翻譯作為語言習得的五大基本技能之一,由于其在運用語言知識和商務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性較強,它的實訓教學對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目前,很多高職高專院校意識到了商務英語翻譯課程實訓教學的重要性。不僅開設了翻譯實訓課,有的還專門建立了商務英語翻譯實訓室,在校企合作方面也有所進展。 然而,很多高職院校的商務英語專業仍然不重視或不夠重視翻譯實訓課的建設,甚至不開設實訓課,僅僅是在翻譯課中加一些練習。 這種現狀可能是由于財力、物力、師資、教材等方面的局限性造成的。
三、高職商務翻譯課程實訓教學模式的構建
重視商務英語翻譯實訓課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嚴格、認真地制定實訓教學文件、開發實訓教材; 多途徑建設翻譯實訓教學師資隊伍;重視實訓基地和實訓室建設;完善實訓模式,豐富實訓教學。
1.翻譯采風
身處廣州這個國際大都市,再加上每年有春秋兩季廣交會,這都給學生的實訓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場景。 “翻譯采風”實訓項目主要以學生收集資料為主,教師帶領和指導為輔,參加實訓的學生可分組走訪廣州市區或珠三角其他城市旅游觀光景點,或游樂中心,或購物中心,或車站,或機場等地廣泛收集公示語、景點簡介等雙語資料。部分學生可以廣交會各會館為中心,擔任參展公司的譯員兼業務員。在做翻譯實踐的同時,收集來自全國乃至全世界各參展公司的雙語資料,如產品簡介、公司簡介等。
2.工作坊實訓
“翻譯工作坊”是翻譯實訓室,主要用來進行小組翻譯任務。 工作坊實訓一般由教師選定有針對性的翻譯練習給學生進行練習、翻譯作業對比和討論;也可由學生自己提供在翻譯實踐中遇到的難題,來進行小組翻譯和討論。
3.校企聯動
校企聯動的好處在于讓應用英語專業的學生能夠接觸到真實的翻譯場景和企業,使他們對于自己將來是否選擇翻譯作為自己的職業有更明確的想法和定位。
關鍵詞: 翻譯公司 網站調查 商務英語口譯 崗位研究
1.引言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逐漸深入,對外交流日益頻繁,社會對口譯人才尤其是商務口譯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口譯不能被狹義理解為僅僅是一種語言技能,更應該被看成一種發展迅速,對人類工作、生活產生深遠影響的職業。國內學者對口譯及口譯職業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李波[1]指出翻譯的職業化對譯員的語言能力、專業知識翻譯的職業道德提出了明確的規范。楊焱[2]認為口譯人才選拔及培訓中須對非智力因素給予足夠的重視。趙恒、高忻[3]認為口譯人員的中外語言水平、反應能力,現場情景和氣氛的把握能力等非常重要。胡振東[4]認為口譯人員在臨場翻譯之前要盡可能做一些語言上、技術上和心理上的準備。張捷、宋立明[5]認為筆譯與口譯存在著不同的標準、模式。吳佳[6]認為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是任何外語教學中都不能忽視的重要教學內容。李紫凌[7]認為一名優秀的口譯員必須具備基本的譯員素質、過硬的專業知識和基本功、良好的心理素質、高度的責任感、保密意識、合作精神等。韓紅[8]認為合格的口譯員應該具備扎實的語言知識、敏銳的聽力能力、明確的表達能力、寬廣的知識面、嫻熟的口譯技巧、良好的心理素質、綜合記憶能力。高怡松[9]分析了外事翻譯所應具備的素質和技巧,包括外事翻譯的標準和要求、互聯網在翻譯方面的應用等問題。楊焱[10]指出性格也是口譯潛能的影響因素。張海霞[11]指出同傳意愿應該具備敏捷的思維、出色的記憶力、良好的心理素質、強健的身體、敏捷的應變能力。任文[12]指出譯員都很難在交際過程中保持一貫的中立立場。國內學者對口譯分類、口譯標準、口譯譯員素質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對于口譯職業化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大多屬于定性研究,缺乏統計數據。為了豐富口譯職業研究,有必要對翻譯公司進行深入調查,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充分了解口譯服務領域、薪資水平、譯員崗位能力,以及素質要求。
2.網上調研
為了切實提高商務英語口譯教學質量,真正培養能夠嫻熟運用英漢兩種語言、具備良好職業素質、在商務工作領域中順利完成口譯任務的應用型英語人才,我于2011年6月至9月對本課題組成員在眾多翻譯公司網站中隨機選取了120家翻譯公司并進行了調查,其中上海40家、北京35家、廣州21家、南京24家。這些公司包括上海語翼英語翻譯公司、上海宇譯翻譯有限公司、上海歐得寶翻譯公司、北京奧體匯友翻譯公司、北京信德雅同聲翻譯、廣州全意翻譯公司、廣州粵神翻譯有限公司、南京雅博翻譯公司、南京新世界翻譯公司等。
3.調查結果及分析
