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建立社會化辦林業交流材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我縣人口少綠化大。多年來縣委、縣政府著力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出發,一直堅持把林業經濟放在突出位置來抓,持續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優化舉措,加速林業發展步伐。尤其是近年來全縣以實行退耕還林工程為契機,廣泛招收民間資金號召社會力量投入林業,全縣已經構成社會化辦林業的局面。年以來全縣預計投入林業發展資金共4100多萬元,新造林14萬畝僅年就完成退耕還林6.99萬畝。現在全縣有林地發展到40.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20.8%,超過全市平均水平4個百分點。
在社會化辦林業中,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打破框框條條,解放思想辦林業
縣委、縣政府以實施林業二次創業為目標,在發展林業經濟中,沖破舊有的思想觀念束縛,打破傳統的國有、集體林場單一的營林模式,突破所有制界限,大膽提出“不論公有、私有,能造林就行;不論內資、外資,能投資就行”、“只要林業發展,不怕別人發財”等林業發展新理念,對承包山場從事林業經營的,一律采取“三不限政策”,即不限營林者身份、不限營林規模、不限營林形式,并且適當延長營林者的經營期限,最長可延長50年。為把新的思想理念貫穿到林業經濟發展中,縣委、縣政府在全縣開展了解放思想大討論,廣泛宣傳林業發展的新理念,更新人們保守思想觀念,努力在全縣上下營造抓林業、投資林業、發展林業的濃厚氛圍。同時出臺了一系列操作性強、含金量高的政策,采取得力措施,不斷解放林業生產力,如鼓勵民間資金投資興辦林業,并允許機關干部在處理好與單位關系的前提下,承包山場從事林業生產;建立私營林業示范片聯系制度,由縣幾大班子和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進行聯系,幫助個體營林戶搞好林業生產等。新思想、新理念的形成,徹底打破了林業發展的徘徊局面,全縣林業發展已實現苗木培育基地化、林木經營社會化、木材加工產業化。
二、制定優惠政策,吸引社會力量辦林業
為推動社會造林,我們著力在制定優惠政策、降低門檻上下功夫,努力構建政策洼地,聚集民間資金投資林業。年,縣政府出臺了《關于充分開發利用“四荒”、“四低”等農業資源的決定》,給投資林業提供優惠,對新開發荒坡15畝以上的,8年內免征農業特產稅及以土地負擔的各項統籌費用;對新開發荒山3畝以上的,3年內免征農業稅、農業特產稅及以土地負擔的各項統籌費用。并實行以獎代補政策,縣財政每年拿出10萬元資金,專門獎勵林業發展先進鄉鎮和造林大戶。各鄉鎮也采取更加務實和靈活的舉措,拿出最大的誠意,創造最好的環境,給外來客商提供最大的便利,全面推進社會造林。優惠政策的出臺進一步調動了廣大群眾造林的積極性,全縣造林大戶不斷增多,現有大戶200多戶。鎮農民帶領全家扎進深山承包山場造林800畝,成為全省林業戰線上的勞模;鄉青年農民創辦了300多畝的林業科技示范園;鎮青年、建立了260多畝果樹苗圃等。同時優惠政策也吸引了大批外地林業戶紛至沓來,投資發展林業,年,造林大戶率先來我縣鎮,承包山場300畝種植經果林,新來造林,困難較多,鎮政府得知情況后,拿出1.6萬元幫助他架設了電線,修建了通山砂石路。由于政策好,環境優,當年又有7戶人來到清溪鎮造林800畝,此后,接二連三地來了浙江、河南、淮南、臨泉、五河等地100多戶外地造林大戶落戶我縣鎮、鄉等11個鄉鎮,投資多萬元種植經果林、苗圃等,面積3萬多畝。在引進外地造林大戶的同時,還成功引進外地企業前來投資林業,食品公司落戶我縣銅閘鎮塔崗村投資200萬元承包山場,一期開發已建成1100畝棗園,規劃開發山場5000畝,建設兼具旅游觀光價值的生態園,發展果品加工業。
三、實施項目牽動,多方引導辦林業
為大力興辦林業,我們采取多種形式、多種渠道爭取和實施林業項目,通過項目運作,解決資金投入問題,并保障收益,有效地化解營林風險,吸引群眾投身林業建設。去年初,在實施油茶項目中,縣政府從省林業廳爭取到600萬元的林業貼息貸款,促成縣油脂公司與縣蒼山、等3個林場達成協議,簽訂了油茶生產“訂單”,由該油脂公司提供油茶種苗,并包回收種子,林場負責油茶種植,通過“訂單”形式給林場吃了“定心丸”,新發展油茶1.5萬畝。與此同時,還抓住國家退耕還林的政策機遇,廣泛宣傳,深入發動,大力引導群眾退耕還林,全社會掀起了興辦林業的新高潮,、年兩年全縣共有6648戶農戶參與退耕辦林業,新辦林8.99萬畝,相當于過去10年累計綠化面積。幾年來,全縣實施了種苗花卉、退耕還林、森林生態網絡體系、長江防護林封山育林等20多個項目,新辦林業7萬多畝。
四、推進產權制度改革,創新機制辦林業
在社會辦林業中,我們引入市場機制,在穩定林場所有權的前提下,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原則,采取拍賣、轉讓、入股、承包、租賃等多種方式,加快林業經營機制改革,引導社會力量經營林業。年,我縣公開拍賣公路54公里綠色長廊30年的經營權,縣個體老板最終以40萬元購得,栽植楊樹,折算面積達840多畝。林頭鎮方六行政村林場在全縣率先推行集體林場產權制度改革,拍賣林場現有800畝半閑置林地經營權,籍華僑以80萬元價格買斷該林地經營權30年,栽植楓香、馬尾松等經濟價值高、成長快的林種,林地效益快速提升。鎮存良行政村積極流轉土地,將本村500多畝成片荒坡地集中收回,發包給客商,發展速生豐產林,盤活存量資源。鄉村129戶農民自愿拿出138畝林地,以土地入股組建新型股份制林場,按照股份制公司方式進行運作,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收入可觀,公司年創收3.6萬元。
五、建設基地,構建平臺辦林業
為引導社會多方參與林業發展,我們注重抓好林產業基地,規劃建設橫龍埠苗圃、鎮、鎮科技園、鎮溪園、南山礦等五大林業種苗基地,并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基地建設,民間投資十分活躍。座落于我縣東山鄉的山礦利用豐富的山場資源建林業基地,年先后在鄉村、鄉龍村租賃土地210畝建成苗木基地,幾年來,該基地已出售各類綠化苗和造林苗300余萬株,創產值200多萬元。鎮苗木基地育苗歷史悠久,苗木銷往全國各地,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年,引進潤滑油公司投資60萬元,創建生態園林有限公司,從事園林綠化苗木生產,同時引進美籍華人落戶,創建金盆景種苗有限公司,從事綠化苗木、盆景花卉等,目前,全縣從事種苗培植大戶達40余戶,年培育各類綠化苗木1200余萬株。此外,還注重建設林產品加工業,建成銅閘鎮膠合板生產基地,發展林業后續產業,使我縣林業發展邁上林板一體化發展的新路子。目前,該基地木材加工企業已達5家,年消耗木料40萬噸,生產膠合板材20萬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