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環保局第一次農業污染源普查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國務院決定*年在全國開展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農業源污染源普查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為了配合國家污染源普查工作,搞好*污染源普查,根據《全國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條例》、《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國發〔*〕36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方案的通知》(國辦發〔*〕37號)及省、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方案,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第六次全國環保大會和國務院《通知》精神,把普查工作和健全環境統計、監測、評價體系結合起來,完善方案、創新方法,全面調查、突出重點,嚴格紀律、保證質量,努力掌握更加科學、更加全面的污染情況,為防治環境污染、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客觀詳實的環境信息。
二、普查目的
開展農業源污染源普查是全國污染源普查的一個重要方面,目的是掌握各類農業源污染源的數量、行業和地區分布情況,了解主要污染物的產生、排放和處理情況,建立健全重點農業源污染源檔案、污染源信息數據庫和環境統計平臺,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制定農業發展規劃和環境保護政策提供依據。
三、普查的時間安排和步驟
(一)培訓
培訓時間:元月8日(1天)
培訓人員:45人(2人/鄉鎮)
培訓內容:1、公布普查方案
2、清查、普查表格填寫。
(二)清查
清查時間:元月9日-14日
上報表格:15日-16日
縣匯總復核:17日-18日
(三)入戶普查
普查時間:21日-25日
上報表格:28日-29日
數字復核:28日-30日
(四)普查數據錄入
錄入人員:5人
省級培訓:4月初(省統一培訓)
數據錄入:4月10日-5月20日
(五)5月21日-30日全縣數據匯總、上報省農委
(六)總結
四、普查的主要措施
(一)高度重視,提高認識。
各鄉鎮和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搞好這次普查工作對于進一步提高全民生產、生活質量;對于國家正確把握全國環境狀況、制定科學的經濟社會發展政策、合理調整國民經濟結構、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高中國在世界的國際形象等方面的重要意義,確保按時高質量完成我縣第一次農業源污染源普查工作。
(二)建立組織,加強領導。
為切實做好全縣第一次農業源污染源普查工作,縣政府決定成立*第一次農業源污染源普查工作領導小組。其組成人員如下:
*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農委,盧燦坤兼任辦公室主任。
領導小組還下設6個業務組:
清查組、普查組、指導組、協調組、質量控制組和數據錄入組。
(三)加強培訓,健全隊伍。
污染源普查技術性強,普查員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普查數據質量和整個普查工作的成敗。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從各有關單位中抽調業務精、作風硬、組織協調能力強的干部和技術人員參加這次普查工作。抽調的普查員將參加縣級培訓,考試合格,頒發全國農業源污染源普查員證,堅持所有普查員持證調查。
(四)精心組織,周密部署。
要嚴格按照國務院《條例》和《通知》精神及《統計法》的規定,建立科學、規范、易行的操作規程,認真做好調查和調查表填報工作,確保我縣普查工作順利進行和圓滿成功。
(五)嚴肅紀律,加強數據質量監控。
堅持“質量意識貫穿普查全過程”的原則,縣普查領導小組將嚴格按照《全國污染源普查方案》及省、市農業源污染源普查方案的規定,制定《*第一次農業源污染源普查數據質量控制崗位責任制》,進一步明確各參與人員和部門的職責和任務,確保普查數據真實可靠。
(六)嚴肅考核制度,依法獎懲。
普查辦公室設有舉報電話(*),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對未按規定進行普查或普查表的填報不符合規定的,予以通報,并限期整改;對在普查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按規定予以精神和物質上的表彰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