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防洪法貫徹實施及備汛情況的匯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主任、各位委員:
根據荊州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關于視察《防洪法》的通知精神,現就我縣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以下簡稱《防洪法》)的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貫徹執行《防洪法》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水利行政執法是代表縣人民政府依法對水資源、水利防洪工程設施行使管理權。《防洪法》頒布實施后,在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有效管理水資源,水利防洪工程設施等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今年以來,我縣開展了以執法監督檢查為重點,維護水利防洪設施安全;以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為目標,加強水資源的統一管理;以水事案件查處為手段,依法行政、依法治水、依法防洪,確保了《防洪法》的貫徹實施。
我們在宣傳貫徹《防洪法》,切實加強執法制度建設、增強隊伍素質,提高執法能力、增強管理水平等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采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
增強全縣人民的水患意識,樹立依法治水、依法防洪觀念,喚起全社會關心水、珍惜水、保護水,參與防洪治理,是水行政執法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們每年以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中國水周”、12月4日“中國法制宣傳日”為契機,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做到了水法規宣傳常抓不懈,并把水法規宣傳貫穿于水利工作的始終。一是通過電視廣播,宣傳貫徹水利法規,增強全社會的水法意識;二是采取散發宣傳資料、懸掛橫幅、出動宣傳車、街頭咨詢等形式集中宣傳,大力營造水行政執法氛圍;三是抓好社會各層面的宣傳,增強水法規宣傳的深度和廣度;四是抓住全縣防汛工作會議、水利工作會議的有利時機,有針對地面向廣大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宣傳《防洪法》;五是把《防洪法》作為“四五”、“五五”普法教育的重要內容,隨縣人大、縣法制辦組織的普法演講團到各鄉鎮進行巡回演講宣傳;六是結合辦案開展宣傳,維護水行政執法的嚴肅性。充分運用各種傳媒手段,面向社會廣泛宣傳,使《防洪法》入耳入腦、深入人心。今年來共印發宣傳單10000多份,刷寫永久性固定標語1000多條,懸掛橫幅標語200多條,并投資萬元在水利局辦公樓頂部建成了一塊長15米、高6米的永久性水法宣傳公益廣告牌。通過廣泛宣傳,提高了全社會的水法律意識和水法制觀念。
(二)嚴格規范管理,加強制度建設,增強執法能力,提高執法水平。
2002年以前,由于各種原因,在水利行政執法上存在著利益驅動、越權審批、侵權違法、以罰代法,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法紀觀念淡薄,執法無合力等現象,水利防洪工程設施經常有人為破壞的情況發生,為此,我縣狠抓了執法能力建設。
一是爭取縣委、縣人大、縣政協的支持。堅持把防洪抗災列入縣“四大家”領導的重要議事日程,研究有關問題,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解決實際困難。縣政府明確在水利防洪工程管理范圍內的建設,未經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批準,城建部門不得辦理《規劃許可證》,土地部門不得辦理《土地使用證》。縣委、縣政府把水政執法納入依法治縣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各級黨政領導干部政績考核的必考內容,每年都要與各鄉鎮簽訂水利工作目標責任狀,在考核各鄉鎮年度水利工作時,實行水政執法一票否決制。
