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林業局開展容器苗造林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去年,我縣根據省、市林業局安排部署,以開展林業工程建設“質量年”活動為契機,為提高造林總體質量和成效,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強化措施,大力推進容器育苗、造林工作,推動了全縣工程造林質量的提高,現將容器育苗、造林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去年容器育苗及用于工程造林情況
為加大全縣容器苗造林力度,采取國營、集體、個人一起上的辦法,建成了以“國有場圃育苗為龍頭,鄉村集體育苗為骨干,個人育苗為補充”的三級育苗體系,使容器育苗實現了新突破。去年完成容器育苗面積70畝(其中輕基質育苗3畝),樹種為樟子松20畝,云杉3畝、檸條45畝、沙棘2畝。完成容器育苗株數為673.5萬株(其中輕基質育苗100萬株),樹種為樟子松203萬株,云杉0.5萬株、檸條450萬株、沙棘20萬株;當年出圃573.5萬株。去年容器苗計劃造林面積45770畝,其中樟子松2650畝、云杉1370畝、檸條41750畝。今年春季用于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增綠添彩”和環城綠化工程造林的容器苗40.2萬株,其中樟子松26.5萬株,云杉13.7萬株;容器苗造林面積完成4020畝。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1、擴大容器育苗生產規模。在政策和規劃的引導下,放手發展,國有、集體、個人容器育苗一起上,建立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容器育苗生產經營格局。國有、集體容器育苗生產積極轉換經營機制,采取承包、租賃、股分制等多種形式,實現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經營方式,全面提高容器育苗生產和經營水平。同時,積極鼓勵和扶持個人經營容器育苗,培植育苗大戶,使其逐步形成專業化、規劃化生產。
2、改革容器育苗生產機制。改變以往一般發動的做法,選擇實力雄厚的集體、個體育苗大戶為突破口,擴大容器苗生產,推廣容器苗造林,通過典型引路和示范帶動,使容器苗造林規模不斷擴大,工程造林質量明顯提高。實踐證明,采用容器苗造林不僅延長了造林時間,而且造林成活率要比裸根苗提高一倍之多。
3、加強容器育苗生產的管理。嚴格執行“四項制度”,一是容器苗生產“一簽兩證”制度,二是種苗集中采購制度,三是種苗價格聽證制度,四是種苗質量責任追究制度,嚴把容器育苗選址、營養土的配制,生產管理、運輸幾個環節,確保容器苗造林成活率。
4、多渠道籌集容器育苗發展資金。一是積極爭取農行和農村信用社從信貸上對從事容器育苗生產經營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資金上的支持。二是國有、集體、個人容器苗生產經營者加大對容器苗生產的投入,滾動發展,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容器育苗的生產水平。
5、加強對容器育苗生產的引導和服務。一是搞好規劃引導,立足本縣,瞄準周邊,按照適地適樹,突出特色,相對集中,形成規模的原則,制定發展規劃,立足于現有基地上規模、上水平、調結構。二是加強管理和規范,加大執法力度,依法規范容器育苗生產經營活動,制定并推廣執行相關技術標準,完善容器苗質量監督檢驗體系。三是搞好技術服務,縣林業局對容器苗建設基地提供育種、育苗技術等服務,確保容器育苗生產的質量。
6、建立完善科技支撐體系,依靠科技振興容器育苗。一是加強良種引進、繁育工作,按照“盯住市場,以優取勝”的原則,有計劃地引進一些優新樹種,進行試驗示范,加快繁育工作,擴大基地規模,提高良種生產能力,為容器育苗生產提供足夠的良種資源。二是加強科技推廣工作,建立科技示范體系,積極推廣使用良種和先進實用的育苗技術。
三、扎實推進雨季造林
我縣要搶抓雨季時機,及時組織掀起雨季造林高潮。對雨季造林所有地塊都要落實行政負責、技術負責和施工負責責任制,把整地和造林任務全部分解到人,做到嚴格獎懲,限時完成任務。同時要突出容器苗造林,組織好容器苗的供應,確保容器苗的質量和數量,提高容器苗造林成效。今年在雨季要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飛播封造和退耕還林補植補造容器苗造林面積41750畝,使用檸條容器苗417.5萬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