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城建局領導述職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我區的城建工作按照區委、區政府的要求,以建管工作為地區經濟發展服務為重點,進一步完善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升城市品位,服務地區經濟發展,全面加快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使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果。
一、城鄉基礎設施功能得到進一步完善
*年我區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功能,改善城區環境,提升城市品位,加速城市化進程”為宗旨,遵循“以人為本,融入自然”的城建理念,投資1.1916億元,主要實施了園林綠化、市政設施以及村鎮基礎設施配套建設。
(一)園林綠化建設
完成投資1266萬元,重點實施了金山綠地二期、中順綠地、雪蓮街綠地、丁香街北綠地、鐵路沿線綠地及城區街路綠化等項目,栽植各種樹木10.5萬株,鋪設草坪12.2萬平方米,新增綠地20.4萬平方米。
(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
完成投資9100萬元,主要實施了重點項目(污水處理廠建設)、市政道路建設以及涉及百姓生活的街巷路改造等工程,新建、翻建道路5.53萬平方米,鋪設排水管道2180米。
在重點項目建設方面,為改善城區水環境建設,按照區政府工作安排,污水處理廠建設于今年9月開工,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5000萬元,實施了廠區128畝土地征用及廠區紅線內地下土建工程建設,廠區外的收水管網及中水回用管網設計正在進行中。
在市政道路建設方面,完成投資3500萬元,實施了山榆路道橋工程、碧桂園西街、南營子泵站排水連接線、主要街路維修以及道路排水維護等工程。為解決城區交通壓力過大而導致主要干道局部出現破損現象,完成了雪松路東段、楓楊路西段、丁香街中段、玫瑰街、白松路、桂花街等主要街路維修;為完善城區排水管網建設與維護,完成了迎春街、南沙柳路、牡丹街等道路排水維護。
在民心工程建設方面,安排資金600萬元,實施了綠水玉西路、翠柏路、龍柏路、秋菊街、沈南西路、葵松二路、翠柏二路、葵花街等10條街巷路改造,新建、翻建道路1.44萬平方米,鋪設彩磚5000平方米,鋪設排水管線1200米,進一步完善了街巷路建設,方便了百姓日常出行。同時,完成了城區交通設施改造,安裝白松路信號燈1處,設置警示標志28塊,完成道路劃線2.5萬平方米,保證了行人的交通安全。
(三)村鎮建設
投資1550萬元,完成了十里河、沙河等鄉鎮7個村莊40公里、15萬平方米的農村道路建設,實施了佟溝、白清、陳相、紅菱、十里河、八一等6個鄉鎮118個自然村垃圾清運點建設,新增6臺垃圾壓縮車,改善了農村綜合環境。此外,編制完成了沙河、八一、林盛等村莊建設及環境整治規劃。完成了陳相鎮道路、排水、路燈等小城鎮建設項目。繼續開展村莊改造建設,今年村鎮開工建設項目28項,開工面積30萬平方米。
二、城市管理工作取得實際效果
今年城管工作緊密結合創建生態城市工作要求,以“迎‘奧運’城市建設和管理提升工程百日行動”為契機,認真組織、積極開展精細化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實際效果。
(一)嚴格管理,改善市容環境
在認真強化城區街路掃保、垃圾清運、公廁清掏等城市環境衛生綜合管理工作的同時,重點加強沈蘇快速干道、雪蓮街、金錢松東路、雪松路、迎春街等主要街路以及商業街區、廣場等責任區域內的清掃保潔和垃圾收集清運工作;完成了雪松立交橋立面、護攔等橋梁設施的清洗工作;對雪松路、香楊路、翠柏路、丁香街、玫瑰街等城區主要街路實施機械化清掃和夜間水沖作業,并對迎春水系水面漂浮垃圾和公共綠地內各種垃圾進行一次全面清理,初步解決了城區環境衛生臟亂差問題。
(二)加強監管,有效維護公共設施
加大日常監管力度,嚴格控制道路挖掘,盡可能減少乃至杜絕井蓋等公用設施的損壞、丟失,有效促進了城區道路交通順暢;組織綠化專業部門定期對城區內所管轄的街路樹木、草坪、綠籬進行集中管護,確保綠化成活率。
(三)加強整治,凈化小區環境,認真組織開展愛國衛生清潔月活動
緊緊圍繞我區城管工作實際,把握重點、關注熱點、解決難點,拆除樓前樓后各種違章設施60余處,清理殘土垃圾400余噸,清除小招貼5000余處。在愛國衛生清潔月活動中,緊緊圍繞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市容市貌和村容村貌專項治理、環境衛生義務勞動、春季除害、小區環境衛生整治、集貿市場和施工現場整治、城鄉植樹綠化、健康教育等九大主題活動,深入開展環境治理工作,使愛國衛生運動不斷深入。
三、建筑市場穩步發展
今年全區開工單體項目350項,在建面積287萬平方米,實現了在建項目安全生產全覆蓋管理,項目受檢率達到了100%,項目監管無盲區。同時,在規范我區建筑市場管理上,加強了建筑業開、竣工辦理手續制度建設與綜合驗收管理。辦理開工審批手續56個、竣工審批手續21個。今年接待農民工上訪案件4起,上訪人員120余人次,解決民工款150萬元;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全年無重大傷亡事故發生。提倡與推廣建筑節能減排技術,做好試點城市的地源熱泵系統建設和應用,今年已經完成了地源熱泵面積75萬平方米建設;完善城建檔案保管制度,確保建設工程竣工檔案的完整性,全年共完成了1100余卷的檔案整理與歸檔。
