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執政資源整合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進行有效的執政資源整合是鞏固執政地位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整合可以實現執政資源的最大價值、促進資源優勢互補、發揮資源整體功效。其中,明確執政資源整合的原則、加大整合的力度、建立整合的機制、提高整合的能力是行之有效的途徑。
執政資源是執政黨在執政過程中可資利用的各種積極因素和條件,從整體上來講,中國共產黨擁有思想文化、經濟、政治、歷史、國際、社會等多種執政資源。為了保證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必須準確把握新形勢下執政的內在規律和基本要求,充分整合執政資源,努力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
一、執政資源整合的重大意義
實施執政資源的整合是執政黨的一般功能,由于執政資源分散存在于社會的各個領域,黨必須擁有廣泛包容性,通過各種方式將其整合起來,執政資源的整合具有多種積極意義。
第一,有利于實現執政資源的最大價值。執政資源是由多個要素、系統組成的,依靠自身作用的發揮可以為黨更好執政提供支持。但并不是每一個資源要素都能如此,有的要素需要其他資源的激發、配合才能發揮最大價值。比如說,黨員、干部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政治資源,但是如果黨員、干部不能用一種很好的方式、合理的制度加以整合,他們只能是分散的個體,作用只能影響到極少數周圍群眾,所以說素質優良的黨員干部資源必須有完備的制度體系資源作為支撐,才能更好實現價值。
第二,有利于促進執政資源的優勢互補。作為現實存在物,每一種執政資源都具有優勢,也必然存在一定劣勢,通過不同資源的整合可以取長補短。經濟資源能夠成為黨員干部為人民謀福利的條件,運用它可以給人民帶來更多實惠,贏得其支持。但是,它也有導致一些領導干部貪污腐化、部分黨員只顧眼前利益的缺憾。如果將經濟資源與黨的思想資源、制度資源、組織資源整合的話,就能彌補單純經濟資源的不足,有效減少黨員干部的違法犯罪,促進人民群眾追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統一。
第三,有利于發揮執政資源的整體功效。執政資源的整合,能夠充分挖掘不同資源的潛力,實現1+1大于2的目標。黨擁有的每一種執政資源,都有特定的影響力,主要針對某一個方面產生作用,這些影響力是分散的,不集中的。經過充分整合,各要素在執政資源整體中的地位就會更加明確,有利于形成執政資源的網絡體系,營造發揮合力作用的良性氛圍。只要將思想文化資源、經濟資源、政治資源、歷史資源、國際資源等進行整合,它們就能從各個方面、各種角度,對黨的執政產生綜合影響,這種影響也必然是全面的、深入的、集中的。
二、執政資源整合工作存在的不足
執政資源的整合是發揮執政資源整體功能的重要工作之一。目前,各部門、系統的獨立性增強,互補性減弱,致使黨的執政資源處于一個高度分化狀態,能否將其進行有效整合成為黨執政的重要問題之一。事實表明,全黨在執政資源的整合問題上還存在諸多不足。
執政資源整合意識不強。有的干部認為自己部門掌握的執政資源只有自己才有支配的權力,與相關部門配合與否,要根據其對本部門的作用來確定,有利的就進行整合,不利的就堅決抵制。有的認為所謂整合就是剝奪自己部門的資源,削弱自身權力。還有的認為資源整合是上級部門的事情,與自己沒有關系,只要將自己掌握的資源發揮作用就行了?;谝陨险J識,他們不愿意進行資源整合,對整合工作的態度冷漠,甚至從中作梗。
執政資源整合手段不多。改革開放初期,我國采取的資源整合手段主要是單向的行政型,通過國家行政領導的方式實現自上而下的整合,這是以社會結構的單一化、同構性為基礎的,在當時是有效的,曾經發揮了重大作用。但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黨的資源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各種舊的資源不斷消失,新的資源不斷涌現,從而導致了單一行政型整合手段的作用日益減弱,甚至出現了落后于社會快速發展的狀況。不僅如此,我們在綜合運用行政、市場、法制、道德等多種新手段進行整合時也顯得力不從心。
