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動物成語大全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2017簡單的中秋燈謎及答案精選
1. 花和尚魯智深(打四川一地名) 答案:色達
2. 此路不通!(打一打成語) 答案:令行禁止
3. 借問酒家何處有(打中醫術語) 答案:童便作引
4. 中秋之夜開香檳(三字民俗) 答案:團圓酒
5. 十五的月亮(打成語一) 答案:正大光明
6. 華夏共賞中秋月(打旅游用語一) 答案:集體觀光
7.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打山西地名一) 答案:大同
8. 中秋佳節大團圓(打電影名一) 答案:喜相逢
9. 佳節團圓笑哈哈(打花名一) 答案:合歡
10. 中秋賞菊(打成語一) 答案:花好月圓
有關2017簡單的中秋燈謎及答案
1. 中秋月餅(打電腦名詞一) 答案:軟盤
2. 明月照我把家還(打流行歌曲一) 答案:月亮走我也走
3. 中秋佳節結良緣(打我國城市名一) 答案:重慶
4. 月兒圓圓喜開鐮(打成語一) 答案:豐收在望
5. 十五月亮照海灘(打成語一) 答案:一盤散沙
6. 望星空(打成語一) 答案:高瞻遠矚
7. 中秋旅游度蜜月(打成語一) 答案:喜出望外
8. 一輪明月照窗前(打禮貌用語一) 答案:光臨舍下
9. 舉杯邀明月(打禮貌用語一) 答案:請光臨
10. 抬頭望明月(打外國首都名一) 答案:仰光
11. 皓月當空(打廣東市名一) 答案:高明
12. 月光普照(打五字俗語一) 答案:大白于天下
13. 吳剛捧出桂花酒(打歌曲名一) 答案:迎賓曲
14. 中秋賞月晚會(氣象用語一) 答案:明天夜里多云
15. 中秋歸來(打一詞牌名) 答案:八歸
16. 劉邦登基詔書(打四川一地名) 答案:宣漢
17. 南人不復反矣(打四川一地名) 答案:南充
18. 舉起鞭兒又緊韁(打新疆一地名) 答案:策勒
19. 介胄之士(打湖北一地名) 答案:武漢
20. 山水之間,一方獨立(打重慶一地名) 答案:涪fú陵
2017簡單的中秋燈謎大全及答案
1. 掌聲經久不息(打北京一地名) 答案:延慶
2. 沫若鄉間住處(打北京一地名) 答案:郭公莊
3. 重點干起,秋前方成(打天津一地名) 答案:和平
4. 雄踞山寨(打吉林一地名) 答案:公主嶺
5. 固若金湯(打河北一地名) 答案:保定
6. 中國界首(打河北一地名) 答案:玉田
7. 金烏西墜白頭看(河南地名) 答案:洛陽
8. 上下四方都無險(安徽地名) 答案:六安
9. 全面整頓(打云南一地名) 答案:大理
10. 美哉嘉陵(打云南一地名) 答案:麗江
11. 懲惡揚善(打云南一地名) 答案:楚雄
12. 山花紅爛漫(打內蒙古一地名) 答案:赤峰
13. 溝里走,溝里串。背了針,忘了線。(打一動物名) 答案: 刺猬
14. 肥腿子,尖鼻子。穿裙子,背屋子。(打一動物名) 答案: 鱉
15. 船板硬,船面高。四把槳,慢慢搖。(打一動物名) 答案: 烏龜
16. 長安一片月(打《水滸》人物名)———秦明
17. 月是故鄉明(打一農業名詞)———光照
18. 僧敲月下門(打外國地名)———關島
19. 月有陰晴圓缺(打經濟學名詞) ———自負盈虧
20. 二月平(打一字) ———朋
21. 月與星相依,日和月共存(打一字) ———腥
22. 一對明月毫不殘,落在山下左右站(打一字) ———崩
23. 掬水月在手(打一成語) ———掌上明珠
24. 中秋月夜座談會(打一氣象用語) ———明晚多云
25. 同心改革為祖國(打一字) ———中
26. 一彎月照枝頭亮,兩顆星懸天下明(打一字) ———秋
27. 心已決斷不宜遲(打一字) ———快
28. 休把旁人抬太高(打一字) ———樂
29. 十五的月亮(打成語一) 答案:正大光明
30. 華夏共賞中秋月(打旅游用語一) 答案:集體觀光
31.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打山西地名一) 答案:大同
32. 中秋佳節大團圓(打電影名一) 答案:喜相逢
33. 佳節團圓笑哈哈(打花名一) 答案:合歡
34. 中秋賞菊(打成語一) 答案:花好月圓
35. 中秋月餅(打電腦名詞一) 答案:軟盤
36. 明月照我把家還(打流行歌曲一) 答案:月亮走我也走
