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有感于實現偉大中國夢2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第一篇
今年5月上旬起到7月,省委決定在全省廣泛開展“實現偉大中國夢、建設美麗繁榮和諧”主題教育活動。為響應上級的號召,我鄉也轟轟烈烈地開展了這個主題教育活動,并且每個人根據對這個活動的理解談出自己的感想。我認為這個主題教育活動的重點是《中國夢》。何為“中國夢”呢,將“中國夢”定義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且滿懷信心地表示這個夢想一定能實現。“中國夢”的本質內涵可以說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我認為,夢即夢想,實際上是一個目標,一個追求。
中國夢的實現,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努力,只有當國家夢分解為我們的個人夢,個人夢融入國家夢,我們的個人夢想匯聚一起,“中國夢”才會更有力量。“中國夢”是我們的國家夢想,也是我們的個人夢想。
2013年春天的兩會,因為夢想變得熱烈飛揚,因為夢想變得無比的厚重。承載全中國人民的夢想和重托,將“中國夢”的偉大構想化為美好現實。
國家是由我們每一個個體組成的,鑄就“中國夢”,不僅僅是國家的事情,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事情,來源于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鑄就“中國夢”需要從我做起。國家夢很抽象,很宏觀,但是化解為我們的個人夢可以很微小、很具體,可以是努力學習,考出好成績;可以是孝敬父母,帶著他們去旅游:可以是努力工作,攢錢買房;可以是努力進取,力爭升職……相對于我們的國家夢,個人夢想確實是微不足道的,可正是這一滴滴水珠匯聚成了波濤洶涌的大海。每個人的努力進取,則是國家的繁榮向上;每個人的努力工作,則會推動國家經濟的發展;每個人對幸福的不懈追求,則是社會的和諧幸福……我們每個人的個人夢想的實現,匯聚起來則是國家夢的實現。
請別說“中國夢”與你無關,別說“中國夢”太過遙遠,別說“中國夢”太過飄渺。“中國夢”是我們每個人的夢想,也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努力。這種努力來源于你每一天的認真生活,來源于你對每一項細小工作的認真對待,來源于你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來源于你對未來的無限希望,來源于你對我們偉大祖國的熱愛!
各位同志,大家共同奮斗,加油,為實現提出的偉大“中國夢”發出自己的每一份光和熱!“中國夢”的實現需要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努力!
第二篇
“兩個一百年”目標更明確
一個詞匯,一個撥動人心弦、激動人心靈、振奮人心勁的詞匯,正在我們億萬中國人心頭回響,它成了當下中國社會的最強音,它叫“中國夢”!
黨的十八大和對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兩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一目標的提出升華了我們黨的執政理念,體現了我們黨對歷史、對國家、對民族的高度責任感,反映了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意愿,為全黨全國共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深刻領會“中國夢”內涵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都有追求幸福生活、享受幸福生活的權利。在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后的第一次講話中就說到這個問題。他說:“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這些話說得多么實在、具體、親切。
通過主題教育活動的學習,讓我充分認識到個人的前途命運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與推動及我們鄉的各項事業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中國夢”也是我的夢,更是我們大家的夢。
通過主題教育活動的學習,讓我更深刻地領會了當前全省的形式,我們必須弘揚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充分發揮“能夠戰勝一切困難、不被困難所壓倒”的大無畏英雄氣概,牢固樹立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經濟建設作為興省之要的強烈意識,自強不息、頑強拼搏,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奮力奪取抗震救災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勝利。和平年代就要,人心思穩、人心思安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但也看到了,在社會不同領域、不同層面,還存在一些不穩定、不和諧因素。通過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學習,讓我認識到加強法制建設、道德建設,創新社會管理和服務,凝聚起推動全鄉發展的強大正能量,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和維護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要實現“中國夢”作為一名基層干部我們就要心往一處想。
腳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成就“中國夢”
俗話說:有夢就有希望,目標明確我們才能為目標去奮斗,只有人人都樹立一個“中國夢”,這樣才能凝聚更大的“中國夢”。只有樹立了夢想我的工作才有了方向和目標。
目前,我鄉地處偏遠,屬于典型的農業鄉鎮,交通閉塞制約了我鄉的發展,近年來在鄉黨委政府的努力下梓江大橋即將竣工通車,這既是的發展機遇,也是的發展挑戰。首先我要明確黨委政府確立的發展目標,結合我自身的本職工作,協助做好辦公室常規工作的前提下,努力做好的宣傳工作,提升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外部資金流入,從而助推的發展。
我決心把對中國夢的追求轉化為我日常工作的動力,繼續謙虛謹慎、兢兢業業,不能有絲毫自滿,不能有絲毫懈怠;腳踏實地,再接再厲,一往無前,繼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