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街道加強經濟發展計劃市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我街道將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深入貫徹黨的*屆六中全會精神。我們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城市管理為重點,以社區服務為依托,以創一流工作成績為目標,以構建和諧社會為己任,以新觀念、新追求、新的拼搏精神,不斷增強全體機關干部和社區工作人員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為勝利完成未來五年的各項目標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經濟工作
要牢牢樹立中心意識,形成人人為經濟建設服務的良好氛圍。在進一步轉變思想觀念的基礎上,努力促進經濟大發展,不斷壯大經濟實力,力爭全面完成各項經濟指標。
1、努力實現街道經濟工作重心的轉移。繼續以招商引資和協稅、護稅工作為突破口,大力發展區域經濟,進一步完善招商引資和協稅、護稅獎勵辦法,充分調動街道干部和社區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增強服務意識,努力營造寬松的投資環境,為廣大客商提供優質服務。
2、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推動社區服務業的可持續發展。第三產業是街道今后五年的經濟支柱和發展的方向,社區服務是新的經濟增長點。三產業的發展要立足于發展和扶植轄區內個私經濟,主要圍繞著“為民、便民、利民”上做文章。以十二個社區居委會為龍頭,將服務網點輻射到整個大院地區。結合各自的實際,開設各類小而精,小而全的社區服務網點,發展居辦經濟實體。通過保姆介紹、醫療保健、凈菜配送、代辦旅游、鐘點服務等項目逐步形成種類齊全、方便千家萬戶的家政服務系列。
3、重點打造*路體育文化用品、二七北路餐飲休閑、北京西路瓷器、廣場北路女人服裝一條街,要加大宣傳力度,搞好外部環境,吸引客商投資經營,逐步形成各具鮮明特色的品牌街。
4、主動參與市場競爭,大膽開拓城市管理有償服務領域,努力促進集體經濟的發展。在轄區企事業單位上做文章,走上一條“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發揮優勢,擴大市場,自我發展”的管理服務社會化、企業化的路子。
二、城市管理工作
鞏固創建衛生城市成果,抓好長效管理。在鞏固創衛成果的基礎上積極探索一條精神文明建設和城市管理相結合的新路子,為轄區居民創造更加舒適、整潔優美的外部環境。
1、進一步完善“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絡”的城市管理體制。街道、社區必須要抓好轄區環境的長效管理,制定長效管理的實施辦法。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市民良好的衛生意識,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大力宣傳城市管理的各項法規、規章。進行社會公德教育,特別是要對市民行為“十不準”進行宣傳,讓市民用“十不準”來約束規范自己的行為。
2、規范垃圾袋裝,抓好主干道小街巷衛生,鞏固樓道、庭院衛生。要進一步健全質量監督網絡,配備專職人員對小街巷衛生和垃圾袋裝進行“三清”工作,巡回檢查,嚴把質量關。在日巡檢、周抽檢的基礎上,開展經常性的評比和質量競賽,拿出一定的質量競賽資金,實施有獎有罰,保證檢查督促效果的落實。
3、加強環衛隊伍建設。我們將用兩年時間,通過多種途徑和渠道對環衛職工進行培訓。組織他們學習政治、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同時積極鼓勵他們參加自學,造就一支過硬的環衛職工隊伍,為城市管理上更高的檔次提供良好的保證。
三、社區建設和民政工作
按照《社區服務規劃及實施細則》明確工作目標、工作重點和工作進度實行項目推進,責任到人。
1、社區建設依據《居委會組織法》,認真抓好社區居(家)委會的自身建設、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使之盡快走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完善的軌道。
2、拓展社區建設內容,提升社區服務水平。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從社區居民關注和迫切要求解決的問題入手,充分利用社區資源,強化社區服務中心的輻射作用。利用政策上的優惠條件,引入衛生醫療、職業介紹、文化娛樂等豐富充實社區。力爭在五年內每個社區居委會都建立社區衛生服務網點,為居民看病提供便利。
