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地區旅游業發展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旅游業是永遠的朝陽產業。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業已逐步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先導性、支柱性產業。酒泉地區的旅游業正是在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中應運而生的。區內豐富的旅游資源,為發展旅游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物質基礎和良好發展空間。在全區19.4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分布著1153個名勝古跡和文物景點,其中,國家級文物景點14處,省級208處。舉世聞名的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鳴沙山、月牙泉是國家4A級旅游景點;敦煌雅丹地貌被國土資源部命名為"世界地質園";絲綢之路的歷史文化勝跡"酒泉"、陽關、玉門關享譽中外;亞洲最大的衛星發射中心一一酒泉東風航天城,向游人詮釋著現代高科技的輝煌成就。圍繞這些枚不勝舉的資源優勢,酒泉地區的各級政府依據國家產業政策,突出市場需求導向,以"政府主導型"發展戰略,引導社會各類投資主體,開發區域性特色旅游產品,改善旅游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建設,初步形成了"食、住、行、游、購、娛"六大生產力要素基本配套,國際、國內兩個客源市場同步拓展的旅游產業化、特色化格局。
一、發展現狀
酒泉地區的旅游業在改革開放中起步,在經濟調整中發展,經過二十多年經營開發,得到了較快發展,具備了一定基礎。一是旅游業實現了從傳統的外事接待型向經濟創匯型的轉變。全區旅游業自1979年起步到2000年,已形成多層次、多類型、多風格的旅游景點22處,國際狩獵場2處,年接待游客由7.6萬人次增加到50.3萬人次,市場規模擴大6.6倍,年均增長12%;旅游直接收入由22.l萬元增加到12681萬元,增加574倍,年均增長41%;實現利稅由5.7萬元增加到1172萬元,增加206倍,年均增長41%。20年累計實現旅游營業收入66356萬元,實現利稅6553萬元。2000年全區旅游業創匯174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64.8%。旅游業成為第三產業中最興旺的亮點。二是旅游業已成為改革開放的窗口。在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中,全區興建了一大批旅游基礎設施,并以獨特的景點和良好的服務,吸引著海內外游客。改革開放以來,全區累計接待海內外游客495萬人次,其中海外游客66.5萬人次。旅游業已成為擴大開放、增進對外交流的重要渠道。三是初步走出了一條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方投資發展旅游的路子。地縣市政府把旅游業作為振興地方經濟的一個重要產業,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統籌規劃,搞好指導協調,在努力增加財政預算內資金投入的同時,積極引導和組織社會力量多渠道投入,加快開發建設。敦煌市被評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鳴沙山、月牙泉被評定為4A級景點。全區擁有涉外星級飯店達到家,標準床位5000張;擁有國內國際旅行社25家,其中國際旅行社5家;定點旅游汽車129輛;涉外定點醫院2家;旅游商品定點生產企業5家;全區旅行社及涉外星級飯店總資產達62833萬元。四是旅游隊伍發展壯大,產業素質不斷提高。按照旅游業經營和發展的內在規律,著力解決和優化了食、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在實踐中培養和鍛煉了一批隊伍。全區擁有英、法、德、韓等語種的注冊導游138名;直接旅游從業人員2251人。一些骨干如今已成為開發旅游的帶頭人。雖然酒泉地區旅游業已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總體而言,旅游經濟總量不足,比重太輕,巨大的經濟潛能遠沒有挖掘和釋放出來。目前,酒泉地區旅游產業的現狀特點是:
1.高溫熱賣的敦煌旅游景點,與周圍眾多沉睡的珍貴資源并處。每到旅游旺季,天南海北的游客成批地奔著敦煌而來,難以承載的莫高窟和人山人海的鳴沙山、月牙泉成了最擁擠的景點,敦煌成了一個實實在在的熱賣點。但這種熱點過于集中和濃縮。沒有延伸開來,未能與周圍縣市的景點有機交織,形成一個旅游經濟循環圈。甚至有許多珍貴資源,至今沉睡,未被開發利用,如鎖陽城、懸泉置、肩水重關、黨河峽谷、大小蘇于湖等。
2.游客強烈的探求欲望與相對薄弱的交通基礎條件相伴。酒泉地區旅游資源豐富,景點眾多,形式和內涵不同,特色各異,對游客具有很強的吸引力。一些游客慕名而來,一些上層次的游客迫于探求的欲望,想多看自己關注的景點,但由于道路不通,行動受阻,加之景點沒有建立配套的接待設施,使許多游客不能如愿以償。如雅丹奇觀、石頭城、黨河峽谷、"七一"冰川等。
3.希求延長游客滯留時間的追求與單調乏味的購物、娛樂、服務同在。酒泉地區在發展旅游業的過程中,積極借鑒發達地區和國外先進經驗,努力提供豐富的文化生活內容和良好的娛樂購物服務,試圖把客人留住,以延長滯留時間,增加游客消費。但在實際工作中,這方面的差距還很大。表現在以敦煌文化為代表的各類用品,還沒有有機地融入游客旅游活動的各個細小環節,沒有形成一種濃型的、持久的、內涵豐富的敦煌文化藝術氣氛;旅游工藝品、紀念品品種稀少,形式單調,特色不濃;休閑娛樂服務不能較好地滿足游客需求。
4.宏偉的產業規劃與單一的資金投入依存。為了把旅游產業做大做好,地縣市都分別制定了旅游業發展規劃,明確了加快發展的目標。但是,政府財力有限,投入不多;旅游基金才剛剛起步,收入還不到位;除敦煌外,其他縣市民間投資基本沒有調動起來;市場化的資本運營還未破題,這些都制約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
二、發展重點
酒泉地區的旅游業發展,應堅持"先干起來"的指導思想;以產業化發展為主線,以市場化機制和可持續發展為原則;凸現大敦煌,營造大產業,聯運大區域,培育大市場;創新產業優勢、創新特色品牌、創新發展機制,全力以赴打好旅游翻身仗。力爭到2005年,全區年接待海內外游客達170萬人次,年均遞增20%,其中海外游客10萬人次,年均遞增896;完成營業收入3億元,年均遞增20%;實現利稅1500萬元;年均增長8%。旅游業在第三產業中的比重達到8%以上。
1.實施旅游的信息化、特色化、區域化發展三大戰略。通過直接借鑒、吸收和推廣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信息前沿科研產品和優秀成果,促進不平衡推進和超常規增長,使酒泉地區旅游業的增長速度、產業層次、技術水平、體制環境整體躍升,從而實現全區旅游經濟的跨躍式發展。充分運用數字化、網絡化技術,加快發展旅游電子商務,推動信息產業與旅游業的有機融合。大膽借助現代高科技手段,進行"上網、上星、上影"促銷;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將區內各旅行社和賓館飯店連點成線,擴線成網,構成一個信息流暢、服務規范、效益對等的旅游服務體系。特色化開發,就是優勢開發、優質開發、優先開發特色明顯、獨具魅力,效益突出的旅游景點、線路和產品,形成旅游經濟規模優勢和產業產品帶動效應。區域化發展,就是一方面將整個河西地區的旅游業作為一個整體來規劃、設計、運作和發展,提高整體效益;另一方面積極與周邊鄰近省區實行大區域聯合協作,開辟新的旅游熱線。如針對歐美客人對西藏很感興趣的實際,嘗試開辟敦煌——格爾木——西藏這條旅游線路;延伸酒泉——航天城這條主線,開通航天城——內蒙古額濟納旗黑城旅游線路。形成區域性聯動的旅游循環圈。