3.1口譯服務領域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與外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的交往日益頻繁。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更好地服務翻譯客戶,翻譯公司往往都在網站上單獨開辟“翻譯服務領域”這一欄目。口譯是翻譯的一類,是口頭形式的翻譯,因此翻譯服務領域與口譯服務領域完全吻合。一般來說,翻譯服務領域主要包括以下12類。第一,商貿類,主要包括商業信函、合同、企劃、邀請函、簡報、公司簡介、產品目錄、產品手冊、營銷資料。第二,科技類,主要包括科技文獻、技術規范、安裝手冊、網站及網頁翻譯。第三,法律類,主要法律法規、條例、判決書、政府公文、管理規定、章程。第四,理工類,主要包括機械、通信、電子、電機等。第五,社會文學類,主要包括著作劇本、影視對白、新聞、散文、詩歌、廣告、小說、音樂、錄像帶、錄音帶、教育。第六,城市建筑類,主要包括建筑、交通、土木工程、用地及都市規劃。第七,財經類,主要包括金融、保險、財務報告、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投融資協議、上市公司年報等。第八,工業工程,主要包括工程標書、技術標書、商業標書、行業標準、技術標準、產品說明書。第九,生化類,主要包括環保、醫藥、食品營養、農業、染整等。第十,學術類,主要包括論文、參考文獻、評論。第十一,個人資料,包括個人簡歷、入學申請、求職申請、戶口本、推薦信、委托書。第十二,證件、證書類,包括學歷證明、結婚證、營業執照、出生證明、身份證、執照。在廣泛搜集翻譯網站中關于翻譯服務領域介紹的基礎上,我進行了統計,具體情況如下表。
商務類口譯可以從兩個層次上進行理解。商務類口譯狹義上指商貿類口譯,包括商業信函、合同、企劃、邀請函、簡報、公司簡介、產品目錄、產品手冊、營銷資料等。廣義上指泛商務類口譯,包括商務活動中涉及的各種材料類型,主要涵蓋商貿、科技、法律、理工、社會文學、城市建筑、財經、工業工程、生化類等領域。一般來說,口譯譯員面對的材料題材廣泛,如果在平時教學和訓練中局限于商貿類口譯實踐,譯員一旦遇到其他領域的材料時就會束手無策。基于上表數據,我認為在商務英語口譯教材的編寫和口譯課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增加泛商務類材料的口譯練習,通過長期的訓練培養學生上述各領域的口譯實踐能力。
3.2口譯種類及譯員薪資水平
3.2.1口譯種類
翻譯主要包括口譯與筆譯。我們根據所調查的網站中大部分網站的分類方法,把口譯分為英漢口譯、同聲傳譯(簡稱同傳),以及本地化翻譯。英漢口譯包括陪同口譯(一般活動口譯)及交替傳譯。交替傳譯包括技術交流(商務談判)、中型會議口譯、大型國際會議口譯。交替傳譯,又稱連續翻譯、連續傳譯,簡稱交傳,即講話的人講幾句話停頓一下,譯員開始翻譯,譯員翻譯完了之后再繼續講。同聲傳譯也叫同步翻譯、即時翻譯,指口譯員利用專門的同聲傳譯設備,坐在隔音的同傳翻譯間里,一面通過耳機收聽源語發言人的講話,一面幾乎同步地把講話人所表達的信息準確、完整地傳譯成目的語,通過傳譯設備送出。本地化翻譯包括軟件本地化、多語桌面排版DTP、網站本地化翻譯、音頻視頻翻譯。
3.2.2口譯譯員薪資水平
我對標明英漢口譯價格的59家翻譯公司價格進行了統計,發現陪同口譯(一般活動口譯)的價格為747元/人/天,技術交流(商務談判)口譯的價格為1154元/人/天,中型會議口譯價格為1696元/人/天,大型國際會議口譯價格為2887元/人/天。以上數據足以證明英漢口譯為高薪職業。我對明確標明同傳價格的52家翻譯公司價格進行了統計,英漢同傳價格為8763元/人/天,極高的薪酬反映出同傳的工作難度,口譯業內視同傳為“金字塔”的塔尖,同聲傳譯也常常被稱為英語專業的最高境界。
3.3商務口譯譯員能力與素質要求
41家在譯員招聘廣告中明確提出了對商務口譯人員的要求。我對翻譯公司針對譯員語言技能、行業知識、工作經驗、口譯職業資格證書、責任心、興趣、心理素質、溝通能力、職業道德、團隊協作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進行了深入的分析。通過調查發現絕大部分翻譯(82.93%)公司要求口譯人員具備一定的翻譯工作經驗。由此可見口譯是技能型較強的一種職業,口譯的熟練程度與質量與譯員的實踐經驗密切相關。口譯技能的提高絕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因此在高職口譯教學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技能訓練和循序漸進的原則加強學生的練習,切不可把重點放在理論分析上。除了課堂上幫助學生進行正規訓練外,口譯教師還應該建立口譯測試庫、試題庫,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材料,一起制訂學習計劃,口譯不應被狹義地理解為一門課程,而應該被看成學生尤其是英語專業的學生必須具備的終生技能和一種職業。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理應成為口譯課程教學的重點之一。53.65%的翻譯公司認為口譯人員須具備相關的行業知識。要想成為合格的口譯員,就必須對其服務領域,如:商貿、科技、法律、理工、社會文學、城市建筑、財經等有所了解。另外,一些翻譯公司對譯員雙語的駕馭能力、口譯職業資格證書、責任心、興趣、心理素質、溝通能力、職業道德、團隊協作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
