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政府招商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工作措施;進行講述。其中包括: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平臺、載體、環境、項目”為抓手、以高新技術、金融保險、商務商貿、會展休閑產業為重點、加強產業培育,創新招商方法,傾力招大引強,深化項目服務,促進項目建設提速增效、進一步提升引資品質、進一步強化產業培育、進一步加快重點功能區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特色街區和都市產業園建設、進一步加大土地運作力度、高端定位,充實區域發展內涵、突出重點,增強招商實效、拓展思路,創新招商方式、策劃包裝,提升工作效能、健全制度,完善工作機制、優質服務,優化投資環境等,具體材料詳見:
為全面完成20**年招商工作目標任務,推動**經濟平穩快速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搶抓國家、省、市加大投資、擴大內需和全市實施“跨江發展”戰略機遇,按照“創新突破年”的工作要求,著力打造“一區五城”,以“平臺、載體、環境、項目”為抓手,以總部、研發為主要業態,以高新技術、金融保險、商務商貿、會展休閑產業為重點,加強產業培育,創新招商方法,傾力招大引強,深化項目服務,促進項目建設提速增效,構筑區域發展內生動力,努力實現**能快則快、好上又好地發展。
二、目標任務
1、進一步提升引資品質。引進注冊資金500萬元以上的企業100家,其中1000萬以上50家;引進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企業或上市公司10家;培育當年稅收入庫300萬元以上企業20家,其中500萬元以上企業10家。
2、進一步強化產業培育。引進十大年稅收規模千萬元企業總部,十大高新技術企業或軟件企業,十大金融機構,十大信息咨詢企業,十大商業配套項目。
3、進一步加快重點功能區建設步伐。加快CBD一期建設項目的交付和招商入駐步伐,實現20**年底前交付載體入住開業率達70%,20**年6月底前交付載體入住開業率達40%;有效推進CBD二期項目開工建設。新城科技園實現開工項目10個,前期項目10個,簽約項目10個,意向(儲備)項目10個以上。
4、進一步加快特色街區和都市產業園建設。實施長虹路片區產業園、應天智匯產業園建設;培育云錦路、福園路、雙和園、新安江街、牡丹江路、興隆大街等6個特色街區;實現萬達東坊項目開業運營。
5、進一步加大土地運作力度。實施**商業文化旅游中心2、5、6、7、8、10、21號和金地北地塊的土地運作。
三、工作措施
1、高端定位,充實區域發展內涵。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城資源和要素秉賦,高端定位,彰顯特色,提升內涵。著力打造全省最大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構筑**現代服務業核心區,建設面向國際國內、具有一流水準的金融城、會展城、文體城、科技城、商貿城。一是著力打造金融城。以金融保險業集聚區為龍頭,以保險創新試驗區建設為先導,吸引各類金融機構、準金融機構的總部、區域總部及其后援中心,以及法律、會計、咨詢等相關金融服務企業向**CBD集聚。引進落地菲律賓首都銀行等1-2個法人總部,北京銀行**分行、生命人壽**分公司等一批省級分支機構。二是著力打造會展城。借助“第四屆城市論壇”的持續影響力,著力引進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大型展覽和重要會議,引進一批國際性全國性會展活動和會展經營公司。加緊“國際金融博覽會”“國際防務展”等國際品牌會展活動的跟蹤推進。加速出臺會展產業發展相關政策,加快高檔酒店、大型商業等配套設施的建設,加強與臺灣貿促會、美國商會、加拿大商會等的聯系,探索共同打造會展城的途徑。三是著力打造文體城。建立與奧體中心、濱江公園等載體單位的聯系制度,定期交流信息,對接項目。加強與上級廣電、文化、體育等部門的聯系,多層次、多角度地推進文體城建設。四是著力打造科技城。抓住美國硅谷高新技術產業、深圳等地技術密集型企業轉移的機遇,廣泛聯系,做好對接,大力引進高新技術企業落戶。加速新加坡生態科技城項目建設步伐,爭取5月份項目奠基。五是著力打造商貿城。加快**商業文化旅游中心載體及其周邊環境建設,配合開發商做好載體的定位策劃,提前介入招商;積極爭取市級扶持,配套落實區級政策,發揮政府職能,做好交通組織、市容廣告、員工招聘等方面的保障服務,引導培育**CBD區域的大型商業。
2、突出重點,增強招商實效。認真分析當前宏觀形勢,研究國家擴大投資、拉動內需的政策,著眼國家重點扶持發展的行業,尋求目標客商。一是突出重點行業。圍繞環保、3G、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產業,篩選招引基于3G內容提供商、服務商的研發和營銷機構;基于環保項目建設的設計、研發和營銷機構;基于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設備自動控制、系統集成等研發、營銷機構;落實好《關于加快全市金融業發展的意見》、《關于打造****新城現代金融無障礙服務示范區的指導意見》等政策,重點招引銀行、保險、證券的數據中心、結算中心、呼叫中心以及擔保、典當、保險中介、風投等準金融企業以及法律、會計、咨詢、擔保、審計等金融服務企業。結合**商業文化旅游中心建設和中部區域配套完善,招引高端大型商貿項目。二是突出重點區域。發揮**臺的歷史淵緣,大力招引臺灣IT、金融和會展企業,加快推進臺商軟件園項目;搶抓受金融危機影響,風投規模下降,美國種子企業在海外尋求發展的機遇,招引高新技術種子企業落戶科技園加速器。搶抓**區域一體化戰略實施的機遇,結合**都市圈、**、**中、**北等企業發展擴張的需求,加強對企業總部、研發中心的招引力度。三是突出重點項目。加大對新加坡生態科技城、新城科技園加速器、國家玄武巖纖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萬達廣場等全區戰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項目的推進力度,發揮龍頭帶動作用。