元宵節簡單燈謎及答案【1】
1. 四方縱橫君第一(打一電影片名)—— 少林寺
2. 四通八達(打一成語)—— 頭頭是道
3. 太陽灶(打一成語)—— 熱火朝天
4. 探望同窗(歌手)—— 張學友
5. 滔滔不絕說不停(打一電視用語)—— 頻道
6. 天涯任我行(打三字電信名詞)—— 全球通
7. 兔子請老虎(打一成語)—— 寅吃卯糧
8. 退席(打《論語》一句)—— 不在其位
9. 駝背老公公,胡子亂蓬蓬——生前沒有血,死后滿身紅(打一動物名)—— 蝦
10. 萬家燈火鬧元宵(電影名)—— 不夜城、鄉情
11. 望江亭(打一成語)—— 近水樓臺
12. 武大郎設宴(打一成語)—— 高朋滿座
13. 氙氚(打一成語)—— 氣吞山河
14. 顯微鏡(打一成語)—— 一孔之見
15. 小毛頭約會:元宵節晚八點(詩詞句)—— 少年十五二十時
16. 笑死人(打一成語)—— 樂極生悲
17. 新春佳節話元宵(報刊名)—— 半月談
18. 啞巴打手勢(打一成語)—— 不言而喻
元宵節簡單燈謎及答案【2】
1. 元宵前后回家鄉(歌曲名)—— 二月里來
2. 元宵同返家(成語)—— 眾望所歸
3. 元宵已無州官諱(商品名)—— 節能燈
4. 元宵之后柳吐芽(成語)—— 節外生枝
5. 元宵之夜遇徐娘——(《射雕英雄傳》人物)—— 胖婦人
6. 園外隱約聞猿啼,星月小橋聽蕭聲(節日紀念日)—— 元宵
7. 圓寂(打一成語)—— 坐以待斃
8. 在首都邂逅歐洲經典油畫(電影)—— 北京遇上西雅圖
9. 展昭玉堂化前嫌(動畫片)—— 貓和老鼠
10. 站著百分高,躺著十寸長——裁衣做數學,它會幫你忙(打一日常用品)—— 尺
11. 站直方可量身高(打一網絡新詞)—— 正能量
12. 照相底片(打一成語)—— 顛倒黑白
13. 正月十五打牙祭(打一成語)—— 胖
14. 指腹為婚(歌名)—— 來生緣
15. 智多星不必多慮(歌手)—— 吳莫愁
16. 中國見聞(打一電視劇名)—— 玉觀音
17. 中國振興更輝煌(打上海一地名)—— 龍華
18. 中間火山,四邊大海——海里寶貝多,快快撈上來(打一日常用品)—— 火鍋
19. 中秋菊開(打一成語)—— 花好月圓
20. 自然饋贈好禮物,中華美食展內涵(打一紀錄片)—— 舌尖上的中國
21. 左手五個,右手五個——拿去十個,還剩十個(打一日常用品)—— 手套
元宵節簡單燈謎及答案【3】
1. 言辭懇切(打一電視劇名)—— 陳真
2. 爺爺當先鋒(打一南北朝人名)—— 祖沖之
3. 一堆草(打一花)—— 梅花
4. 一對小兩口,實行AA制(聊天用語)—— 哈哈
5. 一塊變九塊(打一成語)—— 四分五裂
6. 一群黃雞娘,生蛋進船艙——烤后一聲響,個個大過娘(打一日常用品)—— 爆米花
7. 一物三口,有腿無手——誰要沒它,難見親友(打一日常用品)—— 褲子
8. 一夜有喜(電影名)—— 元宵樂
9. 一夜魚龍舞(民俗風俗詞語)—— 元宵燈會
10. 一再承諾就過了(電視劇《士兵突擊》人物)—— 許三多
11. 一只罐,兩個口,只裝火,不裝酒(打一日常用品)—— 燈籠
12. 又1個禮拜(打一古代文獻名)—— 周易
13. 愚公之家(打一成語)—— 開門見山
14. 語言不生動(打一字)—— 評
15. 遇事不求人(打一成語)—— 自力更生
16. 元旦元宵捷報頻傳(打一成語)—— 節節勝利
【關鍵詞】幼兒教育;環境;資源
一、創設良好的幼兒教育環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 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 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幼兒主動、自覺地學習。”教師如果可以為幼兒提供一個優美、具有教育性的環境便能更大程度的激發他們學習的欲望。因此,為幼兒創設各種活動區域,豐富幼兒的活動便十分必要。如何創設教育環境?在我國各地教育資源不均的狀態下,我們很難有統一定論,但運用哲學我們可知,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
首先,學校要保障可以提供大量的圖書等資源,教育環境基礎相對較好,那么接下來教師又該如何為幼兒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呢?
