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观看在线亚洲人成网_久久激情国产_久久华人_狠狠干天天操_91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国产乱_1区2区3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對外漢語

對外漢語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對外漢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對外漢語范文第1篇

關鍵詞:對外漢語;寫作; 教學特點; 教學原則;教學方法

1.對外漢語寫作教學的內容及特點

1.1對外漢語寫作教學的主要內容

1.1.1對外漢語寫作教學中的詞匯教學

詞匯教學是語言教學的基礎之一,也是對外漢語教學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確的遣詞造句是語言學習的根本內容,詞語、句子都是文章的基本組成部分,漢語的詞匯體現了語音的結構和變化,組成語句又體現了種種語法關系。詞匯是語言學習的基礎部分,也是寫作的基礎,而詞匯理解不當也是寫作中最經常出現的偏誤之一。書面表達不同與口語表達,無法借助其他手段來彌補語言造成的欠缺,只能通過語言準確地傳達意思,這就使得寫作更需要詞匯運用能力。

1.1.2對外漢語寫作教學中的語段教學

所謂的語段,即一組句子圍繞著一個中心思想,按著一定的邏輯聯系,通過一定的結構形成的語言片段。一個語段內,會涉及到字、詞、句、語法。修辭、邏輯、文法等諸方面的漢語知識和中心、選材、結構、表現手法的要素,因而語段事實上是一個大的語言單位,具有結構的完整性,對語段的理解關系對整個篇章的理解及作品主旨的領悟。

1.2對外漢語寫作教學的特點

1.2.1使用第二語言寫作與第一語言寫作的差異

首先,第一語言寫作與第二語言寫作使用的語言工具不同;其次,第一語言寫作與第二語言寫作語言應用的相關能力不同;再次,第一語言寫作與第二語言寫作學習的過程不同;最后,第一語言寫作與第二語言寫作學習的文化背景不同。

第二語言寫作,語言能力的訓練是核心。第一語言寫作基礎對第二語言寫作學習進程的影響不可忽視,第二語言寫作極易受到第一語言的影響而產生偏誤。語言之外的因素在第二語言學習過程中應注意引導,由此可以看出對外漢語寫作教學具有與母語截然不同又息息相關的特點。

2.對外漢語寫作教學的教學原則

2.1綜合性原則

第一、教學內容的綜合性

對外漢語寫作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的輸出性環節,是整個漢語學習后的應用,他不僅考察學生們的遣詞造句,還考察了如標點符號的使用,語法,語義等方面。在對外漢語寫作教學中應該遵循教學內容的綜合性原則,綜合各項知識來完成整個教學過程。

第二、訓練形式的綜合性

對外漢語寫作教學的訓練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可以由詞到句,在由句到段落,最后由段落走向全文;還可以是從標點,語義,語法等方面來訓練,最后綜合指導。

2.2群體性原則

寫作是個人行為,但是在寫作的過程中應保持群體性原則,用課堂組織形式來進行教學,有交流,有對比才能更好地進行寫作指導。

第一、課堂組織形式

用課堂的組織形式來進行對外漢語寫作課,例如分組閱讀并且討論語言運用、語言結構組織等特點,小組討論學習計劃,班級辯論,描述表演等形式充實寫作素材,或是加深題目的理解。

第二、多種形式交流

課堂上,可以用互相交流寫作素材、寫作內容、寫作感受、和寫作意圖或互相批改等的方法,從其他人的作文中汲取自己不足的地方,改正自己文中的缺點。

3.對外漢語寫作教學的教學方法的運用

3.1 課堂寫作與課外寫作相結合

課堂寫作能培養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但是單純的課堂寫作會使學習者感到枯燥單調,課堂寫作中,寫作素材也比較單一和死板。課外寫作能擴展學習者的思維,使學習者從緊張的課堂學習中跳脫出來,適當的用課外寫作練習來調節學習者的思維,常常的能引發學生的巧思,做出好文章。

寫作教學最好的教學場景應該是在自然中,自然的寫作環境也就是說,將學習者帶進自然中進行寫作,在進一步也就是說為學習者創設一個好的寫作環境,最好在命題之后根據題目創設環境。

3.2對外漢語寫作教學應與“聽、說、讀”的教學法相結合

外國學習者在學習一段時間漢語之后,也許會聽、會說、會讀,但是不一定會寫。“寫”對于學習者來說,難度要遠遠大于“聽、說、讀”,因此對于對外漢語“寫”的學習要立足于“聽、說、讀”的教學法。

