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實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新的一個學期,我們漢語言文學專業專門開設了實訓課的新課程。這是一門朗誦加話劇表演為主的一個課程,我們也是第一次接觸,感到非常的陌生與手足無措。
不過好在有關老師和向老師的指導,我們對詩朗誦和話劇表演有了很大的興趣。首先是詩朗誦考試, 它要求我們每個人自己準備好一首詩朗誦,考試的時候可以完全脫稿,帶入自己的感情把它很好的朗誦出來。其實,這也是再為后面的話劇表演的臺詞功底做足了準備。
我們班分成了四個小組,每個小組由十個人左右的組員組成,而我們小組是班里的第一小組,選了《武林外傳》里面的《楊蕙蘭比武招錯親》的小片段進行表演,我所飾演的角色就是女主楊蕙蘭的“父親”老楊,他是個愛財的人。雖然角色戲份不重,但在里面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個角色。
在話劇排練的時候,我們組員會互相幫助,互相提出自己的意見,組長也會認真聽取組員的意見,一起合作把話劇排練得完美一些,我很高興能有機會跟組員們一起合作,希望我們以后會有越來越多的機會,能夠互相學習、互相進步。
不僅如此,我們也完成這次實訓的目的,學到了許多知識也領悟了許多道理!
其實實訓之前我對房地產充滿了憧憬,但同時也有些懼怕。因為從來沒有工作過,也害怕別人不愿意搭理我們,直到去了之后,才讓我的這些顧慮通通拋掉了。
我的實訓地點是在青陽路8號,吉大房產安居苑店,這里就是我意義上第一個工作的地方,以至于在最后離開的時候,心中卻留有那么一絲的不舍。第一天上班,我們真的跟一個傻子一樣,只有靜靜的坐在那看著業務員不停的忙他們自己的,仿佛我們是空氣,當時真的覺得自己在那幫不上忙,而且還占空間!直到我們以為已經被遺忘的時候,終于有人搭理我們了,他就是店里個最高的史先生。當時他分配了我們的第一個任務——出去看周圍的小區,熟悉小區的位置。這是我們一組四個人街道的第一份任務,因為作為一個房產業務員,首先要做的就是熟悉小區。直到現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安居苑小區,共有129棟,真叫一個”大”字,大到我們在那里走了好多天之后,從它的西南角走到東北角,我還是找不到一條最近的路!所以我很佩服他們的業務員,那么多的小區,他們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熟記下每個小區的狀況。
由于經理太忙,所以他把我們交給了店里的一個叫年夫輝的業務員,第一天上班他就帶著我們看了房源并且讓我們充當了買房的角色,在回來的路上他告訴我們,要看好小區,要盡可能的把小區的地圖畫出來,那才是我們現在最大的成績。
工作的這段時間,我個人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每天早晨挺經理開會。除非哪天經理忙沒時間開會,經理開會我就坐在一旁靜靜的聽,雖然我只是實習生,但自己并不能把自己當實習生看,要堪稱是他們當中的一員,聽經理開會,學到的基本是在平時工作時應該注意的問題,還有更便捷的就是經理傳授的一些經驗和技巧性的東西,還有的就是有的業務員在工作的時候所暴露出的問題,印象深刻的是一次經理表揚了他們其中的一個業務員:“別人不要的東西,對他來說是最珍貴的,也是最容易把握的,別人都要的東西,你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來得到它”。房源就是如此,比如有的客戶他可能需要的是3到5層的房子,但有的業務員就不會再考慮6層或者以上的房子,但是假如你從房子的價值,周邊環境來向客戶介紹,他是存在購買的可能的,所以,有很多的潛在客戶就這樣輩流失了,所以這需要的就是業務員如何來看待這樣的問題。
還有就是當業務員與客戶形成關系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員工與客戶精神上的合作,要與客戶建立良好的友誼,讓客戶對你產生高度的信任,譬如有的客戶在吉大安居苑店接受到你的服務了,即使在你這沒有找到適合的房源,或是在別的地方看到了房子,他還是會找你委托你業務,這才是一個成功的業務員,通過這些話,我深刻的感受到在學校里的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要在實際中站穩腳步更需要我們不斷的吸取經驗來不斷的提升和完善自我。