1.利用群體環境激發競爭意識。幼兒雖然接觸社會不多,但其心理已經對競爭有了初步的認識,閱讀對于成年人來說可以是一個人安靜的進行的事件,但對于好動不安的孩子,閱讀則顯得過于“安靜”,多動且注意力集中能力差的孩子難以長時間進行這一活動。此時教師利用幼兒園或學校這一個有一群孩子的環境,就可以激發幼兒的競爭意識,不僅能使其更專注閱讀書籍,更能鍛煉其“競爭能力”,引導其進行良性競爭。例如,將幼兒分小組進行閱讀比賽,比比誰可以背出更多的詩詞或者找出書中圖片的更多不同之處,讓幼兒將閱讀帶入一種競爭狀態,而避開了閱讀的乏味感。這里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第一步教師選定三本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如《少兒百科》、《成語故事大全》、《十萬個為什么》,并將孩子們分成三個人一組,再給每小組的學生都布置閱讀這三本不同圖書的任務,以此保證每一小組內的學生都讀到不同的讀物,但小組與小組之間讀到的是這三本書;接下來給孩子充分的閱讀時間,并提示他們老師會從中提問并簡單的介紹問題;等學生讀完老師要求的章節后,老師要求讀《成語故事大全》的所有學生回答書中的問題,并根據回答正確的數目給予積分,依此類推。這樣,為幼兒指明閱讀方向和方法的同時,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和幫助其集中注意力。
2.利用音樂美術等藝術形式激發其興趣:初看之下,音樂美術等藝術形式與閱讀關系不大,但正如我們所說,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利用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形式也可以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那么,就要求老師為孩子創設這種多維的立體的學習環境。譬如幼兒閱讀童話的時候,會很好奇書中所運用的擬聲詞在真實社會中是怎樣的,如《咕咚》這一小文章,整篇都圍繞“咕咚”這一奇怪的聲音給森林動物帶來的慌亂,如果不讓幼兒知道咕咚是怎樣一種聲音,那么,對于理解力尚淺顯的他們,這篇妙趣橫生的小文就不能帶給他們什么閱讀的享受,更何況,現代社會大多數孩子早已遠離山林,更無法體會文中的情景,那么此時教師便可以和學生們一起用水和皮球等物體模擬咕咚的聲音,也可以利用其他樂器,對比“咕咚”聲與其他聲音的差別,引導幼兒思考為什么小動物會如此慌亂。也可以給幼兒帶來無限的樂趣,激發他們的想象。再如幼兒閱讀的童話故事有很強的畫面感,雖然很多圖書都有配圖,但所表現出來的都離幼兒生活較遠,那么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讀書后憑想象力將故事畫在自己的家里自己的身邊,加深幼兒閱讀印象和興趣,也能對其智力進行開發。
開展各類活動:幼兒天性好動,呆板的教學往往不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因此,需要趣味性的活動來輔助平時的教學。教師一定要注意文體活動的結合,萬不可只偏重幼兒閱讀而忽視體育活動,一味的閱讀也會讓幼兒產生乏味感,切記文體結合。
二、積極與幼兒家長配合
我國當代幼兒現狀是大多數父母都忙于工作,無暇顧及幼兒,但幼兒成長過程中父母又擔任了最為重要的角色,讀書是不僅是為了讓幼兒讀和明白讀了什么,更是幫助其樹立早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讀童話是為了讓他們相信愛和善良是永恒的美好,讀詩文是為了讓他們靈秀,讀成語是為了讓他們學會如何處世、如何做人,而不論讀什么,都要讓孩子學會去愛。那么,在教師積極營造閱讀環境和氛圍的同時,一定要家長配合。
教師可以和家長提前溝通好,告訴家長今天在幼兒園或者學校,教師要求學生讀了什么書,那么幼兒回家后家長可以適當的和孩子探討書中的人物,故事以及解答孩子的疑問,讓孩子和家長多一條溝通的渠道。再如,對于閱讀稍有困難的孩子,老師很難顧及的情況下也需要和家長溝通,讓家長在家中這種輕松自在并且親切的環境下引導孩子進行閱讀。