4.對外漢語寫作教學存在的偏誤及解決對策

教學的非母語性、語言教學的性質等因素,決定了它是一門教與學都相當有難度的課程。留學生習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偏誤雖然與我國學生習作中存在的問題大同小異,但是也有一些特有的問題。

對外漢語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偏誤如下:

第一、延用母語標點

標點是輔助文字記錄語言的符號,是對外漢語寫作教學中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由于受到母語標點的符號的影響,許多留學生在書寫漢語標點符號時,常常會延用母語的標點符號、自創標點符號或者不寫標點符號。

第二、部分學生缺乏對寫作的重視

學習者往往重視“聽”和“說”,不重視“寫”的方面。但是“寫”與“聽、說”同樣重要。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首先要從應用文開始,例如日記、邀請函、通知等等有實用性的文章開始培養他們的興趣,讓他們發現自己的不足,感覺到寫作的重要性。

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以下相應的對策來解決:

首先,作為一名對外漢語教師,要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養,增加專業知識,在課堂上對于留學生們掌握的不好或者不到位的地方要加強研究,要誘導學生克服母語帶來的習慣,掌握漢語的語言色彩,語法及語體風格等等。

其次,要善于引導學生依靠平時的生活進行素材的積累,要善于從身邊選取素材;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偏誤點,多學多練,勇于交流,學習好的,剔去差的,找到屬于自己的寫作技巧。

最后,要引導學生熱愛漢語,熱愛中國傳統文化,使他們樹立學習漢語的正確觀念,激發他們學習漢語的興趣。有興趣,真正的熱愛,才能克服學習漢語的困難。

對外漢語范文第2篇

摘要: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語音教學是重點也是難點。學習一門外語的時候,我們一定會受到母語的影響,比如我們最開始學習英語的時候就經常把漢語的聲母韻母與英語的字母混淆起來。那么英美留學生在學習漢語的時候也會受到英語語音的影響,看來,“罪魁禍首”在于英漢語音存在差異,使得我們學習外語時受到了母語負遷移的影響。本篇文章想通過分析英漢語音差異,用以更好地指導對外漢語教育中的教與學。

關鍵詞:語音;對比;聲調;輔音;元音

漢字的形體和拼音是兩套獨立的系統,對于留學生來說,學習漢語有一個大麻煩,就是漢語的拼音和漢字是分開的,他們不僅要學習如如何發音,還要將每一個漢語的拼音和相應的漢字對應起來。對于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教師來說,就必須掌握漢語自身的發音特點,并且探索出一個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漢語發音和英語發音既有相似之處,又有不同之處,有效地利用這些異同點,漢語教學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漢語有22個輔音,英語有24個輔音。1在進行輔音教學時,要注意送氣音和不送氣音的對比,我們知道在漢語中,輔音主要是送氣音和不送氣音的對立。而在英語中主要是清音和濁音的對立,沒有送氣音。許多英美留學生不會發“p、t、k、c、ch、q”這幾個送氣音。例如把“采取”讀為“宰取”。這就是因為在英語中并沒有送氣音,遇到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拿英語中的class和glass進行對比。也可以讓學生拿一薄紙片對著發音,如果薄紙片被氣流吹動了,那么就是送氣音。

呂必松先生認為,在漢語的清音和濁音方面,英美留學生也容易出錯。他們很容易把漢語的b、d、g、zh、ch、sh等發為濁音。但是我認為,留學生把這些漢語中的清輔音發為英語中相應的濁輔音,對于他們的漢語發音并不會帶來多大的影響。因為這幾個輔音在漢語中必須與元音結合才能成字,才具有存在的意義。這樣,我發現,這些清輔音在與元音結合以后必定會振動聲帶,也就是說它們會“濁化”,這與英語中相應的濁輔音的發音很相似,例如我們可以比較漢語“大家(da jia)”和“dad”的發音,我們會發現兩個“d”的發音是沒有多大區別的。所以我認為在輔音教學中,我們要著重進行送氣音的教學和幫助學生發出更加標準的音。

漢語中有10個單元音韻母,單元音的教學是元音教學的重點。漢語的十個單元音韻母分別是a、o、e、ê、u、ü、er以及三個i。英語中也有元音,分別是[i][e][а][з][Λ][u]以及cat中的元音,dog中的元音。下面我們就分別來對比這些元音,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針對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

