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革命老區農村教育匯報材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市*區*鎮是革命老區,面積94平方公里,下轄6個村委會,1個居民委員會,人口1.2萬多人。全鎮設有初級中學一間,完全小學三間,教學點兩個。多年來,各級政府十分關心革命老區各項事業的發展,尤其對老區教育事業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并采取有力的措施,想方設法改善老區學校的面貌,加快老區教育的發展。爭取政府投資和民間捐資等多渠道籌資進行老區薄弱學校改造,實行撤校并班,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了老區“普九”教育,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一、*鎮*村小學基本情況
革命老區*鎮*村位于*市區南部,全村有10個村民小組,農戶430戶,人口1792人,該村小學——正本小學,在*年以前由于受歷史、地理、經濟等多方面條件限制,老區的經濟基礎比較薄弱,地方財政比較困難,農村教育仍然十分落后,不僅辦學條件簡陋,小學校舍屬于危房、薄弱學校,老區孩子上學難問題比較突出,簡陋的辦學條件嚴重制約著老區教育事業的發展和經濟的發展。在各級黨委、政府及教育部門的重視下,積極爭取該校列入首輪農村薄弱學校改造,對小學校舍進行全面建設,籌資95萬元,其中發動香港元朗獅子會捐資10萬元,建設主樓4層半、建筑面積1648平方米教學樓一幢,共有八間教師、一間辦公室(會議室)、小禮堂及多間教師休息室,學生運動場、活動場所等附屬設施比較完善,符合條件的農村完成小學。該村村風文明,村民淳樸,社會治安良好,學校環境衛生整潔優美,老區的孩子有較好的學習環境。
二、學校機構設置
學校按農村完全小學有關規定,設校長一名(兼課)、教導主任一名(兼)、出納一名(兼)、學校財務由鎮中心小學統一管理,實行報帳制。學校人事關系管理屬區教育局,教育教學業務歸鎮中心小學管理。
三、教學班設置
目前該校開設小學1~6年級,共有教學班6個、在校學生1*人,按完全小學規定開相關課程。歷年來該村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學升學率均達100%。
四、教師隊伍
該校共有教職工9人,其中正式在編教師6人,城區學校支教老師2人(輪換期一年),學校自請代課老師1人;在編6名教師中5名為小學高級教師職稱,一名是小學一級教師職稱,支教老師為小學一級教師職稱。在編6名教師中,55歲以上3人,35~40歲2人,教師工資待遇除代課老師由學校自籌解決外,區按學校事業單位教師工資標準由財政直接按時足額撥入個人賬戶。
五、學校按有關農村義務教育免收書雜費有關規定,從20*年秋季起免收農村戶口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雜費,從20*年秋季起免收農村戶口義務教育階段的書雜費,從20*年起每學期共可減輕該村農戶負擔20564元。同時按《廣東省農村困難家庭子女免收義務教育階段書雜費實施細則(試行)》的要求規定,就讀義務教育階段的農村戶口學生免收書雜費后繼續對農村困難家庭子女給予生活費補助,經區、鎮教育等部門核定,該校共有7名學生享受生活費補助,標準為每生每學年200元。
六、學校領導班子、教師隊伍團結,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教書育人,注重在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多方面發展,按規定完成完全小學教育教學任務,注重學生全面發展,針對小學生特點積極開展多項活動,積極參加區、鎮教育部門組織的各項活動,還結合老區農村特點組織學生進行跳繩等活動,開展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組織學生春游、秋游,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等活動。學校重視學生教育,更重視老師自身的教育,組織老師學習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樹立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不斷提高政治理論和業務素質,在教育教學中取得優異成績。為培養老區人民的后代、提高老區人民的素質、發展老區打下良好基礎。
七、存在問題
由于我區仍處于欠發展地區,區、鎮經濟基礎薄弱,對教育投入仍然有限,教育教學經濟仍緊。目前區核定該校辦公經費按每生每學期144元,按此標準每學期學校的辦公經費只有1.5萬元;老師年齡偏大,有三位老師將或近退休;教學設備和教程設置與城區學校仍有較大差距,在教學儀器方面僅有簡單的投影儀,無多媒體教學設備,電腦未普及;課程設置方面,由于師資力量平衡問題,英語老師緊缺,英語課只能在五、六年級開設。我們要進一步樹立崇文重教意識,在發展過程中更加重視農村特別是老區的教育,加大投入,不斷改善老區的教育環境,充分體現黨和政府對老區人民的關心和關懷,激發老區師生教與學的積極性,促進老區人口素質提高和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