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堅持預防為主完善應急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冰雪災害襲擊了國19個省(市)郴州成為這場特大冰災的重災區之一,2008年初。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30多億元。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害,導致近7萬人死亡、1.7萬余人失蹤、數十萬人受傷,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近2000億元。這兩場突如其來的特大自然災害,特別是郴州屬于自然災害多發區,近年來頻繁發生的重大災害警示我應急管理已成為政府的常態性工作,而作為一項常態性工作,首要的就是必需重視和加強應急管理基礎性工作。
現代應急管理與突發事件激進處置工作的實質區別。突發事件激進處置工作主要是突發事件發生后的應對和處置,重視和加強應急管理基礎性工作。無準備或準備缺乏狀態下的匆促抵御,具有很大的主動性,處置利息高,災害損失大。現代應急管理則強調管理重心前移、預防為主、防備在先,強調做好應急管理的基礎性工作,一旦發生突發事件,能夠確保以最快的速度調動各方面的力量與資源,有力、有序、有效地控制事態,化解危機,轉危為安,把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要減少突發事件及其損失,必需加強應急管理工作,關鍵是堅持預防為主,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基礎性工作。
一、切實轉變“重臨場應對、輕事前防備”觀念。市應急管理基礎性工作比較單薄,客觀原因是市應急管理工作起步較晚,應急管理體系不夠完善;主觀原因則是多數同志包括局部領導干部受突發事件激進處置思維的影響,普遍存在重處置、輕預防,重臨場應對、輕事前防備”思想觀念,對加強應急管理基礎性工作不重視,沒有擺在重要的位置。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路決定出路。加強應急管理基礎性工作,首先要轉變廣大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的思想觀念,使廣大干部牢固樹立“預防為主、防備在先”現代應急管理思想。各級各部門要采取舉辦應急管理培訓班、把應急管理業務培訓納入公務員培訓教學、把應急管理法律法規知識納入“普法”教育等多種形式,大力開展干部應急管理業務培訓,使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切實增強現代應急管理意識,熟悉掌握應急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和基本業務知識,自覺加強應急管理基礎性工作,提高科學預防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二、突出重點。大力加強應急管理基礎性工作。從郴州的實際動身,今后一個時期全市要著力抓好六個方面的基礎性工作:一是狠抓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建設。加快建立健全市、縣、鄉三級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和市、縣兩級政府部門及有關單位的應急管理工作機構,整合行政資源,適當增加編制,配備和空虛工作人員,確保有機構和人員牽頭負責開展應急管理基礎性工作。同時,要加強應急管理專業救援隊伍和專家隊伍建設。二是狠抓應急預案體系建設。預案是有效應對突發事件的藍本。市、縣兩級政府及部門要在2008年底前全面完成各類專項應急預案和部門應急預案的編制任務,其中市本級力爭在2008年6月底前完成。各鄉鎮、各企事業單位、各行政村(居委會)要在2008年底前編制完成綜合性應急預案。編制應急預案要注重科學性、可操作性和實用性,確保關鍵時候用得上。同時,要加強應急預案簡明操作手冊的制定和應急預案的培訓、演練、修訂工作。三是狠抓各類突發事件隱患排查與整改工作。進一步建立健全突發事件隱患排查整改制度,從2008年6月起,市、縣、鄉、村四級要堅持每個季度開展一次突發事件隱患全面排查行動,并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原則狠抓整改,及時消除重大平安隱患。四是提高應急管理重要基礎設施的防災抗震能力。全市各級各部門在開展災后重建工作中,推進水、電、路、通訊等重要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要綜合考慮應對地震災害、山洪地質災害等重大突發事件的需要,盡可能地提高基礎設施的設計與建設標準,提高其接受災害襲擊與抗損毀的能力。嚴格執行公共建筑物抗震設防、強制設防制度。從現在起,全市所有新建公共建筑物都必須按照6級抗震規范設防;對學校、醫院、市場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原有建筑物,要在全面開展抗震鑒定的基礎上,采取撤除、加固等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同時,要加強人防工程、地震應急避險區等應急避險場所建設。五是建立健全應急重點物資貯藏制度。開展全面調查摸底的基礎上,認真研究制定全市應急重點物資貯藏制度和生產能力規劃,著重抓好糧食、生活必需品、廢品油、保電保水保通訊保交通等重要應急物資的貯藏工作。六是加強應急預測預警和指揮系統建設。重點加強氣象臺站、水文臺站、地震前兆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動物防疫站、森林防火監測站點等專業機構及其科技條件建設,提高預測預警能力和預報準確性。加快中心城區電子監控與報警系統建設,完善鄉村日常管理與應急管理相結合的公共平臺。依照整合功能、統一規劃、分步建設、逐步完善的原則,加強市、縣應急指揮中心建設,提高政府應急指揮效能。
提高公眾的公共平安意識和應急自救互救能力。無數突發事件處置的勝利經驗標明,三、大力普及應急知識。減少公眾生命傷亡,首先要依靠公眾的自救和互救。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害中,四川省安縣桑棗中學2300多名師生無一傷亡,一條非常重要的經驗就是該學校臨時堅持應急演練,全校師生具有較強的應急避險意識和能力。因此,大力普及應急知識,提高公眾應急自救互救能力,應急管理工作的基礎之基礎。今年5月26日至6月26日,市應急知識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鄉村四進”宣傳月。全市各級各部門要依照市應急辦的統一部署,大力開展應急知識宣傳普及“四進”活動,扎扎實實地開展好現場宣傳、知識競賽、媒體宣傳、知識講座、應急演練等各項活動,確保宣傳月活動取得實實在效果。同時,要建立應急知識宣傳普及長效機制,做到常抓不懈、耐久深入。全市廣大干部群眾要自覺學習各類應急知識,切實增強公共平安意識,努力提高應急自救互救能力。
思則有備,居安思危。備則無患”只要人人都有強烈的公共平安意識,人人都有較強的應急自救互救能力,各級各部門扎實做好應急管理基礎性工作,就一定能夠科學預防和應對各類突發事件,有力、有序、有效地處置突發事件,把人員和財富損失降到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