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旅游局發展休閑旅游規劃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主題定位
我區休閑旅游產業的主題定位為:利用*柑橘的市場影響力,以度假休閑游和鄉村游為發展方向,堅持田園景觀的原汁原味、本鄉本土特色;挖掘宗教文化、工業商貿旅游的獨特魅力,把*區建設成為一個以歷史文化為底蘊,以自然山水為特點,以生態休閑為主要旅游特色的新世紀江南桔鄉、現代化山水園林城市。發展以長江三角洲地區為核心客源市場,集休閑度假、觀光旅游為一體的浙東及長三角重要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使*區成為長、珠三角之間沿海旅游帶(以高速公路和滬深高速鐵路為通道的重要旅游節點)。
二、指導思想
我區實施“一心、二園、三帶、六景區”[“一心”:即形成以*區為主的浙東休閑旅游集散接待中心。“二園”:即中國柑橘博覽園以及中國模具工業博覽園。“三帶”:即1、以*區城區為中心的東部城市休閑帶2、以中國柑橘博覽園為中心的中部度假休閑帶3、以長潭水庫為中心的西部鄉村休閑帶。“六景區”:1、*長潭水庫風景區2、**鄉村休閑風景區3、**生態景觀谷風景區(紅色之旅風景區)4、*劃*風景區5、*松*風景區6、*鑒洋湖風景區]并舉休閑產業發展戰略,發揮各景區的資源優勢,以互補性的功能定位,打造“休閑”品牌;融入長三角旅游經濟圈,把*區建設成一個影響廣泛、具有較強競爭力、綜合性的休閑度假鄉村旅游勝地。以西部農村為開發重點,緊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契機,堅持生態保護與旅游開發并重的持續發展。通過5-10年的旅游開發和經濟建設,使*成為*東部甚至長江三角洲的重要旅游集散地和旅游目的地,為國內外游客提供一個旅游活動的新天地。
三、發展戰略
體現“五個突出”
1、在旅游產品開發上,從傳統的觀光旅游向休閑度假旅游升級,突出“休閑”的特色,強化休閑旅游新品、精品戰略。
2、在客源市場的開拓上,突出休閑度假群體市場。
3、在營銷策略上,突出區域資源整合與市場聯合。
4、在開發運作上,突出市場運作法則,在政府的宏觀調控和政策導向前提下,堅持“誰投資、誰得益”的投資原則。
5、在規劃的落實上,突出招商引資和規劃執行的嚴肅性。
四、“十一五”旅游發展的主要目標
1、建設“浙東旅游集散中心”為目標。
(1)*位于浙東地區的中心,*黃金海岸線中部,處在*、*、*和周邊大城市的出游半徑當中,周邊風景名勝眾多。交通便捷,具備建設旅游集散地的基礎條件。
(2)人們旅游方式的改變提供了市場前提。傳統觀光型—>消費型,團隊旅游—>散客旅游。
(3)資源優勢。中部有中國柑橘觀光園,西部*、*等原生態農村居住部落資源豐富。
2、西部鄉村旅游開發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目標。
(1)西部概況。西部山區是*市區的重要功能區(長潭水庫是全市200萬人口和數十萬家企業飲用水和工業用水的主要水源,且承擔著上百萬畝農田的灌溉任務,是*市區唯一的大水缸),擁有38畝山林,數處革命舊址,*石、*溪等人文景觀,*裂谷、大瀑布、大寺基林場等自然景觀。是集休閑、觀光旅游于一體的生態型*后花園。
(2)西部農村旅游發展的產業意義。注重對鄉村景觀的整理,加強保護性開發與協調,大力發展休閑旅游,克服普遍存在散、亂、
差等諸多弊端,為全面推進*西部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扎實地緣基礎。
3、長潭水庫的旅游開發以水資源保護為目標。
(1)概況。是省內僅次于千島湖的特大型水庫;環境幽雅;水質達到飲用水標準。
(2)旅游開發的重要意義。經濟的發展;湖泊旅游是整個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西部扶貧的需求;通過適度開發來保護水質。
(3)國內外水庫開發成功先例。千島湖度假區和俄羅斯貝加爾湖。
五、近期重點開發項目
1、中國柑橘博覽園規劃建設
2、錦繡*娛樂中心建設
3、長潭國際會議中心
4、瑞巖寺寺廟重建工程
5、*鄉村休閑風景區項目
6、*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及接待中心項目
7、鑒洋湖風景區開發項目