3、積極培養一批關心社區、熱愛社區服務的志愿者隊伍,真正把社區建設成一個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際關系和諧的新型的現代化社區。
4、做好解困、助殘工作。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網絡化管理服務體系。將轄區內的殘疾人、困難戶和軍烈屬納入網絡化管理,積極幫助他們解決好再就業、子女入學(入托)等實際問題。
5、進一步抓好社區軟、硬件建設,圍繞社區黨組織星級達標評定工作,加大投入,使社區的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更加規范化、制度化,逐步走出一條具有大院特色的社區建設之路,力爭在今后五年內所有社區都達到三星級以上標準,并重點打造一個五星級社區。
四、計劃生育工作
按照“依法管理,居民自治、優質服務、政策推動、綜合治理”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管理機制總要求,依托“屬地管理、單位負責、社區服務”的原則,認真做好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
1、抓社區網絡建設,創建標準化合格的計生社區。組成由社區居委會、片警、物業管理人員、駐轄區單位計生專(兼)職人員的社區計生網絡;以育齡婦女為主體,以“五老”為骨干的計劃生育協會;以計生志愿者隊伍為成員的綜合服務網絡,逐步提升計生工作檔次,增加計生工作的科技含量。
2、做好調查研究,對轄區人口情況進行詳實的摸底,做到情況明、工作規范、從管理流程、政務公開、宣傳教育、綜合治理等項逐一進行落實,全面規范社區計生管理。
3、規范流動人口管理,與派出所、工商分局等單位聯合,對外來經商、個體業主共同建立流動人口管理檔案,加大對流動人口綜合管理力度,嚴把流入人口、流出人口的計劃生育關,并將其納入正規化的管理軌道。
4、建立健全育齡婦女的信息管理:一是對社區常住育齡婦女計生信息的管理,做到育齡婦女信息與實際情況相符。二是抓好“人戶分離”的已婚育齡婦女管理。要內引外聯,一抓到底。三是完善網絡系統、密切掌握育齡婦女的婚育動向,及時、準確提供計生信息。
5、搞好優質服務,著重做好以技術服務為重點的優質服務,積極穩妥地開展避孕、節育、知情選擇三大工程,改變過去那種重管理、輕服務的現象。
五、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以《江西省社會治安綜合管理條例》為準繩,堅持群防群治、打防并舉、標本兼治的方針,認真落實綜治工作。
1、積極配合派出所開展好各項專項斗爭,嚴厲打擊違法犯罪分子。加大防范整治力度,有計劃地對群眾反映較強烈的二七北路、育新學校周邊治安環境進行整改。
2、在維護穩定和安全防火等方面堅持“誰主管、誰負責”,抓好轄區單位領導責任制的落實,簽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狀和安全防火責任狀;實行社會治安一票否決權。
3、按照上級要求,抓好創安工作,力爭在五年內把大院內宿舍按區、片分開建成具有一定規模、庭院式、環境優美、服務設施齊全、治安防犯良好的安全文明小區,推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向縱深發展。
4、抓好普法教育工作,與地區單位聯合開辦普法學校,分批次組織轄區居民學習憲法和基本法律、法規,根據不同年齡和不同層次對象、不同職業學習不同內容,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
5、進一步做好人員的思想轉化鞏固工作,定期回訪,掌握思想動態,關心其生活和解決實際困難,讓他們建立幸福家庭,過上正常人生活,防止反彈。
六、機關作風建設
1、要進一步適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從街道自身出發,切實做到轉變職能,理順工作關系,明確工作職責、辦事規則,堅持“務實創新、廉潔高效”,提高工作和辦事效率。
2、進一步抓好機關干部的思想作風建設,堅持按章辦事,制定和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和規章制度,將思想作風建設納入制度化、規范化管理軌道。落實機關作風建設領導責任制,在機關干部中形成爭做事、多干事、干實事的良好風氣。
3、進一步增強勤政廉政意識和公仆意識,及時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做群眾的貼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