3、拓展思路,創新招商方式。一是中介招商。各招商責任單位要積極拓寬工作渠道,借助戴德梁行、高力國際、高緯環球、仲量聯行等社會中介機構力量,借力招商。二是顧問招商。緊盯海內外行業協會、商會和企業代表、政府官員等資源構建招商信息平臺,在北京、深圳、上海、西安等重點城市、港澳臺地區以及美國、日本、韓國和歐洲等重點發達國家聘請一批招商顧問。三是以商招商。定期舉行**經濟高端聯誼活動,圍繞入區企業的上下游產業鏈進行細化梳理,溝通信息,邀請企業協助定向招商;與區內萬達、新地、聯強、十四所等載體投資商合作,瞄準目標客戶,進行專場招商。四是小分隊定向招商。實施“走出去”戰略,小范圍、多批次、有針對性的上門招商,精選入區投資項目和投資企業。五是專場活動招商。組織好各類招商活動,繼續辦好第三屆國際商務周、金秋經貿文化節以及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招商專場活動,提升實效。六是駐點招商。進一步加強上海辦的招商力量,建立起駐滬政府關系網絡、商會協會網絡、企業網絡,加強與在滬的優質招商中介機構的合作,積極探討合作招商的新路子。七是對口招商。加強與對口國家相關部委和省、市相關單位的聯絡,構建招商信息網絡,拓展信息源。八是網絡招商。進一步整合區投資網和各部門招商網絡,與國家、省、市投資網和國內外知名門戶網站鏈接,實時更新、招商信息,并利用網絡收集整理分析國內外知名企業或上市公司的發展動態,提高招商成功率。
4、策劃包裝,提升工作效能。按照“吸引大項目、延伸產業鏈、承接大產業”的思路,瞄準世界500強企業及國內外知名公司、大財團、大機構和上市公司,進一步做好項目的宣傳、包裝、策劃,按照國際標準擬定項目策劃書,使項目與市場需求吻合,提高招商項目成功率。一是建立載體數據庫。CBD管委辦、科技園辦、**辦和各街道要及時梳理、上報載體變化情況,招商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定期做好匯總、更新,形成全區招商載體數據庫,科學統籌、合理利用載體。二是加強項目策劃包裝。對在建、將建的重大項目,聘請專業公司做好策劃定位,包裝設計。協助開發商啟動新地、聯強、萬達東坊、十四總部大樓等項目的策劃。細化金融樓、總部樓等專業化樓宇的策劃。三是強化宣傳推介。安排專項經費,制作新的宣傳片、宣傳冊;與傳媒企業合作,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地篩選部分高端商務樓宇內播放宣傳廣告片;與國航、東航、深航等航空公司的國際航班合作,針對高端商務人士定向宣傳;與國內知名財經報刊合作,定期刊發專版。
5、健全制度,完善工作機制。一是建立健全招商工作制度。堅持和強化招商月例會、季度招商推進分析會、半年招商情況通報、重點項目推進會制度等。進一步嚴格招商考核標準,完善項目推進流程,對入駐我區的投資項目,屬重大項目的轉至“幫助辦”專業幫辦,一般項目由項目歸屬地單位牽頭幫辦,區各對口職能部門協辦。二是建立健全項目推進“一把手”掛帥制度。發改局(招商中心)、商務局、科技園、CBD辦及各街道作為招商責任單位,主要領導作為招商第一責任人,重點項目、重要活動要親自上陣,靠前指揮,要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招商隊伍專門抓的招商格局。三是加強招商隊伍建設。各責任單位要保證招商工作的人力物力,保持招商隊伍的相對穩定。區招商中心將不定期牽頭組織招商培訓班,加強招商業務、技能的培訓。各部門、街道還可選派人員,分批赴區招商中心跟班實踐。四是發揮好幫助辦職能。進一步充實幫助辦力量,實行專人脫產集中幫辦;幫助辦內部設立可研立項組、規劃建設組、水電氣組、城管市容組、消防人防組等專業組,開展專業幫辦。
6、優質服務,優化投資環境。深入實施環境競爭策略,簡化環節,創新形式,提升效能,爭創環境綜合競爭優勢。一是著力提升服務水平。工商、稅務、建設、房產、消防、環保等審批部門要進一步深化“服務大局,服務項目”的意識,全力支持和配合招商、項目推進。工作重心前移,在項目前期主動做好指導服務,積極出謀劃策,為企業指點解決問題的途徑。著力減少、合并檢查評比活動,切實為企業發展減負。二是不斷完善要素服務體系。加快推進**新城綜合要素市場建設,發揮好國際企業孵化器、**人才市場、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技術交易市場等的作用,有效降低企業運營的商務成本。三是完善配套,優化環境。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快公共交通、樓宇辦公、信息資訊等配套設施的布點建設,努力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教育、商業、社區等服務,為企業經營創造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