4.結語
本文對商務英語口譯崗位的服務領域、口譯譯員的薪資水平、商務英語口譯譯員的能力,以及素質要求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研究表明,商務英語口譯主要涉及商貿、科技、法律、理工、社會文學、城市建筑、財經、工業工程、生化類等服務領域。交替傳譯和同聲傳譯皆為高薪崗位。合格的口譯譯員必須精通來源語和目標語、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具備一定的口譯工作經驗。此外,譯員對口譯工作要有很強的責任心和濃厚的興趣。為了出色地完成口譯任務,口譯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良好的與人溝通能力、口頭表達能力、高尚的職業道德、很強的團隊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此次調研有利于我們加深對口譯行業及商務英語口譯崗位的認識,為進一步制定和完善商務英語口譯課程標準、整體設計,編寫符合職業崗位需求的口譯教材,改革和創新口譯教學方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波.翻譯的職業化與職業道德[J].上海科技翻譯,2004,(3).
[2]楊焱.關于口譯人才培養的幾點思考[J].常州工學院學報,2010,(6).
[3]趙恒,高忻.簡論譯員的素質[J].中州大學學報,2002,(4).
[4]胡振東.口譯工作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岳陽職工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3).
[5]張捷,宋立明.口譯與筆譯機制差異[J].松遼學刊(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6).
[6]吳佳靜.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在口譯中的重要作用[J].科教文匯,2008,(9).
[7]李紫凌,劉淑倩,陳潔.論口譯員必備的基本素質[J].科教文匯,2002,(1).
[8]韓紅.論英語口譯員的素質要求與口譯技巧[J].經濟與教育,2011,(24).
[9]高怡松.外事翻譯素質及技巧淺談[J].東南亞縱橫,2010,(7).
[10]楊焱.性格與口譯[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1,(21).
[11]張海霞.同聲傳譯中譯員心理素質的培養[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4,(1).
【關鍵詞】企業簡介 目的論 三大法則
【中圖分類號】H05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9682(2009)07-0113-03
【Abstract】Given the important role an English version of a Chinese corporate profile in its advertising strategy and the unsatisfactory current state of the C-E translatio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one root cause behind this scenario is the lack of proper translation theory. This paper therefore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Skopostheorie and three rules it generates into the C-E tranlation based on the textual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corporation profiles and draws a conclution that as a reader- oriented and target language -oriented theory, Skopostheorie may as well serve as a propriate theory guiding the C-E translation of a corporate profile, an informative+vocative text.
