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市旅游工作要點安排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總體要求和目標:全市旅游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市委五屆二次全會和市五屆人大七次會議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掀起“六個高潮”的總體部署,以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和皖南國際旅游文化示范區為戰略平臺,堅持旅游、文化、生態“三位一體”發展,加快推進“六個轉變”,全面打響“天地之美、美在黃山,人生有夢、夢圓徽州”城市形象主題口號,深入開展“黃山歡樂健康游”活動,搶抓機遇、奮力拼搏,力爭全年接待游客3500萬人次、接待入境游客16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300億元、旅游創匯4.8億美元。重點抓好以下十二項工作:
一、掀起全市旅游營銷高潮
1、“把黃山寄給全世界”。組織全市萬名中小學生參與創作萬張特制明信片,統一郵寄國內外知名人士,誠邀共享世界黃山、人類家園。
2、黃山國際手機攝影大賽。在全球范圍內征集手機攝影作品,舉辦黃山手機攝影大賽;選擇優秀作品,舉辦黃山國際手機攝影展。
3、人游黃山。在合肥、阜陽、亳州、六安、宿州開展“人游黃山”專題巡回促銷,重點推廣游黃山、泡溫泉、看《徽韻》、品徽菜、賞民俗、游新安江等。
4、媒體宣傳。在央視、衛視、首都國際機場、日報、市場報、中國旅游報投放“天地之美美在黃山人生有夢夢圓徽州”形象廣告和軟文形象宣傳,重點宣傳新安江濱水旅游區、《徽韻》、花山謎窟“激光秀”、高爾夫、屯溪老街、黃梅戲會館等新業態旅游產品。策劃市主要領導走進央視。
5、節慶賽事。舉辦第十六屆中國黃山國際旅游節暨徽文化節、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中國(黃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展、環黃山國際公路自行車賽、中國油菜花攝影節等16項節慶賽事活動。
6、境外市場。主攻韓國、臺灣市場:分別與臺灣2家、韓國4家重點旅行商簽署旅游宣傳輸客合作協議;分別在臺灣、韓國開展電視直銷活動;組織旅游企業分別赴臺灣、韓國開展小分隊點對點促銷;分別邀請韓國KBS來我市開展旅游專題宣傳,臺灣旅行商、媒體來我市采風踩線。拓展香港、日本等市場:組織促銷小分隊,赴香港、新馬泰、日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開展點對點上門促銷活動;與日本1家、美國2家旅行商簽署旅游宣傳輸客合作協議。
7、旅游專列、百輛大巴游黃山。組織“專列游黃山”活動,力爭全年發送50趟旅游專列;開展“百城千店”宣傳推廣黃山和“萬名老人游黃山暨中華不老城全國中老年文化歡樂節”系列活動。開展春季看繁花、夏季避酷暑、秋季賞紅葉、冬季泡溫泉系列主題大巴游黃山活動。
8、會議會展旅游。全年力爭完成3000個會議(30人以上)、60萬人天次。對接省內會議會展市場。組織市內骨干旅游企業參加境內外8個大型旅游會展,對接客商、推介旅游招商項目。
9、完善保障措施。對組織游客來我市旅游的旅游企業,制定旅游專列獎、航空獎、旅游直通車獎、會議旅游獎、特別推廣獎、深度游產品開發獎、宣傳促銷獎、概念性線路推廣獎等8個方面獎勵政策;對來我市旅游的游客,分時、分季、分目標人群實施優惠政策。建立完善考評機制,將旅游營銷工作納入市政府目標管理考核,進一步動員全市上下統一思想、統一認識、統一行動,廣泛實施“全員營銷”,形成全市旅游營銷“一盤棋”的整體合力。
二、提升精品旅游信息化水平
