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交通局發展直運輸業發展計劃市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地發揮交通先行作用,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促進全市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結合我市實際,現制定*市交通運輸業*年—2015年發展規劃。
第一部分交通現狀
一、交通運輸業取得的成績
近幾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交通事業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年以來,*市多方籌資7億多元,修建公路165條、350公里,惠及200多個村街,約35萬人,被省交通廳評為“農村公路建設先進單位”;被廊坊市交通局評為“農村公路建設工作先進單位”;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實績突出領導班子”和“雙十工程突出貢獻獎”。截至*年底,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195公里,公路密度達到每百平方公里152公里,在省和廊坊市都處于領先水平。
運輸市場不斷壯大,運輸能力顯著提高。*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實現“村村通客車”,共建招呼站牌252個;候車亭45個,建筑面積900平方米;建簡易客運站3個,建筑面積386.4平方米;硬化停車場600米,被廊坊市評為“優秀單位”。截至目前,全市現有客車376輛,貨車5417輛,出租車1440輛,汽車修理廠30個,年客運周轉量1.8億人公里、貨運周轉量4億噸公里。
二、交通運輸業發展的形勢分析
(一)近年來,*的工業產業結構日趨合理,民營企業、合資企業的數量不斷增加,實力不斷壯大。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極大地促進了鄉村經濟的發展。交通運輸業必須根據自身特點加快發展步伐,以適應工農業和第三產業結構的轉換。
(二)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對于“人流、物流、信息流”提出了更高要求。公路交通主要承擔中短途客貨運輸,這對于“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暢通發揮著其它運輸方式不能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見,今后的時期,公路運輸的主導地位將更加凸現,公路客貨運輸量將持續增長。
(三)我市的公路交通雖然具備一定基礎,但滯后于經濟發展的速度和需求仍是當前和今后交通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第二部分發展思路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精神為指導,用科學發展觀統領交通發展全局,緊密圍繞打造“經濟強市、文化名城、和諧*”的奮斗目標,服從和服務于現代制造業、現代物流業、現代農牧業和現代旅游業的產業定位,以完善路網結構為核心,以提高路況水平為重點,公路建設與運輸市場發展相協調,創新發展觀念,對關系交通運輸業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進行超前謀劃,為進一步提高公路運輸能力,規范運輸市場秩序,滿足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需求而不懈努力。
二、基本原則
交通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好中求快、全面協調、科技創新、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把以人為本作為交通發展的價值取向,把滿足經濟社會和人民群眾的交通運輸需求作為交通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僅要提供經濟、高效、可靠和便捷的運輸服務,還要保證公平共享,惠及全社會。把珍視生命、保障運輸安全放在首位;使人文關懷、人性化服務貫穿于交通建設和運輸管理的始終。
堅持好中求快。正確處理“快”與“好”的關系,既要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更要注重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做到既快又好、好中求快。
堅持全面協調。在繼續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必須著力強化運輸服務、支持保障和行業文明等其它方面,實現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的較快發展。協調交通與經濟社會發展,實現良性互動;統籌地區間、城鄉間交通發展。