漢語中的a與英語中的a不同,漢語中的a有三個變體,分別是前a、中a和后a。它們的發音有很大的不同,我們這里可以用分別出現在ai、a、ang中的a代表。在這三個不同的音節中,a的開口度依次由小到大,舌位由前到后。英語中的a與漢語中的后a相當,也就是ang中的a。前a和中a是難點。教師在教學時可采取夸張教學法,把開口度的區別表現出來,在讓學生發了后a以后,讓他們把開口度慢慢變小,先到中a,再到前a。還可以采用形象法,教師將左手拱起表示口腔上部,右手表示舌頭,右手在拱起的左手下前后移動來表示舌位的前后。

o是英語中沒有的元音,英語中與這個音相似是dog中的o。dog中的o的開口度要比漢語中的o大。2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先發dog中的o,然后知道他們慢慢把開口度縮小,嘴唇變圓。另外我們知道漢語中的o只和漢語中b、p、m、f四個輔音相拼,我們可以讓學生先發bu、pu、mu、fu四個音,把嘴張大一點就成了bo、po、mo。

ü這個音是英語中沒有的音,也是大多數國家的學生不會發的音。他們在發音時習慣性地把它發成u。例如他們發“球qiu”,聽起來就像“cu”。我們知道ü和i的舌位是一樣的,只是口形不同。所以我們可以用i來帶ü,學會了發i后,嘴唇慢慢變圓就成了ü。另外,u和ü的開口度和唇形相同,都是圓唇,只是ü的舌位比u的舌位靠前,這樣我們就可以用u來帶ü,學會發u后,舌頭慢慢向前,就是ü了。

e:漢語中的e有三個變體,一個是單獨與聲調結合的變體,只出現在嘆詞“”中;一個是單獨做韻母的e,例如“哥哥gege”;還有一個是ie、üe、en、eng中的e。英語中與這些音相似的音是[з],也就是bird中的元音。這個音和“哥哥gege”中的e不同,bird中的元音的舌位更加靠前。

至于其他的元音,可以結合聲母進行教學,沒有必要單獨教學。

聲調教學是漢語拼音教學的難點,漢語的聲調具有區別意義的作用。漢語在語音方面與其他語言最重要的區別之一就是漢語是有聲調的語言。英語有語調,沒有字調,英語的語調用來區別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句和陳述句的。英美留學生學習聲調的主要困難是第二聲上不去,第三聲不會拐彎,第四聲降不到位。四個聲調難易程度不同,在教學時,我們應遵循由易到難的認知順序。

首先應教一聲和四聲。一聲是高平調,調值是55。四聲的調值是51。也就是說一聲的收調和四聲的起調的調值相同,我們可以用一帶四聲。學生發的四聲之所以降不下去是因為起調太低,這樣我們先讓學生學生發高平調的一聲可以起到定調的作用,我們可以讓學生練習說“媽媽罵”三個字。英語中的go這個單詞的音聽起來相當于漢語中的四聲,可以讓學生用這個單詞來練習四聲。

其次教第二聲。學習第二生的困難是上不去,原因是學生在讀或者說第二聲的時候起調太高。四聲的收調很低,這樣我們可以用四聲來帶二聲,幫助學生將二聲的起調降低,這樣二聲就能升上去了。我們可以將四聲和二聲組合起來教學。例如讓學生多聯系說“醬油(jiàngyóu)”,“去除(qùchú)”等詞語。這樣學生就能將二聲升上去了。

最后教三聲。漢語中的三聲是最難的聲調。學生在學三聲時最大的困難是不會拐彎。尤其是全三聲很難學。我們發現,由于漢語詞匯的特點是雙音節占大多數,所以發三聲的詞都是和其他的詞結合在一起發音的,因此我們發現其實在漢語中,大多數三聲的詞在實際應用中并不是發全三聲,而是發半三聲。例如:“采取(cǎiqǔ)”、“祖國(zǔgúo)”、“取得(qǔdé)”等。而且兩個三聲連讀時,前一個三聲要變為二聲,如“水果(shuǐguǒ)”、“演講(yǎnjiǎng)”等。對于英美留學生來說,半三聲的發音比全三聲容易。這樣我們在教學中就沒有必要一定要學生發全三聲,主要要教會他們發半三聲,其調值為211或212,一定要發全三聲時,只要把聲音拉長就可以了。

