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財務管理經濟學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管理會計是針對財務會計所提供的信息進行整合、加工,而財務會計是將學校運行活動的所產生的信息進行核算,兩者的管理對象都是來自于學校運行活動中所產生的信息。因此,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及其在會計中的廣泛應用,中小學學校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不僅可能,而且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
提高校長對管理會計工作的應用水平
一個單位,即使內控制度再完善,會計人員的專業和職業素養再高,如果得不到領導的合理管理,也很難做出成就,所以是否擁有一位優秀的領導者是關系管理會計實施成敗的關鍵因素。
校長是學校的掌舵者,是學校發展的領航者,他的管理思路一定程度地影響著學校的發展。現在相當數量的學校校長對管理會計知之較少,更不用說對管理會計的應用,因此校長及其管理團隊必須轉變觀念,提高管理會計意識,既要充分認識到管理會計在現代學校管理中的作用,以及會計人員在預測、決策、控制和業績考評中的重要地位,為會計人員行使管理職能創造條件、提供機會,又要順應經濟發展潮流,注重對自己在管理會計方面知識的充電,使自己聽得懂或者看得懂管理會計的術語,從而及時更新會計理念和知識結構,積極拓展職業能力,不斷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提升會計人員素質
在新的經濟環境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是指財務會計流程和管理流程有機融合,將業務分析、運營分析、戰略分析、財務分析諸方面合二為一,把戰略思維、管理思維以及財務思維有機統一,有效推動管理思維傳達滲透至學校的每一個角落。
當前,學校會計的工作重點始終局限于財務會計方面,機械性完成記賬、報賬等工作,難以滿足“為學校管理團隊提供最優化決策的各種財務與管理信息”的需求。因此,學校要注重通過各種方式、各種途徑提高財會人員專業知識水平,定期或不定期地對財會人員進行相關政策、知識的培訓與考核,完善理論知識結構,提升專業知識層次,并通過日常工作中的業務學習來進一步系統地提升實踐操作能力,使其更好地在工作崗位上發揮作用。
細化會計的基礎工作
管理會計所需的許多資料來源于財務會計系統,其主要工作內容是對財務會計信息進行深加工和再利用,因此做好會計基礎工作,能夠更好的實現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信息與數據的共享。
一是要對財務會計以及管理會計所需要的原始信息進行整合處理,列出詳細的目錄清單。二是財務會計可在會計科目的基礎上,綜合管理會計的需要,對原始的清單目錄進行分類、整合,并建立起相應的數據管理系統,將雙方所獲得的數據再次加以整合。三是可對記賬憑證作一些必要的修正,如增加備注欄,給予一些記賬原因必要的說明等。
【關鍵詞】學校管理 財務管理 精細化
精細化管理的概念最早在上世紀中葉提出。它是以風險可控為前提,通過實施精確決策、精確計劃、精確考核來提高財務效益的一種科學管理模式。隨著管理理念的創新和發展,精細化管理在企業的日常財務管理中得到廣泛應用,并且逐步推廣到社會各個行業。因此,學校財務精細化管理順應了市場經濟條件下學校內部優化管理的大趨勢。
一、財務精細化管理的內涵和意義
學校財務精細化管理是堅持人為本為,以踏實務實、細致謹慎的態度,認真落實好校內財務工作的每個細節,其實質是一種實現校園財務管理效率最大化、最優化的現代管理思想。財務精細化管理核心是在于賬務核算精細化和財務監督精細化。其中包含了制度、執行、考評三方面的精細化管理。在實際管理活動中,通過深化管理手段,優化管理模式,,并結合學校自身實際來制定財務管理制度,明確各層管理人員的職責,細化工作分工,逐步形成和建有層次、有系統的校園財務管理制度。
隨著辦學模式改的繼續推進,現代社會大多高校逐步由規模化發展向內涵式發展,現代管理思想不斷滲入,這注定了在基礎教育階段,校園財務管理也應主動發展,積極進取,實現財務精細化的管理運作,為學校提供高質量的服務,為國家與社會優化教育資源。
(一)學校財務精細化管理有助于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財務精細化管理要求財務人員由簡單機械的記賬驗算工作向經營管理轉變,并通過事前預測、事中的動態控制分析、事后的總結核算來對財務管理進行全程多角度的經營管理,從而不斷對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最終實現校園財務管理系統的全面升級與優化。
(二)學校財務精細化管理有助于建設集約型校園
精細化的財務管理,要求對理順每一對財務關系與每一筆資金,長此以往對于學校資金運作的最優化大有裨益,不僅對于資金的進出詳盡統計,使財務更加條理清晰,而且通過對賬目的分析經營,取消消費過度以及浪費的支出項目,從而發揮資金的最大效益,有助于建設集約型校園。精細化的財務管理要逐步深入校園管理制度,成為一種共識與文化,滲透于財務管理的每一項工作中,有助于校園和諧化建設,為學生提供更優良的教育環境。
(三)學校財務精細化管理有助于校園財務制度改革