四川省的一位老師說過:“孩子就如顆顆等待發芽的種子,而老師和父母應如和煦的陽光、甘甜的雨露去溫暖、滋潤每顆種子,這些種子就能發芽、生根、茁壯成長。”幼兒面臨的學習問題,不能自己解決時,老師說創造的學習環境便顯得更為重要,老師應學會整合身邊資源和家長配合呵護好祖國的花朵。以上提到的方式僅僅是我教學中的一些感悟,其實方法還有很多種,需要各位教師共同探討,用心挖掘。
【參考文獻】
[1]高亞瓊,談環境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革新,2010(04);
1、秋收冬藏:秋天收獲,冬天存儲。泛指常規的農事活動。
2、暑來寒往:夏天過去,冬天到來。泛指時光流逝。
3、天凝地閉:形容冬天非常寒冷的情景。
4、噓寒問暖:噓寒:呵出熱氣使寒冷的人感到溫暖;問暖:指問寒問暖。形容對人的生活十分關切。
5、寒氣逼人:指十分寒冷或指陰森可怕。常用作作謂語、定語、賓語。
6、天凝地閉:天地都凝固凍結了。形容冬天非常寒冷的情景。
7、料峭春寒: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8、寒冬臘月:臘月:農歷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臘月天。
9、天寒地凍:形容天氣極為寒冷。
10、嗬氣成霜:嗬一口氣出來,馬上就凝結成霜。比喻天氣非常寒冷。
11、寒風侵肌:寒冷的風都侵入到肌膚里面去了。形容天氣十分寒冷。
12、冰雪嚴寒:嚴寒:極度寒冷。冰天雪地,天氣寒冷。
13、雪虐風饕:虐:暴虐;饕:貪殘。又是刮風,又是下雪。形容天氣非常寒冷。
14、凄風苦雨:凄風:寒冷的風;苦雨:久下成災的雨。形容天氣惡劣。后用來比喻境遇悲慘凄涼。
15、冬溫夏清:冬天使父母溫暖,夏天使父母涼爽。本指人子孝道。現亦泛稱冬暖夏涼。
16、夏爐冬扇:夏天生火爐,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當時的需要,費了力氣而得不到好處。
17、千里冰封:“千里”是個虛數,指遼闊的北國,并非說是整好一千里。一千里都被冰封了,也可以說明天氣的寒冷。
18、饑寒交切:饑餓與寒冷一齊逼來。形容無衣無食,生活極其貧困。
19、無冬無夏:無論冬天還是夏天。指一年四季從不間斷。
20、雪兆豐年:冬天大雪是來年豐收的預兆。
21、黃綿襖子:比喻冬天的太陽。
22、寒風刺骨:寒風刺骨意思為天氣寒冷,寒冷的風似乎能吹進人的皮膚,直達骨頭,并帶來陣陣刺痛。多用來形容惡劣的寒冷天氣。
23、冬溫夏凊:凊:涼。冬天使父母溫暖,夏天使父母涼爽。本指人子孝道。現亦泛稱冬暖夏涼。
24、天寒地坼:坼,裂開。天寒地坼,形容天氣寒冷,把地都凍裂了。
25、葛屨履霜: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過分節儉吝嗇。
26、寒風侵肌:形容天氣寒冷。
27、折膠墮指:極言天氣寒冷。
28、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陽,夏天的云層。比喻人態度溫和可親,使人愿意接近。
29、數九寒天:數九,從冬至起,每九天為一“九”,三九、四九最寒冷。最寒冷的那些日子。
30、十冬臘月:指陰歷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氣寒冷的季節。
31、林寒洞肅:寒:寒冷;肅:肅殺。形容秋冬時林木蕭疏,溪澗淺落的景象。
32、歲暮天寒:指年底時候的寒冷景象。
33、滴水成冰:水滴下去就結成冰。形容天氣十分寒冷。
34、夏蟲朝菌:為夏蟲活不到冬天,菌類朝生暮死。比喻極短的生命。
35、透骨奇寒:冷氣穿透了骨頭,形容天氣非常寒冷。
36、寒附火者:因為寒冷而靠著火取暖的人。
37、寒風凜冽:冽,寒冷。寒風凜冽,形容寒風刺骨,非常寒冷。
38、風雨凄凄:凄凄:寒冷。風雨交加,清冷凄涼。