10、建設“智慧黃山”旅游調度指揮中心。建成“智慧黃山”精品旅游——旅游調度指揮中心,完成景區監控、LED大屏、電子門禁等配套設施建設,加強市內精品景區景點的網絡終端建設。完善旅游團隊電子化管理系統,發揮旅游團隊網上管理功能,加強旅游團隊動態管理。實現對全市旅游運行狀況動態監控和突發事件應急指揮,提升管理服務水平;開發游客實時統計分析和旅游短信服務軟件,對游客客源地歸屬、客源結構、景區承載力、游客實時流量進行動態分析,對進入我市的游客,提供問候短信、服務短信和疏導短信等短信服務。
11、加快旅游政務網升級改版。積極爭取國家旅游局“智慧旅游城市”試點支持;升級政務網功能,強化信息、服務、管理、營銷等元素。升級完善旅游行業網上旅游統計功能,不斷拓展旅游統計信息采集范圍,提高準確性、時效性、科學性。力爭在預防旅游安全事故,提高應急管理能力信息化監測方面實現突破。
12、完善智慧黃山旅游網綜合功能。完善旅游資訊網外文版功能,進一步完善以游客為中心、以旅游企業為主體、以體驗和服務為主要內容的黃山旅游資訊網;做好全市三大類379個點的“精品節點
360度全景展示”工作;加強與國際著名搜索引擎、旅游網站的鏈接和信息交流,擴大網站的國際知名度,增加入境游客訪問量。
三、加快完善旅游基礎設施
13、扎實推進旅游綜合開發提升工程。計劃建設項目67個(新開工項目24個,續建項目43個),完成年度投資66.66億元(新開工項目14.72億元,續建項目51.94億元)。其中,投資規模10億元以上1個、5—10億元3個、1—5億元10個;建成或基本建成西海大峽谷地軌纜車、奇墅湖度假村、太平湖皇冠假日酒店等一批重大項目,加快推進太平湖直升機基地、黟縣中國戶外運動基地等一批續建項目,積極創造條件力爭新開工盧村悅榕莊彩虹城、雨潤國際會議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
14、提升旅游公共服務配套設施水平。規劃建設市中心城區旅游停車場;加快自駕車營地建設,形成網絡化布局;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重點加強景區停車場整體調整提升;積極推動旅游公交線路、停車場、旅游廁所等配套設施建設;選擇機場、碼頭、高速公路下道口、城市商業及交通中心等游客集散地、人員流動密集地規劃設立旅游咨詢服務點,擴面提質、完善功能、延伸服務。
四、積極發展文化旅游
15、加快旅游與文化融合發展。圍繞“百村千幢”古民居保護利用工程,實施20個古村落和265幢古民居的保護利用工作。整合編排古民居體驗游系列產品線路,策劃包裝并推出農家樂、文化客棧、農事體驗、民風民俗等一批旅游新業態產品;系列開發“百村千幢古民居”、“百佳攝影點”旅游精品線路;重點推廣“徽韻”,確保花山謎窟“激光秀”、“宏村阿菊”和“元一”全景影院“三臺大戲”全部推出;大力發展攝影、寫生、文博、影視等文化體驗旅游,做好秀里明清影視村、徽州區呈坎影視寫生基地、屯溪老街生態博物館、徽墨文房博物館、歙縣徽秀攝影城、歙縣畫家村、休寧黃山美術家基地、黟縣攝影家國際俱樂部等項目產品推廣工作。
16、加快非遺展示和旅游體驗基地建設。重點打造屯溪老街、徽文化長廊“百師宮”、耿城鎮浦溪家園文化一條街、潛口民宅非遺園、“歙硯一條街”、工藝品市場、萬安老街、秀里影視村民俗文化休閑街、中國紅茶博物館等非遺旅游體驗區;建設屯溪老街(黃梅戲、徽劇等),湖邊古村落(黎陽仗鼓、隆阜臺閣、隆阜舞龍、南溪南村舞獅等),翡翠谷(軒轅車會、婆溪河燈等),唐模(巖寺柳翠娘、跳鐘馗等),徽州古城(葉村疊羅漢、承獅麒麟舞等),齊云山(道場表演、得勝鼓、板凳龍等),西遞(拋繡球、上花轎、雉山鳳舞、稻草龍等),牯牛降(目連戲、儺舞、采茶撲蝶舞、舞香龍等)等8處鄉村民俗旅游體驗基地。
