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地區整頓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之經驗交流材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多年來,地區的建設工作在地委、行署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建設部門的關懷指導和有關部門的支持協助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7大精神,按照中央、自治區及地區關于整頓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的工作部署,以整頓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為主線,以建立規范的建筑市場秩序和進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為目標,堅持“標本兼治,整頓與規范并舉”的原則,全面開展了整頓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工作,嚴肅查處了建筑行業違法違規行為,使工程建設各方主體的法制意識得到顯著增強;規避招投標和在招投標活動中弄虛作假以及轉包、違法分包等問題得到了有效整治,建筑市場秩序逐步規范;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的現象得到遏制,有力地推動了地區建設事業平穩健康持續發展。
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強組織領導,全面部署整頓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工作
我地區十分重視整頓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工作,近幾年,地委、行署一直將整頓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工作作為全地區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每年將整頓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工作列入全地區工作目標考核任務。為了抓好整頓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工作,地區建設局成立了整頓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工作領導小組,完善了整規工作的領導體制與工作機制,及時下發全地區整頓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工作意見,明確整頓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的目標和工作重點,將整頓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各項任務目標,落實到各有關責任單位,進行定期檢查、考核、通報。
在具體工作,我們結合地區整頓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工作的實際情況,圍繞“五個”轉變開展工作:一是整頓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要由以整頓為主向以規范為主轉變,重點在完善建筑市場監督管理的規定、措施上下功夫,積極開展建筑市場治本之策的研究,逐步實現建筑市場的規范管理;二是行政執法由普遍執法檢查向重大案件查處轉變,重點查處群眾反映強烈的嚴重違法違規案件和加大執法監督力度;三是工作方式由一般部署向目標責任制轉變,重點抓各項工作的落實和行政效能考核;四是建筑市場整頓由普遍整頓向薄弱環節、重要環節轉變,重點是加強有形建筑市場和工程質量管理,充分發揮有形建筑市場作用,嚴格貫徹施工圖設計審查、施工許可和竣工驗收備案制度;五是建筑市場監管由被動向主動轉變,重點是加強動態監管和培育企業信用。全地區各縣(市)建設管理部門按照制定的工作方案,加強領導、認真組織、突出重點、強化措施,深入開展整頓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工作。
二、加強監督管理,規范建筑市場各方主體行為