二是嚴格實行行政執法“五制”,認真開展自我檢查,提高執法隊伍整體素質。按照《水政執法目標管理責任制》、《水政執法督察檢查制》、《水政執法公示制》、《水政執法錯案及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水政執法廉政責任制》等“五制”的要求,認真查找本地在執法能力、執法保障、執法制度和執法人員形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認真開展“五查”,即:一查思想品質,看政治是否過硬。樹立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原創:二查職責履行,看是否依法行政。樹立忠于職守、克己奉公、執法為民的職業道德;三查作風轉變,看是否服務基層。樹立立足本職、樂于奉獻、銳意進取的優秀品格;四查辦事公正,看是否廉潔自律。樹立率先垂范、秉公辦事、清正廉潔的良好風范;五查執法保障,看執法裝備是否完善。同時,對水利行政執法人員在工作中貪贓枉法、不公正執法造成危害的,責令停職停薪檢查,待崗一年,情節嚴重、影響極大的一律下崗;對水管單位的主要領導疏于水政執法工作管理,越權審批的,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由審批者個人負擔,并由其審批者收回影響;對玩忽職守,造成較大危害或影響的,要引咎辭職。
三是認真開展創建水利執法模范鄉鎮活動。創建水利執法模范鄉鎮是依法行政、依法治水、保障水利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是貫徹實施《防洪法》的重要舉措。這幾年,我們在全縣開展了“創建水利執法模范鄉鎮”活動,通過宣傳水利法律法規,落實執法責任,加大執法力度,有力地推動了依法行政、依法治水、依法防洪工作,基本解決了越權審批、重復執法、重罰輕管、執法不嚴等問題。在創建活動中,鄉鎮政府成立領導小組,建立工作專班,制訂工作計劃,形成“鎮有衛士、村有哨所”的執法立體信息網絡,實現“有案必報、有案必查”的工作目標,向“水事糾紛零發生”的目標邁進。
四是堅持水政監察員及全縣水利干部的法制培訓學習制度。通過全面、系統地學習,準確把握法律條文,熟練掌握法律原則,提高了執法隊伍的整體素質。經過培訓、考核,全縣重新任命了35名水政監察員,荊江大堤配備專職水政監察人員13名。
(三)強化水行政管理職能,加大打擊力度,維護水防洪工程的安全和完整。
立法是根本,執法是關鍵。強化管理,嚴格執法,加大水事違法案件的打擊力度,維護正常的水事秩序,是《防洪法》、《水法》等法律法規賦予我們水行政主管部門的主要職責。我們主要從三個方面依法治水管水。
一是嚴厲打擊長江非法采砂。我縣長江河道屬禁采區,境內沒有采砂作業點,由于非法采砂利潤大,受暴利驅使,極易誘發偷采現象。我們依照《水法》、《防洪法》和《長江河道采砂管理條例》的規定,克服裝備不全、經費不足等困難,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監督管理,對轄區內的采砂作業船舶登記注冊,指定停靠點,派專人看管,從源頭上堵住采砂管理“漏洞”;每月定期對所轄江段進行巡查,打擊偷采行為,深夜組織執法人員對偷采重點嫌疑船泊進行蹲點查處。今年來,我縣沒有發生一起偷采案件,維護了良好的禁采秩序,保障了我縣荊江大堤安全和長江荊江河段的河勢穩定。
二是加大河道清障力度。保護水、水域、水工程及其它防洪設施,是《水法》、《防洪法》賦予我們的重要職責。每年在汛前組織開展水利工程執法大檢查,對荊江大堤、耀興民堤和內垸渠道進行全面清障,拆除違法建筑物,消除各類安全隱患,確保行洪安全和水利防洪工程設施正常運行。今年來,共拆除各種建筑物200多處、攔河漁網100多張,清除攔水垱壩60多處。特別是今年元月24日正式實施的西干渠水利血防綜合治理第一期工程,涉及沿渠879座墳墓、房屋206間面積15000平方米、林木52577株、電桿174根等違章建筑物的拆遷,成為工程順利實施的一大障礙,為此,縣水政執法部門成立了拆遷專班,在工程指揮部的領導下,通過媒體造聲勢、送拆遷公告、逐村逐戶上門做工作、簽訂拆遷合同等措施,保證了工程拆遷按計劃進行,出色的完成了工程拆遷任務,為西干渠工程按期順利完成提供了強有力的執法保障。
