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鋼鐵企業達產創效攻關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20噸轉爐/爐卷軋機生產線“達產創效”攻關組自元月12日正式成立以來,,各專業攻關小組都能嚴格按照公司要求、主動融入到第二煉軋廠的系統管理中去,不分彼此、精誠團結,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圍繞“達產創效”這一中心任務,全方位開展攻關工作,制訂實施了詳細、準確、可操作性強的管理措施和考核辦法,理順了各環節之間的相互關系,確保了各項攻關措施落到實處,圓滿完成了攻關任務。主要攻關成績如下:
---實現了達產攻關目標。1-6月份煉鋼系統產鋼48.11萬噸,平均月產達到9.6萬噸,其中3月份產鋼10.53萬噸,實現了達產目標,4月份產鋼達到11.01萬噸,5月份產鋼達到12萬噸,均超過設計月產能力。軋鋼系統累計入庫鋼板34.76萬噸,平均月產鋼6.95萬噸,其中5月份入庫量達到9.5萬噸,超過了9.17萬噸的達產目標。
---提前實現正邊際貢獻。經財務部按300m3高爐成本水平計算,第二煉軋廠元月份邊際貢獻為-753.87萬元,2月份即實現正邊際貢獻245.03萬元,3月份實現正邊際貢獻4357.38萬元;4月份實現正邊際貢獻7576.67萬元;5月生產經營形勢更好于4月份、預計邊際貢獻可達到8600萬元。1-6月份全廠可累計實現正邊際貢獻2億元以上,提前完成了公司要求的上半年實現正邊際貢獻的攻關目標。
---三月份開始實現盈利。經財務核算按外購原材料實際采購價格和300m3高爐鐵水實際成本計算,第二煉軋廠3月份噸材實現毛利270.18元,全月實現銷售毛利潤2038萬元;4月份噸材實現毛利潤536.53元,實現總銷售毛利潤5625.82萬元;預計5月份可實現總銷售毛利潤6400萬元;并且噸材盈利水平已不低于兄弟單位。即使按2200m3高爐鐵水實際成本計算,3月份仍可實現銷售毛利潤991萬元,4月仍可實現銷售毛利潤4110萬元,5月仍可實現銷售毛利潤5010萬元。可以說公司的整條新生產線實現了總體盈利。
---技術經濟指標整體優化。1-6月份,煉鋼系統的48項和軋鋼系統的9項主要可比技術經濟指標均優于去年12月份水平,指標改善率達到100%。
目前,煉鋼鋼鐵料消耗達到1094kg/t鋼,比去年12月份降低45.67kg/t鋼,行業排名提升到第12位;工序能耗達到61.21kgce/t鋼,比去年12月份降低21.95kgce/t鋼,行業排名提升到15位;氧氣消耗達到51.01m3/t鋼,比去年12月份降低37.38m3/t鋼,行業排名提升到第5位;氧槍壽命達到281.42爐/次,比去年12月份提高137.25爐/次,行業排名提升到第5位。
目前,軋鋼成材率達到93.68%,比去年12月份提高3.19個百分點,行業排名第8位;工序能耗達到99.37kgce/t材,比去年12月份降低179.84kgce/t材,行業排名第9位。
---品種開發成效突出。1-6月份已經開發出高強度板ah60、q460、q420、q390,開發出高質量等級板q345e、q345d和出口板ss400等10余個高效品種鋼,并形成了批量生產能力。還成功進行了低碳低硫鋼(x52)、ah70和z向性能鋼的試驗。
因此,120噸轉爐/爐卷軋機生產線“達產創效”攻關組圓滿完成了攻關任務,提前完成了原來制訂的上半年要達到的創效目標。
回顧1-6月份的攻關歷程,簡要總結如下:
一、圍繞“增產創效”目標,細化生產管理,促進產能垂直提升。
在開始攻關前,我們就充分認識到“產量”是優化一切指標的基礎和前提,“量”上不去、“本”就下不來、“利”就不會有,要“創效”就必須盡快跨越“盈虧平衡點”,盡早實現達產目標。因此,我們圍繞“增產創效”目標制定實施了以下幾方面攻關措施。