工作的時候有時會比較閑,我還會坐在那聽業務員之間談話,業務員與客戶的交流,記得有一個新業務員問一個經驗比較豐富的業務員:如何防止客戶與防治私下談價?有經驗的業務員則說:這不是當時就能處理好的事,在你到買房去看房時,實現就該做好充分的準備來防止他們私下談價,而不是要等到所有的問題都集中到一起時你才來解決!那樣可定會出問題的。的確,工作中存在了太多的不確定的因素,許多現實中的技巧和經驗需要在實習中不斷的去琢磨去領悟。
我們這周上的實訓課是市場營銷實訓。我們小組自實訓課開始就一直在一起,這次的實訓也不例外,。這次實訓的主要目標人群是學生家長及校內學生們。這是個符合我們目前狀況的實訓,現在的我們面臨著找工作或創業的選擇。通過這次實訓我們可以看到我們自身的關于創業的好點子,可以打開我們另一個通往成功的大門。
我們團體一共有五個人,當得知這次實訓的主題,我們各抒己見,看我們的創業從哪方面入手,最后根據我們團體五個人的特點和意見,我們確定我們的賣點是兒童玩具,可能兒童玩具對我們來說不是什么新鮮事,但是前輩們說只要做得好就是暴利。而且現在的兒童好多都是被家里嬌生慣養的 ,只要是他想要的就一定會得到。我們根據在小學附近的調查發現那些玩具是目前小學生的最愛。于是我們就開始了接下來的活動。
做策劃書之前,我們計劃好了實訓每天的任務,根據計劃,我們在努力,每天都認真完成任務。首先我們分析了這次營銷的環境,只有先分析好營銷環境,才能制定好營銷戰略與策略。分析營銷環境時,我們幾個人,一起考慮,每個人都說出自己的看法,不管正確與否,然后統一意見。環境分析完,我們也對這次確定的市場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接下來就是調研與預測,主要是問卷設計,接著根據問卷的填寫意見,再進行問卷分析。問卷設計,主要是確定我們是否有市場,大家對于這樣一個市場是否有興趣。跟據被調查人的意見,可以完善我們的產品,也可以看清楚市場。面對回收的問卷,我們看到了很多誠懇的意見。我們對我們的市場充滿了信心,甚至有一些同學問我們是不是真的要開店。聽到詢問聲,我們信心十足,覺得當初我們的想法是可行的,而且大家都很重視玩具這塊,從一份一份的問卷中,我們看到潛在的大市場,并且前景很樂觀。然后我們制定了我們的目標市場并對其進行細分。這樣才能更好的根據市場確定下一步。緊接著就是營銷策略組合,這步是最關鍵的,需要從產品、價格、分銷渠道、促銷這些方面分析,每一個分析都要從實際出發,才能更好地把我們的產品推向市場。
作報告書的時候我們齊心協力,通過詢問,上網搜索,外出調研等等來計劃我們的報告書,有困難大家都一起解決了。由于明確分工,我們的工作最后很好的完成了。我們終于松了口氣。
關鍵詞:實訓實習 課程化 項目教學
談及教學改革,往往側重于專業核心課程,而忽略了實訓實習環節。事實上,在整個人才培養方案中,實訓實習占據了重要的一環,而且對于人才的培養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職業技術教育,尤其如此。
反觀我們傳統實訓實習環節的教學現狀是:過度依賴于企業、實訓實習期間的教學管理幾乎全部委托于企業,實訓教學的質量監控僅僅依賴于專業教師為數不多的實習巡視和學生實訓實習手冊的檢查。而事實上,相較于醫院等實習單位對實訓實習環節比較嚴謹的態度而言,不少企業則對實訓實習的學生使用大于教學,整體教學管理不夠規范、質量監控不夠到位。
鑒于上述專業實訓實習的重要性和不盡如人意的教學現狀,我們著眼于這一人才培養癥結,從2010年9月開始,在江蘇省教育廳哲學社科類課題“專業實訓和創業教學基地建設”下開展子課題研究,將重點轉移到專業實訓課程體系建設和實踐導向的項目化教學改革上來,并借鑒專業核心課程的項目化教學改革成果,針對實訓實習環節提出建設和改革思路。這一建設改革思路概括來講主要是兩條:實訓環節課程化、實訓課程項目化。
一是著眼于實訓實習環節,推動實訓實習環節課程化建設;也就是從根本上樹立正確的意識,把實訓實習放到與專業核心課程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來,并與核心課程一樣開展課程建設。從“實訓環節”到“實訓課程”,稱謂的轉變折射的是認識的飛躍。