三是強化水資源統一管理。依照《水法》、《防洪法》的有關規定,對地表水、地下水、水質與水量實行整體綜合管理,統一規劃、配置和調度水資源,對城區洗車行業取用地下水進行了全面整治,統一發放了取水許可證。對全縣水資源現狀進行了全面普查,做好了地表水、地下水現狀的分析、規劃;按照上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求,做好了水資源的統計上報工作,月報、季報做到了不少報、不漏報;加強入河排污口的監督檢查,落實了入河排污口審批制度,對白馬造紙廠不按規定達標排放污水,下達了停業整頓通知,以保證城鄉居民生活、生產用水安全;實施取水許可制度,對不按規定安裝取水計量設施的單位和個人采取措施,規范水資源有償使用行為,加強節約用水管理。從而避免了水資源管理上的條塊分割、政出多門等現象,促進了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推進了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四)狠抓防汛費征收、管理。
一是主動征收。每年年初,我們及時制訂出收費計劃,爭取縣防汛指揮部盡早下發收費文件,依靠法規政策全額征收。二是管好費源。為防止防汛費少收、漏收,我們根據每年《江陵統計年鑒》統計的從業人員,逐一核對各單位人員情況,摸清費源基數,把該收的錢一分不少的收上來。三是強化征收措施。堅持文明收費,嚴格杜絕無證無票亂收費,執行收費“八不準”,不斷加強自我約束,對征收難度較大的城區個體工商戶,委托縣工商部門代征代繳;對行動遲緩不按規定時間上繳的單位,由縣防汛指揮部通報批評;對極少數“釘子戶、難纏戶”在多次上門做耐心細致的工作后仍拒繳的,按法律程序征收。四是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切實做到防汛費專款專用,嚴禁挪作他用。
我縣在依法治水和依法防洪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先后查處各類水事違法案件70多起,結案率達100%。在水行政執法過程中,做到亮證上崗,確保了執法主體合法、程序合法、行為合法,沒有發生一例申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和變更撤銷行政行為的事件。執法隊伍依法行政的能力和辦案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連續兩屆被省水利廳評為行政執法先進單位,連續五年被市水利局評為水行政執法優秀單位。2006年我縣又被省水利廳定為全省水行政執法系統開展“加強‘四項建設’,爭創一流隊伍”活動的八家示范單位之一。
二、備汛工作情況
(一)組織領導到位
根據上級水利防汛工作部署,按照“抓早、抓緊、抓實”的防汛抗災指導原則,根據省、市防辦關于開展汛前檢查的通知精神,縣防辦于2月24日下達了《關于認真做好備汛工作的通知》(江汛辦〔2006〕1號),對全縣的備汛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隨后又根據人事變動情況,明確了縣防汛排澇抗旱指揮部指揮長和成員職責分工、荊江大堤防汛連鎖責任制責任人和分蓄洪區安置轉移任務,修訂和完善了防汛抗災責任制,從而使防汛期間的調度指揮、防汛搶險、物資儲備、后勤保障等工作都做到了責任明確到崗,分工細化到人,保證了全縣防汛各項工作組織得力,領導到位。
(二)防汛物資儲備到位
為確保長江大堤汛期搶險物資器材正常調運,我們對各類防汛器材進行了認真清點、登記,切實做到帳物相符。據統計,共儲備防汛砂石料92841.4m3。其中粗砂20679.25m3、塊石33288.89m3、瓜米石13504m3、卵石25369.26m3。防汛器材備有發電機4臺、馬燈500盞、鐵鍬65把、編織袋15000條、管涌停1噸、沖鋒舟2艘、滲漏探測儀1臺、清水泥漿泵2臺、柴油泥漿泵3臺。內垸四湖流域儲存砂石料3871.47m3。其中:粗砂1398m3、卵石2473.47m3。麻袋37350條、編織袋3500條、木樁126.41m3。下達各鄉鎮的防汛民籌器材儲存任務為編織袋15萬條、木樁80m3、稻麥草4萬公斤,這些任務已全部完成,并在5月31日至6月1日的全縣備汛工作督辦檢查中予以清點驗收并登記造冊,其他商籌器材任務也在5月26日的全縣防汛工作會議上以文件表格形式下達相關單位落實,一旦需要,保證調得出、用得上。
