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鎮環境宣教信息工作要點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縣環境宣教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核心,緊緊圍繞“生態名縣”戰略和國家級生態縣驗收這一中心工作,進一步加大環境宣教工作力度,深入開展一系列環境宣教系列主題活動,健全公眾參與與生態環保工作機制,引導社會各界共同參與、關心、支持生態環保工作,努力實現工作思路有創新、宣教能力有提升的目標。重點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圍繞“國家級生態縣”創建,加大生態文明宣教力度
緊緊圍繞污染減排、生態縣建設、環境污染整治、環保專項行動等環保中心工作,進一步加強與新聞媒體合作,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環保宣傳活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推動環保工作深入開展。在微博平上“一月一主題”、“一周一類別”、“一日一博文”宣傳生態文明知識、公開環保工作重點、突出環保工作亮點。積極與《報》、《中國環境報》、《日報》、電視等新聞媒體接觸,力求多投稿,投好稿。根據《市環保系統新聞信息宣傳獎勵辦法》,出《縣環保系統新聞信息宣傳獎勵辦法》,進一步提高干部職工參與環保新聞宣傳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抓主題活動宣傳,不斷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
認真籌劃,制定實施“六·五”世界環境日、生態日等系列主題宣傳活動,努力掀起全社會參與生態環保工作的熱潮。通過嘗試開辟“山文化與生態文明”文化專欄節目,深入挖掘山文化的生態內涵,激發人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熱情。通過縣環境質量公報、公開涉重金屬企業污染整治情況和企業環保信用等級評定結果、宣揚世界環境日主題-綠色經濟、介紹PM2.5知識等方式,讓更多的人了解環保、知曉環保、理解環保。在5-6月份結合省環境宣教中心的活動開展微博大賽,結合鄰居節在社區開展文藝活動,豐富綠色社區和綠色家庭的內涵,豐富社區環保志愿者活動形式,讓更多綠色生活、綠色消費理念進入千家萬戶。
(三)以綠色系列創建為載體,促進全社會合力推進生態文化
提出“十二五”期間縣綠色系列創建計劃,制定并《縣綠色創建行動方案》。整理綠色系列創建資料,與相關部門和單位商討提升方案,豐富創建形式和內容,突出重點、亮點,有創造性開展一些活動,增強爭創趣味性、參與性和吸引力,發揮政府公眾、企業等各類爭創主體的作用,調動爭創積極性,提高爭創效果。
配合雷峰鄉繼續推進雷峰鄉生態教育基地建設,力爭在兩年內獲得省級生態文明基地的稱號;配合團縣委啟動青少年活動中心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創建,與文廣新局一起豐富博物館生態宣揚;與旅游局、林特局商討華頂森林公園創建物種多樣的生態教育基地的方式和方法。
與縣文明辦一起結合和諧社區、文明社區的創建,大力宣傳綠色生活理念、綠色社區知識,不斷增強居民生態環保意識,提高綠色社區創建公眾參與度。力爭1-2個社區在本年度獲得省級綠色社區稱號。
配合縣教育局加強學校綠色環境建設,加強學校生態文明知識宣傳,把生態文明教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課程,滲透到學校教學管理各個環節。重視綠色人才培養,本年度積極聯系有關培訓機構,使已獲得綠色學校的創建人員進行綠色培訓。力爭1-2個學校在本年度獲得省級綠色學校稱號。
與環保信用等級評定、上市公司環保核查、綠色信貸等機制相結合,激發更多的企業申報省市級綠色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與縣婦聯等部門一起繼續開展節能減排家庭社區行動,倡導家庭生活消費新模式,搭建節能減排社區新平。本年度創建市級綠色家庭18家,省級2家。
(四)進一步完善環保政務公示制度,加強和規范環保信息公開
加強環保內部資料互用、資料共享,豐富縣環保局網頁內容,及時更新相關信息,開發辦公自動化軟件,推行無紙化辦公,提高行政辦公效率。規范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和環保驗收審批前公示,嘗試排污許可、總量核發、排污收費、行政處罰等事前公示。結合環保中心工作及時公開重點行業整治進展情況、生態縣創建工作亮點,加大生態環境問題的曝光力度,公開重污染企業“三廢”排放情況,健全環境信息公開制度,按月在媒體環境質量以及污染整治的進展情況等環境信息。利用微博、手機短信、網頁、日常周報、報刊、電視等工具宣傳環保法律、法規和政策。
加強監控中心系統運行維護工作。根據省廳統一部署做好系統升級改造工作,及時增設終端和續簽防毒墻協議,確保信息中心系統網絡暢通和安全,視頻會議系統正常運行。結合黃龍水庫飲用水源地自動監測站建設,做好環境自動監測系統改造,提升監測專網安全性。調研汽車尾氣檢測站與信息系統聯網監控聯接,確保尾氣檢測得到主管部門的有效監管。
(五)進一步加強環保民間團體建設,充分發揮環保志愿者的作用
組建環保聯合會,進一步壯大環保志愿者隊伍,充分發揮縣現有的六大隊伍不同階層作用,開展豐富多樣的生態活動,支持各類民間環保組織和環保熱心人士開展工作。指導、支持縣環保志愿者協會和綠眼睛環境組織積極開展清源行動,形成椒江水系段生態資料和椒江水系段水污染調查報告。
鼓勵更多的階層進入環保志愿者隊伍,加強環境輿論引導和輿情分析。適時開展環境突發事件新聞應急講座和培訓,進一步增強環境突發事件的敏銳性和鑒別力,切實做好環境突發事件新聞應急工作。
同時完成《中國環境報》、《今日環境》宣傳推廣任務,做好生態文明系列宣傳資料的贈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