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建筑行業第三方安全監管模式淺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建筑行業作為安全事故多發的行業,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復雜,而第三方安全監管作為一種全新的監管手段,能夠彌補傳統監理單位安全監管模式的不足,對在建項目安全管理有著顯著的補充作用。本文通過結合傳統監理安全監管方式的缺陷,分析第三方服務機構的內容、現狀和優勢,來探討第三方安全監管模式的改進建議,從而為創新建筑行業安全監管提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第三方;安全監管
1傳統式監理安全監管方式以及缺點
(1)資金比較薄弱。因為監理市場準入制度門檻低,監理企業中間存在惡性價格競爭,爭奪新項目。很多建設單位因為急功近利,挑選費用較低的監理企業為其項目服務,導致監理企業的收益無法支撐其正常的安全監管服務項目,監理人員的總量和監理水準不能滿足相關法律法規和協議的規定。
(2)人員水平不高。有一些監理人員不具有行業要求的專業知識和實際管理經驗,在日常檢查、管理中只見到表象,不能第一時間發現施工安全風險,或提出合理有效的整改意見。除此之外,一些監理人員不但沒有履行應盡的安全監管崗位職責,有時還吃拿卡要,滋長新的安全風險或安全事故。
(3)欠缺公平公正。監理企業作為企業登記的市場主體,必定是趨利的。一些監理企業,從經濟利益出發,在安全監管全過程中聽從建設單位的指引,因此難以保證客觀性,沒有保持中立,所以其安全監管力度受到限制。乃至有的項目,業主經常干涉或越過監理工作,驅使施工企業或盲目加速施工進度,或工程施工質量不過關,造成安全生產事故,致使多人死傷。因此,受限于角色的定位,監理單位的安全管理一定程度上也存在薄弱環節。[1]
2建筑行業第三方安全監管的涵義和背景
第三方安全監管機構(簡稱第三方),指在生產安全領域成立獨立于企業與政府之外的第三方專職監督管理機構,通過有償的方式為企業提供專業性、客觀公正性、獨立性的安全管理服務。第三方安全性監管是以獨立第三方的名義,對客戶所屬工程項目建設開展現場檢查、評估、督促整改等安全管理活動,使建筑行業業態創新,歸屬于第三方工程評估范圍。而第三方工程評估,包含第三方的工程質量風險評估、安全風險評估等業務,即工程管理咨詢企業接納受托人的授權委托,以獨立第三方的名義,赴受托人屬下項目開展現場安全檢查、對新項目實體、原材料、設備機械等開展隨機抽樣、定期檢驗,分辨項目工程質量存有的顯著或潛在性風險,定編評估報告,明確提出安全管理體系改進方案的全過程。第三方安全監管發展的時代背景主要基于以下方面:
(1)國家和群眾對工程品質和安全施工的要求,不斷擴大該領域的市場需求。近年來,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對工程建筑產品質量和安全生產也不斷提出高標準、嚴要求,法律法規對第三方工程安全監管給予了相應政策紅利,為這一領域的迅速發展提供了較好的市場賽道和制度保障。2016年至今,國家有關部門相繼頒布一系列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適用和刺激工程咨詢業蓬勃發展。
(2)房地產行業面臨下行壓力,第三方安全監管助推房企轉型增效。隨著國家“房住不炒”等一系列宏觀經濟政策的管控,我國房地產行業的高歌猛進已經止步,房價維持穩定甚至一些地方出現頹勢,而土地經營成本持續上揚,該行業呈現紅海競爭態勢。尤其是2020年后半年至今,在股權融資新政、借款新政、新冠疫情等影響下,行業門檻大幅度提高,市場競爭布局加快產生。房地產行業告別黃金時代后,房企更加重視內部運營的穩定發展,每個部門運營階段的深耕細作,將是房企下一步工作的關鍵,但現階段的安全監管機制無法達到管理提升的需求。根據第三方工程評估特點,可以從商品、運營、工程、購置等層面為房企給予全面的動力加持,有利于其產品價值、資金周轉高效率、盈利水準和返工成本費的減少,進而有利于達到房企降低成本、增加效率的要求。因此,房地產行業對第三方監管的需求有希望迎接井噴式發展。第三方工程安全監管是第三方服務在建筑業的一個新型的社會化領域。伴隨著社會各界對建設工程質量意識的不斷提升,政府部門“深化體制改革、加強監管、提升服務質量”職責的變化,以及評估工作社會化過程的加速,第三方工程安全監管將在工程管理方法中起到更加關鍵的功效。