堅持科技創新。通過大力推進先進適用的勘測、設計、施工和運營管理科學技術,積極采用優質新型建材與設備等多種方式,提高交通建設與管理的技術含量;通過轉變增長方式,提高資源使用效率,緩解交通發展的資源與環境壓力,實現潔凈運輸,改善服務,增進安全。推進交通信息化建設,實現以信息化帶動交通產業升級和提高管理水平。
堅持可持續發展。以節約土地、能源等為核心內容,以形成集約型增長方式為內在要求,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外在特征,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交通行業,實現交通發展對資源的少用、用好及循環使用,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盲目低水平重復建設。堅持快速發展與可持續發展并重,與環境承載力相協調,最大限度地保護、最小程度地破壞、最積極地恢復生態環境,實現交通發展與自然生態的和諧統一。
三、奮斗目標
全力構筑“七橫七縱”的公路交通主框架,七橫即:*高速公路、大廣高速連接線、112國道、*路、*路、*路、*;七縱即:*高速、106國道、*線、*線、*線、*線、*東環線。全面提高農村公路路況水平,優化路網結構,以干線與干線相接、鄉村路與干線相連為目標,科學規劃公路網絡布局,進一步擴大村村通油路的廣度和深度,努力實現市委確定的“利用三年時間實現戶戶通油路”的奮斗目標。以穩定、規范、有序為基礎,加強運輸市場行業監管,提高運輸市場為民服務、為經營者服務的水平和能力,探索客運經營、物流發展的新模式,不斷發展壯大運輸市場。
四、發展方向
1.加快干線公路改建步伐,對現有的二級公路按照一級路的技術標準進行改建,以提高干線公路的路況水平和通行能力。
2.全面提高農村公路路況水平,優化路網結構,不斷擴大村村通油路的廣度和深度,努力實現市委確定的“利用三年時間實現戶戶通油路”的奮斗目標。
3.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創新公路養護管理機制,健全養管體系,提高養管水平,進一步延長公路使用年限,以充分發揮其經濟和社會效益。積極推進公路養護體制改革,探索公路養護市場化運營模式。
4.建成方便高效的客貨運輸轉運系統,基本實現“客運零換乘”、“貨運無縫銜接”。建成城鄉運輸樞紐,基本形成一體化的綜合客運樞紐和層次分明、分工明確的現代物流中心或貨運中心。
5.建設面向全社會的客貨運輸信息服務網絡,所有交通出行者和貨運客戶可方便享受到可靠的交通信息資訊服務;安全救援系統完善,具備快速反應能力的支持保障系統基本建成。
6.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思想,加強交通行業創新文化建設,努力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堅持把發現、培養、使用和凝聚優秀人才作為交通發展的重要任務,逐步建立起鼓勵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機制。
第三部分項目規劃
根據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趨勢,結合*交通實際情況,交通運輸業項目規劃如下:
一、公路建設項目
1.協助建設大廣高速公路及*連接線、*高速、*鐵路工程。
2.112國道一級路改建工程,長47.5公里,路面寬24米,估算投資35100萬元。
3.106國道*與*交界至*莊立交橋段東幅改建工程,長6.83公里,路面寬14米,估算投資2100萬元。
4.106國道*莊立交橋至牛業莊路口段大修工程,長7.9公里,主路寬24米,估算投資3900萬元。
5.*東環路北伸至*線工程,長7公里,路面寬22米,需修建跨*高速橋一座,估算投資4500萬元。
6.*北線工程(自106國道向東穿越*高速與112線相接),長30公里,路面寬12米,估算投資6500萬元。
7.碼揚線南伸連接津淶線工程,長7公里,寬16米,估算投資2800萬元。
8.*(*鎮*至碼揚線)中修工程,長21公里,路面寬16至24米,估算投資1650萬元。
9.*新區路東伸至112線(天津界內段)工程,長6公里,路面寬12米,估算投資1260萬元。
10.*至112線路(*向北經格達與112線相接)工程,長4.2公里,路面寬12米,估算投資880萬元。
11.武將臺路工程,從106線經武將臺村至沿河路,長8.4公里,寬5-6米,估算投資846萬元。
12.*四清干渠路(*至許家堡)工程,長5公里,路面寬8米,估算投資700萬元。
13.*線南段工程,從陳莊伙橋南至文安界,長2.9公里,寬6米,估算投資420萬元。
14.戰備西路工程,從牛莊伙至*路,長5公里,寬5米,估算投資400萬元。
15.鄉村公路建設工程630公里,鄉村道路橋梁改造10座,估算總投資5.1億元。
二、客貨運輸站點項目
1.*長途汽車站改建工程,估算投資2500萬元。
2.*汽車站改建工程,估算投資3400萬元。
3.*市區物流中心建設工程,估算投資2000萬元。
4.*物流中心建設工程,估算投資2000萬元。
5.*物流中心建設工程,估算投資500萬元。
6.貨運公司、客運公司、出租車公司建設工程,估算投資2000萬元。
三、場站建設項目
1.*交通規費征收中心工程,估算投資650萬元。
2.*交通規費征收中心工程,估算投資1050萬元。
3.*市區、*鎮區2個大型修理廠建設工程,估算投資1000萬元。
4.*鋪、*、*、*和*5個運管分站的改建工程,估算投資570萬元。
5.*市區、*鎮和*鋪鎮3個“二級維護作業站”建設工程,估算投資600萬元。
6.*、*、*和*4個養護作業組的辦公房屋改建工程,估算投資400萬元。