1、圍繞“瓶頸環節”開展攻關。第二煉軋廠是一條“四位一體”的現代化生產線,要提高產量就必須克服“木桶效應”,不斷解決限制生產的“瓶頸環節”,確保物流暢通。攻關之初,連鑄坯庫鋼坯大量積壓、下線鋼坯無處堆放成了限制生產的關鍵環節,我們一方面努力提高軋鋼產量,提高“內消”能力;另一方面對切割勞務隊規定每班最低“切割量”、對四班調度規定每班最低“外發量”,提高“外消”能力。并針對外發通道不暢的困難,除了往二軋廠外發外,還往二煉鋼、半成品庫外發,避免切割坯積壓;為提高切割隊工作效率,外發坯寬度由2.5m改為1.6m,使切割效率提高50%以上。通過攻關,目前連鑄坯庫具備日周轉鋼坯量4000噸以上的生產能力。隨著軋鋼生產能力的提高,后來鋼板入庫又成了限制生產的關鍵環節,第二煉軋廠、生產計劃部和銷售公司從改進入庫吊具、改進垛板方式、增加入庫通道等方面展開攻關,特別是實行“以車代庫”以來,鋼板日入庫能力達到4000噸以上。目前,連鑄又成了制約生產的關鍵因素,我們正在抓緊攻關,計劃從增大鑄坯斷面、提高連鑄拉速等方面入手,把鑄機日生產能力穩定提高到4500噸。
2、加強事故影響時間考核,提高關鍵設備作業率。對企業來說,時間就是資源、時間就是產量、時間就是效益。為此,我們推行“精細生產”的管理理念,一開始就對影響關鍵設備的非生產時間進行考核,煉鋼區以提高“連鑄機作業率”為中心、軋鋼區以提高“軋機作業率”為中心進行嚴格管理。當班調度必須將影響連鑄機、軋機生產的“分分秒秒”落實到責任單位,及時在調度室的電子顯示屏上“曝光”,并計入《設備作業率》報表,班后召開事故分析會,找到影響生產的原因,吸取經驗教訓;生產科對各單位的“影響生產時間”逐日累計,每周對比分析,每月嚴格考核。精細的管理,促進了“作業率”的提高,1-5月份“連鑄機作業率”達到80.0%,比去年12月份提高26個百分點,減少影響時間827.6小時,相對提高產量14萬噸;“軋機作業率”達到58.3%,比去年12月份提高19.9個百分點,減少影響時間660小時,相對提高產量11萬噸。
3、開展關鍵生產指標攻關,實現有限生產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攻關之初,煉鋼鐵水資源不足是影響生產的關鍵因素,為此我們開展“降耗增產”攻關,降低鐵水入爐比例,實現有限資源利用最大化;并對“煉鋼吹損”爐爐核算、班班對比、月月考核,促使煉鋼鐵水消耗不斷降低。1-5月份煉鋼鐵水消耗達到916kg/t鋼,比去年12月份降低77.5kg/t鋼,相對增鋼3.5萬噸;轉爐吹損達到6.9%,比去年12月份降低3.2個百分點,相對增產1.6萬噸。“連鑄連拉爐數”也是影響生產的關鍵指標,第二煉軋廠從優化訂單、增加每個澆次的計劃爐數,改進中包修砌工藝、烘烤工藝提高中包壽命,提高生產管理水平,確保精煉爐上鋼的溫度、時間等方面著手,不斷提高連拉爐數,使1-5月份連鑄連拉爐數達到10.32爐/次、比去年12月份提高3.18爐/次,連拉時間達到8.81小時/次、比去年12月份提高3.44小時/次。
4、細化生產管理制度,實現均衡高產。開展攻關以來,我們深化細化生產管理,先后修訂完善了十余項生產管理制度,并嚴格貫徹實施;并從考核角度,突出均衡高產、整體提升產量水平,只對“日產紀錄”進行獎勵;不鼓勵“個人英雄主義”,不對“班產紀錄”進行獎勵。在四班之間營造一種“交班主動交便利、接班勇于接困難”的團結、務實的工作作風,杜絕推諉扯皮現象。
5、開展有計劃檢修,提高設備作業率。為扭轉投產初期設備維護靠“事故搶修”、影響時間長、生產損失大,并給公司煉鐵生產造成困難的被動局面,我們制定了“周二定修制度”,實行有計劃、有組織的定修,使設備突發性事故大幅度降低。
