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勞保局網站運行管理制度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第一條為加強對*市勞動和社會保障網站的管理,確保網站高效、安全運行,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運行管理辦法的通知》(*府辦發[20*]4號)有關規定,結合勞動保障工作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指的網站是指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建立的通過國際互聯網面向社會公眾服務的網站。
第三條網站建設堅持以鄧小平理論、“*”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為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服務、為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服務、為公眾服務。堅持統籌規劃、資源共享,及時準確、公開透明,強化服務、便民利民的原則。
第四條網站是統一勞動保障各類政策法規、政務信息、工作動態、通知、公告、公示等有關事項,以及提供網上投訴、網上勞動爭議仲裁申請等服務的門戶網站,是展示勞動保障工作整體形象的窗口,也是廣大群眾更好地了解、參與和支持勞動保障工作的橋梁和紐帶。
第二章組織管理
第五條網站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主辦,局辦公室負責本網站的建設和運行管理。局屬各單位、本局各科室應協助局辦公室做好網站的有關運行管理和維護工作。
第六條網站有關信息的管理和工作由局辦公室負責,局屬有關單位、本局有關科室將依照局辦公室提供的相應管理權限和密碼負責有關網上業務的受理工作。
第七條局屬各單位應確定分管領導、具體部門和具體工作人員負責網站的網上政務公開、互動應用、網上答復和處理有關業務問題,制定相應的工作制度。
第三章信息管理
第八條政務信息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凡屬反映我局有關的政策法律法規、工作動態以及相關的政務信息等一切可以公開的信息資源,均可通過網站向社會公布。
第九條局屬各單位、本局各科室應做好網上政務公開工作,及時在網站上、更新,并向網站提供下列信息:
(一)行政審批事項辦理流程、表格下載和相關政策解答;
(二)面向公眾的各類辦事指南和服務信息;
(三)各類政策性、規范性的最新文件;
(四)各類政務動態、公告、通告、公示和其他向新聞媒體披露的政務信息;
(五)網站要求提供的專用信息和其他內容。
第十條網站應依法建立規范的信息采集、審核、、更新維護機制,做好信息資源組織和更新維護工作,確保信息全面、及時、準確、實用。
第十一條網站的信息和相應的服務遵循“誰,誰負責;誰承諾,誰辦理”的原則,上報時須按照上級有關保密規定,經所在科室、單位分管領導審核,不宜公開的文件、資料不得在網站上公布。
第十二條網站、轉載其他媒體新聞應當依據國家、本省和本市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三條本局系統內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網站含有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信息,不得泄露國家秘密,不得宣揚暴力、色情等內容。
第十四條對于對外公開的信息,應該允許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查詢和索取。
第十五條信息報送采取定期上報和隨機上報相結合。本局各單位、局屬各科室和縣、區勞動保障部門向網站上報送信息統一發送到局辦公室郵箱(*),或通過軟盤、移動磁盤報局辦公室,由局辦公室審核后上傳到網上。
第十六條為確保網站質量,更好地發揮網站在促進勞動保障工作中的作用,局屬各單位、本局各科室和各縣、區勞動保障部門應及時向網站提供工作信息和相關資料。局辦公室每個季度將對各單位、各部門上報信息情況在網站上進行通報。
第十七條有后臺權限管理用戶名和密碼的局屬單位和本局科室,應當確定專人受理網上投訴、仲裁申請和招聘信息、個人求職登記。網上答復的要維護用戶的隱私權,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不得對外透漏用戶的任何個人資料。
第四章互動應用
第十八條網站設立“局長信箱”、“仲裁申請”、“舉報投訴”“信息查詢”等互動欄目,局屬各單位、各科室要通過互動欄目,增強與廣大群眾的聯系溝通,方便公眾網上辦事。
第十九條局屬各單位、各科室應結合本部門業務工作積極創造條件開展網上辦事,做到及時受理、及時答復。
第二十條局屬各單位、各科室應建立網上互動應用“接受-處理-反饋”工作機制。對網站互動欄目涉及到本業務工作的投訴、咨詢、建議等帖子,要及時匯報,各部門應在一周內給予回復。
第五章獎勵和處罰
第二十一條各單位、科室要高度重視網站建設工作,充分發揮它的作用,用網站指導工作,推動勞動保障工作發展,為了鼓勵全局關注和支持網站建設,經局黨組研究決定,對以下符合條件的單位、科室和個人,將給予獎勵或表彰:
(一)及時報送信息,主動性強,提供數據量大且保證質量優良,抓住勞動保障工作中的焦點、熱點,能夠引起上級領導和社會的廣泛關注。
(二)面向社會提供網上辦事的欄目,在社會上有較高的知名度,有特色,有較強的實用性,對本局網站的宣傳起到較好的推動作用。
(三)對網站的建設和管理工作積極提出建議和意見,并被采納和實施的。
第二十二條有下列情況的將給予通報批評:
(一)對網站工作重視不夠的,指定專人沒有盡責任的。
(二)上網內容虛假或者有較多錯誤的,長期不向網站上傳信息,多次提醒仍不及時改進的。
(三)凡有以下情況的,除通報批評外,還要按照有關規定追究其責任:
1、違反規定泄密,對單位和個人造成一定損失的。
2、影響網站不良形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