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做好欠發達地區項目建設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項目是投資的載體、經濟增長的前提、改善基礎設施的保證、優勢資源轉換的條件。落實科學發展觀要落實在項目上,近年來,在國家、省、市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下,在縣委、政府的領導下,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協作,緊緊抓住國家產業政策調整和欠發達地區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歷史機遇,我縣爭取到了較多的國債和補助資金及縣外資金投入到縣域經濟建設中,保證了項目的順利實施,有效地促進了財政收入快速增長,農民收入穩步增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保持高速遞增,對縣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和增強發展后勁做出了重要貢獻。依托項目強基礎、促發展,已成為各級領導的共識及縣域經濟發展的助動器。因此,做好項目建設,特別是欠發達地區項目建設意義十分重大。
一、“十五”時期項目建設的主要經驗
“十五”期間,通過爭取項目,抓建設,保證了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的快速增長,預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40億元,比“九五”時期增長72.5%,其中:國有及其他經濟類型預計完成投資28億元,農村集體預計完成投資3.6億元,城鎮及農村私人預計完成投資8.4億元。在這一時期共安排重大項目31項,總投資31.3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48.8%。同時,項目前期工作不斷深化,項目庫內容不斷充實,項目工作取得顯著成績,為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生機和活力。主要經驗有:
(一)利用國家、省、市的支持,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緊緊抓住國家、省、市對經濟欠發達地區加大扶持、國家采取的積極財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及加大投資力度拉動經濟增長等有利時機,找準突破口,加快建設步伐,固定資產投資每年增速都在12%以上快速增長,期間相繼建成了52省道、110千伏雅陽輸變電工程、仙居水電站、電信大樓、郵政大樓、羅陽木制品加工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我縣的交通、能源、通訊、產業基地等基礎產業均得到較快發展。
(二)立足當地資源,大力發展資源型項目。**蘊藏豐富的礦產、森林、水電和旅游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資源優勢,是“十五”時期抓好投資項目的切入點,期間形成了水電、礦產、竹木制品和農副產品加工四大支柱產業,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全縣60%以上。旅游項目開發已成為我縣新的亮點,一些景區、景點得到開發,配套基礎設施得到改善。
(三)破解要素制約,興起招商引資熱潮。**屬經濟欠發達地區,人、財、物匱乏,要在短期內改變貧窮落后面貌,招商引資無疑是一條行之有效的捷徑。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把招商引資作為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充分利用我縣山坡地多的優勢,克服土地瓶頸制約,依托豐富的生態旅游與資源優勢,引進縣外企業20多家,使招商引資工作出現良好局面。
(四)注重項目庫建設,努力拓展投資領域。按照“規劃一批、建設一批、儲備一批”的要求,注重項目儲備和項目庫建設,為合理安排固定資產投資和重大項目提供堅實的基礎,“十五”期間初步建立了項目庫,共收集交通、能源、社會事業、小區建設、房地產開發、產業基地、旅游等七大行業的項目。提出**縣*—2007年“五大十億”工程,明確了目標與重點。
二、當前項目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近年來項目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應引起重視。
(一)個別鄉鎮和行業主管部門對項目工作認識不到位,主動性較差,缺乏立足本部門和本地方的實際情況積極爭取項目的意識,在報送相關資料過程中不及時或質量不高,延誤了項目上報立項的時機。
(二)大多數項目建設單位能夠按國家投資項目的要求進行規范管理,但仍有個別建設單位“重建輕管”,在項目建設中存在工程資料不全,違規使用資金等現象。
(三)重大項目儲備不足,小項目、一般性項目多,長遠性、前瞻性、骨干項目少,且項目科技含量不高,對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不夠明顯。
(四)項目前期經費不足,致使項目前期工作滯后,影響了項目爭取工作。
三、做好欠發達地區項目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轉變觀念,進一步提高全社會抓項目共識