扎實的生產管理為生產創水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隨著2200m3高爐日漸順行,第二煉軋廠生產水平穩步提高,生產紀錄一創再創,1-5月份煉鋼連鑄系統共創出日產紀錄7次,最高日產鑄坯33爐、4971噸;軋鋼系統創出日產紀錄5次;最高日產4737噸。鋼坯產量元月份達到73162噸,比去年12月份增產8037噸,二月份做到小月不減產;三月份達到105296噸,比二月份增產32776噸;四月份達到110126噸,比三月份增產4830噸,五月份達到120049噸,比四月份增產9922噸,月產平均增產10975噸。鋼材產量元月份達到44452噸,比去年12月份增產12847噸;2月份達到50164噸,比元月份提高5712噸,三月份達到75445噸,比二月份提高25281噸;四月份達到81070噸,比三月份提高5625噸;五月份達到95013噸,比四月份提高13943噸,1-5月份月產平均增產12681噸。目前,煉鋼、軋鋼均實現了月達產目標,產能呈現出“垂直提升”的強勁勢頭。
二、圍繞“降本增效”目標,強化成本管理,成本呈現逐月降低的良好勢頭。
降低生產成本是實現效益的根本。年初,面對異常嚴峻的市場形勢,我們把“降本增效”工作作為重點,貫穿到日常管理工作的全過程,并重點采取了以下措施:
1、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促進成本指標持續降低。我們按照先進、可控、逐級保障的原則,把公司預算指標分解到工段、崗位,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做到“橫向到邊、豎向到底”。其次是強化核算分析,元月份實現廠級成本月核算,2月份實現廠級成本日核算,3月份實現車間級成本日核算,目前落實到崗位日核算,煉鋼系統已經細化核算到每1爐鋼,軋鋼系統已經細化核算到每1塊料。在全線投產不足1年的時間內,第二煉軋廠的成本管理工作即走向了規范化、制度化,使各項成本、支出均處于受控狀態。
2、深入開展“對標挖潛”,重點成本指標不斷改善。為盡快降低成本,實現創效,我們制訂了“所有指標有對比、所有指標有措施、所有指標有落實、所有指標有改善”的“四所有”挖潛方針,自我加壓、深挖潛力,每月都瞄準兄弟單位成本指標進行對比學習,查找不足,分析原因,并有針對性的制定攻關措施,抓好落實,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攻關效果。比如元月份,我廠當月鋼鐵料消耗略優于兄弟單位水平、而成本卻比兄弟單位高出20.45元/噸,經深入分析,主要是我廠元月份消耗的8#高爐鐵水中si含量超過1.25%的“等外鐵”達到30%,而這部分“等外鐵”不僅造成煉鋼渣量消耗大、吹損增加,而且煉鐵廠還按“鑄造生鐵”的高價結轉到第二煉軋廠,導致我廠的鐵水價格比兄弟單位高出49.80元/噸,后來經過生產計劃部、財務部協調,二月份的“等外鐵”不再按“鑄造生鐵”轉帳。同時我廠統計人員和質量監督部人員每天對進廠鐵水進行分類統計、每旬和煉鐵廠進行分類對帳,消除不同等級鐵水的價差影響;并隨著8#高爐生產水平不斷提高,我廠鐵水平均價格已與兄弟單位持平,三月份以后的鋼鐵料成本已經與兄弟單位基本持平。另外,元月份煉鋼“精煉渣成本”比兄弟單位高出6.48元/噸鋼,我們即時開展了“精煉鋼渣”回收利用工作,使“精煉鋼渣”消耗降低2/3。對其它如石灰消耗、鋼包耐火材料消耗等比兄弟單位成本高的指標,我們通過采取優化渣料結構、競價招標采購等措施,使成本逐月降低,石灰消耗由元月份84kg/t鋼降低到目前的53kg/t鋼。