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政治協商制度發展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工作回顧
*年,是全縣人民同心協力、在攻堅克難中繼續保持經濟與社會良好發展態勢的一年。一年來,縣政協常委會在中共*縣委的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政協工作,圍繞全縣工作大局,突出重點,發揮優勢,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職能,較好地完成了縣政協七屆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
一、落實政治協商制度,通過多種方式議政建言
縣政協常委會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和中共*縣委《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協工作的意見》,圍繞我縣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一些重大問題,運用多種形式,開展參政議政、協商建言活動。
政協例會是政協履行職能、協商建言的重要形式。縣政協七屆三次全會,就全年工作部署和社會關注的重大問題進行整體協商。全體委員列席縣人大會議,聽取并討論縣政府工作報告,圍繞全縣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和重點工作開展建言獻策。全會期間,常委會還根據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重點和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組織召開經濟發展、城鄉文明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等三個專題座談會,并邀請縣委、縣政府領導和有關部門負責人,與委員進行面對面的討論與交流。
政協常委會議是縣政協開展專題協商的重要平臺,通過邀請有關黨政領導和部門負責人到會通報情況,進行議政建言。縣政協七屆十次常委會議聽取縣政府關于重點工程建設及招商引資工作情況的通報,七屆十一次常委會議聽取縣政府關于上半年經濟工作情況和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工作情況的通報,就有關問題提出意見建議。七屆十一次常委會議后,向縣委、縣政府報送了《關于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工作的建議》,縣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批示縣文明辦及新區管委會等部門做好建議的采納與落實工作。七屆十二次常委會議,就縣政府關于我縣“*”規劃綱要(征求意見稿)進行協商討論,在調整經濟結構、改善經濟運行環境、構建和諧社會、加強環境保護等方面,提出不少建設性的意見建議,積極為制定好“*”規劃獻計獻策。
政協常委會議和主席會議,就專題調研與視察情況進行研究,向縣政府及有關部門提出工作建議,是政協開展專題協商的又一種形式。去年的政協常委會議和主席會議,先后就加快我縣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強化我縣機關效能建設的調研報告,和文化市場管理及文化事業發展、重點工程建設的視察報告,分別約請分管領導和相關部門進行協商討論,并形成書面報告報送縣委、縣政府,供決策時參考。
縣政協領導列席黨政有關重要會議、參加縣級領導班子聯席會議,專委會負責人參加縣委、縣政府召開的相關工作會議,是落實政治協商制度的重要方面。縣委、縣政府對一些事關全局的重大事項,都能及時征求政協的意見。這就使政協能夠從全局上知情知政,參與有關大政方針和重要事務的討論,并有更多機會直接向黨政領導反映社情民意和意見建議;同時也激勵了政協領導班子成員更好地謀劃工作、服務大局,積極完成縣委安排的重點課題調研、掛鉤聯系鄉鎮以及扶貧防災等各項任務,切實做到思想同心,目標同向,工作合力、合拍。
提案是縣政協委員履行職能的重要形式,有著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監督工作等功能。辦理提案的過程,也是接受民主監督、改進工作、為民排憂解難的過程。七屆三次會議以來,共收到提案241件,經審查立案224件,已辦復221件,提案者對提案辦理的滿意率及基本滿意率達到81%。通過縣政協領導督辦重點提案、倡導“三見面”辦理提案、組織提案辦理“回頭看”等方式,提高辦理質量,充分發揮了提案在促進我縣改革、發展與穩定中的積極作用。
二、貫徹科學發展觀,圍繞第一要務組織調研視察
