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海洋漁業局管理匯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來,我區海洋與漁業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海洋與漁業主管部門的重視支持下,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海洋工作會議精神,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漁業增效、漁民增收”為中心任務,強化服務管理,引導全區海洋與漁業生產者凝心聚力,克服當前各種困難及不利因素所帶來的影響,促進了全區海洋與漁業生產穩步發展。全年水產品總產量達到22978噸,漁業總產值3.98億元。其中:海洋捕撈10132噸,產值8391.8萬元;水產養殖12529噸,產值9739.5萬元;水產品加工量13550噸,產值2億元。漁業成為農業增收的重要部分,漁業總產值約占農業總產值的28%。我們主要抓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強化“管理、服務”職能,保障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
今年來,我們牢固樹立執政為民的理念,規范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維護漁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促進了我區漁業的穩定發展。
(一)強化執法管理,保護漁業資源環境。今年來,漁政共出航170天,檢查漁船600艘,處理違規漁船141宗,其中電魚119宗,違反禁漁區、禁漁期15宗,無證作業6宗,違反許可證制度1宗,罰沒款32萬元。及時有效地打擊電魚等違規作業,進一步保護了海洋漁業資源可持續發展。
(二)加強監管,確保伏季休漁順利完成。在區委、區政府統一部署下,各部門通力協作,加強伏季休漁管理。大力開展休漁宣傳,組織休漁聯合大檢查3次,確保應休漁船按時休漁和安全渡休,全區應休漁船105艘,無一違規。同時,積極主動做好休漁期間特困漁民幫扶工作,在市、區二級政府的重視關心下,共發放大米34500公斤、食油1575升及休漁困難漁民補助資金8.40萬元,深受漁民群眾好評。全區所有應休漁船沒有一艘違規出海生產,漁民主動參與漁船管理,漁區呈現了“三好”景象:即漁區秩序好、漁船管理好、漁民生活安排好。
(三)強化安全監管,構建“平安漁業”。今年以來,共開辦漁業安全生產、職務船員座談會、培訓班2場次,培訓船員250人(次)。組織漁民學習《漁業法》、《*市漁業安全生產管理規定》、《*市漁業船舶出海生產安全操作規程》等知識,引導幫助漁民群眾配備救生圈和滅火器等安全生產器材。目前,全區215艘大小漁船配備救生衣1100件、救生圈390個、滅火器390個、救生浮114個。全區大小漁船都配齊、配足了安全救生設備,大大提高了我區漁民救生自救能力。
(四)全力以赴,做好漁用柴油漲價補貼發放工作。漁用柴油漲價補貼的發放,使漁民群眾得到真正的實惠,對漁業生產起到最大的扶持力度。繼去年二批發放漁用柴油漲價補貼421.75萬元后,今年上級下撥我區二批漁用柴油漲價補貼資金675.67萬元,接到上級補助資金后,我局和區財政局等部門非常重視,本著對漁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切實抓好補貼資金發放審核各項工作,目前補助工作已全面完成,補助資金已全部發放到漁民手中。
(五)開展檢查培訓,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進一步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舉辦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培訓班、座談會2場(次)。加強引導監督,組織水產技術人員和執法人員對全區主要養殖基地及漁藥店等進行專項檢查2次,大力宣傳規范經營和使用水產藥物的有關法律法規。對全區主要水產養殖場及水產投入品經營店進行逐一檢查,指導養殖戶學習掌握水產品健康養殖和無公害養殖模式、水產品質量安全操作規程。并要求實施水產品生產記錄制度,定期填寫“水產養殖生產記錄表”。強化了漁藥店經營者以及養殖場對食品安全的認識,有效地促進我區的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保障人民群眾吃上“放心水產品”。
