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推行蔬菜發展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意見》和省“百萬棚設施蔬菜行動計劃”要求及市“加快設施蔬菜發展動員會”精神,進一步推進我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步伐,確保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設施農業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突破口,以滿足和創造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規模化、標準化、園區化生產基地建設為重點,實現設施蔬菜產業由總量偏小向適度規模擴張,使設施蔬菜產業成為農民致富奔小康的富民工程。
二、發展目標
“十二五”末,全縣要建設三大類三十個設施蔬菜示范基地,設施蔬菜面積要力爭達到2萬畝,年均新增3000畝以上。
(一)日光溫室示范基地。要在樂平鎮、大寨鎮、李家莊鄉、趙壁鄉、東冶頭鎮等5個鄉鎮建設日光溫室示范基地。要求每個鄉鎮建設2個300畝以上的日光溫室示范基地,全縣建設日光溫室總計3000畝。
(二)塑料大棚示范基地。全縣12個鄉鎮都要選點建設塑料大棚示范基地,要求每個鄉鎮要建設3個100畝以上的塑料大棚示范基地,全縣建設塑料大棚3600畝。
(三)防蟲網棚示范基地。沾尚鎮和西寨鄉2個鄉鎮要各集中建設一個防蟲網棚示范基地。其中,西寨鄉4000畝,沾尚鎮1萬畝,全縣建設防蟲網棚示范基地1.4萬畝。
全縣新建設施蔬菜面積1700畝。其中,日光溫室500畝,樂平鎮、大寨鎮、李家莊鄉、趙壁鄉、東冶頭鎮等5個鄉鎮各建設100畝以上;塑料大棚1200畝,12個鄉鎮各建設100畝以上。
三、規劃布局
(一)總體布局:全縣要以樂平鎮、大寨鎮、李家莊鄉、趙壁鄉、東冶頭鎮、沾尚鎮、西寨鄉等7個鄉鎮為重點,輻射帶動周邊鄉鎮,形成全縣12個鄉鎮全面推進的發展態勢。
(二)區域布局:全縣要按照“圍城沿線、集中連片、線片結合、規模發展”的思路,實現一次規劃,合理布局,逐年建設,不斷壯大產業規模。
(三)品種布局:因地制宜,科學編制“一村一品”、“一鄉一品”推進規劃,提高特色優勢農產品聚集度,培育專業村、專業鄉。
四、建設重點
全縣設施蔬菜發展以日光溫室、塑料大棚、防蟲網棚為主,突出規模小區建設,逐步形成種植規模化、裝備現代化、生產標準化、銷售品牌化、經營產業化的格局,全面提高我縣設施蔬菜產業整體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一)設施小區建設。從我縣立地條件和產業基礎的實際出發,按照市出臺的溫室、大棚建造地方標準,今后我縣設施蔬菜發展以建設100畝以上的小區為主,到2015年,全縣100畝以上的設施蔬菜
小區至少要發展到50個,1000畝以上的設施蔬菜小區群要發展到5個。同時要建成1個百畝以上的設施蔬菜科技示范園,重點承載新品種、新技術、新材料、新棚型結構的引進、試驗、示范工作。
(二)集約化育苗中心建設。按照設施蔬菜發展現代化、標準化要求,大力推行蔬菜集約化育苗,到2015年,全縣要至少建設1個集約化育苗基地。
五、扶持政策
(一)設立設施蔬菜產業發展扶持資金。縣財政每年安排不低于500萬元設施蔬菜發展專項扶持資金,用于設施蔬菜貸款貼息、蔬菜產業自然災害保險金補貼、設施蔬菜園區基礎設施建設。2010年扶持獎勵辦法如下:
1.貸款貼息:凡在規劃區內,農戶、合作社或企業在銀行、農信社貸款建設的,每新建1畝(棚內面積,下同)標準日光溫室(或食用菌棚室)、塑料大棚各貼息7000元、1500元。如果農戶、合作社或企
業在建設中不貸款或提前還貸的,則按每畝的貼息總額或貼息總額的差額部分予以一次性補貼。
2.自然災害保險金補貼:凡在規劃區內,農戶、合作社或企業每新建1畝日光溫室、食用菌棚室、塑料大棚,政府為其繳納200元的自然災害保險保費,用于設施建設的固定資產保險。
3.基礎設施建設補貼:凡在規劃區內,每建成一個300畝以上的標準化日光溫室或食用菌棚室園區,政府補貼5萬元用于“三通”建設(通水、通電、通路);每建成一個100畝以上塑料大棚小區,政府補
貼1萬元用于“三通”建設。
(二)引導和鼓勵土地規范流轉。積極引導和鼓勵土地經營權向設施蔬菜經營組織(戶)流轉,優化土地資源配置,為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提供保障。各鄉(鎮)要認真做好土地流轉的基礎和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土地流轉交易平臺,規范土地流轉操作規程,大力引導培育適度規模經營主體。