7.“公路站瀝青混凝土拌和站”新建工程,估算投資800萬元。
四、道路升級項目4項
積極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請,將縣道*升級為省道,將*路、霸雄線、*升級為縣道,并列入養管計劃,以提高其養管水平。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
為保證規劃的順利實施,我局將著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規劃統領發展,以規劃指導發展,以規劃促進發展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為依據,科學制定全市交通發展規劃,統籌研究涉及全市交通發展全局的重大基礎設施布局和重點建設項目,做到既把握全面,又突出重點,使交通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防止盲目建設和不必要的重復建設,提高投資效率。指導各鄉鎮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為依據,以《全市交通發展規劃》和區域規劃為指導,以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突出重點為原則,編制鄉鎮交通運輸事業發展專項規劃。
二、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
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準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努力改造主觀世界,切實增強黨員干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增強應對復雜局面、總攬發展全局、駕馭科學發展的能力。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著力提高推進改革開放、領導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能力,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著力解決“百姓企盼、群眾急需、社會難點”三個方面的突出問題,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努力推動系統各項事業的全面、協調、持續發展。
三、大力實施“233”工程,即在全體干部職工中推行“兩種理念、三種意識、三種精神”教育
兩種理念是“科學發展理念、大交通理念”。科學發展理念,即交通事業發展要以科學發展觀為基本依據,推進工作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根本動力,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交通事業發展和各項工作,努力形成人心思進謀發展、齊心協力干事業的良好氛圍,促進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和諧發展。大交通理念,即要跳出交通看交通,開放思想,開拓思路,改變傳統理念,拓寬交通領域,謀求交通更大發展。
三種意識是“服務意識、創新意識、責任意識”。在服務方面,要樹立全方位的服務意識,轉變政府職能,改變工作方法,將服務融入交通工作的每個層面和每個環節,在服務中尋找發展機遇;在創新方面,要找準工作的薄弱環節,推陳出新,創新管理辦法和管理體制,不斷為交通發展注入生機與活力。在責任方面,倡導履行工作責任、家庭責任、社會責任,強化干部職工的社會責任意識。
三種精神是“團隊精神、奉獻精神、敢為人先的精神”。要搞好團結協作,把整體利益放在首位,思想同心、目標同向、工作同步;要有奉獻精神,時時處處以大局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要以干就干好、干就一流的精神,干好常規工作而不拘泥于常規,敢想敢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
四、依法行政,加強監管
嚴格執行行政許可法,依法設定和實施行政許可,并強化對行政許可的監督檢查。制定加強交通行政執法隊伍建設的規劃、措施和實施意見,結合體制機制改革,調整和優化執法干部隊伍結構,努力培養一支素質強、業務精、作風正的交通行政執法隊伍,切實加強交通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努力提高交通部門依法行政的水平。
五、建立規劃項目庫
對于列入規劃中的公路建設項目,要盡快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建立項目庫,作好項目儲備,以保證規劃項目被上級主管部門列入建設計劃時能及時進入運作程序。
六、嚴格工程管理
要依法執行工程項目招投標程序,抓好項目質量監管。對于縣鄉公路工程要落實“553”管理體系,實行項目監理和巡查制度,確保工程建設質量。
七、抓好運輸市場的行業管理
要關注運輸市場中出現的各類問題,超前分析,提前應對,維護運輸市場的穩定與發展,為交通發展規劃的順利實施和全市的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