17、大力發展旅游休閑度假產品。發展城市休閑(酒吧街、購物街、餐飲街、娛樂街、藝術主題街區等),鄉村休閑(鄉村會所、休閑小鎮),山地休閑(戶外運動、白際原生態旅游,石潭攝影基地15條概念性精品線路。),溫泉休閑(新徽天地醉溫泉、黃山風景區溫泉),夜間休閑等類型的休閑度假產品;重點推廣世界遺產精品游、新安山水風光游、徽州文化品質游、高爾夫溫泉休閑游、鄉村民俗體驗游等
五、著力打造精品景區景點
18、全面提升景區管理服務水平。充分發揮黃山風景區、西遞、宏村3個5A級旅游景區的示范帶動作用,全面推廣黃山風景區管理工作先進經驗,探索景區管理服務規律,整體提升景區服務質量;啟動太平湖、棠樾牌坊群·鮑家花園、徽州古城、呈坎等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新四軍軍部舊址、休寧三溪大峽谷景區創建4A級旅游景區;對照國家A級景區標準,加快A級景區(點)票房、停車場、游步道、標識標牌、旅游公廁、水口改造、游客服務中心、旅游安全保障設施等公共服務設施改造提升。
19、全力推廣“新安江濱水旅游區”。大力推廣新安江濱水旅游區(新安江中心城區延伸段工程),通過市場主體、政策激勵、活動拉動、節慶組織等形式,進一步提升市場影響力;組合黃山風景區、屯溪老街、元一大觀、醉溫泉和花山謎窟等旅游線路產品,實行景區聯動、捆綁式營銷,推廣流光溢彩新安游(14個點,夜晚游)、新安山水風光游(12個點,白天游或夜晚游)、世界遺產精品游(14個點,白天游)三條線路,形成旅游新亮點。
20、提升旅游景區文化內涵。加快徽州古城、萬安古鎮、漁梁古街、屯溪老街的整體開發,豐富旅游休閑業態;依托徽州府衙修復工程,加快中和街、斗山街、漁梁街等歷史文化街區整治及業態功能調整,把徽州古城打造成文化獨具特色、業態功能齊全的立體的徽文化展示中心,重振歷史名城雄風;加快推進齊云山道教文化、屯溪區鬲山佛文化景區綜合開發、黟縣梓路寺、黃山區萬佛園宗教旅游開發;加快齊云山風景區建設國際精品旅游景區進程,推進云山詩意“道”主題酒店、中國養生之都大酒店等項目建設,完善齊云山生態文化旅游區配套設施。
六、持續推進鄉村旅游發展
21、優化鄉村旅游發展環境。加大對鄉村旅游景區景點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力度;推進旅游村鎮硬化、綠化和亮化及旅游標識牌統一設置工作;加大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農村沼氣、鄉村道路、人畜飲水、鄉村清潔等支農工程項目向發展鄉村旅游的村鎮傾斜,推動鄉村旅游開發項目和各種支農資金掛鉤;重點優先解決交通干道、重點旅游景區到鄉村旅游點的道路交通建設,實現“三通”(路、上下水、網絡)、“三改”(廁所、水和廚)、“三保”(環境衛生、風貌和文化)、“三建”(停車場、購物場所、游客中心)。
22、大力提升鄉村旅游品質。按照“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營銷、統一品牌”的發展路徑,加快旅游強縣、旅游鄉鎮、旅游專業村、特色鄉村酒店、“星級”農家樂整體提升;組建鄉村旅游協會;加強對鎮、村、戶三級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的鄉村旅游服務規范標準培訓,提高鄉村旅游經營管理和接待服務水平。
23、豐富鄉村旅游產品體系。充分挖掘徽文化內涵和傳統民俗節目,打造新型鄉村旅游產品;做好鄉村旅游產品策劃包裝,將農耕、農時、農俗、農產品特色與旅游季節主題營銷相結合,精心策劃一批鄉村旅游專題活動、節慶活動。
24、打造鄉村旅游國際品牌。推進《中法省徽州(黃山市)鄉村旅游合作示范項目》實施,引進旅游發達國家先進的管理經驗、經營機制和服務模式,加強雙方在旅游文化交流、水資源環境保護管理、自行車游覽設施開發、鄉村旅館建設等方面合作,打造黃山國際化鄉村旅游精品。
七、主動策應旅游區域聯動