(三)實行涉農資金項目集中使用。根據產業發展區域布局規劃,對農委、發改、國土、農業綜合開發、水利、交通、扶貧、科技、農機、林業、畜牧、電力、氣象等部門的涉農資金項目進行整合使用,集中投入設施蔬菜園區。農委負責積極推廣先進地區的先進經驗,將設施蔬菜發展與移民并村、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在資金扶持和項目安排上給予傾斜支持;發改部門負責做好園區項目申報、立項服務;國土部門負責將土地整理開發項目優先安排在重點設施蔬菜園區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要與設施蔬菜重點布局區域相結合;水利部門負責將小型水利工程優先向設施蔬菜園區布局;扶貧辦片區開發和整村推進項目要與設施蔬菜園區建設相銜接;科技部門科技三項費用要向設施蔬菜技術引進、示范、推廣傾斜;農機部門機械補貼要重點將設施蔬菜裝備納入補貼范圍;林業部門要做好設施蔬菜園區綠化、美化;氣象部門要加強重點設施蔬菜區域的氣象服務工作;交通、供電部門要優先安排園區內道路、電力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四)加強金融信貸支持力度。要繼續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加強農村金融體系建設,在實行貸款貼息的同時,建立金融信貸獎勵制度,充分調動各金融機構支持設施蔬菜發展的積極性。積極探索農村住房、大棚及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借款的有效辦法,從根本上解決農民“貸款難”問題。
(五)開展設施蔬菜保險保費試點。按照《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保險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采取業主自籌、政府補助、市場運作、協同推進的辦法,積極鼓勵財險等保險機構開展蔬菜設施自然災害保險保費試點工作,降低設施蔬菜的生產風險。
(六)扶持品牌創建。搞好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和GAP認證及地理標志登記,加大產品品牌建設,對認證品牌的申報、評定等,縣鄉要給予大力支持,力爭打造我縣蔬菜國家級名牌產品或馳名商標。
(七)引導和鼓勵民間資金投資設施蔬菜發展。樹立開放理念,積極引導和鼓勵各類社會資本、各類企業家、經營大戶投資建設設施蔬菜小區、工廠化育苗中心、產品包裝加工企業、綜合交易市場等產業化開發項目,在項目申報、土地流轉和供應、稅收優惠、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扶持。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縣鄉兩級都要成立設施蔬菜建設領導組,負責設施蔬菜建設的統一規劃,工作協調。各鄉(鎮)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分管領導要具體抓,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進設施蔬菜產業的發展。
(二)搞好全程服務。各有關部門要積極做好產前農資供應、產中技術跟進、產后加工銷售的全程服務。在設施蔬菜生產的關鍵環節和主要階段,要通過舉辦培訓班、現場示范、印發科技資料等多種培訓形式,及時讓農民掌握先進實用技術,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在新建的設施蔬菜小區,必須聘請技術人員駐村進行技術指導,確保設施蔬菜小區建一個成一個。要加強產地批發市場建設,壯大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努力開拓外地市場。要積極扶持加工龍頭企業發展,通過龍頭帶基地、基地聯農戶的方式,建立起穩固的代銷合作渠道,延長產業鏈。要繼續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進一步提高檢測水平,推進標準化生產。
(三)強化工作考核。為保證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要把推進設施蔬菜產業發展列為農業和農村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按照全縣蔬菜產業發展的年度目標,對各鄉(鎮)進行年度考核評比,對完成任務的進行表彰獎勵,對完不成任務的進行通報批評。各成員單位的工作也要進行量化考核,對工作力度大、效果突出的部門進行表彰獎勵,不積極的通報批評,努力促進全縣蔬菜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