促進發展是政協履行職能的第一要務。常委會認真學習和貫徹科學發展觀,從我縣實際出發,著重就統籌發展、協調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與問題,組織調查研究,建言獻策。針對我縣工業經濟規模不大、結構調整力度不夠、招商環境欠佳等問題,開展加快工業經濟結構調整的專題調研。調研組先后召開印刷包裝、塑編、不干膠、紡織等行業座談會,走訪相關企業30多家。《調研報告》提出了加快產業基地建設、促進產業集聚,整合低小散、增強企業競爭力,克服要素制約、提高招商環境競爭力,制定優惠政策、鼓勵發展循環經濟等建議。在調研過程中,調研組及時向縣委主要領導反映了幾個企業因宏觀調控遇到用地等方面的突出問題,縣委主要領導立即作出批示,縣政府分管領導多方協調及時解決,得到企業的好評。我縣文化事業發展滯后,而文化市場管理受到各級領導關注。如何正確處理加強管理與促進繁榮的關系,常委會組織開展了文化市場管理及文化事業發展視察活動。《視察報告》建議:要修訂和完善文化市場發展規劃,制定發展文化產業的相關政策,加快建設公共文化設施,盤活現有資源、活躍民間文化,加強協調、齊抓共管、共同做好文化娛樂市場監管工作,努力推進文化事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視察報告》契合了文化*建設,不少建議意見被吸納到中共*縣委出臺的《關于加快建設文化*的決定》之中。
調查研究是政協履行職能的基本環節與基本方法,是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基礎工作。領導班子成員堅持傾心去做,除了按照“突出重點、量力而行、多出精品”的原則抓好專題調研外,把調查研究工作自覺貫穿于各項活動之中。年初的政協全會之前,組織委員進行提案培訓和提案前的調查研究,使提案質量明顯提高。七屆三次全會專題座談會上委員的發言,本次全會的二十多篇委員大會發言材料,都是在調查研究基礎上準備的,力求意見建議能言在點子上,謀到關鍵處。按照縣委要求,駐會的領導班子成員如期完成了關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情況、海洋經濟發展、推進和諧農村建設和機關效能問題等課題的調研。*年,縣政協向縣委、縣政府報送了調研與視察報告及政協專題會議收集的重要意見建議共10多份,其中有4份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作了批示,有不少建議被吸納到縣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文件中。
三、關注民生民意,發揮優勢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是黨中央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高度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政協作為有廣泛代表性的統一戰線組織,具有聯系面廣、包容性強的特點。在過去一年的工作中,常委會立足發揮優勢,突出政協特色,把參政為民作為履行職能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做到調研視察緊扣民生,協商監督順應民意,力求為群眾做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無論是七屆三次全會期間三個專題座談會的課題確定,還是關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鄉文明建設、農村文化事業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無不緊緊圍繞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及切身利益問題。縣政協常委會議適當安排“無主題自由發言”,使政協常委有更多機會及時反映所了解的民情民意,拓展參政議政的渠道。機關效能建設是群眾關注的熱點之一,常委會組織視察了與群眾辦事最密切的縣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和部分分中心辦事大廳,查訪上班紀律、服務態度和辦事效率等情況。《調研報告》深入分析了機關不同程度上存在的行政違法、行政失當、行政決策失誤、辦事流程繁瑣和辦事拖拉扯皮等問題,剖析原因,提出建議。這既是一次調查研究,也是一次順應民意的民主監督活動。去年是我縣自然災害頻發的一年,沿海及山區的群眾多次受災。常委會依靠各參加單位和聯絡組,積極開展扶貧濟困活動,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宗教界委員情系受災群眾,為災區群眾捐資30萬元;縣工商聯開展了10次扶貧濟困慰問活動,為困難群眾送去9萬余元捐款。靈溪、橋墩、龍港、宜山、錢庫、金鄉等聯絡組也積極組織委員參與“光彩事業”及抗臺救災活動,捐款數額合計50余萬元。政協委員培訓班上,委員也自愿捐款近3萬元。一年來,縣政協各界別、參加單位及聯絡組共開展各類扶貧濟困活動30余次,為困難群眾捐款達130余萬元。