六、我區發展休閑旅游業的優勢與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優勢
1、區位及交通優勢。
位于*黃金海岸線中部,往北、西、南方向旅游區輻射度極廣。交通便利。
陸路:往北經三門—奉化—*—普陀;向南經椒江—*,連通普陀、溪口、雁蕩山等景區。從三門往西,通聯天臺山。
水路:依靠鄰近的海門港,與*、*、*等地通航。
空航:鄰近路橋機場與杭州、*、北京、廣州等地都有航班往來。
尤其是當杭州灣大橋、甬臺溫準高速鐵路、甬臺溫沿海高速和臺縉高速建成后,我區將真正并入長三角經濟圈的高速交通網,長三角范圍內的發達城市在3-5小時內均可到達我區休閑旅游區。
2、資源優勢
人文資源:歷史沉淀悠久,1700多年的文化積累,名勝古跡眾多。有靈石寺塔、沙埠青瓷窯址、孔廟、五洞橋、委羽山大有宮、翠屏山摩崖石刻。
自然資源:山清水秀,風景奇麗,生態環境優越。山體資源(*、劃*、松*);水體資源(永寧江、長潭水庫、佛嶺水庫、鑒洋湖、*水庫)。其中*和松*旅游風景區載入《中國名勝詞典》。西部(*、*等原生態農村居住部落)。中部(中國柑橘觀光園等)。為*市區真正的后花園。
3、經濟優勢
工業經濟繁榮興旺。擁有“精細化工王國”、“中國模具之鄉”、“中國塑料日用品之都”、“中國工藝品之都”等譽稱。
農業經濟基礎較好。農業多樣化和商品化有了很大發展。城鄉居民和農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達到了就地休閑旅游的經濟條件。
(二)存在的一些問題
我區的旅游,與本地其他產業及周邊區域的旅游發展相比,顯得相對滯后。
主要表現為:
1、我區旅游發展正處于起步階段,資源開發起步較晚,開發規模較小、質量偏低。旅游產業內部要素結構不夠合理,整體效益不高。
2、原《旅游規劃》,由于當時經濟發展階段局限,存在整體意識缺乏,發展定位不過明確的不足。
3、現被引進的旅游開發公司主要操作點式景點開發,沒有形成區域景區的系統開發;從而,使得*旅游資源綜合利用不夠充分,資源特色顯示不夠明顯。
4、整個城區旅游基礎設施,包括交通、餐飲、住宿等顯得相對落后,成熟景區內的旅游配套接待設施更是嚴重短缺。
5、*旅游區內外對旅游宣傳力度存在明顯不夠,缺乏具有高知名度的龍頭景點,休閑旅游資源保護意識不強。
6、區政府賦予旅游職能部門的“責、權”偏弱、缺乏產業協調力度,旅游產業扶持政策不明顯。
七、近幾年我區旅游發展現狀和今后五年發展主要經濟指標
1、近幾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扶持與指導下,實力企業的熱情投資下,旅游事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旅游接待設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景點開發頗有成效,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增加了社會就業機會,改善了生態環境和生活環境。
20*年景區、景點的接待人數131.01萬人次,其中入境國際旅游者0.70萬人次,旅游收入117516萬元人民幣,其中外匯收入267.2萬美金。20*年,截至6月份止,接待人數70余萬人次,旅游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6%以上。
截至11月份,今年我區共接待旅游者189萬(1890246)人次,其中收費景區(錦繡*、*大裂谷、*大瀑布)95866人次,門票收入255萬(2549388)元。
2、今后五年,將堅持休閑旅游產品開發與休閑旅游市場開拓并重的方針,初步形成“一心二園三帶六景區”的總體空間布局,顯現*區“名果、秀水、奇山”鄉村休閑、旅游的資源價值,展示我區山美水美人更美的社會風尚與創業精神,真正體現*、*、乃至長三角經濟圈“后花園”的經濟、社會意義。
到2010年的主要目標是:
(1)當年接待海外休閑旅游者突破1.8萬人次,力爭2.5萬人次,目標創匯2200萬美元;并爭取以后保持年均20%的速度遞增。
(2)當年接待國內休閑旅游者350萬人次,按平均逗留2天計算,每天消費500元,國內休閑旅游總收入35億元(人民幣)以上,爭取以后保持年均15%的速度遞增。
(3)五年后休閑旅游產業成為*區(GDP)的支柱產業,其產值占*區(GDP)的15%左右;休閑旅游產業的投入產出的比例要高于其他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