二是通過校企合作、項目教學,推進實訓課程的教學改革。因為涉及到實訓實習,所以更加依賴于一個比較好的校企合作平臺,以便于協調溝通共同推進,同時也因為是實訓實習,所以更有條件開展項目化教學以適應高職學生的學習訴求,并有利于教學的質量監控。
課題組基于上述思路,依托于校企合作平臺,從實訓課程體系的建設、雙師型教學團隊的建設、項目化實訓教材的建設以及實訓教學項目化探索四個方面著手,構建起比較完善的實訓課程教學體系并實施了有效的教學改革。
1.校企合作,實訓課程體系的建設
以實踐為導向、以校企合作雙贏為考量,系統設計,突出三個環節的內在邏輯關聯。從綜合見習到綜合實訓再到企業實習,保證校內外實踐教學資源有機整合。第一學期、第二學期綜合見習2周,側重行業背景、企業文化、組織結構等印象感知;第三學期、第四學期綜合實訓4周,側重業務單元專項技能的操作訓練;第五學期、第六學期實現頂崗實習,從而保證零距離就業頂崗。這樣的實訓課程體系設計打破課程條塊分割的界限,更加強調綜合性,且邏輯銜接、梯度遞進、時間遞延,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和學習規律。
在此基礎上,依托于校企合作平臺,有針對性地加強校內校外兩個實訓基地的建設。校內實訓基地強調真實性、標準化建設,是校外實訓基地的微縮,旨在便于課程教學;校外實訓基地則強化教學服務功能,做好相互銜接,旨在便于實踐教學。
2.校企合作,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
高質量的專業教學,特別是實訓課程的教學,其根本在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學團隊。實訓基地的平臺可以復制、可以建設,但是雙師型的教學團隊卻需要時間的打磨和經驗的積累。因此教改期間,要求所有專業教師輪流參加企業進修培訓,我們稱之為教師企業行動計劃。
開展專業教師企業行動計劃以來,陸續分派課題組主要成員走出課堂,走進企業進行鍛煉。教師在合作辦學企業進修期間,必須經歷所有部門輪崗實踐,重點學習與所任課程相應的崗位流程,并注重經營案例的采集和一線管理經驗的積累,以有效填補日常教學過程中的不足、解決日常教學過程中的困惑。
經過兩年努力,我們逐步建立起一支既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又有扎實的操作技能的“雙師型”教師隊伍。通過全脫產的進修階段的學習交流,進一步了提高專業教師的實踐操作技能,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新的理念、崗位技能及職業標準;了解企業對職校畢業生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的要求,從而在回校后參與實訓課程建設、項目化教材開發和教學改革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3.校企合作,項目化實訓教材建設
在整個實訓課程的體系框架下,加之課題組成員在企業進修過程中的經驗積累、技能提升,特別是對行業和企業發展現狀的把握,回校后在實訓課程的教材開發、教學改革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專業教師進修后帶回來的很多意見建議,成為實訓課程建設的重要依據,并作為主力軍與企業兼職教師合作開發系列項目化自編講義。以面向零售企業的經營管理實訓為例,專門針對企業主管經理層次設計三個部分內容十項技能:角色認知、零售認知、商圈認知、品類管理、陳列管理、目標管理、市場調查、顧客溝通、會議管理、收銀作業,大體上涵蓋了企業主管在實際運營中的應知應會。并且此類實訓教材也被企業借用于內部基層員工的培訓,校企之間的合作在相互借力中獲得雙贏。
4.校企合作,實訓教學項目化探索
以校企合作自編的項目化教材為基礎,一書兩用。學生校內實訓期間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形成學習小組,利用校內實訓基地完成相關實訓項目,并進而由教師總結延伸、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同樣是這本教材,學生在校外實訓基地的實習期間,在兼職教師的指導下,各實習小組針對上述實訓項目作進一步的深化學習,雖然是相同的項目,但是在真實環境中的學習更具有適應性和指導性。這樣強化中有提高的實訓教學,明顯地提升了實習效果,實習期間的教學質量得到有效保證。能力的提升使得畢業生在實習后半期即可有充裕的時間在校內專職教師和企業實習帶教老師的合作指導下開展畢業設計。