制度改革對于現代學校的生存和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學校的財務制度,尤其是中學內部的體制改革,對于鞏固中學在基礎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打下夯實基礎。
二、企業財務精細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規范的財務管理制度與管理流程,可以確保財務管理工作的具體實施。現在大多數學校的財務管理存在諸多問題,如財務人員意識淡薄,欠缺積極性與上進心;在預算方面如編制缺乏科學性;財務績效分析缺失;風險管理體制落后等,這都成為發展現代財務管理制度的細節隱患。進而也就導致在企業開展精細化管理的時候,缺少相應的數據與憑證依據,無法有效的開展精細化管理。
一方面,大部分學校均沒有重視預算編制工作,即使開展了預算編制工作,也只是注重表面形式,太過隨意,根本就沒有嚴格按照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編制,致使學校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時候,缺乏一定的科學性與規范性。另一方面,部分學校的預算執行力相對比較差,在執行預算的過程中,普遍存在著隨意更改預算的問題,致使學校無法真正落實財務的精細化管理。
三、財務精細化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一)樹立精細化財務管理理念
所謂精細化,即去粗取精,細致入微,不斷細化內部工作結構,從而發掘事物內在的規律與聯系。學校內部的相關部門要樹立這種科學理念,并不斷向其他教員職工推廣。相關財務人員在日常財務工作中本著嚴謹、細致的精神,在財務工作的各個環節上精益求精,并且逐步落實問責制度,責任到人,強化財務人員的責任感,使其認識到財務精細化并非紙上談兵,而要腳踏實地落到實處。高級管理人員要承擔起一個轉變模式的領導帶頭作用,制定相關工作計劃,使精細化理念得到貫徹,改變傳統式的財務管理模式,主動求新求變,使理念深入人心。
(二)依靠信息技術實現管理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電子計算機系統已經在各行各業廣泛應用,其便捷高校為精細化的財務管理制度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后盾。在傳統的紙質賬本無法滿足日益復雜的社會信息時,引入高效的電子計算機程序,提高其工作的有效性,使財務管理擺脫繁瑣的計算,更加注重財務經營分析、績效管理等,同時優化財務工作模式,細化工作內容,最終達到財務精細化的最終目的。
(三)優化系統內部人力資源
財務的逐步精細化,對財務人員的素質要求也隨之提高。因此,學校內部財務人力資源要不斷優化。學校通過制定長效的學習機制、定期業務考核等多種手段來促進內部人員的優化配置,并定期組織業務培訓、財務管理講座等相關文化活動來提高財務人員素質,尤其是為了適應信息技術的應用,重點對計算機技能進行培訓,推廣高效、科學的財務理念與財務模式,從而帶動學校內整個人力系統向一個更高水平升級。
四、結束語
財務精細化是學校財務管理的發展方向,目前我國學校體系中,尤其是中學,尚未形成成熟的財務精細化制度,因此這是一項繁重而又富有挑戰性的工作。有古語云“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這警示我們在財務上要將業務從細微之處做好做精,順應社會教育改革的大浪潮,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形勢下,積極探索,開拓進取,將學校的財務管理工作納入學校的發展計劃,將財務精細化逐步在學校管理系統中推行。
參考文獻
Abstract: Fine management is an inevitable dema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When management reaches certain level,informatization becomes the fundamental tool to realize it.By analyzing existing problems in financial management among secondary colleges and the implication of fine management,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fulfilling informatization function in financial management.Moreover,it puts forward a solution to achieve the financial goal of "advance budget, in-process control, post appraisal" by applying the informatization platform in secondary colleges,which will serve as a leading reference in order to establish an intern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system based on the platform.