(三)防汛抗災預案到位
修訂完善防汛抗災預案是十分重要的非工程措施,是奪取防汛抗災勝利的保證。3月28日,我們組織修訂和完善了防汛抗災預案和防洪、排澇、抗旱調度方案;5月10日,縣、鄉鎮管理區二級防汛指揮機構全部調整到位;同時,荊江分洪江南防守段面40公里(樁號661—621)已按每公里100人落實到責任單位和責任人,人畜轉移安置工作已按要求落實到各鄉鎮。各鄉鎮、管理區已落實了防汛抗災責任制,并修訂和完善了各項防汛抗災預案和調度方案。各鄉鎮、流域指揮部防汛搶險突擊隊和搶大險應急機動分隊的人員已按縣防指的要求,以民兵建制落實到村組,并對人員進行了登記造冊。全縣成立防汛搶險突擊隊9個、隊員3000人,搶大險應急機動分隊3個、隊員1500人,按民兵建制編序,人員名單已于4月底報指揮部備案。全縣防汛通訊系統及相關輔助設施已基本到位,防汛抗旱工作做到了統一指揮、運行有序。
(四)汛前檢查到位
從2月24日起,我們采取管理部門拉網式查、縣長江防汛指揮部負責人帶隊重點查,縣委、縣政府、縣防汛指揮部主要負責人督辦查的汛前徒步大檢查,先后對堤身、堤面、外灘、堤防防洪設施、防汛器材及違章建筑、壓拔井、水空調等危及堤防安全的各種隱患進行了全面檢查,特別是針對近年來日益老化的護岸和違章水井作了重點檢查,并對所檢查的項目逐一登記建卡備案。縣人大、縣政協也分別于3月29日和4月27日檢查了備汛工作情況。通過各級政府和各部門的反復查、專班督,為今年的安全度汛打下了良好基礎。
(五)整險除險到位
通過大規模的汛前檢查,我們對危害防洪安全的重大險情及時進行了整治,對影響防洪安全的隱患采取了應急處理措施。
一是完成了長江西流堤段崩岸整治工程。2005年12月7日,西流堤(耀新民堤樁號12+462~12+708)發生嚴重崩岸險情,全長246m,系非連續性的三處崩岸。加之該堤段坡陡無灘,僅12m的外平臺在短短幾天就全部崩塌,險情直接威脅堤身安全,形勢十分嚴竣。省、市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國家從特大防汛經費中撥付70萬元用于崩岸整治,我縣成立了“長江西流堤崩岸搶險指揮部”,迅速組織專班對該險情進行搶護。工程由荊州市永興水利工程建設有限公司負責施工,于2005年12月23日動工,2006年4月20日全面竣工,共完成水下拋石4367m3、干砌石719m3、漿砌石138m3、接坡石1300m3、削坡土方2878m3。保證了該堤段今年安全度汛。
二是完成了顏家臺攔水閘整險加固工程。顏家臺攔水閘是顏家臺春灌站的附屬工程,擔負著我縣25萬畝農田引水灌溉任務,為農業穩產高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該閘在去年4月春灌運行時,閘中部出現流砂現象,造成部分閘墩沉陷。為此,我們共籌資40萬元對該閘實施了整險加固,工程于今年1月4日正式動工,3月25日竣工并通過驗收,實際完成土方2500m3,拆除砼181.2m3,拆除漿砌石175m3,澆筑砼727m3,漿砌石148m3。
三是完成了顏家臺閘應急處理工作。觀音寺、顏家臺兩座大閘是荊江大堤重要的灌溉涵閘,兩閘設計流量分別為56.79m3/s、50m3/s,灌溉面積146.3萬畝,年均引水量達2.8億m3,為灌區的農業生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由于去年汛期開閘引水時,發現顏家臺北孔閘門在啟閉過程中發生異常振動和響聲。為確保今年汛期涵閘安全運行,今年2月,縣河道分局委托湖北省水利水電工程質量檢測中心對該閘進行了全面檢測,并將勘測情況專題報告了市防指,勘測結論表明,險情發生的主要原因為閘門中心線偏離、閘槽變形、閘門支承輪損壞,從而導致啟閉時轉動不靈,出現“卡死”發生異常振動和響聲。計劃在汛后根據檢測結論和建議,制定相應的施工方案,籌措資金進行全面整治。為保證該閘安全度汛,目前,針對該閘的運行狀況,縣防指已將《顏家臺閘二00六年度汛預案》下發至各指揮部依照執行,《預案》中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加強24小時監控;二是控制開閘流量和啟閉次數;三是增加防守領導、技術人員和勞力;四是做好蓄水反壓,五是備足應急搶險物資器材。
(六)機電泵站及涵剅閘維修到位
全縣55千瓦以上的固定電力排灌站189處352臺,總裝機容量30530千瓦。經檢查核實需維修94處186臺16590千瓦,常規保養32處58臺套,計劃維修資金124萬元,實際完成維修資金125萬元。
