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观看在线亚洲人成网_久久激情国产_久久华人_狠狠干天天操_91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国产乱_1区2区3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毫不動搖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毫不動搖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總書記在這次新進中央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的重要講話,進一步闡述了黨的十七大的歷史任務和基本精神,對深入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提出了明確要求。講話高屋建瓴、內涵深刻,具有很強的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對于進一步統一全黨思想認識、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這里,我結合學書記重要講話和十七大報告,就毫不動搖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談談自己的認識和體會。

一、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最重要的是要毫不動搖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旗幟問題至關緊要。舉什么旗、走什么路,歷來是關系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根本問題。每當重要歷史關頭,都有一個進一步明確前進方向、明確旗幟道路的問題。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當代中國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改革發展進入關鍵階段,我們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在這樣一個重要歷史關頭,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仍然是黨內外、國內外關注的焦點。黨的十七大最重要的歷史貢獻,就是對這一根本問題作出鮮明有力的回答,高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十七大報告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這充分表明了我們黨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堅定決心,充分反映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緊緊抓住旗幟這一根本問題,不斷深化認識,不斷加深理解,進一步增強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的自覺性堅定性。

第一,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探索都是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展開、來深化的。在黨的十二大上,鄧小平同志第一次明確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命題,強調:“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從那時開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成為黨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主題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在改革開放新時期全部工作的主題。在這個根本問題上,我們黨始終是一脈相承、一以貫之的。

第二,黨的十七大報告通篇貫穿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主線,可以說是一篇系統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論。報告的標題,就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報告闡述的大會主題的第一句話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報告的結尾也落在了“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報告總結了十六大以來五年的工作,強調我們黨領導人民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報告回顧改革開放偉大歷史進程得出了重要歷史結論,強調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報告關于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關于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新任務,都是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展開的。報告提出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把我們黨建設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仔細研讀報告,我們還可以看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是總體上的要求,而且體現在各個方面、各個領域。比如,報告提出了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等等。綜觀報告全文,可以這樣說,報告鮮明的主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貫穿的靈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突出的主線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第三,黨的十七大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作為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斗的精神旗幟,更加突出、更加鮮明地寫入大會報告,寫入黨的章程。二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作出了更加完整、更加系統的概括,就是一面旗幟、一條道路、一個理論體系,強調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三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作出了集中概括,不僅揭示了這條道路的內涵是什么,而且指明了如何堅持和發展這條道路,提出了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的重大政治論斷。四是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概念,闡明這個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提出了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重大政治論斷。五是用一系列重大理論觀點、重大戰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把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要求貫徹到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方方面面。這些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充分表明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應當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在實踐中取得了巨大成就、顯示出蓬勃生機,但前進道路上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風險,也可能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干擾。要保證黨和國家事業健康發展,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關鍵是要做到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堅定不移地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引領偉大事業、推進偉大工程、實現偉大復興。中央強調用十七大精神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旗幟這個根本問題上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中央強調要頭腦清醒、立場堅定,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旗幟這個根本問題上頭腦清醒、立場堅定。

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就要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征

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馬克思主義必須是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必須是切合中國實際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植根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愿望、適應中國發展進步要求的社會主義。十七大報告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確、之所以能夠引領中國發展進步,關鍵在于我們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征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這一科學論斷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精辟的概括,深刻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和基本特征,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能夠引領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原因。