項目建設是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增長點,要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拉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突破口,咬定青山不松口,扭住重點不放松,狠抓落實不松勁,拉下面子,放下架子,撲下身子,做到以情動人,以情感人,積極爭取上級有關部門在項目上的大力支持,以項目建設總攬經濟工作全局。
一要解放思想抓項目。要把項目爭取情況作為衡量執政能力的重要標準之一,進一步強化項目意識,以思想大解放促進項目建設的大突破,尤其是全縣各級領導干部要提高組織協調能力,學會用“十個手指彈鋼琴”,善于抓關鍵,謀大事,把項目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實施,認真學習研究國家、省的政策投資方向,積極捕捉市場信息,以“足球隊員射門”的堅定信心和韌性,堅定不移地跑項目、搶項目,做到以政策信息爭項目,以感情爭項目,以人氣爭項目,形成全縣上下共同招商引資爭項目的濃厚氛圍。
二要優化環境抓項目。要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進一步完善縣城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縣城服務功能,積極打造經濟發展的平臺。加快推進政府管理體制的創新,切實把政府的職能轉變到創造條件抓項目上來,讓跑項目、做貢獻的人得實惠,讓當“評論員”的人沒市場,進一步減化辦事程序,規范管理行為,提高行政辦事效率,通過構筑良好的環境促進項目建設。
三要強化包裝抓項目。要按照“科學論證一批、合理儲備一批、積極推介一批”的要求,突出扶優扶強的原則,緊扣產業發展和市場趨勢,加強項目包裝,增強招商引資的賣點,全力儲備一批后續有力、競爭力強的優勢項目。要廣泛收集掌握各類信息,加強項目推介,著力推介一批骨干項目和優質項目,形成梯次開發的格局,增強項目的實效性。要以引進大的工業項目、龍頭項目、產業化項目為重點,堅持三次產業并舉,大中小項目齊上,依托項目拉動縣域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四是保證重點抓項目。保證發展重點,建設重大項目。不論從投資相對于經濟的推動作用看,還是相對于發展基礎支撐作用看,重大項目投資建設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要圍繞發展戰略目標,組織實施好圍繞交通暢通、旅游朝陽、清潔能源、產業升級、配套完善等“五個十億”工程,選擇建設一批重大支撐項目。重點在以58省道改建、龍麗溫高速公路**段等為主的和以通鄉公路硬化、康莊工程等配套的交通項目建設,著力“交通先行”;以爭取交溪流域水力開發、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為主、以各電站的技改增容、管理為配套的水能項目,著力“能源開發”;以氡泉旅游渡假區及相關景區資源開發,著力“旅游建設”;以城關引供水、“千萬農民飲用水工程”、“千百工程”、教育與衛生市場化改革和文化載體投入等建設,著力“基礎改善”。
五是強化前期抓項目。做好前期項目工作。一是要做好項目投資計劃的落實,對即將開工的項目要提早動手,早做準備,爭取早日開工,早日建成,早日發揮效益。二是要加大項目前期工作力度,繼續實行項目前期工作領導分工負責制,責任到人。同時加大項目前期經費投入力度,重點抓好交通、旅游、優勢資源利用等項目的前期工作。只有把項目前期工作做細、做扎實,才能為爭取國家投資、招商引資創造更加有力的條件。三是要注重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充分挖掘縣域自然資源優勢,加大項目推介力度、廣度和深度,吸引省內外乃至國內外資金,積極參與縣域各類資源的開發利用,力爭一批骨干工業項目能盡早洽談、簽約、開工、建設和投產,依靠市場擴大投資規模,早日實現優勢資源的轉換。
六是強化管理抓項目。加強重點項目管理,充分發揮投資效益。重點項目對提高縣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拉動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項目建設過程中,要認真貫徹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和工程監理制,尤其是要嚴把工程質量關,加大項目稽查力度,將每一個項目都建成放心工程,確保建成的項目發揮最大投資效益,為今后爭取更多、更好的項目打下堅實基礎。
(二)增強意識,進一步樹立項目立縣觀念
當前,溫州市“一港三城”戰略的實施,同三高速公路的開通、52省道的貫通和58省道改建工程的不久建成以及龍麗溫高速公路**段的設計建設,**將會真正融合“大溫州”一體化發展格局,帶來新的輻射與希望,這對我縣經濟的快速發展將起到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十一五”時期是我縣全面實現生態小康縣的戰略機遇期,縣委、縣府已明確提出“十一五”我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思路。根據總體目標“十一五”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為70億元,比“十五”增加30億元,年均遞增12%,其中:重大項目投資45億元。投資的重點是“五個十億”工程,即交通暢通通工程、旅游朝陽工程、清潔能源工程、產業優化工程、完善配套工程等五大類的項目。面對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如何加快自身建設,挖掘潛在優勢,加快發展步伐,使**經濟盡快趕出困境,是我們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任務。
