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建立有競爭性的農村金融市場刻不容緩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當前農村金融市場的現狀,
⒈農業發展銀行資金來源不穩定籌資成本較高,與優惠貸款形成較大反差;業務范圍狹窄,功能單一,僅是在農產品收購方面發揮著政策性金融組織的作用,從某種程度來說,只是扮演著“糧食銀行”的作用。
⒉作為商業銀行的農業銀行,市場定位和經營策略發生了重大變化,信貸業務重點向城市傾斜,農業銀行信貸資金已基本從農村市場退出。
⒊農逍龐蒙紜爸繃Σ淮有模涔芾硤逯啤⒕蘋共還喚∪晟疲叭帷敝貧刃甕檣瑁釩こ林兀渙即盥式細摺
⒋郵政儲蓄分割了大量農村存款。國有商業銀行在農村領域的網點壓縮后,為遍布城鄉的郵政網點提供了巨大的吸儲空間,農村金融資源開始向郵政儲蓄和農村信用社集中。郵政儲蓄部門不能夠發放商業貸款,資金全部轉存人民銀行,使得其從農村吸收的大量資金轉移,加上中央銀行再貸款的局限性,沒有起到直接“反哺”三農的作用。
⒌農業保險不適應“三農”發展需要;資本市場在農村幾乎是一片空白,農村中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很難進入資本市場進行融資以獲得長期資本支持。
今年月日,中央新的“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培育競爭性的農村金融市場的決定”,這說明建立一個良好的有競爭的農村金融市場已經成熟。如果不加快培育競爭性的農村金融市場,農村金融改革就會貽誤良機,“三農”問題的解決也會停滯不前。盡管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距離一個能夠滿足農村發展和產業化過程中各層次借貸需求的金融機構這一目標而言,差距還很大。民間金融機構的存在和活躍正意味著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現實的需要。
⒈城市金融體制改革正快速推進。當前,城市金融體系正在迅速發展,若農村金融改革不加快速度,金融滯后不前,便會加劇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資金會流失得更快,“三農”的發展也就無從談起;另一方面,城市金融體系的發展也為農村金融改革積累了經驗和教訓,可以避免走很多彎路,農村金融改革有條件也有必要跟上整個金融體系改革的步伐。
⒉中國銀監會的成立,標志著分業監管的格局完成,同時央行也繼續承擔部分監管職能,一行三會制度已經形成,這就為加強對分散的民間金融機構和組織的監管提供了條件。
⒊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正向縱深推進。以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工作為主要內容的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已經取得了階段成果,很多農信社的經營狀況和資產質量要比過去好很多,在吸取先期經驗的基礎上,今年的改革正在全面推開并向縱深推進。在這種情況下,農信社有能力、,有條件應付一個競爭性的外部環境,也只有通過競爭才能真正促成自身改革目標的實現。
⒋全球化對中國經濟改革包括金融改革提出了嚴峻挑戰,根據中國政府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年中國農業和金融業要進一步全面放開。中國要參與國際競爭,作為薄弱環節的農業問題日益突出出來,農村金融改革迫在眉睫,鼓勵多種所有制金融機構共同發展、相互競爭是大勢所趨。
三、建立有競爭性的農村金融市場的主要途徑
⒈進一步完善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政策,花錢要買來一個好機制。2003年,國家展開了新一輪的農村信用社改革。在下一步的改革試點過程中,要進一步明確提出對產權關系和內部治理的要求,真正解決“一人說了算”的“內部人控制”問題。對信用社試點的評估不能只注重資本充足率和不良貸款比例,還應考察改革的治理結構的變化和民主管理的落實情況。否則,拿多少錢都買不來一個好機制。
⒉扭轉中國農業銀行近年來出現的“離農”傾向,切實加大農業銀行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支持力度。農業銀行在農村吸收的存款必須拿出一定的比例用于農業信貸。國家應通過稅收等政策引導商業銀行把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農業。
⒊農業發展銀行應該重新定位,真正發揮政策性銀行的作用。國家應整合對農村的資金投入,區分國家必需的財政投入和國家予以補償的財政投入,通過提供貼息資金和呆賬損失的辦法,用少量的財政補貼引導社會資金流向農業和農村。將農業發展銀行從單純的“糧食銀行”轉變為支持農業開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結構調整、農產品進出口的綜合型政策性銀行。
⒋鼓勵、支持農村小額信貸機構發展,充分發揮小額金融的作用。要把發展小額信貸作為信用社的業務重點,采取措施逐步擴大無抵押貸款和聯保貸款業務。要使小額信貸向制度化、機構化和商業可持續的方向發展。目前,非政府組織在小額信貸項目中的作用應該得到肯定,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應該采取措施減少對他們的管制和干預,賦予非政府小額信貸機構合法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