2.建好5個園、區、城、館。一是建設敦煌旅游特區。按照"劃出一塊,獨立建區、統一規劃,以區招商、地方化特色、國際化開發、封閉式管理、區內外有別"的原則,在敦煌市區東20公里處的伊塘湖地熱資源一帶,建立5平方公里的經濟特區,開辦面向不同層次游客的各種國際性娛樂活動,吸引外國游客、富商財團前來觀光旅游、休閑度假、投資開發。盡快規劃在敦煌建設國際會展中心,利用會展經濟拉動地方經濟發展。二是建設酒泉地區博物館。為了保護和開發包括丁家閘5號壁畫墓在內的3萬多座古基,計劃投資3000萬元,規劃占地1002畝,面溫分五年建設地區博物館,地上突出敦煌藝術特色,地下展示古基畫廊。該館的建成,將成為絲綢之路文化長廊上的一個新景觀。三是開發"世界地質園"。距敦煌玉門關70余公里處的雅丹自然奇觀,已被國土資源部命名為"世界地質園"。應邀請專家進行集中考察、論證和總體規劃,實行重點保護與開發,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使之滿足科考、探險、獵奇、觀光人員的工作和消費需求。四是擬建"中國酒泉航天城"。依托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便利優勢,采用現代科技手段,運用實物和仿真相結合的形式,綜合使用聲、光、電和自動化控制技術,聘請名院、名家設計、制作和施工,知識性、觀賞性、參與性并重,酒泉市、金塔縣聯合建設"中國酒泉航天城",依托有效載體,對外打響這一品牌。五是擬建"中國酒博園"。利用酒泉特有的文化魅力,挖掘和發揚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酒文化,匯集國內外名優酒類精品,以文化交流為軸線,以實物觀賞、品嘗、宣傳促銷為形式,以占領酒類市場為目的,著力營造一個以酒為主題、高檔次的旅游景區。
3.建設20個旅游景區(點)。堅持建點連線、擴線構網的思路,重點依托"文化古跡、自然風景、民族風情、特種旅游"四個資源優勢,開發建設敦煌莫高窟、三危山、月牙泉、陽關、玉門關、榆林窟、鎖陽城、雅丹奇觀、獰獵場、少數民族民俗村、黨河峽谷等20個旅游景區(點),逐步形成區內循環旅游圈。
4.開發10大系列旅滸商品。即珠寶玉器系列、地毯掛毯系列、書畫雕刻系列、敦煌彩塑系列、土特食品系列、動植物裝飾系列、金銀裝飾系列、民族工藝系列、文物復制系列、刺繡布貼系列。同時,積極借梯登高、借腦開發,以我們的文化品牌和別人的創意包裝,深度開發一批高品位的特色旅游工藝品,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5.新建10大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工程。(1)計劃建設柳敦地方鐵路。為解決鐵路交通線距離敦煌較遠游客來往周轉不便的問題,計劃投資8.5億元,建設總長142.5公里的安西柳園至敦煌的鐵路,使鐵路大通道直接與敦煌國際旅游城對接起來。(2)建設"一縱六橫"公路網。為使旅游景區、景點、交通站點與城市相互聯結起來,形成以主干公路為中樞,緊密聯系的放射性環狀交通網絡,從根本上改善旅游交通道路現狀,規劃建設"一縱六橫"公路網。即投資24億元,建設97公里的國道312線酒泉段高等級公路;投資3.1億元,建設金塔——航天城129公里高等級公路;投資4.5億元,建設312國道——敦煌127公里高等級公路;投資7.29億元,建設312國道玉門段108公里高速公路;建設312國道——四O四廠;柳園——敦煌;可克塞——青海格爾木等7條公路,使之形成相互貫通的旅游交通網絡。(3)運作敦煌神舟旅游股份公司。通過股份上市,籌集發展資金,建設航空旅游設施工程,完善景點配套設施,在區內景點之間開辟直升機航空旅游服務。(4)積極爭取設立敦煌航空口岸。為出入境游客提供便利。
三,思路措施