在黨建工作上,今年年初,區委對我局領導班子進行了調整,新的領導上任后,及時召開了局黨委會議,研究了今年的全局工作重點,并下發了《*年建管局黨委工作要點》。對黨委工作進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根據年初局黨委的總體工作要求及全年工作目標,在城建、城管新形勢下,我們著重在黨建工作新思路,抓好理論學習、制度建設、干部隊伍建設、思想政治工作上下功夫,使建管局的“兩個文明”建設再上一個新臺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機關”的光榮稱號。到目前,是我們城建人集體所取得的最高榮譽。今年我們黨建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強黨的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1、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制定了中心組學習計劃。以“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兩會精神、區委全會精神等為主要內容,分專題進行學習,同時穿插經濟、法律、時政、廉政、先進人物事跡等方面的內容,力求使領導班子能多方面了解相關知識,提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工作能力。
2、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引導和培養。對在各項活動中表現積極,勇于承擔重任的年輕同志重點培養。對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和先進群眾,讓他們能看到黨組織對他們的關懷,使廣大群眾對黨有一個新的認識。全局在機關和基層組織中涌現出了高漲的入黨積極性和入黨的熱潮。
3、黨委還在黨員中開展了履行黨員義務,自覺增強黨性修養,較好地發揮黨員的模范作用的教育活動。尤其是區委在組織開展的“轉變作風促和諧,求真務實謀發展”的學習教育活動中,使全體黨員受到一次真正的教育,在思想上和組織觀念上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并通過“”的形式,組織集中學習探討,進一步突出了理想信念教育,增強了黨員的黨性觀念。
二、加強支部基礎工作,強化基層組織建設
今年根據黨委的工作要求,把支部工作基礎建設列為一項重點工作,繼續貫徹和強化基層黨委、總支、支部工作的考核工作,下發了《建管局基層支部百分考核方案》。局黨委主要領導帶領黨委成員經常深入到基層中去,聽取意見,加強對基層黨委、總支、支部的指導和檢查。
三、解放思想、轉變作風、求真務實。積極組織抓好“學教”活動
1、局黨委在組織開展學教活動中,首先提出了解決思想認識問題,是開展“轉變作風促和諧,求真務實謀發展”學教活動要達到的目的。我們在工作中也十分重視重實際、知實情、說實話、想實招、辦實事、求實效。把學教活動的具體內容融于我們的城建工作當中來。通過召開黨委會、局務會、基層領導干部會,統一了認識,樹立了信心,加深了對學教活動的理解,用新的理念指導我們的具體工作。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我們的工作作風,全面抓好城市建設與管理工作。
2、在轉變作風上下功夫,能不能抓落實,會不會抓落實,落實的到不到位,不僅是領導干部工作能力問題,也是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問題。實際工作中,我們把精力放在深入實際辦實事上,把心思放到工作上、放到發展上,以和共事、以和謀事、以和干事,擰成一股勁抓落實,努力推動重點工作的開展,真正做到謀發展、促和諧。在大項目的具體操作上,我們的領導干部樹立發展是最大政績的理念,沒有發生越權、越位、越軌的行為,努力在轉變作風上下功夫,在項目落實上抓成果。以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干勁,拿出新思路,提出新措施,展示新亮點,實現了建管工作新的飛躍。
四、立足實際,把各項工作與群眾的愿望結合起來,認真辦好為民每件實事
1、區委在組織開展“學教”活動中,我們建管局結合區委士勇書記的講話精神,把民生工程也做為城建、城管的一項重要任務。重點是組織市政維護處對社區環境建設進行了改造。對破損的道路進行全面整修或重新鋪設。為居民們出行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受到了群眾的稱贊。與此同時,我們還對今年收到的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共計38件進行了認真辦理,滿意率100%。
2、積極抓好穩定工作,保持良好的工作局面。今年對我們建管局來講,是一次嚴峻的考驗。困擾我們的問題就是資金問題。不僅是給工程建設帶來了不便,也給穩定帶來了不利因素。農民工上訪,內部職工的工資和各項費用得不到落實,造成了上訪人員增加,針對這種局面。我們建管局黨委從大局出發。一方要做好安扶工作,還要努力把事情解決好。局領導干部親自包案,落到人頭,限定解決時限。在被列入市里掛號的五件案件,在局領導的努力下,全部給予消號。取得了另人滿意的結果。受到市、區領導的表揚。
3、獻愛心、講和諧,再現城建人真情和厚意。在“5。12”四川地區遭受到地震后,全局干部職工積極行動起來,在看到震后的受災情況后,大家的心緊緊與災區人民的心連在一起,不僅是機關的人員,就是基層的同志也在尋問是否有去四川支援災區的任務,黨員,群眾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親情和熱情,都想親赴災區參加抗震救災。雖然未能成行,大家都把這份真情體現在了捐款上,一聲令下,全局就行動起來,不到兩天的時間,就收到捐款19萬8千1百元。全體黨員在接到交納特殊黨費的號召后,不管以前捐了多少,又都奉獻出了一片愛心,共收到特殊黨費17萬8千3百元。工會在組織會員捐款中也收到了2萬9千多元。展現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優良傳統,也把我們建管局職工的真情帶給了災區人民。
五、向潘作良學習,認真組織開展“雙爭”活動