25、不斷加強“皖南國際旅游文化示范區”合作。圍繞“示范區”建設,強化黃山市中心地位,發揮龍頭帶動作用,進一步推進區域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促進旅游市場繁榮發展;以京滬高鐵貫通為契機,加強與皖江、皖中、皖北的區域旅游合作,打通北方旅游客源市場陸地通道。
26、深度推進長三角旅游區域合作。充分發揮長三角區域旅游合作機制,加強與“長三角旅游城市合作組織”戰略合作,聯合開展旅游促銷活動、投放區域產品宣傳廣告、相互輸送客源,深化旅游質監協作。在國際客源市場共同推廣“名城名湖名山”國際精品旅游線路,共同建設“無障礙旅游區”。
27、加強旅游集散中心合作網絡建設。拓寬旅游宣傳區域合作渠道。積極與泛長三角區域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商洽,爭取在雙方集散中心互置發放旅游宣傳品、互相推介旅游城市形象等方面達成一致。
八、擴大旅游市場對外開放
28、加強旅游國際合作與交流。繼續加強與世界旅游組織、國家旅游局18個駐外辦事處、其他國際組織和國內駐外機構以及友好景區的合作與交流;加快推進“世界遺產地可持續發展(黃山)觀測區”建設;與瑞典瓦拉市締結友城關系,爭取與南非開普敦結好,努力推進與意大利羅馬、瑞士洛桑、加拿大班芙以及美國夏威夷和黃石公園的友好交流。
29、大力發展航空旅游。實現黃山與臺北直航,利用黃山—臺灣直航,開展系列促銷活動,在黃山機場舉辦首航儀式;鞏固黃山至韓國首爾國際航線;力爭新開黃山至臺北、長沙、沈陽、福州、太原、昆明6條航線;加密黃山至北京、廣州、上海、深圳、首爾5條航線;鞏固黃山至合肥、成都、重慶、西安、廈門、天津6條航線;爭取開通(或包機)黃山至大連、青島、韓國釜山、香港等航線,確保黃山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80萬人次。深化黃山航空口岸擴大開放,力爭實現口岸簽證。
九、大力開發特色旅游商品
30、加大特色旅游產品的研發力度。依托徽州四雕、徽派盆景、徽墨、歙硯、萬安羅盤、徽州漆器、名茶制作等傳統工藝,推動傳統文化工藝升級,提高旅游商品制作水平和文化品位;鼓勵企業申請產品認證和國家地理標志保護,培育地方優勢品牌和國家級強勢品牌;加快知銘、竹藝軒、小石徽雕、竹溪堂、松神、新安源、謝裕大、祁紅、牯牛降釀造等骨干旅游商品生產企業技術創新和品牌升級;通過舉辦旅游商品大賽,搭建旅游商品的培育發展平臺,完善旅游商品目錄、企業檔案和能工巧匠人才庫。
31、培育旅游商品要素市場。重點打造徽韻工藝品廠(徽墨),徽州聚墨堂(徽墨),歙縣“歙硯一條街”(歙硯),古城歙硯有限公司(歙硯),黟縣金星工藝有限公司(“徽州四雕”),黟縣小石徽雕藝術研發有限公司(“徽州四雕”),吳魯衡羅經老店有限公司(萬安羅盤),徽筆工藝研究所(徽州毛筆),黃山旅游集團佳龍綠色食品有限公司(五城茶干),鮑家花園(徽派盆景)等10處旅游商品生產展示銷售區,打造產業集群,形成產業優勢和品牌優勢。
十、不斷優化旅游發展環境
32、健全聯合執法工作機制。嚴格執行《黃山市旅游市場聯合執法工作暫行辦法》,進一步明確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加強市、區縣旅游聯合執法隊伍建設。組織旅游、工商、公安、物價、交通、衛生、藥監、質監、文化、體育、水利等相關部門,開展專項檢查和集中治理,嚴厲查處違法違規、損害旅游者權益的不法行為。
33、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進一步落實屬地管理和企業經營主體責任,明確行業監管責任,將安全生產責任延伸到鄉鎮、村;出臺涉旅項目審批辦法,進一步規范漂流、攀巖、滑索、拓展訓練、戶外探險、機動游船等特種涉旅項目的行政許可審批,堅持“誰審批、誰負責,誰經營、誰負責”的原則,明確審批主體,落實監管責任;突出安全生產的重點領域,重點抓好空中:滑索、纜車、電梯;水上:漂流、涉水旅游;地面:車輛交通、游樂設施;山地:攀巖、戶外拓展、探險、地質災害點等重點險點的安全管理;啟動黃山風景區旅游安全應急救援基地項目建設,組建“立足黃山、覆蓋全省、輻射華東、服務旅游”的國家旅游應急救援黃山隊,建立旅游安全預警預報和應對自然災害的聯合處置機制,切實排除各種安全隱患。