3建筑行業第三方安全監管的發展現狀
第三方監管制度對我國而言是舶來品,但其在新加坡等國家已實施幾十年,對建筑業工程質量和安全水平的提高,發揮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從2006年起,萬科集團率先引進多家國外工程咨詢機構,對其所轄的在建項目開展定期的第三方評估咨詢業務。隨后,這一業務模式被金地等房企競相引入。2010年4月,深圳瑞捷成立,即入手服務萬科集團第三方實測實量評估咨詢業務,成為這一行業在國內的首批企業。國內第三方工程安全監管起步于2010年前后,截至目前,國內涉足這一行業的企業還為數不多,主要有深圳瑞捷、上海平大等。這些業內頭部公司,主要從事建設工程第三方評估、管理和咨詢服務的企業,為房地產企業、公共工程建設單位及其他委托單位提供專業的工程評估、駐場管理和管理咨詢服務,協助客戶清楚掌握其所轄建設項目總體質量及安全風險狀態,提升工程品質,降低安全風險,促進客戶項目管理水平、安全管理水平和風險控制能力的提升。第三方工程安全監管的發展,順應了國家的政策導向以及委托方提升品質的升級需求,未來,隨著人民群眾對工程質量、安全等方面的追求不斷提高、我國城鎮化進程的持續推進、工程存量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第三方工程行業安全監管將迎來更大的增長空間和藍海前景。
4建筑行業第三方安全監管服務優勢
(1)自立性。第三方安全監管機構具有自立性,不屬于政府行政組織的組成部分或派出機構,也不依附于任何企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因此能提供客觀、公正地服務。由于其與被監管企業不存在直接、間接關系,故獨立性、公正性更強。同時,因為委托方承擔費用,第三方只對委托方負責,不受其他參建單位的影響,整個檢查過程能夠真正確保獨立和公正性,檢查結果也更具權威性。公正是第三方服務機構的生存基石,其自身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管理體系和評估機制,樹立了獨立、公正、嚴謹等工作宗旨。第三方機構一般都注重廉潔自律教育,并建立考核審計舉報機制,與外派檢查組員工簽訂公正性承諾書,確保與受監管方不存在任何利益關聯,從而保證各項安全監管工作的公正性和獨立性。而在以往的安全管理過程中,監理單位因存在利益牽制和角色受限,安全制度的執行常常打折扣。引進第三方監管后,因其保持中立態度,在工作開展中,特別是安全檢查中不偏不倚,就事論事,有效解決了安全監管中的人情羈畔和本位主義。
(2)專業性。作為第三方服務機構,專業性是其核心競爭力,也是其權威性的來源。機構員工大都具有在大型及以上工程項目從事安全管理的經驗,熟悉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技術規范及相應的管理要求,具有系統的專業知識體系及豐富的安全檢查現場經驗,具備提供整改和解決方案的高水準技術服務能力。一些第三方專家團隊和科研機構是由行業專家帶隊的具有深厚專業背景和豐富安全評估經驗的組織,對建筑行業中的安全問題能提出專業可行的解決方案和建議。這些專家技術精湛、經驗豐富,且能以專業眼光發現各種安全隱患。第三方專家出具的檢查報告在公司內通報,對報告所列重大隱患,專家給各部門下達的整改,通過此種方法給各部門形成了一個無形的輿論壓力和有形的行政壓力,促使各部門提高規章制度的執行力度。
(3)創新性。許多監理單位因循守舊,缺乏創新,技術水平更新迭代遲緩,安全監管方法單一落后,缺乏針對當前建設行業安全監管形勢特點進行相應的研究,沒有關注和引進國外同行業的先進理念和方法,安全監管大多停留在表象的對照式檢查,沒有對安全風險進行深入、系統的評估和分析。而第三方機構中的專家團隊和科研機構,比如深圳瑞捷設立的瑞生工程研究院等,能夠將國外的先進方法落地生根,將具有前瞻性和實用性的業內安全管理方面的理論、技術,運用在實際工作中。而且第三方科研機構通過為政府或企業提供技術服務,能實現科研理論的實踐、反饋和發展,反過來促進了科學理論、技術的發展。
5第三方安全監管工作內容
(1)開展安全檢查。第三方機構就委托方受查項目成立安全專項檢查小組,開展具有個性化的安全檢查。根據每個項目的特點,檢查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措施執行情況,采取查資料、現場檢查等方式,重點檢查基坑支護、土方開挖、模板支撐架、腳手架和起重機械安裝拆卸等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方案的編制和執行情況,高處作業和臨邊洞口安全防護情況,施工用電、消防設施配置以及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情況;檢查施工現場重大危險源,排查治理安全隱患;檢查綠色文明施工情況。
