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全面預算管理難點分析及優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和運營戰略始終保持一致,是現代企業對資金予以合理規劃和管控的科學手段。能夠合理協調企業內部環境,優化資源配置,不斷增強企業競爭力和調節能力,從而提升運營效率,在企業管理實踐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部分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中面臨全面預算管理實施效果不佳等問題。基于此,本文主要以國有金融企業為背景,結合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現狀、難點,抓住現代大數據、云會計等信息技術所帶來的優勢,提出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優化對策,促進企業的全面預算編制和管理工作更具科學性,全面提升企業的預算管理質量,同時為相關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借鑒作用。
一、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優化的背景
當前新經濟環境的變化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促進企業在產品、服務等領域的激烈競爭,加劇了企業經營環境的不確定性,同時暴露出傳統的全面預算管理在成熟度、深度和廣度等方面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在企業具體管理實踐中難以發揮其有效性。因此,從企業的長遠戰略發展目標出發,針對企業現行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存在的難點,在理論和應用上尋求新的突破和注入新鮮血液,緊抓大數據時代的紅利,為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優化提供科學的技術保障和數據支持,保持企業較大的競爭優勢,已經成為企業管理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本文以國有金融企業的預算管理為研究對象,該企業為綜合性非銀行金融企業。主要開展委托貸款、小額貸款、典當業務、融資擔保、融資租賃、保安押運及紓困資金等業務。客戶覆蓋所在師市、周邊沙灣市、瑪納斯縣及沿天山北坡經濟帶的烏魯木齊市、昌吉州、伊犁、塔城等范圍內中小微企業、農戶和個體工商戶等。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變化,受整體經濟下行和疫情的影響,客戶經營受到影響,貸款本金和利息出現逾期,給企業帶來很大的金融風險。因此,提高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水平迫在眉睫。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引入更科學的全面預算管理對策,對企業預算實行精細化管理,使預算更富有彈性,有利于優化配置資源,有利于將企業戰略與預算管理目標聯系,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國有金融企業內部管理的優化。
二、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難點分析
1.與企業戰略目標銜接不足。國有金融企業未能以企業長期發展戰略目標為導向進行全面預算的制定,更多在企業往年的1-3年預算指標的基礎上進行預測和調整,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更多關注的是歷史數據和財務指標,與預算編制、執行與考核銜接不緊密,加劇了預算與戰略目標的斷裂。同時企業在預算審核中,忽視市場環境的變化和資產戰略價值的重要性,把重點更多放在企業短期的財務指標上。企業長期形成預算與戰略目標銜接不足導致產生以下兩點不利的影響:一是企業的預算管理未能體現預算執行結果產生的本質動因,只是單純對預算結果的一種信息反饋,未能為企業進行科學的資源分配提供參考價值,不能實現借助預算管理提升企業經營效率的預期目標;二是企業的長遠戰略目標由于缺乏具體有效的科學手段支撐而影響目標的實現。
2.對數據化信息共享認知不足。在當今共享信息時代背景下,互聯網行業的高速發展為企業數據信息化平臺的打造保駕護航,企業及市場對于數據的獲取、數據處理速度更加便利和迅速,這個優勢也為企業進行高效的全面預算管理提供基礎,但是該國有金融企業在2018年前信息化投入不足,經營事務的審批流程大多還是需要依靠人工辦理完成,財務收支核算信息化架構體系也未能進行統一規范,這種信息平臺投入不足的現狀導致企業各個子公司之間的信息系統散亂,數據無法共享和互通,無法更好支持業務發展需求,更不能實現科學的風險管控。數據信息共享平臺的建設對于企業的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該企業未能構建自身企業信息平臺的根源在于企業對于大數據發展影響的價值未能深刻認識。受到傳統的數據搜集方式的影響,企業對于競爭企業、內部環境等多個影響因素的信息搜集不夠全面,企業市場前瞻性顯然不足。信息化建設基礎薄弱,在該企業經營管理中明顯是一個短板。