1.科學規劃,突出重點,構建敦煌、酒泉兩大旅游經濟圈。規劃是旅游業發展的龍頭。酒泉是旅游資源富集區。如何使酒泉潛在的資源優勢轉化為后發優勢,必須先要制定一個高起點、大跨度、科學合理、特色鮮明的旅游發展規劃,從而合理有效地布局生產力,實現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編制酒泉旅游發展規劃,一定要跳出本區,善于"借腦"和引智,邀請專家學者現場指導,結合本區資源特色,緊密跟蹤世界旅游經濟潮流,體現新世紀、新體制、新增長的特征,重視規劃目標與政策引導的有機銜接,在規劃思想、內容和方法上突出創新精神,使規劃具有科學性、宏觀性、前瞻性和指導性,真正成為指導旅游業發展的行動綱領,杜絕旅游產品開發中的低水平重復建設。通過規劃的形式,高屋建瓴地把握旅游市場的需求變化,鎖定全區旅游開發的戰略思路、戰略重點、戰略步驟和布局,突出重點,精品開發,以點串線,連線成網。最終形成以敦煌為中心,以安西、肅北、阿克塞為半徑的旅游經濟圈;以酒泉為中心,以玉門、金塔、航天城為半徑的旅游經濟圈。
2.充分運用市場化融資手段,加快旅溥資源的開發和項目建設。從培育旅游業區域優勢的關鍵要素來看,酒泉最為稀缺的不是勞動,不是旅游資源,而是開發資本以及運用資本、組織要素的企業家和形成有利于要素充分利用與有效配套的制度安排。隨著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旅游業已成為極具增長活力的優勢產業之一。酒泉地區旅游業要想實現超常規發展,必須推行市場化、特色化發展戰略。一是要大膽采用合資、獨資、股份合作制、租賃、承包和出讓經營權等方式,將景區的開發經營權從資產中剝離出來,通過協議形式出讓給一定的法人主體,使其在相應的約定期內進行開發經營。二是積極合理地利用外資。制定旅游業利用外資的相關政策,分門別類地提出旅游業優先發展的特色項目,合理引導外商投資在投向和區域上的分布。鼓勵外商在旅游度假村興辦外商投資旅游企業,興辦合資旅行社。三是爭取國家長期建設國債,開發建設重大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四是鼓勵社會各類投資主體,投資開發和合資開發旅游景區景點,建設旅游配套服務設施,培育多元化投資主體。堅持"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研究、開發、生產、銷售旅游商品。五是創新概念,上市融資。邀請教授專家,精心策劃,創意品牌,整合有效生產要素,上市募集發展資金,重點建設一批旅游基礎設施項目和景區景點深度開發項目,提升旅游產業的整體素質。
3.打響"敦煌牌"和"航天牌",全力開拓旅禱市場。酒泉地區要充分發揮區內壟斷性旅游資源優勢,著力打造"敦煌莫高窟——東風航天城人類文明精粹之旅"的市場品牌,變產品經營為品牌經營,在海內外旅游市場上樹立起地域特色鮮明,文化內涵深厚的旅游產品形象。采取多種形式和多種渠道,加大旅游市場促銷力度,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策劃促銷,廣辟新聞渠道宣傳促銷,創意大型活動文化促銷,舉辦招商節會經貿促銷,區域聯合協作促銷,創新旅游產品帶動促銷。重點開發東南亞、日、韓、港、臺等國家和地區旅游市場;逐步拓展歐洲和北美市場;加強與東部沿海旅游業發達地區的聯合,實現優勢互補,雙向環流,共同發展。積極倡導建立"河西走廊旅游經濟發展共同體",組織統一的宣傳促銷活動,共塑"甘肅河西絲綢之路畫廊"品牌。加快建立酒泉·敦煌旅游經濟信息專網,公布特色旅游產品,旅游線路和價格,推出黃金旅游熱線,凸顯旅游精品,依靠網絡捕捉旅游信息,提高旅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4.挖掘古絲綢之路的文化內涵,創意形式多樣的旅茄子活動。創新與聯合是21世紀中國旅游業發展的兩大主題。依托古絲綢之路豐厚的文化底蘊,創新開發主題旅游,應是酒泉旅游業發展的一個有效途徑。酒泉要聯合國內外相關機構和中介組織,攜手從文化學術的角度,重新審視歷史,考察絲路,探尋西部,帶動旅游。發揮敦煌藝術的天然優勢,政府部門搭臺,學術組織唱戲,旅游產業借光,唱響中國酒泉·敦煌旅游金曲。精心策劃,創新主題,組織大漠風光探險、冰川獵奇、雅丹觀景、汽車拉力、沙漠駝鈴、鳴山滑翔等旅游活動,帶動旅游業的升溫和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