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城建局老區建設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一、*市基本情況
(一)概況
*全稱“哈倫?*”,系蒙古語意為“熱的圣水”。*市位于*自治區*盟西北部,橫跨大*嶺西南山麓,前身是*盟科右前旗的一個建制鎮,*年12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經濟開發區,實行計劃單列,*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縣級市。全市人口5.6萬人,其中95%為林業人口,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居多數的少數民族聚集區。轄區總面積7408.7平方公里,轄區內有*林業局、*林業局、*林業局等縣團級單位,下轄*、*、*三個鎮和*、*、*三個街道,共有18個行政村。上世紀30年代,日本侵入我國東北,修通了白城-*鐵路,瘋狂掠奪森林資源,并把*作為戰備物質儲備地,*人民進行了頑強的抵抗,為全國抗戰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在全國解放斗爭和建國初期的經濟建設期累計為國家提供了1.6億m3的商品材和大量的林副產品,革命老區在中國革命戰爭時期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可以說*人民用血淚書寫了光輝的歷史篇章,20*年,*市被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為革命老區。
(二)經濟社會發展狀況
幾年來,我市立足于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確立了“旅游立市、旅游興市”的發展戰略,把旅游業作為主導產業來培育,旅游業發展突飛猛進,成為展示*獨特旅游資源和旅游業發展趨勢的新亮點。2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95億元;財政收入完成2790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完成4.02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8250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實現2130元;旅游總人數實現34.5萬人次,旅游業總收入完成2.76億元。
我市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經過幾年來不懈努力,得到了長足發展,但由于設市較晚(是全區最晚建立的縣級市),基礎差,底子薄。“天保工程”實施后,我市依托資源優勢,把旅游業確定為主導產業加以培育,但旅游業的性質決定了必須要有高額的先期資金投入,需要長期投資進行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在短期內投入大,產出少,對經濟和財政貢獻率低;工業經濟規模小,我市雖然礦產資源較為豐富,但仍沒有有效開發;農牧業產業化水平低,財政收入過低;再加上國家宏觀調控所帶來的從緊的貨幣政策,致使融資難度加大。由于以上因素導致我市財政困難,負債多,累計債務3.47億元,而年財政收入僅為2790萬元,我市的財政現狀就是“小馬套大車”,更為要緊的是各種銀行貸款已進入還貸期,我們目前既要保正常運轉、還要投資搞基本建設、又要還債,處于舉步維艱困境之中。
(三)老區基礎設施存在不可回避的嚴重滯后問題
歷史上,經過日偽時期對森林資源的嚴重掠奪以及建國后幾十年的林業生產,90年代初林業經濟發展一度陷入資源危機、經濟危困的“兩危”之中。國家實施“天保”工程以后,為保護林區的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奠定了基礎,提供了經濟保障。但當前林業經濟處于轉型期,自身發展起步十分有限和緩慢,使林業企業在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渡過程中,出現了嚴重經濟困難,連年拖欠職工工資,發生大面積經營虧損以及其它一系列問題,社會負擔沉重,形成歷史欠賬多,導致林業下崗職工驟然增加,經濟轉型時期發展非林經濟的產業培育尚未形成,林業下崗職工沒有生活來源,沒有出路,生活難以為繼,造成貧困面較大。全市革命老區20*年人均年純收入2130元,只占全市人均年純收入的25%;人均年純收入1500元以下的貧困人口有3439人,占全市總人口7.3%;農村特困人口尚未做到應保盡保。人民生產生活條件嚴重滯后,主要表現在:
一是在“吃”上。部分村仍未解決“菜藍子”問題,至今仍由“蔬菜大蓬車”來供應蔬菜,村民很難吃到既新鮮又價廉的蔬菜;
二是在“住”上。住宅主要為林業工人居住房屋,以平房居多,占地大,比較散亂,平房中其他結構即“板夾泥”房屋占35%,均為六、七十年代建設的,現已超過使用年限,形成危房,危險住宅建筑面積達12.67萬平方米(占全市住房建筑總面積的20%);