要學會一門外語實在是件難事,尤其是在已經習慣了母語的發音習慣以后,要完全掌握一種新的語言的發音則更難。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不僅要了解目的語的發音,而且還要熟悉學生母語的發音,將學生的母語和目的語語音進行對比,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采用各種方法幫助學生做好母語的正遷移,盡量減少母語負遷移的影響,這樣,在學生和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學生才能真正掌握好漢語的發音,學會地道的普通話。(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四川;成都;610064)

注解:

① 出自2002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張斌《現代漢語》第30頁。

② 出自呂必松.《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講義)(續八)》.世界漢語教學,1994.

參考文獻:

[1] 許光烈.語音對比與對外漢語語音教學[J].廣州大學學報,2006.

[2] 趙元任.語言問題[M].商務印書館,1980.

對外漢語范文第3篇

語言一般都是文化的載體,漢語也不例外。通過觀摩對外漢語教學課和觀看央視的漢語大賽,①我們也發現外國留學生比較感興趣,也比較容易接受和消化的,恰恰是中華民族的博大精深的文化。所以在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可以多多以文化為切入點。對于留學生來說,掌握豐富的漢語文化背景知識,也是提高漢語水平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保證。在漢語中表達“死”這一概念意義的詞有很多,如在古代有“駕崩、晏駕、千秋、百歲、千古、就木、溘逝、作古、棄世”等等,這反映了古代文化中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嚴格的等級制度,君王是至高無上,各級官員等也是享有種種特權的,連“死”也有專稱?!澳A寂、坐化、仙游、登仙、升天、仙逝”等,佛教,道家在封建制度中也各占有重要地位,起過重要的作用,所以佛道徒之死也有各種專用的說法。到了現代,“死”的說法更是五花八門,除了沿襲古代的,又有了一些新的詞語,如“安息、長眠。逝世、長逝、謝世、離世、亡故、永別”等等。口語中則一般婉稱“老了、沒了、去了、過世”等。這些詞語的產生都與中國交際文化中的含蓄委婉原則有關。另外,還有很多特殊意義的委婉語,如,“就義、犧牲、殉職、夭折”等等。在講解這類詞語的區別時,適當地加上文化意義的解釋,一定會對外國留學生的學習理解有所幫助,并且能加深其對這類詞語的印象。否則他們面對這五花八門的表示同一個意思的“死”,一定很感到很困惑的。

二、創造具體的語言環境

語言是實現社會交際,表達感情,傳遞信息的工具,而這一功能的實現所依賴的多是完整的語句,話輪或特定的語言環境。而在其中詞語的組合也并非是隨意的,是有所選擇,講究搭配的,尤其是對同義詞的選擇。選擇了恰當的同義詞可以使語義更加精確嚴密。所以,在對外漢語教學的詞匯教學中應該重視具體的語言環境的同義詞的選擇和制約,也就是前文所說的詞語的搭配的重要性。如,“漂亮、美麗”這一對人們在講同義詞辨析時,最常舉得形容詞的例子。它們都可以用來表示和形容使人看了以后感覺到愉快滿意的美好事物。然而它們卻有不同的適用對象,要出現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捌痢倍嘤脕硇稳萑?,側重指外表的美觀、好看,一般也可用來形容衣物、玩具之類的具體事物。“美麗”形容人好看時專指女性,一般不用于男性,而且著重指從外形到內在給人以美感的事物,可以用來形容自然風光、景物之美,常有美好高尚之義。例。(1)下面的幾個小技巧可以幫助考生寫出一份漂亮的答卷。①(2)許許多多的基因無比協調的通力合作,才逐漸建立了美麗而對稱的生命大廈。二者各有其適用的語言環境,可以為學生多舉實例,比較二者各自能出現的語言環境,以便區別其異同。使學生能更好的掌握同義詞的區別之處。如果忽略同義詞可以出現的語言環境,一定會影響語言的表達效果。