Key words: informatization; fine management; financial management; financial supervision
實施校院兩級財務管理已是如今高校財務運行采取的主要管理模式,但隨著二級學院辦學規模不斷擴張、教育專項經費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使得各種收入支出渠道增多、數額加大,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財務監督方式,二級學院財務管理不規范、內部分配不透明等問題日益突出,阻礙了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深化[1]。所以,加強二級學院財務管理,完善財務監督體系已成為當前十分迫切的課題。
1 財務精細化管理的內涵
精細化管理顧名思義就是做到精確細致的管理,所謂財務精細化管理,就是要求財務管理的各項內容和管理的每一個環節都要達到精致的程度,嚴格按照預算組織各項財務活動,將財務管理的責任化和具體化落實到實處[2],最終實現財務管理的輔助決策和監督控制功能。而信息化建設是學院實現財務精細化管理的根本手段,只有通過信息化技術手段對大量的相關數據資源進行加工和提煉,財務管理的各項內容和管理的每一個環節才能達到精致的程度,從而實現財務管理精細化。
2 學院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學院的財務管理是學院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現階段很多學院在財務管理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問題:比如年度預算編制不準確、有財務數據但缺少財務分析的工具、缺少財務監督手段[3],若沒有對這些問題提供重視并缺少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 將無法保證學院財務活動的正常運行。
2.1 預算編制不準確
學院各部門普遍認為預算編制就是學院辦公室的工作職責,各部門都只是簡單地編制本部門經費的支出計劃,有的甚至僅停留在初步的框算階段,有的還巧立名目虛增預算,而學院辦公室又沒有準確詳細的經過分類的歷史數據作為參考,只能依據各部門的數據統計上報,這不但不能保證預算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也削弱了預算的約束力和執行力。
2.2 財務分析缺少工具
有些學院雖然有財務數據,但大多數只是Excel電子表格。雖然Excel軟件功能強大,但對于學院財務人員來說,本身缺乏必要的信息技術技能,利用Excel收集的財務數據分類簡單,提煉存在困難,難以使用其強大的計算功能和圖表工具來進行財務分析,一般只能做出簡單的報表分析,不能提供可靠的、全方位的分析數據。
2.3 財務監督缺乏手段
學院保存的財務數據由于不能實時共享,導致分管財務的負責人、部門之間、崗位之間,往往受制于信息反饋的渠道,難以在財務活動過程中將財務管理的監督控制功能加以利用,從而不能為學院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3 學院財務精細化管理的解決方案
利用信息化平臺的逐步建設,將信息技術融入財務管理工作,創新“財務管理網絡化、財務監管全程化、經濟活動透明化”的新模式[4],是提升學院財務工作精細化管理水平,實現財務工作精細化管理目標的有效方案。
3.1 進行財務信息化建設,打造精細化工作平臺
信息化建設是學院實現財務精細化管理的根本手段,財務管理必須建立在大量的相關數據資源的基礎上,通過信息化技術手段進行數據資源的加工和提煉,從而實現財務管理精細化。對于學院的財務管理主要包括預算、收入和支出管理,因此信息化平臺主要模塊應包括:學院經費預算支出、學院部門(專項)預算支出、學院預算收入、日常收入與支出、數據統計、支出分析等。通過這些模塊,學院負責人可以隨時查看和分析各個預算的具體收支情況,實現對學院內部財務活動的監控。通過數據統計模塊對各部門開放,使部門之間、崗位之間都能夠進行有效的監督,以此來加大監督的力度。
學院經費預算支出模塊按經費編號顯示了各類學院自籌經費、專項經費、學校下撥經?M等的使用情況和明細;學院部門(專項)預算支出模塊顯示了每個部門的每一項預算列表的實際支出和明細;學院預算收入模塊顯示了學院的辦學收入和上交學校完成的任務量;日常收入與支出用于財務秘書記錄學院的財務活動數據;支出分析模塊顯示不同要求下的學院預算完成情況的分析圖表;數據統計模塊可以設置成內部共享,按不同的條件完成支出情況的統計,并顯示財務活動明細。
3.2 利用精細化工作平臺,實現財務精細化管理
財務的精細化管理,目標就是要達到“事前預算,事中控制,事后考核”[5],體現在具體環節上是指通過信息技術的支撐,提升預算管理的顆粒度(顆粒度用于表示預算項目的最小組成單元),嚴格按預算控制支出,增強預算對經濟活動的約束力。
