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黨組織走出統籌發展新路子工作措施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縣職教-曹家聯合黨總支掛牌成立,從此縣職教中心和城關鎮曹家村黨支部將同屬一個黨組織領導,城鄉黨員定期同過組織生活,組織資源共享,黨員結對互幫,真正成為了“一家人”。像這樣的城鄉聯合黨組織縣已成立了14個,城鄉統籌的一體化黨建工作格局有了新的發展。
統籌城鄉發展,是黨的十七大、十七屆全會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年以來,縣積極開展“四聯四創”活動,為城鎮黨建搭建平臺,幫帶農村群眾增收致富,增強村級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全縣12個部門黨委與14個鄉鎮黨委、378個機關支部與205個農村黨支部、5000名機關黨員與7000名農村黨員結成聯創對子,籌措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500余萬元,組織勞務輸出5萬余人,捐資救助困難群眾4600余人,發動群眾整修公路156公里,改造低壓線路17公里,打機井53眼,辦理實事5000多件,“四聯四創”活動取得了突出成效。但是,隨著活動的開展,聯建工作不夠經常化、部分結對黨組織創建成效不夠明顯的問題也隨之顯現,城鄉共建工作還有更多的問題需要探索和解決。
怎樣讓城區黨組織和農村黨組織的幫建活動更有長效性,真正實現城鄉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在組織設置、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面對這一課題,年3月,縣委認真總結“四聯四創”活動經驗,精心調研,力求創新,做好“四個確定”,啟動了組建城鄉聯合黨(總支)組織工作,讓城鄉黨組織真正成為“一家人”。一是確定組建原則。按照城鄉資源互補,發展共贏的思路,確定了“雙方自愿、按需搭建、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城鄉聯合黨組織搭建原則。二是確定聯建類型。從便于工作,利于指導出發,確定成立“部聯村型,企聯村型,村聯村型”三個類型的城鄉聯合黨組織。“部聯村型”著眼于涉農部門黨支部與有一定產業發展條件的農村黨支部聯建成立;“企聯村型”著眼于發展業績較好的有關企業與地域鄰近的農村黨支部聯建成立;“村聯村型”著眼于農村經濟發展較好的強村與發展較差的弱村黨支部聯建成立。三是確定管理機制。城鄉聯合黨總支隸屬縣委基層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管理,黨總支下屬黨支部由原上級黨委協同管理。班子成員配備上,“部聯村型”由機關部門黨組織負責人擔任黨總支書記,“企聯村型”由企業黨支部負責人擔任黨總支書記,“村聯村型”由產業發展基礎好的支部負責人擔任黨總支書記。其他委員由黨總支下屬支部黨員大會推薦確定。四是確定工作職責。城鄉聯建黨組織主要職責為指導、協調聯建各方開展黨建工作;幫助聯建村搞好新農村規劃、建設;統籌聯建各方實現優勢互補,加快經濟發展。截至目前,縣新成立的城鄉聯合黨總支,共包括部聯村型黨總支10個,分別由縣果蔬局、農發辦、科技局、縣黨校等城區支部和農村黨支部結對組建;企聯村型黨總支2個,分別由景盛鉀肥公司、鑫寶制管廠和區域相近的農村黨支部聯合組建;村聯村型黨總支2個,分別由主導產業方向相近、具有互補優勢、地域相近的4個農村黨支部聯合組建。
各聯合黨總支成立后,縣及時建立了聯席會議、目標責任、年度考核聯評三項制度,明確聯建規劃,議定了聯建項目,發揮部門的職能優勢、企業的技術管理和項目資金優勢、經濟強村的產業優勢,高質量開展各項聯建工作。通過一年多的運行,聯建村主導產業發展更加突出。縣果蔬—大吉聯合黨總支充分發揮果蔬局支部自身優勢,為群眾提供蔬菜種植技術培訓,協調建設資金260多萬元,新建大棚180個,建立了設施蔬菜示范基地,大吉村蔬菜產業增收226萬元;縣科技—荊中聯合黨總支準確“診斷”出荊中村設施蔬菜發展嚴重滯后這一“病癥”,重新制定了蔬菜產業發展規劃,強化科技培訓,投資10萬元升等改造蔬菜大棚23個;縣黨校—大寨聯合黨總支外聯邀請農科專家赴大寨村實地論證,確定種植早熟蘋果的發展方向,并協調資金3萬多元,開展優質早熟蘋果基地建設工作。新安村-高家村聯合黨總支培訓果農3場280多人,高家村蘋果產業步入發展快車道;福音村-永合村聯合黨總支指導協助永和村新建中棚36個,發展大路蔬菜290畝,年底可望增加群眾收入180多萬元。聯建村農業基礎設施有一定改善,群眾增收效果明顯。茍家村地處五十里塬坡地帶,農業基礎設施差,有的群眾依然住在窯洞里,生活非常困難。縣農發—茍家聯合黨總支協調資金56萬元,新打U型渠900米,整修村級主干道1.5公里,并協調資金280多萬元完成了45戶的移民搬遷工程,群眾住房條件大為改觀;鑫寶-申家村聯合黨總支為申家村整修村級道路1.2公里,安置剩余勞動力162人,群眾年新增勞務性收入近200萬元;景盛-河槽村聯合黨總支為河槽村全體60歲以上老人在“重陽節”進行了一次全面體檢,村勞動力轉移和集體設施建設明顯提速,聯合黨總支顯示出了“1+1>2”的疊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