三、區分不同的程度范圍

世間的事物千變萬化,紛繁復雜,有著程度的輕重、范圍的大小。而語言承擔著反映客觀世界的任務,所以就會有相應的詞語來表達不同程度、范圍的事物或狀態。每一種語言都不會例外,如英語等都有原級、比較級、最高級等的區別。所以在進行對外漢語教學詞匯教學中的同義詞辨析的講解時,可以充分利用語言的可精確地表不同的程度范圍這一點?!皟灹肌炐恪灝悺倍伎梢杂脕硇稳莺?,有時可以通用,但是三者所強調的好的程度有所不同。“優良”指一般地好“;優秀”指很好;“優異”指特別地好。例。(3)造紙術的發明為人類提供了質地優良、方便而又經濟的書寫材料,極大地促進了人類文化的保存、傳播。(4)全國競賽后,各省、市、自治區選若干名成績優秀者,送中國數學會進行集訓。(5)16歲時,貝爾以優異成績考入愛丁堡大學,選擇了自己喜歡的語言學專業。同時還可以用簡單的成績比較的方法,直觀地為學生展示三者的區別?!皩氋F“”珍貴”兩個詞都可以表示有價值、貴重、值得重視的意思,都能形容某些具體的和抽象的事物,如書籍、資料、生命、時間、友誼、經驗等。二者的明顯區別是“,寶貴”強調貴重,價值極大?!罢滟F”除了貴重外,還強調稀有。例。(6)許多MBA說“:同學是最可寶貴的資源”。(7)在無數的寶璽中,秦朝的“傳國璽”最為珍貴,被歷朝視為“至寶”。以上這類在程度范圍上有區別的同義詞,在交際過程中直接影響語言使用的精確性,如果外國留學生能區分這類同義詞,就會為他們的漢語交際達到完美效果,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對于以漢語為母語的我們也應該盡量掌握好這類同義詞的差異,充分發揮語言的交際功能,精確地用其來傳遞信息,表達情感。

四、明確不同的語體風格

對外漢語范文第4篇

【關鍵詞】漢語 英語 對比分析 偏誤 對外漢語教學

近些年來,漢語熱席卷全球,很多英語為母語國家的學生學習漢語的熱情非常高漲,但是他們依然會出現“洋腔洋調”的情況,本文通過對比兩種語言在語音方面的差異,并結合筆者在沈陽大學國際交流中心實習期間對英語為母語的外國學生學習漢語語音的調查,更好地為語音教學服務,使英語為母語的學生說的漢語越來越像“漢語”。

一、漢英語音研究的理論基礎

漢語和英語分屬于兩種不同的語系,系統地分析兩種語言語音方面的差異,找出母語為英語的留學生學習漢語時的偏誤,有利于對外漢語語音教學更好地進行。

對比分析指的是把兩種語言體系放在一起進行系統地比較分析找出兩種語言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科學地預測出第二語言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難點和易錯點,防止負遷移的產生。語言學家弗賴伊斯認為:“外語學習的主要困難就由兩種語言的差異引起的,學習的主要任務就是找出并克服這種差異”。呂叔湘在《中國文法要略》中提出“只有比較才能看出兩種語言表現法的共同之處和特殊之點”。教師通過研究兩種語音方面的相同與差異來預測可能會產生的偏誤,就可以把教學重點放在解決那些比較難學的語音方面。

但是對比分析也有其局限性,它的宗旨是根據一語和二語結構的異同并對教學做出預測,但只是著眼于兩種語言的異同,將不同點與難點等同起來,往往會以偏概全,因此,偏誤分析方法研究漢英語音方面的差異應運而生。

Coder指出,分析學習者語言偏誤可以讓教師通過偏誤了解學生在第二語言上的學習情況,知道他們掌握到了什么程度。偏誤分析法突破了對比分析法將語言間的不同等同于難度的不同,去除了對比分析的預測功能,強化了解釋功能,以學習者學習過程為出發點,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方法和程序。

二、漢英語音對比分析

普通話中有 39 個韻母,韻母按結構可分成 10 個單元音韻母、13 個復元音韻母和帶 16 個鼻輔音韻母三類。漢語中單元音的主要發音特點是在發音時舌位、唇形、口腔的開合度都始終保持不變。英語中的元音發音特點是發音時聲帶一定要振動,在通路上的氣流一定不會受發音器官的阻擋。

英語為母語的學生在學習漢語輔音時很容易把清濁與送氣不送氣混為一談,很容易出現母語負遷移的現象,導致把送氣音與清濁音弄混,不能正確地發音。英語為母語的學生經常出現把送氣的聲母 t、k、q、ch、c 當做英語中的濁輔音來發,聽起來特別的不地道。