為貫徹市委、區委“向潘作良同志學習,爭做奮力拼搏、苦干實干的好黨員好干部,爭創工作一流、群眾滿意的好集體好部門活動動員大會”的精神。我們建管局認真制定了活動實施方案,要求在全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一定要站在大局的高度,充分認識開展向潘作良同志學習、開展“雙爭”活動的重大意義,以求真務實的作風和良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到活動中來,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區委關于開展這項活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和工作措施,扎扎實實地開展活動,真正觸及思想,解決問題,取得實效。通過開展“雙爭”活動,在全局形成了良好作風、營造了良好氛圍、樹立了良好形象。通過開展活動,使全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進一步增強,干部群眾反映的一些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廣大黨員干部在思想觀念、道德品行、素質能力、工作作風、精神狀態和工作方式方法上有了新轉變、新進步、新提高。基于我們對這項活動的高度認識,在每個階段,我們都能按照區委的要求去認真組織和落實,使我們在“雙爭“活動中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成果。
六、進一步加強行風和作風建設,樹立建管系統新形象
1、行風建設是為老百姓做實事的具體表現,局黨委始終堅持將行風工作作為一項形象工程、民心工程來抓。今年我局緊緊圍繞城建、城管工作目標,修改完善了建管局行風管理制度。對窗口單位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是在基層單位要加強監督,還聘請了社會監督員,使我們的工作在群眾的監督之下,更好的服務于全區經濟建設。
2、從嚴治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制定了《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目標考核細則》,進一步細化考核標準,完善了考核體系,更加科學、公平、公正的進行黨風廉政考核。
七、造勢鼓勁,加大城建系統宣傳工作力度
今年,我們在城建工作宣傳上,牢牢把握城建工作的重點,把每項重點工程的開工和建設情況及時宣傳出去。不僅是弘揚我們城建人的精神,也是讓全區的廣大群眾了解城建事業的發展。今年,充分利用區電視臺和新聞中心及黨建信息網的宣傳媒介,共播發了60余條新聞,90余條信息。使全局廣大干部職工在城建事業發展上做出的貢獻得到及時宣傳。極大的鼓舞了職工的干勁和勢氣。取得了較好成果。
明年打算
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建管局黨委要把落實*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放在首位,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努力全面抓好城市建設與管理。推進城鄉建設快速發展。
一是創新工作理念。強化以人為本、民生為先的理念,在加快發展中逐步解決好城市建設中的民生問題,讓建設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眾;強化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理念,堅持建設與管理并重,正確處理工程速度與質量安全的關系、城市拓展與老區改造的關系、大設施配套與小功能齊全的關系、工程建設與社會效益的關系、城市與鎮村統籌發展的關系,讓城建工作更好地聯系群眾、更廣地惠及群眾、更多地贏得群眾。
二是創新工作思路。進一步創新建設沈陽市南大門的思路,加快城市建設,拓展城市發展框架,推動城市要素向南集中,加速城市化進程,在提升城市功能上實現新突破;進一步創新新農村建設思路,深入研究和實施城鎮化戰略,合理優化城鄉空間發展布局,在促進城鄉健康協調發展上實現新突破。
三是創新工作方式。堅持科技興業戰略,加快建筑節能、建筑科技成果的推廣與應用,用高新技術改造和提升行業運行質量,推動城鄉建設水平的整體提高。強化城市建設與管理的精品意識,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不斷提高規劃設計水平、施工建設水平和監督管理水平,確保每個區域、每條道路、每項綠化、每幢建筑都是精品、都成亮點、都具特色。加強隊伍和行風建設,實現城市化質量、建設行業發展效益、行政服務效能和人員素質的全面提升,推進城市現代化、城鄉一體化、環境生態化。
四是創新工作機制。把解決現實問題與建立長效機制緊密結合起來,針對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中與科學發展不適應的地方,加快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成效、更加開放、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進一步解放思想,著力解決制約城建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內部管理和工作推進機制。緊緊圍繞城鄉規劃、質量安全、環境整治、城市管理、房產開發、市政基礎、重點工程和新農村建設、為民辦實事等工作,進一步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和措施,扎實推進各項工作。
五是創新監管手段。著力推進城建熱線,強化專業執法和維修(養護)保障,形成專兼結合、運轉靈活的城市管理格局;強化城區街巷實地考察和調研,促進臟亂差問題整改,消滅裸土街巷、綠化薄弱帶和環衛管理空白區,推動城市容貌秩序的新變化;強化建筑市場監管,進一步規范建筑市場秩序,為地區經濟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