全縣49處大中型涵閘的常規維修保養,自2月中旬開始,至4月20日已基本完工;128處鄉鎮管理的小型涵閘,共落實維修資金24.8萬元,全部維修任務已于4月25日前全部完成。
(七)內垸水利建設任務落實到位
1、2006年度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2006年度全縣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重點為灌渠疏挖配套,排渠整險加固、農村安全飲水、水利血防綜合治理及農業綜合開發五大工程。我們按照“防汛保平安、抗災奪豐收、建設促發展”的水利工作要求,進一步明確了“夏汛冬防、加固堤防,未雨綢繆、春災冬抗”的水利建設指導思想,使年度水利建設突出四個主要特點:一是在行動上突出一個“早”字;二是在措施上突出一個“搶”字;三是結帳上突出一個“硬”字;四是在質量上突出一個“優”字。經過去冬今春的苦干,為今年的防汛抗災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礎。我縣年度計劃安排土方總任務250.65萬方,工程總處數296處。截止目前,全縣實際完成疏挖各級排灌渠道49條長189km;完成滅螺治理面積1026畝,改造釘螺滋生地1334畝;農業綜合開發工程完成1.8萬畝,配套建筑物85處。實際完成土方總量為274萬方,占計劃任務的109.3%。
2、西干渠水利血防綜合治理工程
西干渠水利血防綜合治理工程是解決我縣溝渠排水不暢、農田漬澇成災、血吸蟲病肆虐橫行的重點水利工程,工程計劃總投資為5000萬元,其中國家投資1500萬元,地方配套3500萬元,今年的主要工程任務是渠道疏挖10.5km,土方160萬方,修建沉螺池2處。該工程自開工以來,中、省、市、縣領導多次到施工現場實地查看并指導工作。從今年2月21日開始,在項目資金沒有全部到位的情況下,我縣不等不靠,成立指揮部,開始施工建設。兩個多月來,工作人員克服不利天氣影響,拆遷房屋、砍伐樹木、疏挖渠道,如期完成施工任務并通過竣工驗收。工程完工后,西干渠過流能力將達到120—150m3/s,是實施前50m3/s的2—3倍,排澇標準由原來的五年一遇提高到十年一遇,能很好地解決項目區漬澇成災、血吸蟲病肆虐問題,為我縣農業豐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社會和生態效益顯著。
3、農村安全飲水及沿江改水工程
今年我縣被確定為全省首批血防綜合治理整縣推進三個試點縣市之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我縣飲水安全工程分為農村安全飲水和沿江改水兩部分,計劃用三到五年時間完成,共解決39.72萬人的飲水困難。
1、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根據省發改委、省水利廳《關于下達2005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投資計劃的通知》(鄂發改農經[2005]795號),我縣農村飲水安全項目計劃投資536萬元,其中:中央預算內專項資金222萬元,地方配套314萬元,解決血吸蟲疫區1.5萬人飲用水問題。目前,工程建設已全面展開,預計在六月底可建成通水。
2、沿江改水工程。我縣沿江農村飲水安全項目涉及6個鄉鎮、41個行政村、13918戶、6.41萬人,共需資金2307.6萬元,國家應投入1154萬元,地方配套1154萬元。今年計劃實施觀音寺水廠、馬市水廠、秦市河淵水廠新建工程及郝穴水廠管網延伸工程,解決沿江26個村、5326戶、2.27萬人的飲用水問題。工程總投資822萬元,其中:省財政專項資金410萬元,地方配套資金412萬元(受益戶籌資133萬元,缺口279萬元)。目前沿江改水工程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年底可全部建成受益。
4、觀音寺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建設
