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商局新農村建設實施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市政府: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以全面提高我市農產品質量水平和競爭力為核心,堅持“企業為主、市場導向、政府推動”的方針,發揮產業優勢、區域優勢和特色優勢,深入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引導注冊農產品商標,鼓勵爭創馳(著)名商標,并通過申請和使用證明商標和集體商標,以地理標志保護和管理農產品,提升區域品牌知名度,進一步推進我市農業產業化發展,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
二、主要目標
通過實施品牌富農戰略,力爭到2010年,使全市農產品的商標注冊量有明顯上升,每個農民專業合作社擁有1件以上注冊商標,培育農產品馳名商標1件,浙江省著名商標5件和*市著名商標8件,引導農產品申請證明商標和集體商標8件,爭取在西瓜、草雞、葡萄、高橙、果蔗、水產品等傳統優質農產品品牌建設上有新的突破,使農產品商標品牌經濟總量占農業經濟總量的50%以上,并帶動全市農村經濟的發展,全面提升我市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貢獻。
三、工作重點
(一)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培育農業品牌經營主體。農產品生產加工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業行業協會是農業品牌經營的主體和核心。因此要培育、扶持有較強開發加工能力和市場拓展能力的龍頭企業,要圍繞優勢主導產業,把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組織起來,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引導農戶統一生產技術、統一商標標識、統一操作規程、統一生產標準,實行規范化管理、品牌化開發,有效地激發開發品牌的活力,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
(二)全面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夯實農業品牌化基礎。質量是品牌農產品的根本,是品牌農業不可動搖的根基。進一步強化農業標準化工作,建立和完善品牌農產品相關的系列標準,大力推廣農業標準化生產模式圖,通過標準化的手段來規范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建立一套與品牌農產品相適應的質量管理制度和辦法,生產出產品外觀統一、內質符合要求的優質農產品,全面提高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要著力抓好生產基地建設,把創建農業標準化示范場,建設科技示范場、優糧工程基地和無規定動植物疫病區等與推進農業品牌化有機結合起來。要大力推行產地標識管理、產品條形碼制度,做到質量有標準、過程有規范、銷售有標志、市場有監測,夯實農業品牌發展的基礎。
(三)積極鼓勵農產品商標注冊,提升農產品品牌檔次。推進農產品商標注冊是農業品牌化工作的重要環節。要增強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經紀人、農戶等生產經營主體的商標意識,鼓勵支持農產品商標注冊。使用商品商標,推廣運用“商標+農戶+公司(合作社)”生產經營模式,引導農民進市場,促進農業的產業化、市場化。大力扶持農業專業大戶和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推廣運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建設,發展創牌經營和品牌運作,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
(四)大力培育證明商標和集體商標,打造區域品牌。證明商標是發展傳統品牌和特色農產品品牌的重要推進器,是打造農業區域品牌的重要載體。工商部門負責證明商標的培育和推廣運用工作,通過挖掘和利用地理標志資源,結合產業特色,幫助農村專業合作社或行業協會等組織申報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集體商標,做到成熟一個申報一個。農業部門負責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地域的確認、地理標志農產品標準和技術規范的制定和評價、生產基地和市場流通中的地理標志農產品的檢驗檢測等技術鑒定和質量監督工作,實現培育一個證明商標,建設一個農業品牌,帶動一片產業,富裕一方群眾。
(五)加大執法力度,完善農產品品牌監管機制。依法保護品牌,維護品牌的質量、信譽和形象,是保障農業品牌化工作健康發展的關鍵。工商部門要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加強市場監管,切實保護農產品商標所有人的利益,建立健全農副產品商標專用權保護網絡,與涉農企業建立商標打假維權工作制度,開展涉農商標專用權專項保護行動,嚴厲打擊侵犯農副產品商標專用權的違法違章行為,切實維護農民、涉農企業的合法權益。
四、具體措施
(一)統一思想認識,加快推進農產品品牌戰略。農業品牌化是現代農業的一個重要標志,各鎮、街道和各部門要把培植農業品牌、發展品牌農業作為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戰略舉措來抓。要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高度出發,進一步提高認識,轉變觀念,以提高農產品競爭力和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把推進農業品牌化工作納入工作日程。工商部門要切實做到工作措施形成體系,工作力度重點傾斜。農業部門要主動加強與相關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調,發改、財政、科技、稅務、質監、金融等部門要積極給予支持,以推動農產品品牌戰略全面實施,努力形成“政府推動、企業主動、市場拉動”的良性互動格局。
(二)加強宣傳教育,營造品牌富農的良好社會氛圍。利用多種載體和多種方式,積極宣傳《商標法》、《商標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大力宣傳農產品商標注冊對于推進品牌富農戰略的重要意義,推廣普及農產品商標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集體商標等相關知識,使廣大農民切身體會到注冊商標對增加經濟收入的重要性,在全市掀起品牌富農戰略宣傳高潮。在有發展潛力的農產品產地舉辦專題講座,現場接受咨詢,上門為群眾服務,積極引導廣大農民實施品牌富農戰略,以品牌促銷售,以品牌促增收,以品牌促發展。努力營造爭創名牌的良好氛圍。
(三)加速品牌培育,扶持農業企業創牌。全面掌握我市農產品品牌所有人的需求,制訂培育計劃,明確培育目標,建立省市著名商標培育企業信息數據庫,開展一對一幫扶,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實施品牌戰略,幫助其爭創省、市著名商標,以提升本地特色農業的產業層次。工商部門要為農產品企業申報省市著名商標爭取政策上的傾斜。
(四)加大政策扶持,完善農業品牌激勵機制。發展品牌農業,既離不開市場的有效配置,也離不開政府的有力推動。為鼓勵企業創建品牌,市財政應每年安排資金,用于對注冊商標、馳(著)名商標、證明商標、品牌基地、原產地保護認證等單位進行獎勵。對注冊農產品商標和集體商標的,每件補貼1000元;對注冊證明商標的獎勵5萬元;獲馳名商標和省著名商標分別給予獎勵100萬元、10萬元;獲國家級、省級商標品牌基地的分別給予獎勵20萬元、10萬元。有條件的鎮、街道也應設立專項獎勵基金。要積極引導工商資本投資品牌農產品開發,有效實現工商資本與品牌農業的結合。金融部門應加大對品牌農產品生產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幫助農業企業解決資金困難問題。
以上意見,如無不妥,請批轉各鎮、街道及有關單位貫徹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