三是在“行”上。道路設施嚴重滯后,路況非常不好,每逢雨季到來或春天凌汛時期,大部分道路泥濘陷車,難以通行,村民總結說:“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嚴重影響了老區人民正常的出行,目前,有10個老區村共277.43公里的村道不同程度存在“晴天路,季節路”;
四是在“水”上。有15個村群眾飲用水不符合衛生標準,靠市區的鎮村采用自來水方式供水,因水廠建廠較早,供水管網年久失修,銹蝕、腐蝕嚴重,管道破裂頻繁,漏失增加,管網實際漏失率已經達到將近80%左右,使管網事故率提高,致使居民正常供水沒有保障。還有部分居民、村民提取淺層地下水汲水,生活用水水質存在安全隱患,還有少部分村民的生活飲用水要靠水車拉水;
五是在“電”上。有5個行政村至今尚未架接高壓電線路,仍靠柴油機發電,部分供電線路老化,線損嚴重,停電、斷電現象司空見慣;
六是在“暖”上。供暖條件較差,僅市區有集中供暖,有的十幾幢樓一樓一爐,平房煙囪林立,村民均以燃燒木材取暖,既浪費資源,又污染環境;
七是在“醫”上。有11個村未設立衛生站(室)等等。
從這些最為基本的生產生活條件可以看出,老區人民生產生活條件亟待改善,我們也確實“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想從根本上改善老區人民生產生活條件,但心有余而力不足,靠我們自身的財力難以解決,懇請自治區幫助協調解決這關乎民生的問題。
二、需要自治區幫助解決問題
(一)懇請幫助解決財政困難問題。由于我市是新興旅游城市,設市時間較短,經濟基礎薄弱,搞經濟建設力度加大,沒有固定財源,財力相當困難,20*年我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不足5億元,占全盟總數的3.5%;財政收入為2790萬元,只占全盟財政收入的2.7%;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億元,只占全盟總數的6.6%。截止20*年12月末,全市債務總額為3.47億元,累計超調資金6796萬元。這種財政狀況難以騰出財政資金用于教育、醫療衛生、通路和飲水安全工程等設施建設的投入,無法改善革命老區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為此,懇請自治區給予我市革命老區發展建設轉移支付補助。
(二)幫助爭取項目資金的問題。我市地處“老、少、邊、窮”地區,受“交通瓶頸”制約,人流、物流、資金流流通緩慢,“進不來,又出不去”。這一問題靠我市有限財力已無力解決,因此,為充分發揮項目拉動作用,更好解決老區人民出行難、增產增收難問題,懇請自治區幫助協調爭取項目資金。
具體項目如下:
1、*至扎蘭屯縣級公路伊爾施-柴橋段工程,公路等級為山嶺重丘區三級路,路線長度為83公里,路基寬度7.5米,路面寬度6米,總投資13270.17萬元。
2、S203線-*松貝爾口岸公路工程,工程內容包括路線、大橋、涵洞及附屬工程,路線長度為17公里,橋長200米,總投資7302萬元。
3、*洋灰橋-*段公路,公路等級為山嶺重丘區三級路,路線長度為56公里,路基寬度7.5米,路面寬度6米,總投資8953萬元。
4、S203線-*機場一級公路工程,公路等級為一級路,路線長度為9.5公里,路基寬度24.5米,總投資13053萬元。
5、*市危橋改造項目,橋梁總長為772米,總投資3088萬元。
6、*市客運站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站務用房、辦公用房、生產輔助用房、生活輔助用房、場院設施等,總建筑面積為3398.5平方米,總投資671.91萬元。
7、*市明水河-好森溝-*公路工程,公路等級為山嶺重丘區三級路,路線長度為104公里,路基寬度7.5米,路面寬度6米,總投資13572萬元。
8、*市洮兒河西口大橋工程,橋長2*.5米,橋面凈寬:凈7.5+2Ⅹ0.5米,總投資739.63萬元。
9、*市哈拉哈河伊爾施段防洪工程,堤防工程為三級,防洪標準為30年一遇,堤防工程5.5公里,現場澆筑網絡砼護坡5.5公里,以及險工工程、穿堤建筑物等,總投資1742.3萬元。
10、*市洮兒河防洪工程,堤防工程8.47公里,其中*3.4公里,*段3.2公里,明水段2.87公里,總投資672.59萬元。
11、*市*鎮伊爾施村節水灌溉增效示范項目,項目區總面積為2000畝,工程內容包括水源工程、噴灌工程及配套動力建設、輔助工程建設等,總投資149.38萬元。
12、蔬菜基地項目,建設10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總投資140萬元。
13、農業基礎設施項目:標準農田建設、土地整理項目、農業電灌開發區項目。
14、*口岸基礎設施工程:主要工程內容包括*-松貝爾口岸界河橋、口岸供水、排水、供熱工程等,其中界河橋全長325.5米,引路3.91公里,近期連接線1.04公里,護岸2060米;供水工程日供水能力為0.4萬立方米,排水工程日處理能力0.30萬立方米;供熱工程設計供熱能力為10萬平方米。總投資7485萬元。