元月份我廠鋼材成本中的煤氣消耗比兄弟單位高出250m3/t、117.93元/噸材,電耗比兄弟單位高出98kwh/t、46.93元/噸材,經對比分析,主要是能源計量手段不完善原因造成的,為此,我們及時完善了二煉軋三個工序的能源工藝流程圖、計量網點圖和儀表配置圖,并對原有的計量點進行了查缺補漏,及時把能源數據傳送到計控處,實現能源上網計量;并抓緊制定、完善了能源管理規章制度和各種動力介質消耗考核辦法;加強對能源指標的核算分析,每天對各工序的能源介質消耗進行統計,及時掌握各工序消耗情況;每周與計控處核對數據,發現問題及時反映;還加大能源檢查力度,由每月進行的一次能源大檢查改為每周一次,對發現的問題及時下達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另外制定下發了耗能大戶--風機、水泵的開、停制度,對停產期間風機、水泵的運行情況進行嚴格管理,減少設備空負荷運行時間。通過努力,到三月份我廠的煤氣消耗己與兄弟單位基本持平,電耗由于受調試影響仍高于兄弟單位、但差距已經從46.93元/噸材縮小到13.82元/噸材。1-6份,通過對標挖潛,煉鋼成本從元月份比兄弟單位高出118.28元/噸、降低到基本持平,軋鋼成本從元月份比兄弟單位高出339.44元/噸、降低到按可比口徑計算也基本持平的水平。二煉軋將再接再厲的開展“對標挖潛”工作,力爭二季度再有所突破。
3、狠抓產品質量,開展降廢減損工作。開展攻關以來,我們從源頭開始,抓好入爐原材料的控制,確保煉鋼命中率;積極地、有針對性地解決鑄坯表面裂紋、氣泡及鋼板性能不合等質量問題,并對鑄坯毛刺進行攻關考核。通過跟蹤生產過程,開展技術攻關,及時采取措施,抓好制度落實,產品質量得到有效改善,廢品大幅度降低。1-5月份,鑄坯累計合格率達到99.31%,比去年12月份提高3.03個百分點,相對減少廢品6826噸;鋼板累計合格率達到99.57%,比去年12月份提高3.87個百分點,相對減少廢品6462噸。
細致的成本管理促進了成本的持續降低,經財務部按計劃價格同口徑進行計算,鋼坯成本由元月份2541.58元/噸降低到2435.34元/噸,降低了106.24元/噸鋼,降低率達到4.2%;鋼材成本由元月份2854.94元/噸降低到2641.64元/噸,降低了213.30元/噸材、降低率達到7.5%。經財務部按市場價格計算,第二煉軋廠元月份比去年12月份減虧1647.17萬元,2月份比元月份減虧998.90萬元;三月份比二月份多增效4112.35萬元,四月份比三月份多增效3219.29萬元,五月可比四月份多增效1023萬元,呈現出成本逐月大幅下降、效益逐月大幅度提高的良好趨勢。
三、圍繞品種創效目標,不斷提高高效品種鋼比例。
開展攻關以來,我們按照公司要求,在品種安排上不斷優化資源配置,以“高附加值產品、定軋產品優先生產”為原則,以效定產、以銷定產、趨盈避虧,追求品種效益最大化。重點做了以下工作:
1、積極組織高效品種訂單,開辟爐卷產品市場。攻關組緊緊圍繞品種增效這條主線,積極組織“高效品種”訂單,為爐卷軋機“品種增效”創造條件;在市場開發方面,重點開拓了ah60c等高附加值品種板市場,先后發展了“鄭煤機”、“林州重機”和“山西陽泉礦務局”等重點用戶;并針對該機組調試進展情況,積極進行相關高端產品管線鋼、z向性能鋼、70公斤級高強板、高建鋼等產品前期市場準備工作。針對管線鋼,對近期國內最大的管線鋼“川豫魯”項目進行了追蹤,2月份與中石化相關單位進行接觸,3月份又與中石化系統的沙市鋼管廠進行了充分溝通。還嘗試在該機組組織了容器板16mnr批量訂單,為擴大該機組產品結構,增加新的品種創造了較好的條件。
2、發揮裝備優勢,積極開展高效新品種。攻關組盡力發揮技術水平和裝備優勢,在二煉軋生產線上積極開發高效新品種,已經開發出高強度板ah60、q460、q420、q390,開發出高質量等級板q345e、q345d和出口板ss400等10余個高效品種鋼,并形成了批量生產能力。并且產品規格向兩極拓展,最厚規格已經達到120mm、最薄規格鋼板已經軋到10mm。還成功進行了低碳低硫鋼(x52)的試驗,開展高強度板“提鈮降釩”試驗,從技術工藝上降低品種鋼成本,提高品種鋼效益。
