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機關效能建設匯報會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市政府召開這次會議,主要目的是將創建高效法治廉潔機關活動進一步推向深入,同時為下一個階段創建責任型政府、提高政府執行力打下良好的基礎。創建高效法治廉潔機關活動已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近兩個月,到本月中下旬就將進入階段性的收尾階段,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創建活動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即將公布一批群眾不滿意的處室。剛才,市監察局、公安局、建設局、開發區、行政服務中心等八家單位分別作了匯報發言,談的都很好,我都贊同。下面,就進一步加強機關作風和效能建設,我再談幾點想法。
一、肯定成績、正視問題,在思想上始終繃緊效能建設這根弦
效能建設是機關作風建設的永恒主題,是一項永不竣工的工程。這是因為,現在我市在管理制度上還存在著一些缺陷,同時在發展的過程中,干部的思想會發生變化,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還會層出不窮,這就使機關效能建設存在很多變數、始終處在一個動態的過程。高效法治廉潔機關創建活動開展以來,氛圍濃、參與范圍廣、效果比較好,可以說是初戰告捷。這次機關效能建設的主題是突出“兩項治理和三個服務”,兩項治理指的是治理“中梗阻”和“三亂”,這對發展的影響和制約確實是非常致命的;“三個服務”指的是“服務基層、服務企業、服務群眾”,之所以確立這樣的主題,是因為在這些方面市級機關特別是政府部門中還不同程度的存在著一些問題。我到徐州工作以來,聽到對各位局長、分管局長的議論不多,但聽到對中層干部的議論卻比較多。市委、市政府的一些指令傳達到下面后,會碰到一堵無形的“海綿墻”,被軟綿綿的擋了回來;還有些很明確、很簡單的工作布置下去后,到了部門中間層往往就是推行不暢,最終又繞回市一級的層面上來。這種現象在縣(市)區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必須引起全市各級各部門的高度重視。通過開展高效法治廉潔機關創建活動,我市在這些方面進行了積極治理,有些問題也有所緩解和改善,但要取得機關效率效能的根本轉變,還不能僅僅依靠面上的治理和推動,關鍵還是要從理念、方法和制度三個方面上下功夫。機關在效率、效能上出問題,可能出在干部理念上,也可能出在方式方法上,還可能出在制度不夠完善上。比如,我剛來徐州時發現辦文速度比較慢,就從理念、方法和制度三個層面去分析。應該說,政府辦的干部在服務理念和意識上是很好的,更多的是需要對方法進行改進,對制度予以完善。比如在辦文流程上,以往主要強調公事公辦,但遇到一些重大問題、特殊問題、難點問題,公事公辦、層層上報的辦文流程就難以適應了。為此,我們采取考核辦結時間,推行重大事項直報制、強化責任督辦等有效舉措,大大提升了政府辦公室的辦文速度和效率。下一步,還要采取下發辦文備忘告知單等方法進一步加快辦文速度。同樣,國稅、地稅等條線部門的管理體制比較健全,也是因為從上到下都有一些專人在圍繞發展的需要,對行業內的工作理念、規章制度和管理方式進行適時調整、完善和創新。所以,深入推進機關效能建設,必須堅持從理念、方法、制度上三管齊下。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機關效能建設要真正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還必須實現三個轉變。
首先,要從思想上求轉變。良好的投資與居住環境對招商引資有著重要的影響,正如蘇南不少干部常說的那樣“招商的功夫在招商之外”,也就是說招商引資離不開環境建設,包括政務環境、法制環境、產業環境、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而在這五大環境中政務環境又是第一位的。從某種程度上講,政務環境就是生產力,就是競爭力,就是效益。國際上在對發展環境的評價,始終把政務環境放在首位,而政務環境中“司法公正和治安良好”又是重中之重的關鍵環節,這些都是外商最為關注的問題。當然,受歷史傳統、文化情結等因素的影響,在思想觀念上求轉變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徐州受漢文化浸染較深,注重人情是漢文化中一種突出的文化情結,有不少特有的文化現象和社會習俗,比如熟人現象,辦很多事情都找熟人,好象熟人關系好就能辦得快一些,生人就辦得慢些甚至擺在一邊,但“熟人”現象又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好的一面,又有不好的一面。再比如,辦事情很大程度上靠“找”,該辦的事情得“找”過才能辦,不該辦的事情“找”了也可能辦。還有就是重義氣,為朋友敢做敢為、膽子特別大,原則、紀律在義氣面前往往失靈,這些對樹立法制意識、服務意識、效率意識和廉政意識都是有阻礙的。我們提倡辦公事要膽大、辦私事要膽小,而恰恰有些干部辦公事畏首畏腳、瞻前顧后,不愿也不敢承擔任何風險,工作中一事當前,首先想到的是烏紗帽會不會受沖擊;而面對朋友、哥們的事卻敢于大包大攬。所以面對這樣的社會傳統,要真正在思想上求轉變,營造良好的政務環境,就必須從文化根基入手,在思想深處找癥結、抓轉變,更需要大力提倡零關系、零利益的機關辦事作風,引導并推動廣大機關干部在思想觀念上樹立起新的制高點,在法制意識、服務意識、效率意識和廉政意識上有一個大的轉變。