觀音寺灌區為省管大型灌區,項目規劃總投資5.07億,工程實施后能大幅度改善灌區內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作物復種指數,經濟效益巨大。通過幾年來的不懈努力,該項目于今年正式啟動,國家發改委、水利部于2005年10月份行文,下達了第一期(2005~2007年)2780萬元的項目投資計劃,目前已到位項目資金600萬元,其中國家資金300萬元。截止目前,工程設計和招投標工作已結束,各項施工準備已完成,近期將正式動工。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基層干部群眾對水行政執法工作缺乏足夠的認識。在水行政執法活動中,對違法行為雖有處理,但思想觀念從傳統水利向資源水利和現代水利轉變還有待加強。主要表現在渠道亂耕、亂建、亂種、亂扔等“五亂”現象比較普遍,導致水事違法行為禁而不止,止而不久。在水利工程設施管理上,還沒有形成統一的管理格局。權屬不明,各自為戰,確權劃界沒有落實,也是導致水行政執法難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時,水行政執法工作沒有得到少數地方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存在行政干預現象,欠繳和拒繳水利規費的現象嚴重,《防洪法》、《水法》還沒有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
2、護岸工程有待進一步整治。我縣荊江大堤防守責任段面有69.5公里,占全長186.55公里的37.3%,其中直接擋水堤防總長36.695公里,護岸段長31.35公里。三峽工程建設以來的清水下泄,引起下游河勢發生一系列變化,特別是西流堤段的主泓道北移,導致堤防崩岸險情年年都有發生。目前、文村夾734+450~735+000段及鐵牛磯、祁沖、陳家灣、觀音寺等護岸段實施了綜合整治,至今運行良好,其余部分均為老護岸段,防洪標準較低,基礎薄弱。去年12月,長江西流堤又發生嚴重崩岸險情,其整險工程雖已完成,但仍屬臨時度汛工程,還沒有通過今年的洪水考驗,從以上情況看,我縣所轄堤段護岸工程情況不容樂觀,急需進一步整治。
3、沿堤違章水井依然是威脅堤防安全的重大隱患。今年是啟動沿江改水的第一年,沿堤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問題還未得到全面解決,部分已封堵的水井又有啟用的現象。經堤防管理部門調查核實,沿堤500~1000m范圍內原有違章水井2038口,現仍存在違章水井893口;直接擋水堤段500m范圍內原有違章水井127口,現有68口。由于水井封堵后人畜飲水無法解決和封堵資金籌集難,導致封堵進展緩慢。
4、部分機電泵站、涵剅閘等小型水利工程設施老化且損毀嚴重,不能發揮應有的排澇抗災效益。
四、下段工作打算
目前,已進入主汛期,為認真落實依法治水、依法防洪,全面做好今年的備汛工作,將從四個方面加大力度。
1、進一步加大《水法》、《防洪法》的宣傳力度。抓住防汛抗災這個關鍵時期的關鍵環節,有針對性地開展區域宣傳、流域宣傳、工程宣傳,以保障《水法》、《防洪法》得到認真貫徹落實。
2、進一步落實防汛抗災責任制。原創:各級防汛指揮長、責任人,按要求必須近期到分管的防汛抗旱工程和區域,檢查備汛備旱情況,盡快熟悉情況,研究解決問題,切實做到職務到位、思想到位、指揮到位。
3、進一步開展查險整險。針對汛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各地、各部門真正做到切實加強領導,定責任、定措施、定時間,現場督辦,確保在6月20日前完成查加任務和除險工作。繼續將6月份作為“查險整險月”,突擊開展查險整險活動,消除險情隱患。各地防汛責任人和督查責任人,負責帶隊對防守的區域及工程的防汛抗災準備再次進行拉網式的徒步大檢查,發現險情,及時處理,盡可能把各類險情隱患消滅在大汛到來之前。
4、進一步加強防汛隊伍建設。嚴格按照群防與專防相結合的原則,對組建落實的一、二、三線防汛搶險隊伍,適時組織實戰演練。要求一線勞力固定到人,掛牌上崗;二、三線勞力隨時聽從調遣。
為確保實現“防洪保平安、抗災保豐收、建設促發展”的水利防洪工作目標,我們將以市人大這次視察活動為契機,大力開展以行政負責人為龍頭、以防汛連鎖責任制為紐帶,以責任人、防守單位、協防部門為基礎的汛前大檢查,真正把思想落實到位、措施落實到點、責任落實到人,進一步細化防汛預案和調度方案,適時組織防汛突擊演練,按實戰要求抓好每一個環節。對除險加固工程,實行倒排工期,強化質量、強化進度、強化措施,強化責任,確保安全度汛,確保《水法》、《防洪法》在我縣得到認真貫徹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