3、抓好產銷協調,按邊際貢獻高低組織品種鋼生產。針對第二煉軋廠大批量生產與市場上小批量訂單的產銷矛盾,攻關組能從源頭抓起,積極優化訂單、盡力組織寬度尺寸較為一致的批量訂單交給爐卷軋機進行定軋,實現生產與銷售的“雙贏”。在生產組織上,第二煉軋廠嚴格按公司計劃和產品邊際貢獻大小安排生產,盡力增加高效品種,適度減少邊際貢獻低的品種鋼產量。如三月份q345b邊際貢獻最低,二煉軋就少接q345b訂單、少生產低合金,而對ah60、ss400和45#鋼等高效品種,有計劃的提高比例。
通過攻關,1-6月份高效品種鋼比例不斷提高,煉鋼精細a類產品達到86329.78噸、占17.48%,精細b類產品達到101073.24噸、占21.01%;品種鋼比例累計達到65.29%,比去年12月份提高28個百分點;軋鋼精細a類產品達到60773.45噸、占13.16%,精細b類產品達到70558.797噸、占20.38%;品種板比例累計達到65.19%,比去年12月份指標提高49個百分點。
四、設備調試有計劃推進,調試任務已基本完成。
設備安裝及調試工作取得明顯進展,煉鋼區:脫硫設備已完成調試,vd爐已于3月25日成功熱試;煤氣回收系統的煤氣柜、煤氣加壓機、風機房至煤氣柜管道已完成安裝,其他外部管網正安裝中,電除塵器4月初到貨安裝,預計六月份即可投用。軋鋼區:機后飛剪已基本完成調試工作、并投入使用,機前卷取爐于3月15日成功熱試,3月30日實現前后卷取爐同時熱試成功,實現了卷軋工藝;圓盤剪通過進行系統全面的校正調整,剪切效果較以前有所改善;定尺飛剪已實現在鋼板靜止狀態下的剪切,目前已開展了自勸剪切調試;冷矯直機3月21日完成了液壓系統管路的沖洗,3月31日開始進行伺服液壓系統的管路沖洗,4月中旬開始調試。
總之,攻關活動是扎實有效的、成績是十分顯著的。這些攻關成績的取得是與公司的指導和支持是分不開的,更是專業攻關組與第二煉軋廠協調努力工作的結果。
下一步攻關目標
(一)加快品種開發進度
1、推行“精細生產”管理。要嚴格按訂單組織生產,逐步提高品種鋼訂單的軋成率,減少帶出品、單規格及協議材產品,提高交貨速度。
2、加快品種開發、完善產品大綱:在拿到鍋爐板、容器板認證的基礎在,加快般板的認證工作,盡快取得生產許可證;要加快管線鋼、低碳貝氏體鋼等高端產品的開發進度,完善產品大綱,擴大高效品種的訂單范圍。
3、加快切邊產品及10mm以下規格產品生產的調試進度,擴大產品厚度規格范圍;加快寬度在3000mm以上產品的生產調試和市場開發進程,解決運輸方面的問題,擴大產品寬度覆蓋范圍,充分發揮爐卷軋機的裝備優勢。
4、ah60等高效產品要穩定質量,提高產量;ah70要盡快形成批量生產,打造出安鋼名牌產品。
(二)系統優化生產工藝,深入開展降耗增效工作
1、以降耗增效為中心,優化現有生產工藝,降低工藝消耗。如降低鋼中鋁含量,提高軋鋼“熱裝比”等。
2、以增產創效為中心,挖掘設備潛力。目前連鑄機斷面寬度和拉速的優勢還未充分發揮出來,今后要向高拉速、大斷面方面拓展,充分挖掘設備潛力。同時軋機也因調試等原因,“作業率”指標也遠遠未達到設計水平,二季度軋機“作業率”要有所提高。
3、強化成本管理。在生產逐步順行后,成本管理的力度要加大、加強。要將成本管理的重心下移至班組、推進基層成本管理;要加快備件、耐材的國產轉化工作,從源頭開始降低采購成本;要繼續開展對標挖潛工作,放眼國內同行先進指標,學先進、找不足,推動指標不斷上臺階。
(三)繼續做好設備調試工作。
要重點做好vd爐、副槍、煤氣回收、動態配水、動態軟壓下、卷取軋制、薄規格產品開發、自動剪切和冷矯直機的調試工作,加快調試進度。
120噸轉爐/爐卷軋機生產線“達產創效”攻關組
2006-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