漢語是有聲調的語言,在有聲調的語言中,聲調是有區別意義作用的,不同的音調代表著不同的語義。就音節來看,漢語是有聲調的語言這對于歐美學生來說就是一個從未接觸過的知識點。他們普遍都對漢語里每個音節中固定的聲調很不習慣。對初學者來說,四聲的學習往往會讓他們出現頭腦非?;靵y的狀態。如非洲學生經常l不好二聲和三聲,常常會把二聲和三聲發成一樣的。

三、對外漢語語音教學的啟示及采取的措施

通過對比漢英兩種語言在元音、輔音、聲調上的區別,可以總結出母語為英語的學生在學習漢語語音時容易出現的偏誤,分析這些偏誤產生的原因,在教學中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

由于英漢兩種語言分屬于兩個不同的語系,本質上就存在很大的差異,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習得本身就是存在難度的,因此,母語為英語的學生在學習漢語中出現一系列偏誤也是極其正常的,再加上每個人的個體差異,在學習中的動機、情感因素等不同,出現的偏誤也是千奇百怪的。因此,對外漢語語音教學也是一個長期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作為對外漢語教師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另外,隨著教學過程的逐漸深入,接觸學生類型逐漸增多,慢慢總結出對外漢語語音教學的經驗,創新教學方法,但同時也要意識到英語為母語的學生在學習漢語時出現的偏誤是不可避免的,不可能達到完全沒有偏誤的狀態,因此在教母語為英語的學生漢語語音時也不要對他們要求過高。

語音教學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尤其是教母語為英語的學生漢語語音,漢語語音的每部分對于他們來說都是難點,更不用說漢語的聲調了,因此采用適當的方法教授就顯得尤為重要。

通過對比英漢兩種語音里不同部分,找出差異,一般來說越是不同的音學生越容易記住,越是相近的差別小的音學生越不容易記住。

除此之外,作為一名對外漢語教師應該牢記教育永遠是一場人與人之間情感的交流,平時應該多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結合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展開教學,讓學生把對語音課程的喜愛“移情”到漢語學習的其他方面,尤其是漢語中的難點,比如“把”字句的學習等方面。

參考文獻:

[1]Brown,H D.Strategies for Success:A Practical Guide to Learning English[M].New York:Pearson Education,2001.

[2]Mobine,B.AnalysisandSynthesisofGermaF[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A.1986 Intonation.

[3]Corder,S.P.Introducing Applied Linguistics[M].Baltimore: Penguin Books,1973.

[4]黃伯榮,廖旭東.現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對外漢語范文第5篇

【關鍵詞】顏色詞;文化內涵;對外漢語課堂教學

人類的色彩感知用自然語言表達固定下來就是自然語言中的各類色彩詞語。漢語顏色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并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文化內涵可謂“豐富多彩”,漢語顏色詞反映了漢民族對自然、社會的認知特點;也映射出中國色彩獨特的文化意義,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目前來說,在對外漢語課堂教學中,漢語顏色詞教學往往僅僅局限于對顏色詞的跨文化詮釋,而對課堂教學環節中,如何對遇到的顏色詞進行系統高效的教學,讓學生在掌握詞義的基礎上,對中國文化也能有一定了解,此方面的研究還是比較欠缺的。所以本文旨在對顏色詞的課堂教學方法進行探討,豐富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研究成果,提出了具體可行的針對顏色詞教學的技巧和方法。

一、對基本顏色詞進行跨文化對比,加深學生對顏色詞不同的感知

本篇文章,我們采取李紅印的觀點,認為漢語基本顏色詞有八種,分別是:紅、黃、綠、藍、紫、灰、黑、白。這些顏色詞被廣泛地應用于漢語語言中。其中,由于人類認知的共性,對于某些顏色有著相同的情感傾向。例如:綠色被在大多數民族中都被認為是生命之色。然而,在更多情況下,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他們又被賦予了不同的文化含義。因此, 我們有必要對這些顏色詞進行跨文化對比,來加深學生對漢語顏色詞的特點的感知。

(一)運用圖表法,使學生對基本顏色詞的對比一目了然

圖表法,使調節和雙眼視功能數據的視覺表示簡單化,是一種常用的數據分析法。我們把圖表法運用于對外漢語顏色詞的教學中,可以使基本顏色詞的主要內涵一目了然,方便學生觀察其跨文化對比中顏色詞文化內涵的不同。在以下例子中,我們主要列舉中西的跨文化內涵對比:

(二)布置作業,讓學生“自覺”列舉漢語顏色詞和母語顏色詞的異同,進行對比分析。

對比分析作為對外漢語教學的常用方法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漢語和母語的細微差別,準確地習得漢語。特別是漢語顏色詞,對于不同國家的學生,文化內涵上差異較大。每種顏色所代表的含義在每種語言中是不同的。在對外漢語教學班級中,學生往往來自不同的國家,教師對各個國家的顏色詞都與漢語顏色詞進行對比分析也是不現實的, 老師本身在進行對比的時候難免會有偏頗和顧忌不到各個國家的不同顏色詞文化差異;并且,對比分析不是對外漢語課堂的主要內容,如果在課堂上,對顏色詞文化的對比分析講解過多,活容易讓學生感到厭倦、復雜,產生“畏難”心理。

所以,我們采取讓學生自覺列舉漢語和母語的異同的方法,對顏色詞進行對比研究。對比分析應該在老師教給學生漢語之后進行。通過布置課后作業等方式,讓學生自己自覺對比漢語顏色詞和母語之間的差異,這使得他們不僅能夠主動探索語言學習的異同,提高語言對比和學習的能力,還能夠讓他們更加充分地了漢語母語顏色詞文化與母語文化方面所存在的差異,增長文化知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自己尋找答案,印象也會更加深刻,并且能夠提高課堂效率,減輕老師負擔。

二、充分利用顏色詞的構詞特點,使學生構建起顏色詞的語義網絡

每種語言的詞匯都處于一個網絡中,不是單一的個體,各個詞匯中都通過這個網絡相互聯系,構成一個復雜的語言系統。顏色詞也是如此,除了顏色詞本身的知識體系之外,還有很多與顏色詞意義相關或形似的詞語形成一個更為復雜的顏色詞語義網絡。例如:顏色詞中單音節成詞語素數量不多,大多為基本顏色詞,如:紅、藍、白、黑、灰、紫等,但是這些顏色詞的構詞能力極強,都能獨立成詞或與其他語素成詞,構成漢語顏色詞的主體。漢語顏色詞的數量豐富,存在著豐富的引申義。如在講解“紅”這個詞的時候,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漢語顏色詞的構詞特點,讓學生在識記“紅”的基本表示顏色的意義以外,擴充詞匯“紅色、紅潤(形容人的臉色好)、紅人(象征受人寵信)、紅運(象征順利)、(象征革命)、還有指純利潤的紅利、分紅等。讓學生在習得基本顏色詞的同時,記住更多的詞語,構建詞匯的語義網絡,幫助學生記憶。

三、進行顏色詞文化背景的導入,擴充學生漢語文化知識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進行文化背景的導入學習可以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漢語詞匯、句法的意義,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漢語詞匯的表面意思,更能“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讓學生認識到詞匯之所以蘊含某種特定文化內涵的原因或是產生這種文化現象的社會心理原因。

例如:漢語顏色詞的文化內涵與中國的陰陽五行學說息息相關。中國五行分金、木、水、火、土;西、東、北、南、中。與之相對應,所對應的漢語顏色詞分別是:白、黑、青、紅、黃。如圖:

例如:位于正中,代表五行中的土,中國古代是傳統農耕社會,對土地極其崇拜,認為是萬物之源,土地為黃色,即為尊色。中國位于北半球,越往南,氣候越熱,所以火位于南方,與之相對應,紅色也代表了溫暖的回歸,所以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貼紅色的春聯,掛紅色的燈籠等。

四、進行文化表演實踐、影視觀賞或圖片欣賞,引起學生學習顏色詞文化的學習興趣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免费观看 | 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福利视频1000 | 在线免费观看成人 | 可以免费看的av网站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 日本在线免费播放 | 久久久人 | 欧美日韩国产二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va果冻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国产大片 | 91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www | 一区免费视频 | 亚洲激情小视频 | 国v精品久久久网 | 久久精品.com | 国产激情美女久久久久久吹潮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 久久久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综合在线 | 2022国产精品 | 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二区 |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 | 免费av在线播放 | 黄色成人在线网站 | 午夜私人福利 | 97在线观看视频 | 青青草国产精品 |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在线播放 | 日本一道本视频 |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搜索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金桔影视 | 亚洲小视频 |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吃药 | 国产一区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三级三级三级精品8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