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在深刻分析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創立的。19世紀中葉,馬克思、恩格斯對整個人類歷史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作了最縝密、最深刻的研究,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了科學。他們提出,社會有機體的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社會基本矛盾推動人類社會不斷由低級向高級社會形態發展,資本主義必然被社會主義所代替;他們指出,東方落后國家可以走與西方不同的發展道路,在特定條件下有可能跨越資本主義制度的“卡夫丁峽谷”,而直接進入社會主義;他們強調,社會主義不是一種一成不變的東西,而應當和任何其他社會制度一樣,把它看成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可以說,這三個方面是馬克思、恩格斯對人類社會發展必然趨勢的基本構想,為后人建設社會主義新社會指明了正確方向。20世紀初,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取得勝利,使社會主義從理論變為現實。對于生產力水平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列寧花了很大精力進行研究探索,提出了“新經濟政策”和許多創造性的思想。他認為,社會主義是多樣的,一切民族都將走向社會主義,但走法卻不會完全一樣;認為社會主義不可能是純而又純的,必須在實踐中不斷加深和校正對社會主義的理解和認識;認為建設社會主義是長期的過程,應當利用市場、商品和貨幣關系,吸收資本主義的文明成果。列寧的探索盡管時間很短,但從理論和實踐上對科學社會主義作出了重要貢獻。同志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一個落后的東方大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并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進行艱辛探索。他強調,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具體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制定適合中國情況的路線方針政策和辦法;強調要以蘇為戒,從中國實際出發,獨立自主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強調要處理好社會主義建設的十大關系,正確區分和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同志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初步探索,我們黨帶領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嶄新實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立與發展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我們完全可以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科學社會主義的重要思想,貫穿了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在理論和實踐上都遵循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改革開放后,我們黨不斷深化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提出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等等,標志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把握得更加主動、成熟。

第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我們黨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命題,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大家知道,“”十年內亂曾使我們黨和國家一度面臨十分困難的局面,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而在這期間,世界經濟快速發展,新科技革命方興未艾,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面對國內的嚴重困難,面對世界的深刻變化,我們黨科學分析世界大勢,準確把握時代主題和人民愿望,在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的基礎上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勇敢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路。近30年來,伴隨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的加速發展,世界范圍內興起了一場以增強綜合國力為目標的變革浪潮,這個浪潮涉及國家之廣泛、影響程度之深刻、持續時間之長久,都是前所未有的。這期間,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世界社會主義遭受嚴重挫折。世界格局和國際形勢發生的巨大變化,深深地影響著世界歷史的進程,也深深地影響著社會主義的發展進程。在這個復雜的歷史過程中,我們黨始終堅持以寬廣眼界觀察世界,以科學思維審視時代,積極適應世界形勢變化,認真汲取世界社會主義的經驗教訓,提出了趕上時代的偉大號召,在改革開放中大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在競爭比較中積極借鑒人類一切有益文明成果,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自我完善和發展。可以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始終與世界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始終與人類文明進步緊密聯系在一起,順應了時代潮流,體現了時代要求。