39、縮手縮腳:縮:收縮。由于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樣子。也形容做事膽小,顧慮多,不敢放手。
40、風刀霜劍:寒風象刀,嚴霜象劍。形容氣候寒冷,刺人肌膚。也比喻惡劣的環境。
41、天寒地凍:寒,溫度低。形容天氣極為寒冷。
42、欺霜傲雪:欺:欺凌。傲:傲視,傲岸。霜雪本是寒冷之物,而對此敢于欺凌傲視。比喻堅貞不屈、氣勢非凡的精神。
43、冬日可愛:如同冬天里的太陽那樣使人感到溫暖、親切。比喻人態度溫和慈愛,使人愿意接近。
44、山寒水冷: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45、燕雁代飛:燕夏天來溫帶,冬天歸南方;雁冬天來溫帶,夏天歸南方。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見。
46、溫凊定省:謂冬天溫被,夏天扇席,晚上侍候睡定,早晨前往請安。表示侍奉父母無微不至。
47、集螢映雪:晉代車胤少時家貧,夏天以練囊裝螢火蟲照明讀書;映雪:晉代孫康冬天常映雪讀書。形容家境貧窮,勤學苦讀。
一、讀前指導——書籍的選擇
首先要讓學生明白,課外閱讀并不是什么書都可以拿來讀。讀一本好書,可以受益終身;讀一本壞書,則可能受害無窮。
那么書海浩瀚,怎樣從各類課外書籍中遴選適合自己的課外讀物呢?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身邊常見的書籍開始,從孩子手里的小人書、游戲秘籍開始,把課外書籍大概地分分類。根據分類的標準不同,可以大致進行如下指導。
1.對自己有益的與對自己無益的,甚至有害的
哪些書對自己有益,對健康成長有益,對學習有益,自己能從中學有所得,并且學有所用,覺得自己受益了。如讀了百科類圖書,我們可以學到很多百科知識,這些知識包羅萬象,有關大自然現象的,有關動物的,有關植物的,有關社會的,也有關我們自己身體的……可以大大地開闊我們的眼界,讓我們從中學到了很多從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讀了名著、童話,或是各類優秀的小說,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主人公的品質,既能讓自己的心靈受到觸動,思想上有所感動,又能欣賞到優美的語句,以及場景描寫等等 。有的孩子會說,我看了游戲秘籍,我在游戲中的角色就能很快地從低等級上升到高等級。這時就需要老師引導學生去分辨一下,這種說法、想法正確與否,為什么不正確。首先從結果上去分辨行為的對否,再從過程上去判斷,讓學生思考把有限的時間花在這些上面值不值。然后,逐步幫助學生對身邊的課外書進行甄別,拋棄那些在學生中流行的,卻與己無益的書。
2.與學校教材緊密聯系的
比如我們課文里學了《三顧茅廬》,我們知道了這篇課文選自《三國演義》,那么我們就可以去看看《三國演義》這本書,里面一定還有更多精彩的故事、精彩的片斷。學了《開天辟地》《普羅米修斯盜火》這兩篇神話故事后,我們就可以去找些中國的神話故事書、外國的神話故事書來看看,這些書里一定還有更多優美的神話故事。
3.按書籍主要內容分類
比如有“神話故事”“成語故事”“童話故事”“人物故事”等,故事一類的書;有專門講百科知識類的,如《一萬個為什么》《少年兒童百科全書》等綜合性的書籍;有專門講歷史發展的“歷史”類書籍;也有專門講地理知識的“地理類”書籍;還有“智力游戲”類的;以及專門教我們寫作文的《作文選》《作文大全》等等。
二、讀中指導——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
為什么有的同學一個學期能讀好多本書,有的同學卻只讀了一本兩本?為什么同樣一本書,有的同學讀完了,只會講幾個故事,而有的同學讀完了,不僅了解了故事情節,還從中感悟到了一些道理,受到了一些教育,學到了一些作文的方法呢?這就是因為在讀書的過程當中,讀者的方法不同。方法不同,效果也就相差很大了。那么怎樣才能提高讀書的效率,讓學生花同樣的時間能多讀些書,能從書中獲益更多呢?