3.忽視企業的平衡性管理。企業的平衡管理主要體現在平衡企業長期和短期目標、結果和驅動因素之間的關系、權利和責任的分配、財務和非財務因素這四方面平衡上,從而有效促進企業不斷適應飛速發展的市場,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但該國有金融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并未真正實現這四個平衡。如從權利與責任分配的平衡方面分析,企業預算工作權責分配不合理,企業忽視了決策層、管理層的統帥和指導作用,將全面預算視為財務預算,財務部門要負責企業預算編制、執行、調整、跟蹤監控和考核,大大增加了財務部門的預算匯總審核工作。但由于企業未能給予足夠的權利。支持財務部門去更加充分熟悉和掌握業務操作流程,導致財務部門在進行預算目標的把握上,無法從整體層面進行合理編制。從結果與動因關系平衡的方面分析,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上,企業的預算編制過于主觀,未能有效借助先進的編制方法,預算效果不佳。同時,企業的預算過程監控不足,各部門配合度不夠,過程執行情況的反饋具有滯后性。另外,企業未能有效利用預算流程監控預算應用系統,影響對預算執行和監控實施動態跟蹤。
三、國有金融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優化對策
1.預算目標的確立與分解。①確立預算目標。預算目標與企業戰略目標應該一致,企業在進行長短期預算目標制定和預算編制時應把戰略目標作為預算編制的基礎,同時制定嚴格的預算管理對策去落實戰略目標,實現企業資源有效配置和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在企業戰略目標分析中,借用SWOT分析法,結合多方面,如金融行業特性、競爭環境、財務狀況、市場規劃等因素,綜合衡量和分析企業具備的優勢及劣勢、面臨的機遇和威脅,從而落實更為科學和客觀的企業預算目標。②分解預算目標。在進行戰略目標分解時,需要對企業業務經營活動有著深刻的理解,重點結合財務、客戶、內部運營、學習與成長四個維度,將戰略目標進行分解,細化為具體量化的指標,并制定對應的KPI,落實于各個部門和個人中,真正意義上促進預算的執行落實。
2.建全平臺數據共享中心,細化預算內容。為了適應時代需求和滿足企業健康發展需求,企業需要進行信息平臺構建,進行信息平臺的構建需要滿足實際性、實用性和可用性三個原則。首先,結合企業實際性需求,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企業當前和未來的發展情況進行數據的搜集、整理和匯總;其次,匯總的數據要保證具有一定的實用性,能夠為預算編制工作提供參考,而不是為了擴大數據庫而盲目搜羅;再其次,保證所構建的信息平臺能夠為公司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服務,保證所構建的信息平臺能夠為所有參與編制和管理的工作人員使用和編輯,確保員工能夠隨時調取及錄入有用信息。另外對于機密性數據需要進行增設管理員賬號的形式進行保密。國有金融企業在進行信息化平臺數據共享中心構建時,結合企業需求,不僅通過分批實施,優化協同辦公平臺,同時還注重立足現狀,采用迭代推進的方式,對業務事項進行持續細化完善和整合拓展。如實現技術和協同“兩個升級”,對于協同辦公OA系統,實現工作流程等要素資源整合,實現信息交流和共享;用友NC財務系統,引進預算編制系統,便于預算編制的快捷便利及信息共享;完善業務系統,建立業務數據審批數據流和各項業務及財務數據的核算體系,實現業務操作規范化、動態化、標準化和風險管理信息化。
3.進行平衡計分卡與全面預算的整合。在全面預算管理中借助平衡計分卡工具可以實現預算與戰略目標的緊密銜接,豐富預算指標的維度,拓寬預算管理的寬度,能為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思維理念和方式。國有金融企業以全面預算為主體,利用平衡計分卡工具輔助解決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預算與戰略脫節、缺乏對外適應性、資源配置尚待優化和忽視平衡性管理等難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基于戰略的強概括性特征。新預算體系是基于企業的愿景與戰略進行預算體系的構建,而平衡計分卡是以企業愿景和戰略為具體指標,將戰略指標轉化為具體的KPI,繼而進行一系列預算編制、分析與調整、考評和反饋流程的運作,使預算與戰略緊密銜接。二是平衡計分卡涉及的指標多樣,包括企業經營過程的由內而外各個范圍的信息資源,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全面預算的寬度和廣度,促進預算管理工作的全方位、全要素、全過程的整體管控,能滿足和真實反映全面預算管理的本質要求。三是平衡計分卡四個維度指標(財務、顧客、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包括企業內外部的財務和非財務因素,提高了全面預算的對外適應性,使得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更有彈性,更便于操作。
四、總結
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一種常用的管理方式,給企業管理者提供了更可靠的管理依據。本文重點結合某國有金融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難點,并針對難點提出優化對策,引入了包括“預算目標的確立與分解”、“平衡計分卡”和“平臺數據共享中心構建”等科學方法,促進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更加科學化、合理化,讓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在科學化的指導下又邁上一個新臺階,為企業戰略目標的高效完成提供充足保障。
作者:吳湘暉 單位:石河子市天信投資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