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改善糾錯機制加強領導干部科學決策的能力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關鍵在于提高領導干部科學決策的能力,建立和完善糾錯機制是提高領導干部科學決策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決策程序中貫穿“試錯-反證-質詢-復核-懲處”的糾錯機制,可以很好地防止不當決策的出現,預防重大決策失誤,提高決策的可行性、操作性和正確率。
提高科學決策能力要建立和完善試錯機制。試錯蘊藏著巨大的創新機會,是提高決策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沒有百分之百成功的創新,因此在出現差錯的時候,不要急于追究領導干部的責任,而要仔細分析出錯的原因所在。試錯機制的重要性在于,對組織而言保持開放心態,對領導干部個人而言則鼓勵創新。試錯機制的意義在于,在現有的管理框架內,不斷審視目前管理行為背后的假設,同時提出并驗證新的假設。事實上,沒有當年建立經濟特區的試錯勇氣,就不會有今天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
試錯機制要得到有效執行,關鍵在于破除想當然的障礙。首先,要允許領導干部在決策中試錯。在小范圍內的試驗,既追求成功,也允許試錯。其次,要用制度保障試錯。使領導干部勇于試錯(也即勇于創新),使試驗完成之后不至于面臨追究試錯責任的危險。然后要考慮試錯的成本。試錯不是面越寬越好、數量越多越好,而是越精越好,成本越少越好。企業的試錯成本可能是短時期的資金周轉困難,但作為公共管理部門的黨政機關試錯,其成本就可能是相當部分群眾生活、工作長期受到影響,因此,試錯必須要考慮成本,要在群眾可承受的范圍內試錯,以保證決策成本的最小化。
提高科學決策能力要建立和完善反證機制。“不能被反證的理論就不能被稱作科學的理論”。科學的決策態度應該是,不能僅靠一些正面的論證就認定某一命題是絕對的事實,而是要承認其中存在可能被反證的地方,不僅要做“可行性論證”,而且要做“不可行性論證”;在一定程度上,“不可行性論證”比“可行性論證”還要重要。有不少所謂可行性論證只講前景如何樂觀、方法如何可取、條件如何成熟,就是刻意規避不可行因素,成了某些領導欺人和自欺的華麗外衣。因此,善于組織反證,就成了提高決策判斷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反證要在決策前進行。在提出預案的同時就要組織反證,越是反證有力,對決策越有利,即使最終采取的方案仍然是“正證”方案,但從反證方面吸取的有益因素恰恰可以彌補原有方案的不足,達到降低決策風險的目的。反證要相對獨立。設計反證方案的人應當相對獨立,反證環境應當盡可能寬松,不要受到原有預案的影響。反證要與預案充分溝通。在決策作出之前,反證方案要與預案充分溝通,互相吸取優點,不斷改進自身方案。領導要平等看待反證方案和預案。正反方案都應當成為決策依據,決策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兩種對立方案的優缺點,選擇優點較多而弊病較少的方案施行。
提高科學決策能力要建立和完善質詢機制。質詢是監督機關和決策相對人的權利,良好的質詢機制能夠保障決策符合多數人的利益,從而提高決策的科學性。質詢可以是事前、事中或事后,對特定決策的出發點、實施過程、預期目標等從決策機構外部進行咨詢、審視、監督的行為。質詢是一個集思廣益的過程,可以保證決策相對人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可以讓廣大人民群眾更好地了解決策過程和具體決策帶來的效益,保障廣大黨員和群眾的民主權利,促進各級組織不斷提高決策辨析能力。
要明確質詢對象、主體和內容。質詢主體可以是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派人士,也可以是黨員、公民、普通群眾,質詢的對象是負責決策或執行決策的部門,質詢的內容是某個具體事項的決策。要明確質詢的方式。可以召開質詢評議會、專題質詢會、聽證質詢會等形式,質詢主體就決策主體在重大決策中的問題進行當面質詢,決策主體代表現場解答。要通報質詢結果。應當廣泛公布質詢結果,強化質詢反饋,讓全體決策相對人都了解質詢的處理情況,增強決策的透明度。要整改質詢出的問題。建立限期整改制度,對經質詢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修訂原有決策方案,保證質詢的嚴肅性。
提高科學決策能力要建立和完善復核機制。良好的復核機制是提高科學決策能力的重要內容,主要針對關系多數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環境保護、重大資金投入或對將來產生長遠影響的決策進行復核,主要核查決策的準確性、實效性和經濟性。通過有效的復核機制,督促領導干部在“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補位”,從而提高各級組織針對自身決策的審視能力。
復核應當成為重大決策的必經程序。復核可以由上級監督部門組織進行,也可以由同級的人大、紀檢監察部門組織進行。復核應當堅持申請-調查-復核-反饋的程序,確保復核不走過場,不搞形式。各級組織和領導者個人作為決策者,必須具備強大的糾錯功能,以隨時審視由本級和下級作出的決策,根據決策的實施情況及時進行調整,使決策符合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通過復核,決策者可以冷靜思考決策的出發點、落腳點和操作程序,可以深化對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的理解,提供一個審視自身決策、檢索決策正誤的機會,從而提高決策水平。
提高科學決策能力要建立和完善懲處機制。嚴肅查處錯誤,是建立健全糾錯機制的關鍵和核心。良好的懲處機制既包括對錯誤責任人的懲罰,也包括對正確決策人的獎掖,既有對錯誤決策行為的制止,也有對后來者的警示。懲處機制應當有靈敏的預警措施,防止積小錯為大錯、積小病為大病;懲處機制應當有嚴厲的震懾措施,防止繼任者在同一類型的決策中再次犯錯;懲處機制應當有嚴格的處置措施,對錯誤決策者依法懲處,強化決策者的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
懲處是為了決策更加科學。在完善懲處機制的過程中,要注意區分錯誤產生的動機、時機、步驟等,在嚴厲查處錯誤的同時,保持環境的寬松和諧。有些錯誤產生不是決策本身的原因,而是決策實施的時機、實施的步驟和落實的手段等的原因,在懲處的時候,既要保證正確決策的繼續實施,又要改進實施的方法手段,找準實施決策的時機,不能因為時機、方法、手段的失誤而影響整個正確決策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