政協各參加單位和聯絡組,都能從本單位、本片區實際出發,發揮自身優勢,積極為構建和諧社會獻計出力。礬山聯絡組積極支持和配合“礬山會案”處置工作,為維護地方的和諧穩定盡責盡力。九三學社、民進、農工等派、無黨派人士和縣科協,多次開展送教育、送醫療、送科技下鄉活動,為1500多人提供醫療服務,發放2萬多元的醫藥用品,分發科普宣傳資料10萬余份,并與相關單位聯合開展各種實用技術培訓活動,受訓人員達5000余人。團縣委扎實開展希望工程愛心助學行動、“青春自護”系列活動等,教育和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組織他們參與城鄉精神文明建設。縣總工會、縣婦聯根據各自工作對象的特點,進一步強化對弱勢群體的維權幫困工作,廣泛組織職工開展文體娛樂活動。縣僑聯、臺聯、工商聯等單位,大力開展與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以及在外工商界人士的聯系與交往,向他們宣傳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鼓勵他們在家鄉投資創業。根據市政協的要求,在企業家委員中開展了“關愛員工,做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帶頭人”活動。各專委會都能按照主席會議確定的工作部署,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專委會之間的協調配合、辦公室的信息綜合反映工作有了加強。《*縣政協志》完成初稿,畬族文史資料專輯編輯出版,《溫州民營企業興起與發展》*部分的史料也已征集完成。
四、以自身建設為重點,大力推進政協工作“三化”建設
政協履行職能“三化”建設,是做好新時期政協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協工作保持活力的保證。常委會堅持抓自身建設,從實際出發組織委員學習和培訓,在提高委員素質上下功夫。中共政協黨組按照縣委部署,扎實開展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加強政協機關黨組織的建設。嚴格遵照學習動員、分析評議、整改提高三個階段的不同要求,進行形式多樣的學習教育,激發黨員的事業心與責任感,自覺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使政協機關面貌一新,形成了團結合作、實干爭先的良好氛圍。主席會議堅持把常務委員的學習作為一項經常性的重要任務來抓。利用常委會議的機會,組織學習《政協章程》和《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召開常委專題學習會,傳達學習中共*屆五中全會精神。根據年度工作計劃,舉辦了全縣政協委員培訓班和提案工作培訓班,開闊了委員視野,增強了委員的履職意識,收到良好效果。廣大委員立足本職,建功立業,不少委員做出優異成績。去年有1人榮獲全國勞模稱號,2人分別獲市“培養人才貢獻獎”、“優秀會計師”稱號,9人獲縣、市“優秀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稱號,4人分別獲得縣“十優青年”、“優秀科技工作者”、“優秀會計師”等稱號,3人被推為首屆縣學科帶頭人候選人,有10多篇的專業論文獲“科技優秀論文獎”或在省級以上專業刊物發表。
制度建設是“三化”建設的核心。常委會認真貫徹落實中共*縣委《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協工作的意見》,注重制度建設,健全和規范政協內部以及政協與有關黨、政、群部門之間的工作制度,以求減少工作的隨意性,克服盲目性,提高政協工作的質量與實效。去年先后出臺了《政協*縣委員會全體會議工作規則》、《政協*縣委員會提案工作規則》、《重點提案產生辦法和辦理規定》、《*縣政協參加單位例會制度》、《*縣政協意見建議辦理反饋制度》、《*縣政協委員管理暫行辦法》等6項規章制度,與縣政府聯合出臺《關于縣政府有關部門與縣政協各專委會建立對口聯系的制度》。這些制度都以《政協章程》為依據,與現行政協工作制度相銜接,是多年來政協工作實踐與探索的成果。這些制度的貫徹實施,使政協主要工作和活動有章可循、走上規范,為今后政協事業的新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回顧過去一年的政協工作,縣委高度重視,把政協工作作為黨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來抓,既放手政協工作又切實加強領導,使政協履行職能有了政治保證;縣政府大力支持政協工作,及時吸納正確可行的意見建議,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使政協委員參政議政有信心、有積極性;各有關部門積極配合調研視察,進行坦誠的協商討論;各界人士廣泛關注并積極參與政協的各項活動,主動反映情況或者表達訴求。正是由于有了中共*縣委的正確領導,縣人大、縣政府及各部門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經過全體委員的共同努力,我縣政協工作才有今天良好的局面。在此,我代表縣政協常委會向所有關心和支持政協工作的各級領導、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不足和差距。如:提案辦理工作中促落實、見成效還要加大力度,反映社情民意的工作比較薄弱,專項民主監督工作開展得較少,部分委員參政議政的積極性、主動性仍有欠缺,政協委員聯絡組的工作尚不平衡等等。我們要在今年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逐一加以研究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