1.從詳略上把握
讀書有精讀、略讀之分。拿到一本書,首先看看序和內容簡介,再看看大概的章節分布,每個章節里有哪些內容,從整體上大致了解這本書。接下來就進入到讀書的環節了。在讀的過程中,并不是要逐字、逐句的去讀,也不是一定要把一本書的內容全部細細地去讀一遍。對一些故事性的過程描述,可以適當的速讀,泛泛而過,大概了解故事過程就可以了。但對一些描述好的地方,則可以精讀,比如書中有一段優美的景色描寫,不妨細細地去品讀,去體會作者是怎樣把這些優美景色表現出來的。書中還有一些人物的對話描寫,你讀了以后,書中的人物形象好像就在眼前,那么不妨再細細地去讀讀這段對話,學習一下作者對話描寫的方法。詳略結合,學有所得的同時又兼顧速度,這樣才不至于一本書讀了好長時間都沒有讀完,而且最后收獲也不大。
2.邊讀邊思考
孔子說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強調的就是學和思的統一。比如在書中有一個場景,作者開頭花很多筆墨來描寫景色,這是為什么呢?一個人物在出現時,作者著重描寫了他的外貌和穿著,這又是為什么呢?我讀了這段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好像感同身受,如果讓我來寫,我會怎么寫?從某一部分內容,我感受到了什么,我看出某個人是一個怎樣的人……讓學生在閱讀中試著去思考問題,發現問題,改變課堂上只有老師提問題的狀態,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己來提,自己來想,自己來答。如果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這樣做到一點點,就會從這個起點開始,以后會做到的越來越多,收獲也會越來越多。
3.不動筆墨不讀書
對書中的知識點,好的字詞、句子、段落描寫、心理描寫、話描寫等等,不妨摘抄下來。自己覺得很是喜歡的,也可以背一背。對書中不理解的地方,用鉛筆作個記號(自己的書不一定用鉛筆,但是借的書就要注意了,向學生滲透愛護書籍的思想),然后自己查閱書籍資料去理解,或是去請教別人。
4.要寫讀書筆記
在閱讀過程中,無論是瞬間的感悟,還是深思熟慮的結果,都可以隨時地記錄下來。可以將閱讀時產生的思考、疑問隨手寫下來做成疑問筆記;把閱讀中發現的好詞語、句子、片斷摘錄下來,做成摘錄筆記;將原來較長、較深的文章用提綱形式摘錄下來做提綱筆記;通過續寫、改寫、寫讀后感等進行再創作,做成創作筆記等等。
三、讀后指導——溫故而知新
教材上的知識學過后,需要及時復習和鞏固。那么當我們讀過一本書后,也需要溫習、回想。把自己讀過的書名專門記在一個本子上。同時記下內容梗概,書中的主角等等。這樣,過段時間,可以把這部分內容翻翻,再看看相關的讀書筆記、讀后感,相信這本書會深深地印在你的腦子里,不會輕易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