為切實規范建筑市場各方主體行為,從源頭上制止建設工程項違法轉包、分包以及中標與施工過程相脫節、工程技術人員、項目經理、八大員等違法亂掛亂靠等行為,我們采取了有針對性的措施。一是將企業管理、人員備案兩大塊全部輸入電腦,充分運用現代化管理手段,逐步實現“企業管理規范化,人員管理自動化”的信息化流程。二是加強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把工程項目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對項目管理的登記率達,嚴厲查處項目不登記和由于工程項目“事前、事中、事后”相脫節而造成的層層轉包、亂掛、亂靠、超越資質承攬工程、無證上崗、一證多崗等違法違規行為。三是加強建設工程合同備案制度。我們要求建設工程承發包雙方遵循公平、誠信的原則,按招標文件及中標價訂立書面合同,明確工程款支付、違約責任及解決爭議的辦法,對不按合同內容簽訂或違反有關政策規定簽訂合同的,不予審查備案,對簽訂陰陽合同、合同外合同等違法違規行為嚴厲查處。四是根據各施工企業、監理單位年初資質年檢時,為使企業中標過程與施工過程相一致,不相互脫節,各單位將上報的現有項目技術人員、八大員按專業進行了定崗定位,在我局實行了登記備案。外區施工企業、監理單位進阿承攬工程,也到地區建設局對企業及委派的技術人員進行一次性備案。五是認真開展不執行強制性標準和在施工中偷工減料行為的專項治理。加大對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宣傳力度,貫徹實施《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實施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監督規定》等強制性條文,依法嚴厲查處不執行強制性標準、偷工減料、降低工程質量以及指定、購置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的勘察、設計、施工和監理等單位的違法違規行為。六是加強對工程監理工作的監督指導。認真貫徹執行《建設工程監理規范》,要求監理人員持證上崗率要達,嚴格實行旁站監理、關鍵部位和關鍵工序現場跟蹤監理制度,切實履行監理職責,對監理企業監理項目管理人員實行登記制,否則不得從事監理活動。加強監理工作的檢查、監督和指導工作,要求監理企業對總監隨時檢查其履行職責情況,并對其進行考核登記,對不稱職的監理人員要隨時撤換,嚴禁監理企業相互壓價競爭,自覺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增強行業自律行為,促進監理事業健康發展。七是嚴格市場準入和清出制度。我們嚴格加強對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的資質、資格管理,在工程項目投標前,企業所具備的資格、所擬派管理人員的資格以及拖欠民工工資問題等是市場準入審查的首要條件,且實行登記制,凡不符合條件者,不得準入,不得參加投標活動。對外區施工、監理企業必須到地區建設局進行登記,否則經查實,將清除本地建筑市場。凡是在建筑市場中存有違法違規行為的,一律作為清除市場的重要依據,并公布于眾。八是對業主單位、施工企業、監理單位存在問題的,將按有關規定進行不良業績記錄,對外區企業在市場準入、招投標活動中給予一年的限制,并在在全地區范圍內進行通報批評。
三、創新工作方法,認真開展專項整治和執法大檢查
幾年來,我們針對建筑市場薄弱環節,有計劃、按步驟地開展了對業主建設行為施工許可制度、施工圖審查制度、竣工驗收備案制度的執行情況專項整治、招投標行為專項整治、監理企業專項整治、勘察企業專項整治、工程質量檢測機構專項整治、施工質量和安全行為專項整治、有形建筑市場規范化管理專項檢查等。加大執法檢查,是監管業主建設行為的重要手段,每年我們都要組織多次建筑市場執法大檢查,并對大檢查的結果進行通報。對執法大檢查中發現的違法違規建設行為和工程建設管理中的不規范問題,下達行政執法處理意見書,要求縣(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核查、處罰和督促整改。為了提高專項整治和執法檢查的工作效率,我們在建筑市場專項整治和執法檢查中非常注重“三個”結合:一是檢查和指導工作相結合。在檢查過程中不僅發現問題、指出問題,而且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二是檢查和宣傳法律法規工作相結合。每一個工程檢查結束后,都要現場進行講評,對每一個違法違規行為詳細指出違反了哪一部法律法規的哪些條款的規定,從而使所有參建單位都受到一次十分重要的法律法規教育。三是檢查和調查研究工作相結合。每次檢查結束后都要認真進行總結,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分析原因,進一步完善建筑市場監督管理的辦法和措施。
四、加大工作力度,深入開展清理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工作
一是加強“兩清欠”的組織領導。地區高度重視清理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工作?!痢聊瓿?,國務院、自治區相繼召開清欠工作會議后,我們認真傳達了會議精神,并結合地區實際,對清理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工作進行了周密安排部署,加強了對“兩清欠”工作的領導,成立了由地區分管領導任組長,建設、計劃、勞動、財政等部門領導參與的“兩清欠”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地區解決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及農民工工資問題實施方案》,地區分管領導與各縣(市)層層簽訂責任書,落實了第一責任目標任務,明確了“兩清欠”工作的目標任務。同時各縣(市)按照要求,層層成立了相應的工作機構,建立“一把手”責任制,形成了政府以身作則,職能部門具體負責,其他部門全力配合,分重點、分階段、分層次,有計劃、有措施、有目標地開展清欠工作的格局。