34、深化旅游服務標準化建設。進一步鞏固國家級旅游服務標準化示范市建設成果,認真貫徹實施旅游業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完善旅游、交通標識標牌,重點推行飯店、景區等相關行業的服務標準和質量認證;大力開展誠信旅行社、誠信旅游飯店評選活動,建立旅游企業誠信公示和社會監督機制,積極發揮行業協會作用,鼓勵引導旅游企業和從業人員規范服務、誠信經營。
35、建立滿意度信息制度。以游客滿意度作為檢驗旅游行業行風形象和服務質量的標準,組織開展游客滿意度調查,定期滿意度調查報告,公布服務領域游客滿意度情況,形成良性競爭的激勵機制。
十一、切實加強旅游人才建設
36、繼續開展行業“創先爭優”活動。在窗口行業開展“滿意在崗位、滿意在黃山”系列評比和開展“五比五看”(比服務,看誰服務水平高,比作風,看誰工作作風實,比風貌,看誰精神面貌佳,比業績,看誰工作成果多,比紀律,看誰廉政守紀好)為主題的行業創建活動,開展崗位練兵,樹立行業標桿,弘揚廉政文化,完善激勵機制,推動行業從業人員整體素質提升;大力倡導游客至上、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良好風尚,引導從業人員誠信經營、文明服務、遵紀守法、規范執業,營造“人人都是旅游形象,處處都是旅游環境”的良好氛圍。
37、加強導游員隊伍建設。按照“把導游員隊伍當成一支特殊隊伍來打造”的要求,實施“金牌導游”培養工程,建立金牌導游員選拔、培訓、管理、激勵等機制,發揮骨干導游員引領示范作用。探索實行特聘講解員制度,推出鼓勵退休干部、專業教師、外語人才等相關專家進入講解員隊伍的措施和實施辦法,積極吸納園林、風景、文化等方面人員從事特定景區(點)的專業講解工作。
38、實施“行業全員輪訓計劃”。圍繞旅游六要素,發揮企業培訓主體作用,加強員工技能培訓,提高一線員工服務水平;以市旅游教育培訓基地為平臺,強化對旅游行業一線員工的日常培訓,實現旅游從業人員培訓全覆蓋;重點提升旅游行政管理人員、旅游企業管理人員、旅游行業基層員工素質,著力培養金牌導游員、景點講解員、行政管理等專業人員。
十二、深入開展旅游產業發展研究
39、加強旅游產業發展趨勢和熱點問題研究。以全省旅游業改革試點為契機,加強對事關旅游業發展重大問題的研究;加強與國內外知名旅游研究機構的合作,重點開展《旅游綜合帶動效益分析》、《旅游營銷效果評估》等課題研究;加強涉旅行業突發事件的監測預警和危機評估,掌握互聯網輿論輿情,切實增強旅游行業應對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和輿論引導能力。
40、吸收旅游產業發展先進地區經驗。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分期分批派遣旅游系統干部、旅游企業負責人到旅游產業發展先進地區掛職學習;組織旅游行業、涉旅部門赴旅游先進地區考察學習,積極引進和推廣國內外先進的產業發展經驗,提升旅游產業的管理水平和競爭能力。
41、制定旅游產業發展扶持鼓勵政策。安排旅游發展專項資金,重點用于旅游營銷、航空旅游、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積極向國家、省爭取相關旅游用地、旅游投資、旅游對外開放等方面的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旅游企業的支持力度,推進金融機構和旅游企業開展多種方式的業務合作,開發適合旅游消費需要的金融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