一是扭轉戰略思維,始終樹立一種爭搶項目的意識。解放思想,力求創新。時代在快速發展,各種新觀念、新理論會不斷更新,對于財政增收步行艱難的**,只有乘載“外來項目”的快車大踏步前進,才能實現富民強縣,否則必然會落后。項目工作是一個不斷創新的工作,國家產業政策、投資方向每年都會有所調整,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不斷地解放思想,變不利為有利,化困難為動力,按照國家政策,創新項目內涵。不要局限于某種模式,一味只強調修條路、建條橋,要盡可能按時展要求,拓展新項目,提出具有符合時代特征和要求的新項目,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項目工作年年有新穎,年年有重點,年年有突破。同時,在項目爭取過程中,要有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精神,采取靈活多樣的措施,舍得投入,盡全力把項目爭到手。二是要轉變觀念,敢闖敢干。在欠發達地區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戰略中,誰采取了主動,掌握了先機,誰就會加快發展,否則,機遇是永遠不會降臨到你身上。要打破舊觀念,放下架子,樹立“為項目敢于紅一次臉、低一次頭的精神”,增加項目爭取意識。發展才會有動力,出去才會出成果。
二是增強學習意識,始終具有一種較高的項目素質。項目的前期工作,特別是篩選項目,編制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等,都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對國家產業政策的準確把握。要不斷加強學習,一要向書本學,充實項目理論,拓寬項目視野;二是向“戰友”學,提高招商引資跑項目的競爭力。要不斷學習別人化劣勢資源為戰略優勢的方法和經驗,努力培養一種較強的項目素質,堅持長期創造條件也要上的毅力,為爭取科學合理的項目奠定堅實基礎。
三是占領項目高地,充分發揮項目隊伍的核心戰斗力。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是改變欠發達地區現狀的唯一快捷途徑,在工作中要推行和堅持“一高、二新、三到位”工作方法和思路:即高位推動;力求項目爭取資金總量有新突破,項目前期工作有新提高;爭取項目的主動意識到位,項目前期經費到位,抓項目專業人員到位。
四是注重爭管并重,確保項目引得來建設好。爭取項目的最終目的是改善**的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造福于**人民。要在立足高度,突出爭取新項目、大項目;加大力度,利用存量資產引項目;拓延廣度,利用縣域各種資源發掘項目的同時,進一步建立健全項目管理機制,切實落實項目管理措施。各單位要分工負責,相互配合,共同督促,從源頭上、程序上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提高項目的落成回報率。同時也為較好地爭取后續項目提供保障。
(三)改革創新,進一步促進項目責任制落實
為保證項目工作在縣域經濟中的地位,發揮其作用,確保做好固定資產投資任務和重點建設項目及項目爭取等各項工作,要改革創新,建章立制,進一步促進項目全面發展和落實。
一是建議縣政府出臺項目工作獎罰辦法。在項目的申報、立項、建設管理等環節,明確第一責任人,對于態度積極、成績突出的第一責任人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或精神鼓勵。并建立項目爭取基金,對爭取到項目的部門和鄉、鎮解決項目前期費用,以提高積極性。對于消極對待,不盡職盡責的第一責任人進行經濟處罰和批評教育,造成嚴重后果的給予行政處分,以保證項目工作責、權、利分明,并且把項目工作作為考核各部門、各鄉鎮工作業績的重要依據。
二是建議行業主管部門對本部門項目進行重新定位和篩選。建設項目的項目建議書、可研報告均應委托有資質的機構編制,達到規定的工作深度。建設規模的定位應有長遠的眼光和打算,使規模達到國家、省、市規定的范圍內。根據國家和省新的投資體制和資金投向,建議水利、交通、建設、衛生、教育等行業加大項目前期工作力度,做好項目總體規劃,以利于抓住時機,爭取國家、省、市更大的支持。
三是建議各相關部門加強合作,進一步完善**縣項目庫。通過研究國家產業政策,結合**實際,科學論證,精心選擇農、林、水利、交通、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旅游等關系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項目,充實項目庫,為項目的申報立項打好基礎。
四是建議各行業主管部門落實確定專人對本行業項目實行全過程負責。在加強同上級有關部門的聯系,做好項目信息的搜集和反饋工作的同時,加強項目管理,使項目工作落到實處。
五是建議進一步加強建設項目的管理工作。全面落實“五制”,即項目法人責任制、資本金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工程質量責任制。各級職能部門要加強建設項目的協調、組織和管理工作,落實建設過程的各項配套條件,及時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發展改革、財政、審計等部門做好對項目資金的齊抓共管、各負其責,確保投資效益的發揮。
項目是生產力諸要素的集合體,是資源配置的依托條件,是解決縣域經濟發展資金匱乏的重要途徑,是拉動經濟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載體。要進一步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立足實施“十一五”規劃和全面建設生態小康縣戰略,篩選、儲備、申報、落實、實施項目,確保項目工作步入良性循環軌道,繼續保持我縣項目投資的較快增長,增強投資和項目建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實現**經濟和社會持續、快速、健康、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