做好“事前預算”:學院的財務預算通常是根據歷年整體的運行狀況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對下一年度的財務收支進行科學的規劃。根據信息平臺的歷史數據,學院各部門能清晰的了解近幾年的實際開支,再結合學院下一年度的發展計劃,基本能測算出本部門的下年度開支情況。當然,為保證學院預算的準確性,各部門的預算列表清單必須足夠細化,細分成最小的單元后,也有利于進行財務分析(圖1)。
做好“事中控制”:有效的財務分析方法可以準確判斷當前學院的運行狀況,分析的結果可反映出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以便管理人員能夠及時有效地解決。信息平臺中利用狀態-顏色表示法,來表示當前財務支出情況,把實際支出占預算支出的比例從0到超額分成7個狀態,分別為0-20%、21%-40%、41%-60%,61%-80%、81%-100%、101%-120%、大于121%,用不同顏色代表支出的不同狀態,分別為紅、橙、黃、綠、青、藍、紫(圖1)。通過定期的檢查預算執行情況,對于實際支出與預算偏差較大的情況,要重點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與控制措施。圖2,圖3分別為二種財務分析方式。
做好“事后考核”:為達到財務預算的準確率,減少預算數據和實際執行數據之間的差異,并把財務預算作為各部門績效考核的組成部分,需要把各部門的預算執行情況以具體的數字形式表現出來。信息化平臺以每個部門為單位,以公式 得到的數字結果作為預算執行情況的得分(圖4)。
An代表實際支出的7個狀態分別對應的預算列表數量;
S代表每個部門的全部預算列表數量;
Bn代表7個狀態對應的分值,分別為20、40、60、80、100、100、20分;
3.3 利用精細化工作平臺,構建財務監督“透明” 體系
在財務管理中,應該注重內部監督體制的建設, 使部門之間、崗位之間都能夠進行有效的監督。通過精細化工作平臺,學院很容易建立內部監管、領導監管和外部監督三位一體的“透明”監管體系[6]。內部監管是各部門負責人通過“學院部門(專項)預算支出”模塊,可以查看本部門預算列表實際支出情況,通過支出明細了解本部門的運行狀況;領導監管是具有相關權限的領導可以通過“學院部門(專項)預算支出”“學院經費預算支出”“支出分析”等模塊了解學院經費使用情況和分析各部門相關工作進展情況;外部監督是通過“數據統計”模塊,把財務數據反映的事務活動對全院員工進行公開。
3.4 信息化平臺的應用實現了學院財務精細化管理
應用信息化平臺以前,學院財務數據使用EXCEL軟件進行數據的記錄,需要時再進行簡單的統計,財務活動基本按經費類別分類,很難通過各部門的實際開支反映部門的運行狀態,數據單機化又不能實時共享,財務管理基本不能對學院的日常活動起輔助決策的作用。在信息化平臺建設的推動下,學院財務管理工作才可能從規范化管理向精細化管理發展。應用信息化平臺之后,學院負責人可以隨時掌握各個預算的具體收支情況,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對相關數據資源進行加工提煉和分析,加強對學院內部管理績效的監控。財務數據還可以對各部門開放,使部門之間、崗位之間都能夠進行有效的監督, 構建了“透明” 體系。
一、財務管理實驗課課程簡介
管理大師德魯克說:“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驗證不在于邏輯,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權威就是成就。”這種以成就為導向,追求卓有成效的工作效果的學習只能通過實踐才能感悟和積累。財務管理實驗課就是以沙盤模擬實訓為載體,通過仿真模擬企業經營,讓學生在游戲般的環境中,重新認識所學的書本知識,重塑自己的知識結構。
(一)教學工具 財務管理實驗課的課程體系可以用ERP沙盤系列實訓為基礎來構建的,是由教學軟件和沙盤模擬教具組成。教學軟件包括手工沙盤)和電子沙盤,前者主要用于體驗企業經營流程、體會“透過財務看經營”的觀念;后者主要訓練如何從戰略規劃到戰略執行的各個層面理性運作企業。手工沙盤和電子沙盤結合在一起可以訓練學生從發現問題、體驗經營到理性創業經營的技能,可以讓學生的能力從不同的方面得到提高,兩者之間有一個遞進深化的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沙盤模擬教具主要包括沙盤盤面、貨幣、原料幣、生產線等教具,還包括一些監控表單。無論是手工沙盤還是電子沙盤,都要求學生必須有盤面操作,以提高學生的體驗效果。監控表單主要用于手工沙盤,因為手工沙盤學生作弊的機會比較多,為了給全體學生營造一個公平的經營環境,必要的監控措施是不可或缺的。
(二)課程內容 本課程的基礎背景設定為一家生產型企業,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團隊,每個團隊由4~6名學生組成,每個團隊各代表一個處于相同經營環境下的虛擬企業。在實訓中,每個團隊的成員分別擔任企業的總經理、財務總監、營銷總監、生產總監、供應總監等。模擬經營分兩階段進行:在第一階段(手工沙盤),各團隊在相同的起點經營一家擁有一定資產、銷售良好、資金充裕的企業,用兩到三天的時間連續從事6個會計年度的經營活動;在第二階段(電子沙盤),給各團隊分配相同的創業資金,在相同的市場環境中,連續從事6個會計年度的創業經營活動。兩個階段都要求學生通過直觀的企業沙盤,模擬企業實際運行狀況,并要求學生在每年末提交當年的財務報表。實訓內容涉及企業整體戰略、產品研發、市場開拓、財務管理、團隊協作等多個方面。學生在經營企業過程中將遇到各種典型問題,學生也可以把平日學習中尚存疑問的理論帶到實訓中解決,通過自己嘗試企業經營的各項決策,這些問題都能夠直接看到結果或得到解答。
