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產品展銷暨貿易洽談通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為宣傳我省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取得的成就,加強海峽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展示推廣名特優新農產品,開拓農產品市場,省政府同意舉辦
*年*農業博覽會暨海峽兩岸(*)農業合作交流會、*(上海)名特優新農產品展銷暨貿易洽談會。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年*農業博覽會暨海峽兩岸(*)農業合作交流會
*年*農業博覽會暨海峽兩岸(*)農業合作交流會(以下簡稱農博會)于11月25日至11月30日在杭州舉辦。
(一)主題和內容。
本屆農博會的主題是:高效、生態、品牌。主要內容包括展示、展銷、洽談、評獎、專題活動、兩岸農業合作論壇、網上農博會等七個方面。
1.展示。通過成果展示、產品與技術推介、科普宣傳等活動,宣傳我省名特優新農產品、特別是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品牌農產品、農業“三新”技
術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等。中心展示區由省農博會組委會辦公室統一設計布展;各市展區可以組織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融展示、展銷、洽談為一體進行設計
布展;農業“三新”技術展示區由省直有關廳局、科研院校負責設計布展。
2.展銷。按展團分區,由各展團組織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參展,集中展銷各類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及其加工品。
3.洽談。邀請國內外超市、出口企業和集團采購商等到會參觀、看樣訂貨。由各展團圍繞區域和產業特色,組織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推出一批優勢農產品,
進行現場貿易洽談。
4.評獎。由各展團推薦,組委會組織有關協會和專家在參展產品中評定一批優質產品,獎項分為金獎和優質獎;同時由市民評選產生“省農博會市民最喜愛的十
大品牌農產品”。
5.專題活動。由各市和省直有關廳局、科研院校、農業產業協會等結合自身特點,開展各類專題活動。組委會辦公室將組織舉辦“*名特優新農產品品嘗推介
會”和農業文化專題活動。
6.兩岸農業合作論壇。以“交流、合作、共贏、發展”為主題,設立“臺灣館”,邀請臺灣農業企業、農會組織、教育科研機構等展示臺灣農業生產技術,展銷
臺灣優質水果和其它特色農產品及其加工品。舉辦浙臺兩地農業交流合作論壇,邀請兩地專家學者、農業協會和農業官員、農業企業家等。開展廣泛交流,增進相互了解,
推動兩岸農業合作,促進共同發展。
7.網上農博會。在農博會期間,舉辦第三屆*省網上農業博覽會,展示推介*名特優新農產品。
(二)參展單位及規模。
以各市組團為主,省直有關廳局、科研院校等分別組織參加。
本屆農博會展館設在*農業展覽館(杭州和平國際會展中心),展出規模18000平方米,約1000個展位。
(三)展銷費用。
參展單位的布展、運輸、食宿等費用由各展團自行解決;展館服務費用由各參展單位適當承擔一部分。
本屆農博會期間,參展農產品及運輸可享受浙政辦發〔2001〕36號文件規定的有關優惠政策。
(四)組織領導。
本屆農博會由省農業廳和省臺辦承辦,省級各農業產業協會協辦。為了加強領導,省政府成立*年*農業博覽會組織委員會。各市也要建立相應的籌備工
作機構。
二、*(上海)名特優新農產品展銷暨貿易洽談會
*(上海)名特優新農產品展銷暨貿易洽談會(以下簡稱展銷會)于12月30日至2006年1月3日在上海舉辦。
(一)主題和內容。
本屆展銷會的主題是:生態、品牌、競爭力。展銷會重點突出產品展銷、貿易洽談內容。展銷按產業分區,由省級各農產品行業協會分別組織本省農業龍頭企業、
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參展,并開展產品推介、貿易洽談和新聞宣傳等活動。
(二)參展單位及規模。
由省級各農產品行業協會組織各地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參展,各市不再單獨組團。展出規模為350個展位左右。
(三)展銷費用。
各參展單位的布展、運輸、食宿等費用自行解決;展位費由參展單位承擔一部分。
參展農產品及運輸在省內可享受浙政辦發〔2001〕36號文件規定的有關優惠政策。
(四)組織領導。
本屆展銷會與農博會相互銜接,一起部署落實,統一指揮協調。
各地、各部門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嚴肅、認真、細致、扎實的工作態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確保農博會和展銷會順利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