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民人均純收入實施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確保實現全年農民增收目標,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保證目標是達到8062元,增加733元,增長10%;奮斗目標是達到8208元,增加879元,增長12%。
二、增收途徑
1、工資性收入達到3445-3495元,增加327-377元。
2、家庭經營性收入達到3590-3668元,增加365-443元。
3、財產性收入達到77-80元,增加7-10元。
4、轉移性收入達到950-965元,增加34-49元。
三、增收措施
一、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
1、狠抓種植產業結構調整。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業科技推廣步伐,大力推廣良種、良法、良壤、良制、良灌“五良”配套,積極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大幅度提高糧油作物的增產。2013年,建糧油高產創建示范片7萬畝,穩定建設優質糧油基地40萬元,全區糧食播面達到135萬畝以上,總產45.8萬噸以上,人均種植業收入達到2041元,增長194元。
2、提升養殖發展效益。按照畜牧業良種化、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品牌化的求,實施優質生豬品牌戰略,加大無公害綠色、有機畜禽認證力度,加快建設優質畜禽基地。2013年,新發展“溫氏模式”、“齊全模式”等寄養模式年出欄500—1000頭的標準化養殖農戶30戶,新發展出欄小家畜禽5000只以上規模戶2戶、創建國家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1個、省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1個;出欄無公害、綠色、有機肉豬12萬頭;等養殖企業,落實2個養殖場的有機認證,2個養殖場無公害認證,農民人均牧業收入達到1389元,同比增加204元。
3、大力發展水產養殖。充分利用水資源,大力發展稻田養魚,池塘養殖,發展名特優水產品特色養殖,增加無公害水產品產量,提高經濟效益。2013年全區水產品產量達到1.5萬噸,實現人均收入28元,同比增加4元。
4、全面推進林業生產。扎實推進林業五大攻堅行動,發展高效經濟林1萬畝、發展(改良)核桃0.5萬畝、發展花卉苗木0.2萬畝、發展林下經濟0.2萬畝、改造低效林0.4萬畝;發展珍稀林木(香椿、銀杏等)0.5萬畝,發展紅葉楊等彩葉林基地200畝;建設優質核桃選育基地50畝,打造核桃標準化示范園1000畝,林業人均純收入達到175元,同比增加21元。
5、提高土地產出效益。加大項目爭取力度,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土地的產出效益,增加農民土地產出收入,2013年,土地產出收益人均達到35元,同比增加20元。
二、加大勞務輸出力度,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
按照“規模擴大、素質提升、維權保障、回報增加”的思路,將外出務工、就地轉移相結合,轉變勞務經濟發展方式,促進農村勞動力多渠道轉移就業。強化農民技能培訓,打造勞務品牌,提高就業競爭能力,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2013年,開展創業培訓600人、企業在崗培訓2000人,品牌培訓40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26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20億元,人均工資性收入達到3495元,增加377元。
三、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
探索農民變股民、空心村變實體村的新機制,支持和引導農民以土地、勞務等量化入股,與企業和村社集體經濟組織共建股份合作社(或股份公司),真正讓農民成為股民,嚴格按企業管理、市場運作、自主經營的模式,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使農民與產業同步發展,讓農民真正有持續穩定的財產性收入,2013年,人均財產性收入達到80元,增加10元。
四、落實好惠農政策,增加農民轉移性收入
落實好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退耕還林補貼,搞好救災、救濟,大力實施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增加農民轉移性收入,2013年人均轉移性收入達到965元,增加4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