二、財務管理實驗課課程構建
開設財務管理實驗課的目的是解決財務管理課實踐難的困境,在財務理論和實踐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以沙盤模擬經營為基礎的財務管理實驗課采用的是一種互動式體驗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沙盤操作,體驗企業運營流程、感受企業財物增加變化,是一種真正的以“學生學為主,教師教為輔”的教學培養模式。財務管理實驗課是以企業財務系統為基礎構建的,整個課程體系如圖1所示。
關鍵詞:工作過程系統化;企業財務管理;學習情境設計
一、課程設計的理念與思路
1、設計理念:《企業財務管理》課程設計以會計職業崗位的“資金的籌措與運營管理”典型工作任務核心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結合《企業財務通則》和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的要求,與行業企業合作共建課程,體現職業性;按照基于工作過程,定位于工學結合的理念進行開發與設計,學生的學習任務是來源于企業真實的經過提煉的工作任務,課程實施做到“教、學、做”合一,體現課程的實踐性;課程及時補充最新職業動態、課程資源對社會開放、教學方法自主持續創新,以滿足高職課程教育的開放性要求。
2、設計思路:本課程的設計以會計職業崗位的“資金的籌措與運營管理”典型工作任務為邏輯起點,遵循“職業崗位分析課程目標確定教學內容選取載體選擇學習情境設計考核方案設計課程實施職業崗位分析”的開發路徑,實現課程設計與實施的螺旋上升。通過專任教師與企業財務專家共同提煉實際工作核心技能,歸納轉化課程內容。以必需、夠用的原則選取學習內容,課程的實施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學生的職業能力,以達到會計主管崗位的要求。
二、課程載體選擇
企業資金運動的過程是相同的,包括資金的投入、資金的運用和資金的退出。企業財務管理的日常活動包括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營運活動等。不同規模企業的資金運動的復雜程度不同:微型企業資金籌集的方式和渠道少,主要是民間借貸,親戚朋友借款,小型企業資金籌集的方式和渠道較多,可以是民間借貸、銀行借款,吸收投資,中型企業資金籌集的方式和渠道多,除了上述方式之外,有些企業還可以公開發行股票、債券。中型企業的投資活動也比微型企業多,比如:中型企業可以進行項目投資。以不同規模企業的資金運動為課程載體,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職業成長規律。
三、學習情境設計
按照“學習的內容是工作,通過工作來學習”的職業教育課程設計總要求設計學習情境。本課程的學習由三個情境完成。情境一微型企業財務管理以白浪汽配城康明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的業務為依據,設計現金預算、日常現金運營管理、利潤分配的管理三個學習內容;情境二小型企業財務管理以十堰金路通汽車貿易公司的業務為依據,設計現金預算、日常現金運營管理、利潤分配的管理、應收賬款的管理四個學習內容;情境三中型企業財務管理以湖北三環車身有限公司為依據,設計應收賬款的管理、現金預算、日常現金運營管理、利潤分配的管理、項目資產投資管理五個學習內容。每個學習情境的任務包含了完成對應實際工作任務的主要業務,三個情境學習任務則涵蓋了課程標準規定的所有財務管理的內容,能力培養和知識掌握達到課程能力目標的要求。三個學習情境為遞進加包容的關系,通過典型任務復雜程度增加、難度遞進的三次過程重復而內容難度遞增的情境學習,讓學生練就經驗性技能。情境按照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與評估等六步法設計,體現六要素,符合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要求。以情境三為例
三個學習情境依托地方產業進行設計,學生學習之后能夠更好的服務地方經濟。三個學習情境在實施的過程中運用不同的教學工具和不同的教學方法,情境一運用EXCEL軟件和案例教學法、情境二運用用友軟件和小組討論教學法,隨著學生能力的提升,情境三運用金蝶軟件和引導文法,體現教學六要素的不同。另外,學生開始上課時,制定自己生活費的理財計劃,每個月匯報一次理財計劃的實施情況,強調量入為出的原則,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訓練學生個人理財的能力。將個人理財融入企業理財中,使學生具備理財的意識和能力,從而更好的勝任將來的工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