其次,要從大局中找定位。特別是各部門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一定要樹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思想,自覺為基層服務、為企業服務、為群眾服務。自覺摒棄部門利益、單位利益、小團體利益至上的思想,公仇不可無、私仇不可有,主動為經濟發展大局服務。
第三,要從隊伍建設上強素質。干部素質是提高機關效能的關鍵。能不能把機關效能建設這場硬仗打好、打出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的干部隊伍素質,而干部隊伍素質的提高不僅僅取決于教育,更重要的取決于我們的制度建設。現代管理理論并不完全強調人的素質,人的素質是可以變化的,在好的制度環境下好人不能干壞事,在壞的制度環境下好人也不一定干好事。所以,建立一支“廉政、勤政、優政”的干部隊伍,必須從制度建設上著手,真正建立起“獎勤罰懶、淘劣留良、獎善懲惡”的體制機制,否則機關作風建設就很難落到實處的。下一步,我們要更多地著眼于加強制度建設和人的素質提升。一些地方目前的做法值得借鑒:一是末位淘汰制。這是一個震撼作用比較大的制度,主要是市紀委、監察部門在抓好治理部門亂作為的同時,大力淘汰行政不作為的干部。監察和人事部門可以直接向有關部門提出一些中層干部的調整方案,對不適應崗位要求的干部要堅決調整,特別對那些在中層崗位任職時間長的干部,不能有“沒有功勞有苦勞,沒有苦勞有疲勞”的遷就心理。因為這些崗位作用非常大,有時甚至會超過部門副職的權力,如果礙于情面不予調整,會影響整個機關的作風建設。二是定期輪崗制。除專業技術崗位外,輪崗的幅度要拓展,在時限上不要局限于五年,三年也可以,特別對于行政審批崗位要加大輪崗力度。三是行政不作為的投票議決制。監察部門根據投訴情況,篩選出反映較為集中的問題,由市四套班子、行風監督員、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集體議決,堅決予以查處。這個制度對于加強干部隊伍建設至關重要。
二、突出重點、邊查邊改,在抓落實中強化效能建設
圍繞建設責任型政府、提高政府執行力這個中心,要突出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抓好政務提速。首先要提高行政審批辦事效率,最簡單的衡量標準就是看辦事速度,分三個層面展開:
第一個層面是一般事項的審批,主要由行政服務中心負責,市政府對行政服務中心考核的重點有兩個方面,一是行政審批項目窗口入駐率,二是行政審批項目窗口辦結率,入駐率要達到95%、辦結率要達到90%以上。
第二個層面是重大項目的審批,主要由市發改委和建設局負責,發改委主抓重大項目,建設局主抓城建重點工程和部分實事工程,在重大項目辦公室和重點工程辦公室的領導都要有審批權,主要負責人要充分授權。政府職能部門權力是市長權力的延伸,部門副職權力是主要負責人權力的延伸,只有充分授權,才能提高辦事效率。徐州經濟開發區的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充分授權,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
第三個層面是難辦問題的審批,特別是在國家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形勢下,一些難辦問題難就難在并不是按現有法律、法規和規章就能夠簡單地辦成的,必須要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并要敢為發展擔責任。比如今年要上馬的漢之源項目,就集中了很多的難題,要處理好與部隊、鐵路等方面關系,還要解決好工程欠款、國企改革等問題。解決這類問題,就要多鼓勵、少批評,要責任共負、風險共擔,對有些難題有關市領導要抓好協調,有關部門要積極配合,合力加以推進。
二是抓好政務公開。建設法治政府、效率政府、服務型政府都和陽光政府分不開。所謂陽光政府,就是要公開決策、強化監督,除重大涉密、暫不宜公開的事項外,盡量向社會公開。
三是抓好政務考核。要把政務考核作為一項制度建設來抓,提高公平、公正、公開的程度,這項工作搞好了,會極大地激發廣大干部的積極性,反之就會挫傷干部的積極性。下一步,重點要進行“一面五點”的考核。“一面”,就是履行整體職責的情況,只要各部門、各崗位忠實地履行職責,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整個大環境就會改善,客觀上就能更好地為企業、為基層、為群眾服務。“五點”,一是經濟職能部門引進項目的情況,二是項目報批的情況,三是資金爭取的情況,四是對政策和發展資源爭取的情況,五是各種榮譽獲取和爭先進位的情況。市里將統一出臺配套獎勵政策,有關部門可以參照執行。四是抓好政風廉潔建設。廉政出生產力,加強機關效能建設與廉政分不開。要圍繞“廉政、勤政、優政”三位一體,大力推進廉政建設,絕不能把市場經濟中商品交換的觀念用到公權使用中,切實改變辦事標準不統一、任意擴大裁量權、語言生硬、態度粗暴等行為,特別對主動索賄、暗示索賄、濫用公權的做法,要堅決予以懲戒。
三、積極創新、勇于突破,在探索進取中提升效率
效能創新是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所在,創新應當成為政府工作的基本選擇,只有用創新的理念才能解決發展中面臨的新情況、新矛盾和新問題,實現徐州又好又快的發展。從今年起,我們將在政府部門設立創新獎,對有創新舉措、產生效益的部門給予獎勵。只有通過體制機制的創新、工作思路的創新、工作方法的創新、技術的創新、發展路徑的創新,我們才能在困難和矛盾中殺出一條“血路”。