【Key words】Corporate profile Skopostheorie Three rules
一、引 言
對中國的外向型企業來說,一份成功的英文簡介(corporate profile)在樹立企業良好形象、宣傳企業動態、開發商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當前企業簡介翻譯現狀不容樂觀,誤譯、不當翻譯隨處可見,嚴重地影響了譯文效果。丁蘅祁[1]曾將常見問題概括為十三個方面,如望文生義,不符合國際慣例,語氣不恰當等。劉季春[2]則指出造成外宣謬誤的一個深層原因是翻譯教學的觀念滯后,突出表現在對“原文”的過度迷信,即將傳統的經典文學翻譯教學模式的核心指導思想“忠實”用于應用文體(包括企業簡介)的翻譯中,因此產生了許多問題。鑒于企業簡介在文體上屬于“呼喚+信息型”,而目的論基本上是“以讀者為中心”和“以目的語文化為導向”的翻譯理論,[3]本文認為目的論能較好地指導此類文體的翻譯。
二、關于企業簡介
企業簡介是企業廣告的重要組成部分,[2]目的是對外宣傳企業形象,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讓廣大的讀者或消費者了解自己。一份成功的企業簡介應努力滿足廣告的AIDMA原則,即通過宣傳推銷“產品”引起他們的注意(attention)、激發他們的興趣(interest)和購買欲望(desire),增強對“產品”記憶(memory)并產生購買行動(action)。從這個角度來說,企業簡介不僅僅屬于呼喚型文體,同時還兼顧信息型文體的特點。[3]
雖同屬“信息型+呼喚型”文體,但中英企業簡介在功能上又各具特點。總的來說,英語簡介重“信息”功能,語言上具有科技英語的特點,即語言簡潔客觀、邏輯性強、結構緊湊,沒有或者很少有主觀性或者夸張的形容詞,可讀性強,突出以讀者為中心的特點;漢語簡介則講究以言感人,重“呼喚”功能,多含主觀性形容詞,四言八句,措詞優美,講究起承轉合,富有韻律美,習慣用第三人稱,強調企業至上,內容詳實(當然也有不少重“信息”功能的優秀企業簡介)。漢英企業簡介的文體差異決定了翻譯應采用異功能的翻譯方法(to achieve similar functions as source text)而不是繼續沿用傳統的對等功能翻譯法(To achieve source text functions for target audience)。[4]
三、翻譯目的論及三大法則
目的論(Skopostheorie)是德國功能翻譯理論的核心理論,其中心概念是:翻譯是一種交際行為,翻譯行為所要達到的目的(譯文的目的)決定整個翻譯行為的過程,即“目的決定手段”(“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 [4]
目的論次生了三大法則:目的法則、連貫法則和忠實法則。“目的法則”(skopos rule)是翻譯的最高原則,“只要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譯者完全可以根據譯文預期的交際功能,結合所要達到的語用效果來決定具體翻譯策略和手法,而不必拘泥于和原文的“對等”,直譯還是意譯完全取決于所期待達到的功效。另一條是“篇內連貫”(intratextual coherence)或“連貫原則”(coherence rule),指的是譯文與譯文接收者之間的關系,即譯文必須能夠被目的語文化背景下的譯文接受者所理解和接納;還有一條是“篇際連貫”(inter-textual coherence)或“忠實原則”(fidelity rule)指的是譯文與原文之間的關系,即翻譯不是無本之木,翻譯不能置原文于不顧。這里的“忠實”相當于我們傳統的忠實譯論,所不同的是其在翻譯中的地位。“忠實法則”從屬“連貫法則”,但兩者必須服從“目的法則”,這清楚地闡明了三者的關系,明確了翻譯應該遵循的原
則和標準。[4]
四、目的論及其三大法則在企業簡介翻譯中的應用
1.目的法則的運用
目的論認為,客戶的翻譯要求(translation brief)是譯者進行翻譯的指導原則,它決定了需要什么樣的譯文。理想的情況下,客戶會告訴譯者盡可能詳盡的內容,包括翻譯的目的、受眾、時間、地點和譯文應具有的功能等。然而,現實生活中客戶常對翻譯的概念模糊甚至對于需要什么樣的譯文持錯誤看法,有時除了給一個翻譯要求外,不透露更多的信息,這要求譯者具備更大的責任心和能力。目的論下的譯者應該是“跨文化交際的專家”,即,有經驗的譯者常能從翻譯情形本身推測出翻譯的目的,遵從譯文的習慣和規范、接受能力和期待,使譯文的表達符合“通用文體規范”。[4]在研究以母語為英語的大的公司簡介中不難發現,它們的簡介中也有呼喚成分,如:
例1,Daimler is an automotive Group with a commitment to excellence, and aim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growth and industry-leading profitability.