在具體工作中切實做到了精神傳達到位、措施落實到位、督查督辦到位。地、縣(市)二級清欠機構經常組織人員深入到各建筑企業、建設單位及農民工中間,就拖欠工程款及農民工工資情況進行全面而詳實的調查摸底工作,對存有拖欠款的工程項目或有漏報、誤報的項目認真進行了核查和認定,做到了家底清、情況明,為地縣二級清欠工作有針對性的開展奠定了基礎。二是從源頭上防止“兩拖欠”現象發生。先后制定下發了《地區關于防止拖欠工程款及民工工資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地區關于解決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及民工工資問題的實施方案》、《地區關于加強建設工程投資規模管理的暫行規定》等文件,建立健全了工程擔保制度、勞動用工合同制度、民工工資支付保證金制度、防范監督制度、民工工資支付公示制度等,進一步明確并規范了各方主體的職責義務。同時,大力推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嚴格房地產信貸審批,建立工程結算、協調、仲裁、督察、約束等一系列解決拖欠民工工資問題的長效機制,鼓勵施工企業運用法律手段解決拖欠款,逐步把清欠民工工資轉向了依法管理的軌道。三是加大清欠措施落實的監督檢查。建立清欠工作定期報告制度、管理制度和施工企業、監理企業、招投標機構、注冊執業人員和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的計算機信息檔案,加強監督管理,采取定期不定期抽查方式,對地區各縣(市)貫徹執行清欠有關規定及措施情況進行督查,促使地區建筑市場秩序明顯好轉,勞動合同簽訂進一步規范,民工工資發放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通過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實現了清欠工作的平穩推進,使清欠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痢聊甑?,地區拖欠工程款的項目個,拖欠款總額億元,截止××年月底,地區共清理拖欠工程款萬元,清償率達到;清償拖欠民工工資萬元,清償率達到。
五、進一步規范有形建筑市場,切實加強招投標行為監管
積極推行工程項目招投標,從源頭上遏制規避招標、虛假招標現象逐步發生。招投標是規范建筑市場的秩序和源頭。為增強建筑工程招投標透明度,便于社會各界監督,我們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針,對招投標實行全社會公示制度,把企業資質評審、評標結果進行公示,切實做到招投標交易工作的公開、公正、公平。在工程項目招投標前實行各項擔保制度,即:業主工程款支付擔保;承包商投標擔保;承包商履約擔保和分包工程付款擔保。否則不予組織招投標活動,不予辦理其他建設手續。同時,我們在以往取得階段性初步成果的基礎上,把突擊整治和長期治理結合起來,以整頓規范建筑市場二級市場的招投標秩序作為工作的重點,堅持不懈地查處規避招標和虛假招標等行為,對無資質的勞務施工現象進行整頓,使有形建筑市場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有效地遏制了招投標活動中的違法違規行為。目前,地區全部完成了建設工程交易中心與招標辦分離工作。
加強招投標全過程監管。一是加強對資格預審工作的監督。要求招標人將資格預審的過程、程序、方法和標準等在資格預審文件中寫明,招標人在辦理招標文件備案時,必須將資格預審情況同時報送。二是鼓勵投標申請人對招標人、招標機構的資格預審工作進行監督。如投標申請人認為資格預審過程中有不公正現象,可以向各級行政監督部門舉報。三是加強對招標人劃分標段的監督。要求招標人在工程項目首次發包時,將整個項目的發包方案報行政監督部門,接受監督。四是加強中標后合同的跟蹤管理。要求招標管理部門對中標后項目進行檢查,監督合同履行行為,維護工程招投標的公正性和嚴肅性。
六、以人為本,加強工程建設安全生產工作
多年來,我們緊緊圍繞“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主題,把多發性事故的專項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及相關政策法規,深入開展了安全專項整治工作,認真做好開工前安全生產條件審查、安全報監手續和起重機構使用前登記備案工作,建立企業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嚴把安全控制點驗收關,將標準化工地創建工作制度化、安全傷亡事故責任追究制度法制化,確保了地區近幾年沒有發生重要安全事故。
近幾年,地區通過持續開展整頓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工作,使建筑市場秩序有了很大的轉變,建筑市場開始走上依法管理的軌道。但是,我們也看到建筑市場管理的松懈、秩序混亂的問題還沒得到根本的解決,下大力氣整頓規范建筑市場秩序任重而道遠,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長期為之付出努力,從源頭上抓起,加大根治的力度。因此,我們今后將繼續從以下幾個方面抓好整頓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工作。