第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立足我國基本國情、從我國實際出發提出來的,是用來解決我國發展問題的。我國基本國情是什么呢?就是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問題,是黨的十三大根據鄧小平同志的重要思想進行系統論述的。十三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我們必須堅持而不能離開社會主義,同時我國社會主義社會還處于初級階段,我們必須從這個實際出發而不能超越這個階段。此后,黨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強調和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問題。十七大報告又對我們面臨的基本國情作了進一步闡述,深刻分析了當前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強調這些階段性特征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具體表現。概括起來就是“一個巨變”、“四個深刻變”、“兩個沒有變”。“一個巨變”就是: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不懈努力,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從生產力到生產關系、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筑都發生了意義深遠的重大變化;“四個深刻變”就是: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兩個沒有變”就是: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正是由于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作出了正確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有了科學依據和堅實基礎。這么多年來,我們黨始終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制定方針政策,始終依據基本國情來推進改革、謀劃發展。可以說,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都是建立在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的清醒認識和準確把握基礎之上的。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族特色還鮮明地表現在,以中國獨特的文化形式和思維方式對馬克思主義作了中國化的表達,汲取了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豐富營養,具有鮮明的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第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鮮明的實踐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的,有著深厚的實踐基礎,并在指導實踐中顯示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對此,十七大報告作了全面深入的闡述。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熔鑄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十七大報告用“三個永遠銘記”,概括了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探索和發展的歷史功績。十六大以來,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踐中堅定不移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繼續推向前進。這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幾代中國共產黨人薪火相傳、接力推進的。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總結實踐經驗基礎上不斷豐富和發展的。我們黨是一個善于通過總結實踐經驗不斷發展壯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同志曾生動地指出,我們黨是靠總結經驗吃飯的。鄧小平同志強調,每年領導層都要總結經驗,對的就堅持,不對的趕快改。我們不靠上帝,而靠自己努力,靠不斷總結經驗,堅定地前進。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每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都在總結歷史經驗特別是對改革開放進行階段性經驗總結的基礎上,明確新的發展方向,提出新的發展目標。十七大報告專門用一個部分回顧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歸納了“十個結合”的寶貴經驗。可以說,這“十個結合”是黨領導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全部經驗的總概括和集大成,升華了我們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實踐中顯示出強大生命力。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進程。十七大報告用“三個最”、“三個面貌”高度概括了改革開放新時期的偉大成就。“三個最”就是: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最顯著的成就是快速發展,最突出的標志是與時俱進。“三個最”帶來了“三個面貌”的歷史性變化,即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大國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續快速發展起來,給我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使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今天,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中國的發展不僅使中國人民穩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廣闊道路,而且為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時代特色”+“民族特色”+“實踐特色”,構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征。深刻領會和把握這些基本特征,最重要的就是總書記強調的:一是,無論革命、建設還是改革,都要獨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照抄照搬別國的經驗、別國的模式從來不能成功。二是,要敢于和善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的實際和時代條件結合起來,堅決走充滿生機活力的新路,決不走實踐證明是封閉僵化的老路,也決不走那種改旗易幟、放棄共產黨領導、放棄社會主義的邪路。三是,在道路問題上,中央領導集體要堅定不移,全黨同志要堅定不移,全國人民要堅定不移,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航船沿著正確航向不斷乘風破浪、乘勝前進。這是我們黨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需要我們在未來實踐中始終牢記、認真遵循。

三、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就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十七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做了精辟概括,這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理解和把握這條道路,可以歸結為“一個基本路線”、“一個總體布局”和“一個發展目標”。

第一,“一個基本路線”,就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路線。黨的基本路線是在深刻認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準確把握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根本任務的基礎上制定的,反映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規律,集中體現了我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要求。十七大報告從黨和國家生命線的高度,進一步強調了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的極端重要性。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關鍵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黨和國家的各項工作都要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牢牢扭住這個中心,而不能離開這個中心,更不能干擾這個中心。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必須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任何時候都決不能動搖。這是我們事業經受風險考驗、勝利達到目標的最可靠的保證。

第二,“一個總體布局”,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總體布局。這個總體布局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歷史發展過程。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提出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布局: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定不移地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堅定不移地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堅定不移地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并且使這幾個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進。十五大、十六大進一步明確了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全面發展的目標和政策,深化了對總體布局的認識。十六大以后,我們黨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任務,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由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發展為包括社會建設在內的四位一體。十七大報告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長遠發展出發,對四位一體總體布局進行了系統闡述,對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戰略任務作出了全面部署。

把握四位一體總體布局,有很多方面,著重要從制度、方向、戰略重點上來認識和領會。在經濟建設上,最重要的是要堅持“一個體制、兩個制度”。“一個體制”,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既有利于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又有利于發揮市場經濟的長處,是我們黨的偉大創舉。“兩個制度”,就是十七大報告強調的:要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新格局;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政治建設上,最重要的是要堅持十七大報告提出的“一個統一”、“四個制度”。“一個統一”,就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四個制度”,就是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報告還強調,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這是保證政治體制改革取得成功的關鍵。在文化建設上,最重要的是:把握“一個方向”,就是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建設“一個體系”,就是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堅持“兩手抓”,就是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達到“三個更加”的目標,就是興起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在社會建設上,最重要的是:抓住“一個重點”,就是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突出“一個重大任務”,就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達到“五個有”的目標,就是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