但總的來說,英語的呼喚成分較少,側重簡介的信息功能,具有科技英語的特點。而漢語喜用評論性或響亮的口號結尾,類似發言結束時的(并無實質意義),講究起承轉合。因此在翻譯時,此類漢語中大多可以省去[3]或者簡單概括,舍去華而不實的內容,確保實質信息的傳達。
例2,修正藥業集團始終遵循“修元正本,造福蒼生;修德正心,開創無限”的企業宗旨,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原句讀來朗朗上口,氣勢蓬勃,表達了該企業的宏圖大志,符合漢語讀者的心理期望。但是從英語簡歷的角度來說,除了表達了企業的奮斗目標外,并無實質性的內容。如果遵照傳統的忠實原則,逐字翻譯的話,不但達不到宣傳的效果,反而給消費者一個夸大其詞的印象。幸運的是,原譯者采取歸化的辦法,用英文簡介呼吁部分常見的句式“Xiuzheng is aiming at the best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 in China”概括了原文的企業宗旨和決心,并加上一句“and plans to achieve more than 10 billion RMB of sales income in 2010”,用西方讀者喜聞樂見的具體數據進一步說明了公司的奮斗目標,既照顧了讀者的需求,又有效地傳達了原作者的意圖,不失為一則成功的翻譯。
不難發現,目的論下的翻譯主張將原文視為譯文的一個藍本,根據譯文所要達到的目的進行選擇性地翻譯,即進行譯前改寫。其翻譯流程可表示為:
翻譯指令
原文――譯前改寫――譯文
但這并不意味著譯者可任意對原文進行“亂砍亂伐”,原文和譯文之間要存在一定的連貫性或忠信度。忠信度要取決于譯者對原文的解讀和翻譯的目的。筆者認為奈達提出的5條改寫原則值得我們借鑒:當原語和目的語的文化差異、語言差異、文體特色明顯、原語與目的語讀者之間的社會地位和教育程度相差懸殊以及譯文對文本固有的文體規范依賴大時,我們需要對原文進行調整。[3]按照這些原則我們試著對下文進行改譯。
例3,未來三年,×××集團將繼續堅持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戰略,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推進產品結構、技術結構和裝備結構的調整升級,大力開展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通過并購聯合,資產重組,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建設具有強大核心競爭力和鮮明特色的精品板材、精品線材、精品長材生產基地,成為資源高效利用、生產與環境、企業與社會和諧友好的綠色鋼城,年銷售收入超1500億,努力躋身世界500強。
原譯:In the coming three years, ×××Group will still insist on the strategy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continuous development, following the way of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optimizing and adjusting the product structure, technology structure and equipment structure, carrying out measures of resource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developing the circular economy, continuing in enterprises merging and acquisition to improve the centralization of metallurgical industry, so as to establish the production base which owns the powerful competitive power and distinctive features for high quality plates, wires and rebars; to build a green steel city for high efficiency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harmonious between production and environment, enterprise and society; to achieve an annual sales income of RMB150 billion and try utmost effort to be one of 500 Top global enterprises.
析:原譯文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文的內容,包括那些具有中國特色的成分,如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展戰略、新型工業化道路、循環經濟、綠色長城等,但這些內容是否為不熟悉中國文化的英語讀者能有效地理解接受,則是個值得商榷的問題。筆者認為,作者羅列所有這些內容無非是要表明該公司與時俱進,在國家的大政策指導下有條不紊地發展,這符合漢語讀者的閱讀習慣,但并沒有提供公司更多的實質信息。因此按照英文簡介重“信息”的特點和奈達提出的原則,將這些內容省略,剩下部分可試譯為:
We are committed to be a leading manufacture base of high -quality plate, wire and rebar manufacture bases with RMB 150 billion in annual sales revenue, and aim at one of the World’s Top 500 enterprise in the years to come.
