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五個統籌的經濟理論創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增強企業活力和競爭力,健全國家宏觀調控,完善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體制保障”。這里所說的五個統籌,既是對改革開放二十多年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又為如何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指明了目標和方向,更是對經濟學理論的重大創新。
一、均衡(平衡)發展理論的創新
五個統籌的精髓在于強調經濟的均衡(平衡)發展。任何經濟總是在均衡與非均衡(平衡與不平衡)的矛盾運動中前進的。均衡、非均衡、再均衡,循環往復,以至無窮,是一切經濟運行的軌跡。無論什么經濟,其發展是不均衡的,有時候各方似乎勢均力敵,然而這只是暫時的、相對的情形,其基本形態則是不均衡的。不均衡是絕對的。但是,決不會停留在不均衡上。不均衡總會向新的均衡轉化。人們必須為這種新均衡而努力。就我國經濟而論,過去二十多年,由于在城鄉、地區、行業等領域采取傾斜政策、優惠政策和扶植政策,加之原有基礎的不同差異,使國民經濟的不均衡性日益突出,并引發了許多新問題。諸如,城鄉差距、東西差距的擴大,生態環境的破壞和污染,社會公用事業嚴重滯后等等。針對這些新情況和新問題,中央及時果斷地提出五個統籌,強調國民經濟要均衡發展。這里所說的均衡發展,在理論上,不同于傳統均衡發展。主要特色在于:其一,五個統籌強調的是宏觀經濟均衡發展,而傳統均衡理論則注重微觀經濟均衡發展;其二,五個統籌強調的是經濟與社會的均衡發展,而傳統均衡理論則僅限于經濟之內的均衡發展,而忽視了它與社會的協調均衡發展;其三,五個統籌強調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而均衡發展,而傳統均衡理論并不研究人與自然的關系;其四,五個統籌強調經濟全球化中國內與國外的均衡發展,而傳統均衡理論的視野僅限于國內經濟,并不涉及國外經濟。由此可見,五個統籌既擴展了均衡理論的外延,又豐富了均衡理論的內涵,是對均衡理論的重大發展和創新。
二、按比例發展理論的創新
五個統籌的要點在于突出社會經濟按比例協調發展。馬克思曾經把社會經濟按比例發展規律稱為“鐵的規律”,又把這個規律視為“以自然規律的不可抗拒的權威起著作用”,它“不為政治領域中的風暴所觸動”,“決不可能被社會生產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變的只是它的表現形式”。斯大林在《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的著作中對這個規律作了深刻分析。同志在《論十大關系》一文中從中國實際出發對這個規律作了闡述。即使如此,人們時常還忘記這個規律的存在,1958年的“”是典型的例子。那時的“以鋼為綱”明顯違背了按比例發展規律,不能不以失敗告終。目前的“三農”問題比較嚴重,同長時期輕視城鄉經濟比例、工農業比例的傾向有密切關系;就業問題如此難以解決的重要原因在于我國的一、二、三產業比例不協調,一產業和二產業過剩的勞動力本應由三產業吸納,然而三產業發展嚴重滯后,與一、二產業比例失調,無法吸收更多的勞動力;投資與消費的比例方面,也積聚了值得高度關注的問題,投資率過高。如此高的投資率目前主要靠外資支撐。一旦外資停滯或減少,問題的嚴重性會迅速暴露出來。面對這些深層次的全局性的重大比例關系問題,黨中央提出五個統籌,要求關注和調整比例關系,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這是按比例發展規律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最生動的體現,也是對按比例發展理論的最新貢獻。有必要強調指出,過去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所說的按比例發展僅限于國內經濟,而今天五個統籌所強調的按比例發展,不僅包括國內經濟的按比例發展,還包括國內經濟與國外經濟的按比例發展,經濟與社會按比例發展,以及人與自然按比例發展。這就大大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按比例發展理論。
三、發展目的或目標理論的創新
過去總以為,計劃經濟的目的是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而市場經濟的目的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潤。改革以來,我們將計劃經濟轉換成了市場經濟后,發展經濟究竟為了什么,似乎成了說不清的難題。針對這個新情況,五個統籌強調,發展經濟一定要“堅持以人為本”。這就為端正發展經濟的目的指明了方向。在經濟目標理論方面,有多目標論與單一目標論。多目標論認為經濟發展目標至少有五個:(1)經濟發展速度;(2)就業率(失業率);(3)通貨膨脹率;(4)公平與效率的協調度;(5)國際收支平衡度。長期以來我國實行的是單一目標論。然而,不管多目標論,還是單目標論,都沒有突出人及其需要。與此不同,黨中央提出的五個統籌則強調“堅持以人為本”,突出“人的全面發展”。這就從根本上恢復并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主義經濟本質和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目的與目標理論的本來面目,也進一步發展了斯大林關于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的理論。斯大林關于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的理論十分鮮明地表達了社會主義生產目的是滿足人的物質和文化需要?,F在看來,它正確地反映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