(2)整改到位,自檢自糾。受查項目主體在第三方機構前往現場安全檢查之時,應將安全問題整改與內部定期安全檢查、安全培訓、“安全生產月”等安全管理活動相結合,促進受查單位自檢自糾。明確其在規定期限內自查隱患,并及時逐條整改上報,嚴格考核其認真落實隱患排查、問題治理的主體責任情況。(3)落實復查,監管有效。第三方安全檢查組對發現的安全隱患,或要求立即整改,或規定期限整改完成,或第三方檢查人員在下次評估中采用“回頭看”的方式對上次問題整改情況進行核查和再評估。周而復之,實現了檢查、評估、促改、復查的環環相扣,有序滾動推進,將安全隱患的整改形成閉環,切實有效保證安全監管工作卓有成效。
(4)依靠安全管理系統。許多第三方機構都自主研發了安全檢查工作系統(如App),可通過手機實時上傳安全問題,自動分類歸納并打出相應考核分數,生成評估報告,下發受查單位,并抄送通知相關上級負責人。同時運用自主構建的數字工程平臺和多項核心技術專利保證,對各類安全隱患進行數據統計,覆蓋工程質量、安全、進度等方面,并支持模塊拓展,從而對安全管理進行深層次分析。
6建設行業第三方安全監管服務的建議
(1)明確第三方的定位。第三方機構作為社會單位引入到建筑工程安全監管中,需對其地位、責任、權利和義務等進行準確定位,特別是在受委托進行的評估檢查與現場監理日常的安全檢查之間,如何找準工作的切入點,明確劃分好工作界面。一方面有利于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避免發生安全事故后,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和第三方各方推諉扯皮、職責不清。建議第三方安全評估應側重于對大型機械設備的技術檢測和檢查,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和管理,對項目安全狀況進行客觀評估,成為建設單位或政府部門(如質安站)的得力助手和顧問。
(2)明確第三方的適用范圍。建筑工程的復雜、多樣性,決定了在一些簡單的小型項目中并不適合開展第三方安全監管。因為在一些規模較小、施工難度不大、施工技術和工藝較簡單的項目中,采用第三方安全監管,使工程管理復雜化,不利于現場安全管理,同時提高企業經營成本,反而會“事倍功半”。因此,開展第三方安全評估應有嚴格的適用范圍,如建設規模大、技術難度高和安全風險大的項目,應必須開展第三方安全監管,而中小型項目就不必推廣。對于質安站、監理單位有能力把控安全風險的項目,也不必適用。
(3)明確第三方監管的系統性。第三方監管不能僅以安全檢查為目的,而是在對企業的全面診斷式隱患排查過程中,進行風險辨識與隱患排查,摸清病灶,對癥開方,追根溯源,標本兼治;不能僅以檢查結束為終點,而是要與企業互動共營,過程中服務,過程后跟蹤,做企業的長期安全監管智庫。第三方應先熟悉知曉整個工程的項目概括,然后建立安全管理標準化的方法、程序及可執行文件,從而提供安全監管服務,接下來規范和指引委托單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實現工程建設的安全目標。第三方服務機構在實施檢查的同時,幫助客戶梳理及剖析安全管理問題,結合自有知識庫的優秀案例,為客戶提供安全管理相關的咨詢服務,包括安全管理咨詢方案、品質提升培訓、技術標準編制、優秀案例推廣等,從而促進受查項目的安全管理水平整體提升。
7結論
第三方安全監管作為填補安全監管市場的缺口,是一種安全管理模式的創新,雖然目前尚處于初步階段,但它將會逐步成為建筑市場的常態選擇。第三方安全監管核心理念是預警,并且這種預警是可實施、可評估、可信服的,有一套嚴謹的、科學化的流程,并且可以被復制和推廣。當然,采用第三方安全監管模式,并不是摒棄我國傳統的監理安全監管模式。相反,兩者是兼容互補的,受托方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及項目特點進行選擇。
參考文獻
[1]許仁科,楊銳,賀梟.建筑行業第三方安全監管模式初探[J].建筑安全,2021(3):55-56.
作者:熊偉 單位:宜昌城大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