2.連貫法則的應用
目的論認為,翻譯要求的可行性取決于目標文化的情形而不是原文化的情形。[4]譯文必須讓受眾接受并理解,符合他們的閱讀習慣,在目標文化的交際環境中有意義。這就是我們說的“連貫法則”。換言之,譯文的語言(包括詞法和句法)要符合英語企業簡介的特點,即詞法上用靜態詞匯(名詞、介詞、形容詞、副詞、非謂語動詞等)代替漢語簡介中的顯而易見的動態詞匯,[5]突出簡潔性,客觀性和邏輯性強的特點。
例4,幾年來,公司始終堅持“質量第一,信譽至上;服務第一,顧客至上”的質量方針,以“樹立精品意識,創名牌產品”為宗旨,十分重視產品質量管理。
原譯:The Company has always insisted on quality policies that says: “Quality is number one, Credibil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Service has to be number one and Customers are supreme”. Our goal is to “produce excellent products and build brand recognition”.
原文沒有擺脫漢語的痕跡,雖意思準確,但不夠簡潔嚴密。現可試譯為:
Under the principle of “quality, credit, service and customers”, our company has always been committed to providing our customers with world-class brands through strict quality control.
通過借助介詞under、through和with;分詞providing;名詞quality、credit、service 和customers等靜態詞匯,將句中諸多漢語動態詞義表達,更加符合英文行文習慣。
句法上,英語是邏輯性強的形合句,漢語是典型的意合句。這一特點在英漢企業簡介的文本中同樣突出。翻譯時必須擺脫漢語意合的羈絆,運用恰當的形合手段將各個散句連接成邏輯性強的形合句。
例5,×××藥業集團創建于1971年,是一家產學研相結合、科工貿一體化的國家大型醫藥企業集團。
原譯:×××Pharmaceutical Group is founded in 1971. As a large-scale national pharmaceutical corporate group, it not only combines production, learning andresearch, but also integrates science, industry and trade.
譯文意思準確,但沒有擺脫原文意合的束縛,結構松散,邏輯性不強,不符合英語形合特點。現試改譯為:
Established in 1971, ×××is now a large-scale national pharmaceutiuccal corporate group integrating production, learning and research and science, industry and trade as a whole.
3.語際連貫(忠實法則)的應用
最后一條是“篇際連貫”(inter-textual coherence)或“忠實原則”(fidelity rule)指的是譯文與原文之間的關系,即翻譯不是無本之木,應該在確保譯文的目的和連貫法則下,最大程度地反映原文的意思。這里的“忠實”相當于我們傳統的忠實譯論,所不同的是其在翻譯中的地位。
例6,2005年10月3日,雨潤集團的部分食品業務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成功上市,從而實現了與國際資本的有效對接。目前,雨潤集團擁有雨潤食品(1068.HK)、中國電力新能源(0735.HK)和南京中商(600280.SH)3家上市公司。
On October 3, 2005, China Yurun Food(Group)Co. Ltd., one of the main food producers of Yurun Group, got successfully listed on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Market, thus making an access to overseas capital. Yurun now owns three listed companies: Yurun Food(1068HK), China Power New Energy(0735.HK)and Nanjing Central Emporium(600280.SH).
析:由于原文本身的“信息”功能很強,符合英文簡介的通用文體規范,所以在翻譯時可以完全按照傳統的忠實原則進行。譯文結構緊湊,用詞簡潔規范,符合英語讀者的閱讀習慣,因而是一則較好的譯文。
五、結 語
本文從漢語企業簡介中“呼喚”功能和英語重“信息”功能的文體特點出發,以目的論及其三大法則對企業簡介漢譯英譯版中常見的問題進行分析說明。目的論認為,翻譯是一種交際行為,翻譯行為所要達到的目的決定整個翻譯行為的過程。“目的法則”是翻譯的最高法則,它決定了翻譯過程中采取的具體手段。“連貫原則”,即譯文的語言要為接受者所理解和接受,且喜聞樂見。目的論下的原文下降為譯文的一個信息源的地位,但是這并不是說譯者可以完全脫離原文,另起爐灶,而是在確保譯文目的和譯文連貫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再現原文的意思(忠實法則)。目的論下的譯者在接受翻譯要求后,根據翻譯目的對原文進行針對性的選擇,但這并不意味著譯者可以完全擺脫原文的束縛而對原文進行“亂砍亂伐”而應遵循一定原則,在此奈達提出的5 項原則值得我們借鑒。鑒于目的論基本上是以讀者和譯文為中心的理論,而企業簡介在文體上屬于“信息+呼喚型”文體,因此,用目的論來指導此類文體的翻譯,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 丁衡祁.對外宣傳中的英語質量亟待提高.中國翻譯,2002.4
2 劉季春.實用翻譯教程(Translation A Practical Course).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284、298
3 賈文波.實用翻譯功能論.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4:53、5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