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體育局依法行政發展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以新農村體育為重點,推動群眾體育向縱深發展
1、精心組織好第13個全民健身宣傳月活動和各種節日群體活動。發揮體育在和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促進廣大群眾身體素質不斷提高。要加強領導,周密策劃,開展活動要做到統一主題,統籌安排,上下聯動,點面結合,內容有新意,形式有拓展,進一步推廣普及群眾喜聞樂見的全民健身項目,組織舉辦群眾參與性、互動性強和體現*特色的體育活動。同時要積極發揮條塊作用,聯合工、青、婦等相關組織和社會各方力量,廣泛開展群體活動,進一步推動全民健身向深度和廣度發展。要加快群眾體育社會化步伐,積極發揮社會各方力量,支持單項體育協會獨立開展活動。同時要關注和維護特殊人群及社會弱勢群體的健身權益,積極為老年人、殘疾人參加體育活動創造條件。
2、舉辦市第二屆文體俱樂部運動會。為貫徹落實省體育局全面推廣農村體育俱樂部建設的有關精神,我們將在今年舉辦*市第二屆農村文體俱樂部運動會,運動會共設負重、自行車越野、登山、游泳、撥河、跳繩、趣味、健身路徑等8個項目的比賽。為讓運動會更加貼近基層、貼近實際、貼近群眾,將把運動會與全民健身、體育三下鄉活動有機結合,大部分的比賽項目會分別安排到一些運動基礎好、設施相對先進的文體俱樂部舉辦,一方面借助舉辦比賽產生的影響力,進一步帶動周圍各基層俱樂部體育活動的廣泛開展;另一方面也使得其它俱樂部以參賽為契機,學習當地先進的軟硬件建設經驗。同時,還要借召開運動會之機,努力為基層群眾營造科學、文明、就近、方便的健身環境。
3、加快群眾體育組織網絡建設。鼓勵建立行業體育協會、農民體育協會,使基層體育組織網絡不斷健全。充分發揮各級各類體育社團在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中的積極作用,增強單項體育協會在全民健身活動中的活力。進一步加快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嚴格培訓、考核、審批制度,不斷提高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素質和水平,擴大對全民健身科學指導的覆蓋面,逐步達到社會體育指導員占總人口8‰的水平。
4、開展國民體質監測,加強科學健身指導。全力做好第三次全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推進國民體質監測工作。市國民體質監測站實行每周二天對外免費開放,并繼續安排下鄉為基層群眾服務,為廣大群眾開具運動處方,有針對性地推廣科學健身方法,指導健身活動,同時進一步完善本市國民體質狀況的基礎數據庫。
5、加強體育宣傳,提高體育影響力。要充分利用奧運會倒計時100天(4月30日)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市本級及各鎮、街道都要安排主題活動,要做到體育場地不空,體育人口不閑,不斷掀起全民健身,喜迎奧運的高潮。要加強體育新聞宣傳工作,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在體育事業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健身信息,傳達科學健身資訊和知識,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健身,不斷擴大體育鍛煉人口。繼續辦好“*體育網”網站,使之成為體育部門與廣大群眾溝通聯系的橋梁和紐帶。
(二)積極迎戰*市三運會,提高競技體育水平
廣大教練員、運動員要緊緊圍繞*市三屆運動會金牌總數、團體總分雙第一的目標,要以“天降大任于斯人”的志氣,以“人生能有幾回博”的豪氣,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氣,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霸氣,破釜沉舟、竭盡全力、頑強拼搏、敢于勝利,堅決打好*市三運會這一仗,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百萬人民。
1、狠抓業余訓練質量。備戰工作已經進入了攻堅階段,各項目隊都要制訂嚴密的科學訓練計劃,進行科學、規范的訓練管理,做到嚴訓實訓。特別要抓好冬訓工作和暑期的集訓工作,通過集中訓練,不斷優化隊伍結構,提高管理水平,努力解決我市競技體育存在薄弱環節,鞏固優勢,使優項更優,努力挖掘潛力,使其他潛優項目拓展奪金點。要加強訓練工作的針對性,抓重點項目、重點人員,充分估計各種可能出現的困難和問題,根據實際情況,把工作抓細、抓實,切實提高訓練的質量和效益,提高奪金成功率。還要不斷提高在訓教練的業務水平,計劃舉辦一期教練員培訓班和交流學習活動。要多渠道了解對手情況,多方面了解信息,及時傳達到各項目教練員,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訓練計劃,使訓練更加科學、有效。
2、完善項目布局,加強后勤保障。在現有項目布局的基礎上,要增加一些投入少、見效快的項目隊,特別是針對一些參賽隊伍不多的球類項目,比如籃球,通過組建隊伍,外聘優秀教練,進行短期集訓,以增加奪牌得分的機會。同時要及時了解各項目隊的訓練情況,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局機關、少體校的工作重心要圍著迎戰工作轉,在經費、訓練器材、場地、伙食營養等方面做好保障,決不能因為后勤保障跟不上而影響訓練和比賽。
3、加大獎勵力度,完善激勵機制。將*市三運會任務指標分解落實的同時,出臺*市第三屆運動會教練員、運動員獎勵實施辦法,充分調動廣大參戰教練、運動員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同時還要出臺教練員競聘制度,進一步靈活聘用機制,按運動成績優劣實行低級高聘、高級低聘政策,增強教練員憂患和競爭意識。
4、做好運動員引進和交流,提升整體實力。由于時間比較緊迫,對一些金牌設置多,含金量高的項目要順應形勢,加大力度,引進高水平且符合*市運會資格的體育人才,增加奪金亮點。并與一些非主要競爭對手的縣市區開展運動員交流,促進優弱勢互補,互惠互利,借力發展,增加奪分能力。