(六)加大力度,監管海洋自然保護區。加大對田心灣南方鱟、練江口等自然保護區的保護管理力度,大力宣傳海洋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不斷提高人民群眾保護海洋環境的意識。一年來漁政部門出動執法快艇76艘(次),加大保護區內的巡查監管力度,保護區內酷捕現象得到有效抑制。開展人工增殖放流,在田心灣、海門灣幼魚蝦繁殖保護區放流長毛墨吉對蝦苗1190萬尾。同時,認真做好漁業資源監測工作,及時上報2艘監測漁船的漁撈日記的綜合統計資料,為海洋漁業資源監測提供依據。
(七)積極主動,完成養殖用海普查登記。根據上級有關政策規定,制訂《*區養殖用海普查登記工作實施方案》,經審議以區政府辦名義下發,對全區管轄海域養殖用海進行拉網式檢查,確權登記,確權率和使用權登記率均為100%,通過普查,建立完善我區養殖用海海域使用權登記制度,把養殖用海全部納入海域使用管理,保障養殖用海單位的合法權益。
(八)優化服務質量,順利完成各項簽證業務。結合漁用柴油漲價補貼的有利時機,加大漁船年審簽證力度,致力推行“一條龍”簽證服務模式,給漁民群眾提供最大便利。*年,完成漁船年審簽證收費215艘,簽證率100%,征收漁業資源費18.2225萬元,漁港費收2.95萬元;繼續抓好養殖使用證和海域使用證發放工作。至目前,全區累計辦理養殖使用證28份,面積1446.62公頃,占應發面積80%;辦理海域使用證14份,海域面積611.116公頃。
(九)注重咨詢培訓,養殖水平不斷提高。加強漁業科技培訓,一年來組織水產養殖、水產品加工技術培訓班4期,參訓人數350人次;下鄉開展技術交流活動5場次,發放資料600多份;加大品種、新技術的推廣力度,注重漁業標準化建設,提高產業素質和經濟效益,推動全區水產業的快速發展。
二、調整優化生產結構,推動漁業產業化發展
今年來,我局堅持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我區漁業產業化發展,海洋漁業經濟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
(一)引進優質高值新品種,優化養殖品種結構。
充分發揮練江出??谒|良好,生物種類豐富多樣的有利條件,引導井都鎮獅圍生態養殖有限公司引進新品種美國鱸魚、二長棘鯛,放養美國鱸魚苗14萬尾、二長棘鯛苗12萬尾,預計年可獲產50噸,年增銷售額80萬元,年增加利潤18萬元。美國鱸魚、二長棘鯛的引進,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來觀光垂釣,使我區生態漁業的發展步上一個新臺階,進一步加快我區優質水產新品種的推廣、優化我區水產養殖品種結構,促使養殖戶增產增收。
(二)發展地方特色品種養殖,推動漁業產業化的形成。今年以來,我們認真貫徹中央實施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政策,引導漁民(戶)開展特色水產養殖,涌現了紅口輋水庫銀魚養殖、紅場鎮美國青蛙養殖、峽山甲魚養殖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尤其是隨著我區淡水池塘南美白對蝦高產養殖的推廣、無公害養殖生產的不斷推進,以僑豐集團進發水產發展公司等企業為龍頭,帶動了全區千家萬戶的白對蝦養殖,走“產+加+銷”的漁業產業化模式,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加快項目實施建設,增強海洋與漁業發展后勁
*年,我局以推進項目建設為重點,做好海洋與漁業建設項目的規劃實施,為海洋與漁業的發展增強后勁,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一)科學規劃漁業基礎設施,建設海門漁港*港區。去年以來,我局采取積極措施,爭取上級黨政和主管部門支持,有力地推動海門中心漁港*港區有關項目的規劃建設工作。項目總投資1328萬元,建設內容包括新建井都漁業碼頭160米、修復西護岸堤406米、陸域回填土方3.4萬立方米、綜合執法中心1000㎡?,F*港區總體規劃、海門漁港*港區規劃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相繼完成,并通過專家組評審,獲市發改局批準立項,項目建設初步設計方案也已完成,現正在進行施工圖設計,設計完成后將進入項目招投標階段,爭取項目早日上馬建設。
(二)抓好漁業產業項目實施,拓寬轉產轉業漁民就業門路。我區漁業產業發展項目“*市僑豐集團對蝦深加工項目”獲得批準后,我們根據有關政策規定,落實項目單位抓緊組織實施,項目建設內容為引進水產加工生產設備配套,帶動轉產轉業漁民再就業,項目扶持資金100萬元,引進面包蝦生產線2條,該項目投產后實現安置轉產轉業漁民110人就業。同時,我局認真做好轉產轉業新項目的申報立項,完成休閑漁業項目上報工作,計劃在獅圍生態養殖場新建水面釣魚浮筏15個,沿岸釣魚臺25個,小游艇15艘等,發展休閑漁業,項目如獲批準實施,將能安置和帶動轉產轉業漁民125人就業。
四、加強隊伍素質建設,推動機關效能再上新水平