一是進一步建立健全解決和預防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的長效管理機制。繼續做好解決和預防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問題。嚴格項目審批管理。對拖欠工程款嚴重,拒不履行還款責任的建設單位、房地產開發企業,發展改革、規劃、建設、房產等行政管理部門依法不予審批新建項目,不辦理規劃、施工許可等相關手續;嚴格竣工驗收備案管理。辦理竣工驗收備案手續,要查驗建設單位按合同約定支付工程款的情況,有工程款被拖欠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不予辦理備案手續;嚴格招標投標管理。建設工程業主、房地產開發企業等建設單位拒不執行清償拖欠工程款計劃、不履行還款義務的,不得進行新開工項目的招標活動。建筑施工企業無故、惡意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暫停其參加工程項目投標活動的資格;建立信用約束和失信懲戒機制。凡是建設單位或建筑施工企業違反規定,拒不執行清償拖欠工程款計劃,將被列入失信單位名單,在媒體上予以公告,并與其資質年檢掛鉤。
二是嚴格工程建設程序管理。以貫徹執行《建筑法》、《招標投標法》和《行政許可法》等為重點,堅持依法行政,查處招標投標弄虛作假、非法轉包、違法分包等問題,扭轉不履行法定基本建設程序和不執行工程建設強制性技術標準的局面。建立健全工程建設監管信息系統,把好工程開工和交付使用兩道關口,對不符合施工許可條件的,堅決不予發放施工許可證。對未取得施工許可證就擅自開工建設的違法行為,要依法予以查處。加強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管理,對不符合備案要求的堅決不予備案。
三是加強有形建筑市場建設。建立規范、協調、高效的工程監管體系和建筑行政監管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加強對建設工程項目數據庫、建筑類企業數據庫和建設類執業人員數據庫的維護和開發,將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的主要情況實時輸入網絡,有重點地予以披露、公示。加強有形建筑市場建設,創立“透明式管理、規范化服務”品牌,為相關部門,為建設各方主體提供優質服務,促進建設工程承發包交易的公平公正、規范有序。
四是進一步提高我地區建設工程監理水平。加強管理,增強工作的透明度,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加強對監理人員的培訓和執業資格注冊(上崗)管理,搞好監理隊伍建設;加強對監理行業的日常監督管理,通過定期、不定期的專項檢查,重點提高工程現場項目監理水平。
五是完善對工程招標投標的監督管理。針對全社會投融資體制改革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研究新問題,改善監管方式。以招標資格認定為抓手,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申報資質升級。強化對招標分支機構的管理,規范其經營行為。加強檢查,加強培訓,提高招標工作水平。做好對評標專家的管理,查處虛假評標。狠抓招標投標工程中標后的管理,認真處理投訴案件。
六是加強建設工程質量、安全工作。進一步規范建筑市場參建各方主體的質量、安全行為,落實法定責任,強化日常監督,確保工程質量、施工安全,杜絕重特大質量、安全事故。結合建筑業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的發放,對企業負責人、項目經理、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等進行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培訓,提高廣大干部職工的質量、安全意識。
七是逐步實行工程擔保和工程保險制度。繼續推行業主工程款支付擔保、承包商履約擔保和承包商分包工程付款擔保,采用經濟和法律手段合理分擔風險和有效調控風險,使業主、承包商、擔保機構相互制約,形成有利于工程建設規范的宏觀環境。房地產開發企業在辦理有關手續時,必須向施工企業提交工程款支付擔保,施工企業也應對等提交承包商履約擔保。
八是繼續開展整頓規范建筑市場秩序的執法檢查。針對建筑市場的薄弱環節,進一步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確保所有在建項目依法納入建設行政監督之下。對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除進行處罰、記錄信用檔案外,還要進行公開曝光。
九是繼續開展法律法規的宣傳培訓。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培訓活動,為整頓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開展建筑法律法規知識的培訓,進一步提高建筑市場各方主體的法律意識和各級建設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行政的能力,使建筑市場參建各方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