第三,“一個發展目標”,就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設計了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宏偉藍圖,這就是:第一步,從1981年到1990年國民生產總值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從1991年到2000年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國民生產總值再翻兩番,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上個世紀末在第二步戰略目標即將實現的時候,十五大對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作了進一步規劃,明確提出了“小三步走”的發展目標,即:到201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到2020年,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紀中葉新中國成立10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在此基礎上,十六大明確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就是要通過20年的努力奮斗,把我國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建設成為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十七大順應形勢發展和人民意愿,提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同時,把“和諧”作為現代化建設目標的重要內容,明確提出要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更加全面、更加豐富。

“一個基本路線”、“一個總體布局”、“一個發展目標”,三者相互聯系、相輔相成,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基本路線是總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根本遵循;總體布局是基本內容,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具體展開;發展目標是宏偉藍圖,是我們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努力方向。

四、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就要始終不渝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概念,指出:這個理論體系,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在理論創新上繼往與開來的結合、堅持與發展的統一。我體會,深刻領會這一理論體系,應當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一個科學完整的理論體系。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緊緊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從實踐到理論、再從理論到實踐,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創造。這個理論體系始終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三大基本問題而展開、而深化、而不斷豐富。一是緊緊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重大問題展開的。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建立的社會主義制度是個好制度,必須堅持。但問題是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我們的經驗教訓有許多條,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過去社會主義建設中出現的曲折和失誤,歸根到底就在于對這個問題沒有完全搞清楚。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對這一首要問題進行了深入探索,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路線、發展道路、發展階段、發展戰略、根本任務、發展動力、依靠力量、國際戰略、領導力量和根本目的等問題上,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理論觀點,比較系統地回答了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以后,怎樣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這一重大問題,把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二是緊緊圍繞“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這一重大問題展開的。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我們黨已經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斗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并長期執政的黨;已經從受到外部封鎖和實行計劃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鄧小平同志在八十年代初就提出了“執政黨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黨,執政黨的黨員應該怎樣才合格,黨怎樣才叫善于領導”的問題。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緊緊抓住這一重大課題進行了不懈探索,從提出“中國問題的關鍵在于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到提出“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到提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黨的先進性建設”等等,形成了一系列加強黨的建設的獨創性理論觀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三是緊緊圍繞“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一重大問題展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靠發展來不斷鞏固和推進的。社會主義要強大,體現優越性,關鍵在發展。尤其是我國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和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長期面臨著西方國家的巨大政治壓力和經濟壓力,面對著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改善人民生活的繁重任務,解決好發展的問題就更為緊迫。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對什么是發展、為什么發展、怎樣發展,發展為了誰、發展依靠誰、發展成果由誰享有等重大問題進行了探索回答。從提出“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發展才是硬道理”、“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到提出“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中的問題要靠發展來解決”、“發展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發展”,再到提出“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又好又快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平發展”等等,使我們黨對發展問題的認識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總而言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勇于開拓、勇于創新的偉大成果,用一系列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科學的理論體系,開辟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境界。實踐永無止境,創新永無止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不斷深化,這個理論體系也必將繼續得到豐富和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黄色免费网址 | 欧美日韩综合精品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精品一区在线 | 深夜福利久久 | 亚洲欧洲精品在线 | 免费在线成人 | 欧美日本不卡 | 久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无限制 | 国产综合久久久 |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 久久久福利视频 |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 | 亚洲福利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 |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跳 | 精品欧美乱码久久久久久1区2区 |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吹潮 | 国产大尺度视频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国内黄色精品 | 欧美极品少妇xxxxⅹ喷水 |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秋霞 | 99国内视频 | 欧美爱爱视频 | 日韩欧美精品在线 | 激情av在线 | а√在线中文网新版地址在线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 | 在线欧美日韩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本 | 黄色免费网站入口 | 香蕉成人啪国产精品视频综合网 | 国产在线视频网站 |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 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