15、*市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工程:污水管網長度為52公里,總投資1680萬元。
16、*供水改擴建工程:日供水能力為6000立方米,水源井3眼,管網長度為15公里,項目總投資為1100萬元。
17、*市*街區城市道路工程:工程內容包括*市*街轄區*南路改造、河濱西路、北泉街、鹿鳴街道路建設等,總長7.93公里。項目總投資為2780萬元。
18、*市濕地保護項目:項目區總面積37600公頃,主要建設內容為濕地保護、濕地恢復能力建設工程,總投資為1351.63萬元。
19、*市杜拉爾自然保護區建設項目:項目區面積為40872公頃,全部在杜拉爾林場施業區。項目總投資3033.06萬元。
20、*市科技館項目:建筑面積為5960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展覽教育用房、公眾服務用房、業務研究用房、管理保障用房、室外工程等。項目總投資1799萬元。
21、*市中小學體育訓練館建設項目:建設面積為5000平方米,室外活動面積為2000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主體建筑、籃球場、排球場等室外活動場所、購置體育器材等。項目總投資為1282.6萬元。
22、*市*鎮西口村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內容包括道路硬化2萬平方米、垃圾轉運站一座、污水處理設施以及茅草房改造等。總投資為386萬元。
23、*市*鎮村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內容包括道路硬化1.8萬平方米、垃圾轉運站一座、污水處理設施以及茅草房改造等。總投資為268萬元。
24、*市*鎮林俗村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內容包括道路硬化1.8萬平方米、垃圾轉運站一座、污水處理設施以及無害化公廁建設等。總投資為268萬元。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為做好老區建設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要健全機制,層層落實工作責任。及時成立老區建設促進會,其成員包括民政、財政、建設、教育、農業、宣傳、衛生等政府職能部門,確保有人管事、有人辦事,并形成政府主導部門鼎力配合的格局。要按照市委要求,落實工作責任,確保工作有效開展。各鎮街黨委書記是第一責任人,負總責,把任務指標進行層層分解,落實到人頭。要開展活動和獎優罰劣的有效機制,從而通過責任和機制促進老區建設工作科學有序開展。
(二)突出工作重點,扎實推進老區扶貧開發工作。要立足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發揮優勢,突出特色的原則,幫助老區搞好規劃,發展生產,選擇確定好適應本地發展的產業和項目,爭取每年解決1-2個有影響起帶動作用的實事和項目。針對貧困群眾生產和生活上遇到的難題,真心實意地為貧困群眾送思路、送項目、送技術、送信息,扶持幫助貧困群眾早日脫貧致富。尤其要圍繞解決貧困群眾飲水、交通、通訊、醫療等方面的難題,加強與自治區及有關部門的協調,以自治區幫扶延伸項目為契機,全力做好扶貧開發項目的申請和實施。對已經爭取來的興邊富民等項目,我市要協同民族宗教局、農牧業局、扶貧辦全力運作好,務必抓好,力求取得實效。著力加強老區村基礎設施建設,在政策、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切實解決村“通路”難和“通水”難問題。加快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在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方面給予優先考慮,幫助興辦各種公益事業,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
(三)深入搞好調查研究。在抓大問題、出大思路、求大發展上為市委、市政府獻良策,建真言,尤其要在“圍繞一個目標、堅持兩個轉變、加快三個提高、實現四個突破”。即圍繞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生態旅游口岸城市的目標;堅持思想觀念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加快提高知名度、財政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在旅游業、口岸建設、綠色環保型工業、城鎮和基礎設施建設上實現新突破和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選好題目,搞好調查研究,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為市、鎮街黨委政府的正確決策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