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全縣生態公益林建設與管理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年來,我縣重點生態公益林建設和管理工作,在省、市林業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強化保障措施,積極開展公益林建設示范縣創建活動,進一步鞏固和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制度,全面提高重點生態公益林建設和管理水平,取得了明顯成效。現對照創建指標和具體要求,將我縣公益林建設示范縣創建工作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目前,我縣共有國家和省級重點公益林面積73萬畝,其中國家級56384畝,省級673616畝。自實施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制度以來,嚴格按照省定標準落實補償政策,維護了經營者利益,使廣大公益林經營者真正得到了實惠;建立管護體系,巡山護林工作切實加強,森林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提高林分質量,全縣累計建成公益林45萬畝,生態功能和效益進一步顯現。度我縣共有727699畝重點公益林列入全省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范圍,其中個體林229490.22畝,集體林430326.78畝,國有林67882畝。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我縣公益林建設示范縣創建活動,以進一步提升和規范為目標,圍繞“鞏固、完善、提高、創新”的總體要求,重點抓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狠抓完善,夯實基礎,促進公益林管理不斷規范
一是健全管理隊伍。根據重點公益林建設和管理的實際需要,我縣專門成立了生態公益林管理辦公室,配備專職管理人員,配置了專用電腦、打印機等必要的管理硬件設備;積極開展公益林地籍管理信息系統建設,該項目已委托省林勘院正在建設之中。
二是完善管理制度。我局會同縣財政部門先后制定了《縣重點生態公益林建設、保護和管理實施辦法》、《縣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管理辦法》、《縣護林員管理辦法》、《縣重點公益林監管員管理辦法》、《縣重點公益林檔案管理制度》等政策文件,逐步建立規范管理的長效機制。
三是完整檔案資料。制定了管理制度,落實專人負責、專柜存放,并建立網上數據庫。在此基礎上,以開展區劃界定成果完善工作為契機,對重點公益林圖、表、卡等檔案資料分別重新核定制作,做到一式兩份,實行縣、鄉兩級管理,并及時更新網上數據庫資料,促進了縣、鄉兩級公益林檔案資料的規范完整。
四是推進和諧管理。我縣公益林建設和管理工作涉及千家萬戶,資金補償等工作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和社會穩定。根據省廳統一部署和要求,精心組織、集中力量、有序開展,按時、保質地完成了重點公益林區劃界定成果完善工作,促進了規范管理、和諧管理。對區劃界定書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補充完善,做到內容完整、權屬一致、簽字正確,為今后的規范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據;
以完善后的區劃界定書為依據,對原資金發放清冊進行認真核實,完善了度資金發放清冊,為今后的規范發放工作打好了基礎;針對我縣個別村干部群眾思想不統一,補償制度難以落實的實際情況,按照群眾自愿的原則進行了局部調整,確保我縣補償制度的全面落實,為今后的和諧管理創造有利條件。一年來我縣沒有發生因公益林管理不善而出現的群體性上訪事件,維護了農村社會穩定。
(二)提升素質,強化考核,健全管護網絡體系
目前,我縣各鄉鎮都成立了護林聯防委員會,劃分監管責任區,全縣落實監管員30名、專兼職護林員499名,實行分片負責、聯防聯管,巡山護林工作切實加強。在此基礎上,以加強管護隊伍建設為重點,積極落實各項管護措施,有效遏制了森林火災和各類破壞森林資源案件的發生,生態保護力度明顯加大。
一是著力提升護林隊伍素質。積極落實護林員上崗“五個統一”的要求,努力提高護林隊伍的裝備水平。同時,切實加強護林隊伍的業務培訓,將護林員培訓列入全縣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程建設對象,促進了護林員培訓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是完善考核機制。根據《縣護林員管理辦法》和《縣重點公益林監管員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認真開展護林員、監管員的年度考核工作,并完善獎懲機制,根據管護工作實際,落實獎優罰劣措施,調動監管員和護林員的積極性,促進監管工作到位、管護措施落實。
三是積極探索提高管護經費效益的新舉措。針對我縣近幾年來管護經費使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組織人員開展專題調研,在此基礎上制定《縣重點公益林管護經費使用管理方案》,加大資金統籌力度,進一步明確資金使用范圍,切實提高管護經費的效益。
(三)保障投入,規范發放,確保資金安全運行
一是加強投入保障體系建設。按照建立地方補償基金制度的要求,切實加大對公益林建設的投入,及時落實地方補償資金,各年度的配套資金列入縣財政預算,確保補償資金嚴格按照省定標準足額發放。
二是抓資金規范發放。我局會同縣財政部門聯合制定了《縣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管理辦法》,做到資金使用管理有章可循。開設了銀行資金發放到戶存折賬戶,對個體林損失性補助資金全部采用銀行卡形式發放,確保資金及時發放到經營者手中。據統計,目前已發放損失性補償金5069626.83元,占應發資金總額5074278.83元的99.9%,其中個體林1831269.76元,涉及7365戶;集體林2797124.07元。
三是督促資金專款專用。為確保下撥的補助資金能專款專用,我局每年會同縣財政、審計部門聯合開展資金使用情況的檢查或審計活動,切實加強資金檢查監督力度。今年3月,根據省廳部署,對各鄉鎮2004―2006三年來集體統管山補償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全面調查,掌握資金的使用流向,監督村級組織按照有關要求管理使用好這塊資金。5月份,我局又會同縣財政、審計等部門,對各鄉鎮、街道管護經費使用情況開展了一次全面檢查,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督促各鄉鎮將管護經費專項用于重點公益林管護。
(四)加大宣傳,營造氛圍,提高全社會生態保護意識
一年來,我們切實加大宣傳力度,把宣傳生態公益林有關法規政策列入護林員考核內容,促進護林員在日常管護中做好宣傳工作;重點做好生態公益林村級公示牌、鄉級上墻牌的繼續落實工作,在交通要道、主要路口、公益林區增設宣傳牌、標志牌,全縣已設立各類宣傳牌、公示牌200多塊,逐步形成全社會參與、支持公益林建設與保護的良好氛圍。
(五)科學經營,提高質量,增強生態功能和效益
結合綠化造林,在公益林區積極開展林分改造、撫育、生物防火林帶建設等項目,以封育改造為主,實施低效公益林的闊葉化改造,大力發展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提高林分質量,增強生態功能。實施了國家林業局重點公益林中幼林撫育項目,完成重點公益林中幼林撫育7000畝,在公益林區人工補植造林700畝,完成重點公益林中幼林撫育2000畝,闊葉林、針闊混交林面積比重達到50%以上,全縣累計建成公益林面積45萬畝,其中新建成2萬畝。
三、下階段工作重點
下階段我縣重點公益林建設和管理工作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管好用好補償資金和加強公益林管護為重點,以加強自身隊伍建設為保障,堅持依法管理、嚴格保護、科學培育,進一步發揮重點公益林的生態功能和效益,為建設“綠色”,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盡快完成公益林地籍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健全現代的管理手段。
(二)加強管護隊伍建設,充分發揮護林員和監管員兩支隊伍在生態建設和保護方面的作用。
(三)做好補償資金發放工作,加強資金使用的檢查監督,確保各類資金使用規范。
(四)繼續加大生態公益林建設的宣傳力度,積極營造公益林建設和保護的良好氛圍。
(五)積極開展生態效益監測工作,建立重點公益林定點監測影像數據庫。
(六)加強公益林管理人員的政策和業務學習,提高自身隊伍素質,為公益林建設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