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政鄉村氣象隊伍規范通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鎮、鄉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政府各部門、各單位:
為深化氣象為農服務,健全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和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增強農村地區對突發公共事件和氣象災害的快速反應能力,有效避免和減輕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的意見》精神,經縣政府同意,現將我縣加強鄉鎮氣象信息服務站建設、規范農村氣象信息員隊伍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鄉鎮氣象信息服務站建設
(一)鄉鎮氣象信息服務站建設任務和時間要求
在全縣每個鄉鎮、街道至少建設1個農村氣象信息服務站,底前全部完成。
(二)鄉鎮氣象信息服務站建設原則
1、堅持公共服務、農民受益的原則。要按照公益性服務的要求,以基層為重點,以農民受益為核心,以滿足農民的氣象服務需求為前提。
2、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原則。充分發揮地方政府在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將鄉鎮氣象信息服務站建設納入農村公共服務體系。積極引導農村干部、大學生村官、志愿者等基層力量參與到農村氣象信息服務中。
3、堅持部門合作、共建共享的原則。按照集約化思路,與有關部門共建、共享和共同維護鄉鎮氣象信息服務站,把氣象信息服務與防災減災、農業生產、科技、文化、教育等信息結合起來,實現信息服務的集約化,實現多站合一。
(三)鄉鎮氣象信息服務站建設標準
按照以下“六個有”的標準進行建設:
1、有固定場所。要因地制宜,可設在鄉鎮基層黨政組織或文化活動中心等場所,也可與各級辦事大廳、農村綜合信息服務站、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服務點、農業技術推廣站等合作共用,并懸掛統一的“氣象信息服務站”標牌。
2、有信息設備。要至少配備一臺計算機和寬帶網絡一套。各鄉鎮氣象信息服務站應可以選擇配置氣象電子顯示屏和鄉村氣象預警喇叭等信息設備,以及電視機、機頂盒、打印機等信息設備。
3、有信息員。要至少有一名信息員。信息員可由掌握信息技術操作技能的農村干部、村干部、大學生村官等兼職擔任。
4、有定期活動。及時氣象信息和涉農信息,開展經常性的氣象防災減災科普宣傳和培訓等活動,更新和維護氣象信息櫥架和宣傳欄,向縣氣象局反饋農民氣象服務需求。
5、有管理制度。要制定服務登記、服務項目公示、定時開放、設備管理、信息審查、信息員職責和考核指標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每項制度都應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保證落實到位。鄉鎮氣象信息服務站工作職責和工作流程要公開。
6、有長效機制。要有穩定的資金保證。所需資金列入鄉鎮政府年度財政預算,主要用于服務站建設、運行維護、信息員補助等方面。
對于多站合一的鄉鎮氣象信息服務站,要充分利用原有服務站的場地、設備和人員,在不增加人員、場地的情況下,增加氣象信息服務設備,建立氣象信息服務業務規范和管理制度,開展氣象信息服務相關活動,并在原有站點基礎上加掛“氣象信息服務站”牌子。
鄉鎮氣象信息服務站信息員資格和工作要求,嚴格參照《中國氣象局關于加強氣象信息員隊伍建設的意見》和有關管理規定執行。
(四)鄉鎮氣象信息服務站服務標準
鄉鎮氣象信息服務站要貼近當地氣象災害特點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著力為農民提供氣象災害預警信息、農業氣象服務信息、農業氣象適用技術信息、農村經濟信息、農村氣象科普宣傳和培訓等服務。
1、服務內容
(1)接收和分發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充分利用鄉鎮已有的防災減災設施,電腦、網絡、廣播、電子顯示屏等,在氣象災害來臨前及時接收和分發氣象災害預警信息。
(2)天氣預報和農業氣象服務產品。每日定時當地天氣預報有關信息;根據當地農作物情況,定期當地氣象部門制作的農用天氣預報和農業氣象服務產品,指導當地農業生產。