一要創新發展理念。眼界決定境界,思路決定出路,定位決定地位,高度決定力度。我們徐州要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就必須在創新上下功夫,要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籌,積極推進與市場經濟規律和國際慣例接軌的改革。“藝高人膽大”,我們在積極創新時,要深入研究國家和上級有關政策規定,堅決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凡是有利于發展的事,都要放開手腳、積極探索;凡是先進地區的成功做法,都要認真學習、吸收借鑒;凡是上級政策沒有明文禁止的都要積極嘗試,敢冒風險、敢擔責任;凡是上級規定有彈性的,都要善于變通、靈活運用,決不能墨守成規、自筑牢籠。特別是我們的行政執法部門,更要在依法行政的同時,寓服務于管理之中,做到觀念更開放、政策更開明、工作更開拓。
二要創新服務方式。要優化工作流程、加快工作節奏、規范辦文辦會辦事,切實提高行政效率效能。有的時候,我們一些部門的同志在服務上不是態度問題,而是服務的方式方法問題。要把國際上通行的一些先進企業管理制度和有效做法,引入到政府及其部門的管理與服務中,以人為本、以市場為本、以效率為本。下一階段,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全面推行AB角工作制、文件急辦夾制、備忘錄告知制、審批程序和時限告知制、審批難題一次告知制、網上審批辦結制等制度規范。請市監察、人事等部門盡快形成具體、操作性強的規定,切實把管理職能、執法權限、工作責任和服務要求明確到位、分解到崗、落實到人,使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能夠得到很好的執行,切實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按規范依法行政。
三要創新發展路徑。從面上講,我們徐州各方面工作與省內其它市之間相比較沒有多少差距,但是我們和蘇南發達市相比,主要差在兩項,一是新型工業化,二是經濟國際化,突出表現為項目建設上的差距,導致我市與蘇南相比中掉位。作為地方政府來講,在加快推進徐州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中,要充分考慮到輕重緩急、辦理效益、支付成本等,特別要重視項目建設問題。如果項目建設落后了,就沒有一定速度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就沒有GDP、財政收入、就業、白領階層形成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制約著政府解決矛盾和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各部門主要負責人,也要高度重視項目建設,積極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要針對發展中面臨的報批、土地、資金等瓶頸制約,想方設法緩解要素壓力、打破制約瓶頸,對此,市里已經分別責成市發改委、國土資源局、人民銀行三家部門拿出意見。要通過聘用精通產業政策、熟悉行業規則的人員參與項目報批推進等形式,強化項目報批的聯合攻關和政策研究;通過分期劃撥土地、先期建設標準廠房等形式破解土地瓶頸制約;通過加強銀企合作、向上爭取專項資金、吸引民資入股等形式,有效化解資金制約。同時,要通過提高非公有制企業社會保險參保率、完善靈活就業人員的參保辦法、控制城市商品房價格過快增長等形式,有效緩解硬商務成本增長過快的壓力。
四、嚴格監督、敢抓善管,在務求實效上抓好效能建設
推進效能建設,既需要自加壓力,也需要外力推動。前一段時間,徐鳴書記和我、美行副書記、榮啟常務副市長分別深入市有關部門督察創建活動,這是一種導向,那就是機關作風建設決不能停留在面上,必須追求實實在在的成效。一要加強管理和教育。在管理上,要切實在全過程做到執法有依據、操作有程序、辦結有時限、行為有準則、權力有制約、過程有監控、責任有追究,市作風辦、監察局等職能部門要切實負起責任,加強監督檢查。二要拓寬監督渠道。要敞開大門抓效能,綜合運用黨的監督、行政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群眾監督等多種形式,加強正面引導,自覺接受方方面面的監督,面對面聽取基層群眾、企業經營者和外地客商的意見、建議,加大明察暗訪力度,擴大監督檢查范圍。三要敢于動真碰硬。現在不是沒事可查,也不是沒人可查,關鍵是我們敢不敢動真碰硬。對那些亂作為、不作為、影響我市改革發展穩定的人和事,要通過加大查處力度,達到教育干部、警示干部的目的,切實讓干事創業的干部更有作為,讓亂作為、不作為的干部沒有市場。四要注重監督實效。衡量機關作風和效能建設的成效,關鍵要看工作推動上實現了哪些突破,作風改進上取得了哪些實效。要切實加強對機關作風和效率效能的監督檢查,防止那種只聽聽匯報、看看現場、提提意見的“水濕地皮”式做法,絕不能以會議貫徹會議、以講話貫徹講話、以文件貫徹文件,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制定措施加以解決,并逐步建立起效能建設的長效機制,不斷提高機關服務發展、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水平,推進我市效率效能建設不斷邁上新的臺階,為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