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科學發展的行動綱領 十一五規劃建議誕生記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經過充分討論、認真審議,一致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這份《建議》通篇體現科學發展觀的精髓,站在歷史新高度,從戰略全局出發,提出了新世紀第二個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指導方針和重大部署,成為關鍵時期指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團結奮斗的綱領性文件。
“十一五”:承前啟后的關鍵時期。中國共產黨高瞻遠矚,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為中國的長遠發展謀劃藍圖
新世紀的頭五年,亮麗而喜人: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8%,財政收入增長1.3倍,進出口總額增長1.9倍多,社會事業取得新進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回首即將結束的“十五”時期,我們站上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
展望即將開始的“十一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任重而道遠。
“二十一世紀頭二十年,對我國來說,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彈指之間,重要戰略機遇期的第一個五年即將過去。未來的五年更顯關鍵。
這是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0美元后,迎來的第一個五年發展期——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歷程昭示我們:在這個機遇和挑戰并存、希望和困難交織的關鍵階段,如果舉措得當,經濟社會發展將實現新的跨越;如果應對失誤,也可能出現經濟徘徊、社會不穩定的情況。
面對戰略機遇期,我們耽誤不得;處于發展關鍵期,我們失誤不起。關鍵時期的中國,將怎樣繼續發展?——無數關注的目光,投向中國,投向北京。
未雨綢繆,方能運籌帷幄。
早在2003年,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首次以“招標”形式,組織國家和各地區各部門的重要研究機構以及世界銀行、聯合國駐華機構等,對涉及“十一五”時期的重大發展課題進行研究,提出了幾百萬字的研究成果。
根據總書記的指示,2004年底,中央直接部署22個重大課題,組織有關方面專家進行深入研究。這些課題包括三農、能源資源、區域協調發展、收入分配、人口、就業和社會保障、環境保護、體制改革和擴大開放等,幾乎涵蓋“十一五”時期我國將要面對的所有重大問題。
2005年2月16日,各地區各部門50多位領導干部和專家學者齊聚北京,《建議》起草組正式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任起草組組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任副組長。
學習、調研、思考,是《建議》起草工作的基礎。起草組首先系統學習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學書記有關重要講話,仔細研究有關部門關于“十一五”規劃的前期研究成果,并對一些重要問題進行集體研究、聯合攻關。
一次次討論、一次次推敲、一次次修改,《建議》初稿在反復研討中,逐步成形……
發揚民主:《建議》順利起草的重要保證。起草工作始終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直接領導下進行,凝聚著全黨全國人民的智慧和心血
黨中央對《建議》的起草高度重視。《建議》形成的每一稿,總書記都認真審閱,提出許多重要指導意見。歷時8個多月的起草過程中,總書記先后主持5次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兩次中央政治局會議,聽取起草工作匯報和進行討論,還多次聽取有關部門關于“十一五”規劃專題匯報,并作出重要指示。
2005年4月15日,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制定“十一五”規劃,必須牢牢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緊緊抓好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地發展。總書記特別強調,要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注意分析和研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戰略問題。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在深入調查研究和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分析新情況,把握新特點,提出新思路,確定符合實際的發展戰略、發展目標、發展規劃和發展重點,更加積極主動地做好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工作,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講話,成為《建議》起草的重要指導原則,為起草工作指明了方向。
6月2日,總書記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聽取起草工作的匯報后,再次提出明確要求:一是要準確把握國際環境發生的新變化,增強憂患意識,審時度勢,按照十六大精神,抓住機遇,應對挑戰,趨利避害,實現又快又好發展。二是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結合實際,提出有針對性的指導原則,更加突出以人為本,更加注重統籌經濟社會發展。三是在戰略重點的選擇上要突出解決農民增收問題、能源資源約束問題、就業問題,把自主創新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這幾個問題,關系到“十一五”和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也是廣大干部群眾關心的問題,在建議中應該有強有力的舉措。
吳邦國、賈慶林、曾慶紅、黃菊、吳官正、李長春、羅干等中央領導同志,也十分關心《建議》的起草工作,提出了許多重要意見。
作為起草組組長,總理先后8次主持起草組會議,討論研究《建議》稿,在形成《建議》提綱后,主持國務院黨組進行討論。總理強調:“十一五”規劃建議要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體現改革開放精神,體現宏觀性、戰略性、前瞻性,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問題,要有強烈的時代感。就《建議》框架結構和具體內容,總理還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起草組副組長曾培炎副總理,也多次召開會議研究和審閱修改意見,并就有關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和建議,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也是起草好《建議》的重要保證。
7月26日,中南海懷仁堂高朋滿座。總書記在這里主持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特別是制定和落實“十一五”規劃,聽取各派中央領導人、全國工商聯領導人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和建議。言者無忌,聽者認真,座談會發言踴躍、氣氛熱烈。
盛夏8月,總書記深入河南、江西、湖北三省的農村、企業、社區,就“十一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進行調查研究,并分別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三省負責同志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