(3)開展農村經濟信息服務。及時從中國興農網和當地農網中獲取農村經濟信息,為農民提供生產經營相關的科技和市場信息,支持農產品產供銷業務,幫助農民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實際問題。
(4)開展氣象科普宣傳和培訓。充分利用網絡遠程教育以及宣傳板報櫥窗、廣播等進行氣象科普宣傳,提高農民的氣象防災減災意識和災害防御能力。為農民提供氣象知識、農業氣象適用技術等方面的培訓,提高農民使用氣象信息的技能。
(5)收集和反饋氣象服務需求。及時收集當地農民對氣象信息服務的需求,并定期向縣氣象局反饋。參與災害性天氣實況和災情的收集上報。
2、服務要求
鄉鎮氣象信息服務站必須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和《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規定。
(1)做到服務公開。農村氣象信息服務站應對服務方式、服務時間、服務內容、聯系方式予以公開,使服務對象了解服務站,學會利用服務站,提高服務站的使用效率。
(2)保證服務時間。農村氣象信息服務站服務時間為每周不少于18小時,在農忙季節應盡量保證農民需求。
(3)服務響應及時。農村氣象信息服務站應保持服務渠道暢通,對服務需求能及時給予積極響應,服務態度好,講求實效。
(4)填寫服務日志。信息員要認真填寫《農村氣象信息服務站工作日志》,如實記錄當天開展工作情況,每年將工作日志上報到縣氣象局。
二、農村氣象信息員隊伍建設
(一)農村氣象信息員隊伍建設任務和時間要求
全縣各行政村都要至少確定一名信息員,各鄉鎮、街道都要建立農村氣象信息員隊伍,納入本鄉鎮、街道應急救援隊伍,統一管理。各地農村氣象信息員隊伍于年月底前組建完畢,信息員資格由縣氣象局審核確認,報市氣象部門備案。
(二)農村氣象信息員要求
政治素質好,責任心強,能夠積極主動履行氣象災害防御的組織管理工作;具備一定的基本知識,具備及時接收、傳播氣象預警信息和收集、上報當地發生的氣象災情信息的通信條件(主要為手機短信方式)。原則上,農村氣象信息員為兼職或義務人員,因工作原因發生人員變動時,應及時更換氣象信息員,確保信息傳遞不中斷,并將人員調整情況及時報縣氣象局備案。
要不斷調整和優化氣象信息員隊伍,把村干部和防汛責任人逐步納入氣象信息員隊伍中來,氣象信息員原則上由村干部或防汛責任人擔任。氣象信息員隊伍在全縣行政村覆蓋率達到100%。
(三)農村氣象信息員工作職責
1、負責氣象信息的接收和傳播。在接到重要災害預報、警報時,采取多種形式向本村群眾傳達,及時通知廣大群眾做好氣象防災避災工作,協助政府和有關部門組織群眾做好防災減災避險等工作。
2、負責本轄區內發生的氣象災害及其引發的次生、衍生災害信息的收集、整理與報告,協助縣氣象局開展氣象災情的現場調查、評估和鑒定等工作。
3、負責配合縣氣象局開展氣象法律法規、氣象科技知識、氣象災害防御知識科普宣傳和技術咨詢,反饋農村對氣象服務的需求,提高氣象部門為農村服務的針對性等。
4、負責本轄區內氣象設施的管理,開展定期巡檢、清潔除塵等簡單維護及安全工作,發現設備被盜、損壞以及不正常運行等問題,及時報告縣氣象局。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高度重視。鄉鎮氣象信息服務站和農村氣象信息員隊伍建設,已列入省、市年防災減災績效管理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將鄉鎮氣象信息服務站建設和農村信息員隊伍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結合本地實際,認真研究謀劃,制定工作措施,抓好工作落實。
(二)強化措施,積極推進。各鎮鄉、街道要制定工作方案,提出落實措施,有計劃、有步驟地投入建設。要提供資金保障,滿足工作需要。加強制度建設,建立長效管理運行機制,充分發揮好鄉鎮氣象信息服務站為農服務各項功能。
(三)加強督導,注重實效。縣氣象局要加強對鄉鎮氣象信息服務站建設的行業管理、技術指導,并會同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對氣象信息服務站進行監督和管理,明確責任,注重工作實效,定期對服務站進行檢查督導。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對優秀的服務站進行經驗總結推廣并給予獎勵。要加強農村氣象信息員隊伍建設,多形式定期開展業務培訓,不斷提高信息員素質和工作水平。
各鎮鄉、街道和縣直有關部門于前,將鄉鎮氣象信息服務站和農村氣象信息員隊伍建設工作方案、具體聯系人信息(姓名、單位職務、聯系電話)報送至縣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