今年以來,我局致力推動全局干部職工政治理論和業務能力水平,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推進機關建設向前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一)強化理論學習積極性,提高黨員干部政策理論水平。組織全局干部職工學習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省第十次黨代會、粵東工作會議和市第九次黨代會、區第二次黨代會精神,圍繞如何開展創建好班子和排頭兵實踐活動,認真組織全體黨員、干部和職工學習討論,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按照“創建好班子”的要求,聯系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意見,扎扎實實開展創建活動,打造“奮發干事、創新干事、扎實干事、團結干事、干凈干事”的領導班子,推進海洋與漁業各項管理工作更好地開展。
(二)全面推動機關效能制度實施,機關效能進一步提高。今年來,我局領導高度重視機關效能建設工作,對工作責任、班子成員對機關效能建設應負的責任、內部股室提高機關效能的要求、公文處理、效能保障制度等做了明確規定,推行《一次告知》、《辦事回執》、《首問責任》、《信訪制度》、《限時辦結制度》、《缺員補位制度》、《協調協作制度》、《說“不”報告制度》、《效能考核制度》、《責任追究制》等機關效能制度,強化對機關工作責任制的落實,局機關及所屬事業單位機關效能得到全面提高。
(三)開展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組織全體干部職工學習上級有關反腐倡廉文件精神、觀看黨風廉政教育專題片,定期向區檢察院報送違規漁船案件審查表,預防職務犯罪。使全局干部職工深刻認識到在新形勢下進一步提高拒腐防變能力和抵御各種風險能力的重要性,增強了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廉潔自律、遵紀守法、依法行政的觀念。
(四)切實加強干部隊伍知識培訓和考核工作。今年參加省海洋與漁業局、省漁政總隊、區委黨校、區委組織部、區人事局等部門舉辦的公務員法知識、海洋與漁業管理知識培訓班的人員共10人(次),并專門設立公務員資料管理檔案,負責收集有關公務員培訓、考核、政績等各方面的材料,做到專項業務專項歸檔立卷。
(五)搞好機關事務性工作的協調運轉。做好服務于全局的資料、計生、統計、工資、財務等工作,做到依政策辦事,按時保質完成。
一年來,我區海洋與漁業工作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困難和急需解決的問題:一是海洋漁業資源和海捕生產需求矛盾突出。尤其是我區拖網漁船多,缺乏資金維護、技術改造、漁民生活困難,一方面制約漁業生產向深海發展;二是水產品深加工未形成規模。我區雖擁有龍頭企業僑豐集團公司,但大部分企業的加工利用深度和產品質量檔次,以粗加工為主,且加工產品附加值較低,未能形成產、供、銷和漁、工、貿一體化的生產經營格局,不利于漁業產業化經營;三是海上執法環境日趨惡劣,暴力抗拒檢查現象時有發生,執法艱巨性日益突出;四是職務船員培訓工作開展滯后,漁民技術水平低,安全意識薄弱,加上一些漁船負債失修,帶病生產,不安全隱患多;五是執法管理經費緊缺,由于管理職能增多,投入大,管理經費緊張,影響了執法管理和日常辦公事務更好地開展。
二〇〇八年工作要點:
指導思想:我區海洋與漁業工作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會議和省、*市海洋工作會議精神,以發展海洋經濟為中心,加快漁業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漁民轉產轉業,推動發展海水養殖業,提升水產品加工和流通業,提高海洋綜合管理水平,促進我區海洋與漁業快速發展。
計劃指標:力爭全區漁業總產值3.8億元,增長3%,水產品總量24000噸,增長4%。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要著力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抓好水產標準化養殖和無公害基地建設。引導養殖場(戶)開展標準化養殖,積極培育開展有關養殖場申報省無公害養殖基地認定,提升我區水產養殖的整體素質,提升市場競爭力。
二是推廣新技術新品種,優化養殖生產結構,提高漁業生產效益。要爭取上級水產技術推廣部門的大力支持,引進新優品種進行推廣養殖,促進漁業增效、漁民增收。
三是做好轉產轉業項目的實施和新項目的申報立項。結合*實際,積極申報漁民轉產轉業新項目并組織實施。
四是做好海門國家中心漁港*港區項目的建設。抓好井都漁業碼頭等項目的上馬建設。
五是加強海洋與漁業綜合管理。重點是休漁管理、漁業許可證制度年審簽證管理、漁業安全生產管理、漁場管理以及南方鱟自然保護區管理等,推動我區海洋與漁業綜合管理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