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經濟落后區域發展循環經濟的思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而且在經濟欠發達地區也一樣能夠獲得勝利。經濟欠發達地區發展循環經濟要找到以下方面的路徑:經濟欠發達地區如何發展循環經濟?事實證明:發展循環經濟不光能在發達地區能夠完成。
一、依規劃推進循環經濟。為制度、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提供依據。規劃中確定循環經濟發展的目標及推進步驟,建立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的長效機制,圍繞產業循環系統、基礎設施循環系統和生態保證循環系統,打造產業鏈,構筑循環經濟基地建設,抓住生產環節和消費環節,促使經濟從單向式資源依賴型向集約式資源循環型轉變,促使消費從激進模式向綠色消費模式轉變,做到統籌布置,合理布局。要樹立一張藍圖干到底的決心。循環經濟的發展既是一場攻堅戰,又是一場持久戰,絕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因為它涉及生產要素的重新調整,這種調整牽涉到區域經濟的重新布局,區域經濟的重新布局面前是部門利益的重新配置。因此也會導致部門利益和全局利益之間的抵觸。這就決定了發展循環經濟的艱巨性。循環經濟還涉及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抵觸,雖然從久遠看有利于企業和地方經濟的發展,但在短期內卻可能帶來經濟損失。
二、政府、企業、公眾三方形成合力。共同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實踐中依法探索創新六項基本制度,即循環經濟的規劃制度、抑制資源浪費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循環經濟的評價和考核制度、以生產者為主的責任延伸制度、對高耗能、高耗水企業設立重點監管制度、強化經濟措施,建立激勵機制,將循環經濟工作盡快納入法制化軌道,促使循環經濟發展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用循環經濟理念推進新型工業化。循環經濟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途徑,要把清潔生產觀、生態資本價值觀、綠色消費觀、大系統觀、節約觀、和諧自然觀建議和樹立起來,應用這些新的發展理念推進新型工業化,遵循自然規律、經濟規律、科學規律,因地制宜,揚長避短,最終實現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模式。試點與示范中推進循環經濟。循環經濟的試點與示范覆蓋的范圍應當是全方位的從試點領域看,既要包括在生產環節發展生態農業、生態工業和生態服務業,也要包括在消費環節推行綠色消費。從試點范圍看,既包括以企業為單位進行試點,也包括以園區或基地、社區為單位試點,甚至包括市、縣(區)整個區域范圍內的試點。對引進的項目要進行嚴格地篩選,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服務業,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
三、參與生態縣(市)建設活動中推進循環經濟。實踐證明。這是合理獲得生態彌補資金渠道的突破口;還可以設立生態彌補公益基金,廣泛爭取國內外機構、民間團體和社會各界的捐贈;依據全國主體功能區的劃分對本地的區域進行有效布局;支持欠發達地區生態彌補理論、規范、方式以及管理模式的科學研究;加強思想、觀念的調整和體制機制的創新,堅持生態維護與經濟發展雙贏;開展生態市、生態縣、生態村等示范活動;制定符合外地實際的生態指標體系,體現發展的高效性、和諧性、可持續性;水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重點通過市場價格的調節以及制度層面來實現;大氣污染防治要改進以煤炭占主導地位的能源消費結構。產、學、研、技、資、人的聯合創新中推進循環經濟。發展循環經濟,要明確科研技術更多地轉到減量化、再循環、再利用的方向上來;財政投入向循環經濟的科學研究、技術發明傾斜;引進和培養循環經濟方面的人才,通過項目、會議、合作、市場等方式引進人才;利用市場化運行方式推進節能減排,有助于花最低成本,引進最先進的技術和戰略投資者。調整并完善政策體系中推進循環經濟。調整并完善支持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調整產業政策,構建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服務業為主的循環經濟產業體系。
四、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中推進循環經濟。通過創建當地的循環經濟網”推出循環經濟大講堂;舉辦循環經濟專題研討班、經驗交流會、效果展示會;定期舉辦外地循環經濟發展論壇;通過將循環經濟編入中小學及干部、職工學習、培訓等教材中來等形式向廣大公眾宣傳循環經濟理念;還可以向廣大農民開展農村學校生態校園創新工程。不只為新農村培養人才,還能培訓學校附近的農民,促進農村人口整體素質的提高。爭取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為循環經濟搭建國際合作新平臺;借力、借人形成以外地區資源深加工為主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構建發展評價指標、干部年度考核體系和監督管理機制中推進循環經濟。
五、完善綠色認證與綠色規范體系建設中推進循環經濟。開展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產品綠色認證、產地認證及綠色超市認證工作;制定節能規范、節水規范、完善產品能效標識、再利用產品標識、節能建筑標識;將取得認證的企業、產品、超市公布于眾并大力宣傳。并給以營銷戰略和競爭優勢發揮的全面指導。充分利用市場化運行方式推進節能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