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村官情系留守兒童優秀事跡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今年7月就要結束大學生“村官”聘期的縣村“關愛留守兒童活動中心”常務主任,心里始終舍不下村里的40多個留守兒童。今年初,她籌資16萬元,在村里的荒山坡上創辦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立志在村扎下根,把“孩兒王”角色扮到底。
年畢業于黃山旅游學院,年7月,成為黃山市首批選派進村任職的297名大學生村官中的一員。
村耕地很少,不少村民出外務工,有54名“留守兒童”跟爺爺、奶奶生活,教育問題比較突出。要為“留守兒童”建一個溫暖的家園!經參與謀劃,年9月,村成立關愛留守兒童活動中心,9月27日,在活動中心掛牌儀式上,進村任職兩個多月的出任常務主任。
上任后,立即著手建設關愛留守兒童的網絡體系。她走訪當地的小學、桂林中心學校和留守兒童臨時監護人家庭,掌握全村留守兒童的年齡、學習、心理、父母務工地等具體信息,建立《留守兒童信息庫》。摸清情況以后,把臨時監護人召集起來開展培訓,不僅提高他們對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重要性的認識,還幫助臨時監護人掌握一些正確的教育方法。考慮到一些家庭缺乏教育能力,她在村里支持下,發動教師、村兩委干部和黨員做留守兒童的“家長”,使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定時、定點、定人有序開展。
年10月,在的積極爭取下,村委會為活動中心提供了一個比較大的活動場所,用于周六為孩子輔導作業,周日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每個周日,“親情通話”已經成為村里的“風景”——在活動中心里,孩子們分組排著隊,一個接一個與遠在他鄉打工的父母說上幾句心里話,訴說著思念與期盼,匯報著成長與進步。
“小張主任的孩子現在也是‘留守兒童’。”村的村民說起,至今充滿了敬意——為了有更多時間照顧村里的留守兒童,活動中心成立后,把自己當時不滿7個月大的孩子送回老家交給自己的父母照看。經過的努力,村的留守兒童工作不僅得到村民們的贊譽,也受到全國婦聯、省婦聯的關注。由主持的“村的留守兒童工作研究”被列為省省級社科研究課題。
今年年初開始,在村新塘組租賃了200畝荒山坡地,租期20年。記者4月底在創辦的“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看到,破山整地工作已全部完成,工人們正在栽種木本金銀花苗,并套種紅花、雪參、板藍根等。
告訴記者,村里今年還有46個留守兒童,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建成后,她就能在村扎下根,就可以繼續當她的“孩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