5、做好參賽隊伍的組織管理工作。抓好隊伍的管理和思想教育,是提高戰斗力的重要保證。要加強對運動員意志品質的磨練,做好大賽前思想狀態和心理調整工作,同時調整好訓練節奏,讓運動員以最佳狀態投入比賽。要關心運動員的身體狀態。加大資金投入,提高伙食標準,增加參賽運動員的營養。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傷病等非戰斗性減員,嚴防各種傳染性疾病的發生。在嚴格管理的同時,還要加強對運動員的思想教育,確保運動員以昂揚的斗志、必勝的信心參加*市三運會各項比賽,確保完成市政府下達的金牌、總分雙第一的目標。
(三)繼續開展爭創活動,加快體育發展步伐
1、繼續開展創建省體育強鎮活動,按省體育強鎮標準,指導各鎮(街道)完善各項軟硬件設施建設,今年計劃城北街道、塢根鎮為爭創單位,確保順利通過省體育強鎮驗收。并通過體育強鎮爭創活動,不斷促進鎮、街道體育活動經常化、制度化、生活化。同時要做好已創建省體育強鎮單位的鞏固提高工作。今年,省體育局將對20*年和20*年度創建成功的單位進行復查,我市的大溪、松門、新河、澤國、箬橫、濱海、溫嶠要做好復查的準備工作,確保復查順利通過。
2、按照全省農村體育俱樂部現場會的要求,爭創一批省級農村體育俱樂部和省級小康體育村,并以此為載體,進一步提升農村體育俱樂部和省級小康體育村軟硬件水平,著力做好農村群眾體育工作“六個有”,即有組織、有場地、有器材、有隊伍、有活動、有效果,不斷推進農村體育事業發展。
3、聯合教育部門繼續鞏固省級、*市級的陽光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和陽光體育特色學校爭創工作,并計劃實施*市陽光體育特色學校創建活動,進一步促進青少年學校體育發展。
(四)抓好體育設施建設,滿足各項體育活動需要
體育設施是體育事業的基本物質依托,是開展體育活動、普及全民健身的重要陣地,也綜合反映著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品位檔次。為此,今年我們要進一步推動我市公共體育設施建設,逐步實現布局合理、規模適當、功能配套的市、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公共體育設施,加大體育設施開放力度,不斷滿足群眾就近參加體育活動的需要。
1、啟動市體育中心三期工程建設,做好體育中心游泳池、網球場、籃球場工程的設計工作,并盡快啟動建設,進一步完善體育中心功能設施。初步項目規劃為建設一個有1000個座位的標準游泳池,四爿網球場和二個籃球場,共占地20畝,預計投資2000萬元。
2、完成體育場工程的掃尾工作。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盡快完成塑膠跑道的鋪設,并調試完善相關配套設施,讓體育場成為能滿足競技比賽訓練、群眾鍛煉和體育文化娛樂的多功能體育場所。同時要加強對體育中心場館資產設備的管理和維護,完善、細化管理制度,確保體育場館始終保持良好地運行狀態。
3、興建一批基層基礎設施。要利用體育彩票公益金加快多層次健身設施建設,計劃在全市每個鎮、街道新建(或擴建)一個全民健身苑,并在鎮、街道人口集聚區興建一片標準籃球場。同時在有條件的鎮(街道)試點新建農村體育小公園,在城區河濱、虎山公園等處建造體育與休閑相結合的場所,不斷提高全民健身工程建設質量。還要借創建省級農村體育俱樂部之機,進一步建設群眾身邊的健身場地設施,并加強已建設施的利用和管理。
所有工程建設必須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辦事,要把工程質量放到工程建設的核心地位來考慮,施工中還要確保安全生產、文明施工,要層層抓好責任落實,杜絕傷亡等各類事故發生。
(五)努力培育體育產業,維護體育市場秩序
發展體育產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體育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我們要積極創新工作思路,加強體育產業發展的基礎工作,逐步建立體育產業管理制度和政策體系,引導社會資金投入體育領域,使我市體育產業不斷壯大。要加大體育競賽資源的開發力度,促進體育競賽表演業的健康發展。積極辦好全國男子排球聯賽等高規格體育賽事,利用辦賽之機,進一步培育競賽表演市場,在滿足市民對精彩賽事的觀賞需求的同時,引導群眾對體育的參與意識和企業對體育的投資意識。努力爭取政策支持,對體育健身服務業等進行扶持,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各種體育健身服務場所。要加強做好體育場館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特別是要在體育場館經營管理方面下工夫,探索符合實際的體育場館管理的新方法。體育中心在實行對公眾開放的同時,可在法律法規允許范圍內,利用比賽淡季,通過市場化運作出租非主體部分的形式,促進體育場館利用率最大化,爭取體育場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實現可持續發展。繼續抓好電腦體育彩票和即開型體育彩票的銷售發行工作,努力拓展體育彩票業,促進體彩銷售不斷上新臺階,為發展體育事業提供財力支持。
要堅持依法行政,維護體育市場發展秩序。要定期開展監督檢查,依法加強對體育市場的監管。深入開展體育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工作,增強體育經營單位和市民的體育法制意識。積極管理和扶持體育市場,規范體育行政許可項目審批,維護體育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要經常性組織開展體育場所安全檢查,特別是針對是否存在的安全隱患,相應的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是否到位,以及是否有相應的管理制度等方面進行檢查,確保場所安全營業。同時,要加強體育市場執法隊伍建設,強化對體育行政執法人員的培訓,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要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原則,嚴格履行工作職責和遵守有關規定,秉公辦事,文明執法,促進體育市場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