執政資源整合效果不佳。不容否認,全黨上下進行了許多資源整合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和我們付出的努力相比較,資源整合的效果還不是令人十分滿意。有的時候,由于整合得不科學、不到位,思想輿論復雜了,資源運作成本增大了,人員矛盾加劇了,各種問題突出了。
三、加強執政資源整合的基本途徑
第一,明確執政資源整合的原則。一是必須堅持以馬列主義理論為指導的原則。資源整合是執政資源開發、利用的重要內容,完成這項工作,必須堅持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以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始終貫徹實事求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思想主線。二是必須堅持以鞏固執政地位為目標的原則。執政黨在整合執政資源時要以保證黨的執政地位為前提,時刻不能動搖。黨在進行資源整合時,應該注重方式、方法、策略,將短期和長期結合,將整合與發展、穩定相結合,將整合與各層次的接受能力相結合,實現資源整合的穩步、有序、高效,并進一步樹立黨的良好形象,獲取更多的執政支持。三是必須堅持整合的有效性原則。資源整合要具有檢驗標準,作為考核要求,其中最為直接的表現是治理國家是否卓有成效,是否保證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第二,加大執政資源整合的力度。一是加大執政資源的調配力度。資源調配是資源整合的重要手段,黨在從事某一項重要工作時,需要動用的不僅僅是某一種資源,涉及的也不可能只是一個部門。黨在資源整合中要善于調動、善于組織、善于協調所有機關參與,讓大家擁有榮辱與共的責任感,團結奮進的實干精神,人人出力的奉獻熱情。二是加大化解社會矛盾的力度。從廣義角度講,黨的執政資源是黨所擁有的一切有利于實現執政的積極要素。但是,在現實社會中,資源主體出現了多元化趨勢。比如說,人民群眾是黨的政治資源,它所包含的社會階層卻非常廣泛,各階層的利益要求也是多種多樣,如果正常的利益表達與政治參與渠道不健全、不完善,就會造成群眾與領導信息阻塞,情緒對立,甚至演化成激烈對抗。所以,黨要設計多樣化暢通的反映訴求及進行政治參與的渠道,確保黨和人民群眾交流渠道的暢通,增強工作主動性和針對性。三是加大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的力度。新的資源表現形態需要新的整合手段和模式,這就要求全黨上下進一步解放思想,進行戰略創新,嘗試運用新的理論、新的視角、新的手段、新的方法進行整合,全面創新執政資源整合工作。資源整合也是一種改革,實踐中往往觸及不同的利益群體、利益組織,勢必引起猜忌、反感,甚至打擊報復。在這種情況下,黨員干部應該樹立資源整合的大局觀念,決不能裹足不前,要沖破一切阻力,順利完成整合。
第三,建立執政資源整合的機制。按照科學發展觀的戰略部署,資源整合應從資源整體作用的發揮和長效機制的角度加以引導,平衡和化解執政資源間的內耗,以保證整個執政資源體系的健康運作。一是建立健全認同整合的機制。認同是指社會成員擁有更加相似的價值取向。在分化加劇的現代社會,黨員干部的資源價值也必然多樣化。通過黨的廣泛宣傳發動,黨員干部對資源價值逐漸產生認同感,這種認同感會為資源整合提供便利條件。所以,認同整合機制要求在意識形態領域樹立一種符合執政規律的主流資源價值觀,從而達到全黨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整合。二是建立健全制度整合機制。制度化資源整合機制就是通過制定和執行資源整合的規范來執行資源的有效整合,這是事關執政黨完成執政使命的重要工作,可以借鑒國外的經驗,但是必須符合中國共產黨的資源特征,體現鮮明的中國特色。三是建立健全利益整合機制。利益是個體行為的動因,也是執政資源整合的巨大動力。改革開放以來,對利益的追求已經成為資源主體行為的一種強大動力,保障利益實現的渠道就是參與權和話語權,通過執政黨資源整合,可以保證其利益的實現,促使其自愿參與整合行動。
第四,提高黨員干部執政資源整合能力。擁有執政資源并認識其重要性,并不代表執政資源就能夠起到鞏固執政地位的作用,關鍵還是需要黨提高資源整合的能力。在執政資源的整合過程中,黨要提高和培養分析執政資源的能力,運用資源整合原則的能力,創新資源整合機制的能力,評價資源整合效果的能力,解決資源內耗的能力。切實通過能力的提升,出色完成執政資源整合的目標,為長期執政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