5.思考與總結
高職院校在重視專業課程建設的同時,應高度重視實訓實習環節,確保實訓實習環節的教學質量,把好技術人才“產品”出口前的最后一道關。傳統的實訓教學往往依賴于企業、委托于企業,實訓教學的質量監控手段有限。相對于醫院等對于實訓實習教學的嚴謹態度而言,企業對于實訓實習的教學管理和質量考核則重視不夠。由此,實訓實習如此重要的一個環節反而成為了整個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一個薄弱環節。將實訓實習環節納入專業教學建設與改革的視域,并積極開展系統的探索與實踐,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
高職院校實訓實習的教學,應把握高職教育特點,以實踐為導向,構建起比較完整的實訓教學系統。首先是構建有機合理的實訓課程體系,參照專業核心課程的教改思路,將實訓實習內容階段化、項目化、課程化;其次是做好實訓平臺建設和師資建設,根據功能定位差異打造校內校外兩類實訓基地,并通過專業教師企業行動計劃和高校進修計劃打造雙師型的教學團隊;第三是依托師資校企合作開發項目化的自編講義,為項目化教學的實施提供教材支撐;第四是以教材為基礎,以基地為平臺,開展雙師指導、學生主導的實訓課程項目化教學。四個環節環環相扣,這樣才能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實訓教學系統。
高職院校提高實訓實習課程的教學質量,應推進實質性校企合作模式,以有力保證實訓課程建設與改革的順利實施并取得明顯成效。合力培養技術人才,企業直接參與人才規格的確定、參與課程計劃的設置和實施、參與教學質量的監控和評價,有利于極大地節省了人工培訓成本;教師也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環境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鍛煉,極大地積累了教學資源、提升了教學能力。
實踐表明,強化實訓課程建設,校企合作、將項目化教學應用于超市零售人才培養,學生興趣更加濃厚、學習更加自覺、職業生涯規劃更加明晰,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思考和創新能力、就業和創業能力都有了明顯提升;而在這一過程中,校企合作更加緊密、更加富有深度,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符合學校的發展要求,也滿足了企業參與合作的價值預期,最終實現的是學生、學校、企業的多贏。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專業實訓和創業教學基地建設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2010SJD880022)。
參考文獻:
[1]楊豐,李云.高職院校實踐教學模式研究與探索[J].職業教育研究,2011(12)
回顧這兩個月,好像每天都在忙碌著,但靜下來仔細想想,好像并沒有收獲多少,每個空余時間,也都讓自己漸漸荒廢了。這學期的手工實訓和電算化,我們都算是再一次的學習鞏固,再一次的練習熟悉。
手工實訓:和大二下學期的手工模擬實訓課一樣,不同的是這一次老師們講的少了,而我們自主練習的多了,從期初公司的開戶和公司會計制度的制定等。兩個月的學習下來,我們在收獲的同時也在暴露出很多的不足,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也在不停的糾正著。
1.業務員崗位:這是我們手工實訓中最好玩,最輕松的一崗位。我的第一個崗位就是它,開始時,我也有些沒頭緒,特別是差旅費的報銷,總會出錯,要么是報銷制度沒理清,要么是出差時間算錯,還好這些都不算大問題,錯一次也就長記性了;模擬實習的業務員不同于真正的業務員,因資料、設備等有限,我們也就少很多實際性的練習。
2.出納崗位:這學期,我們和金融班的同學結合起來,所以好多業務處理起來就更加的逼真,更加的規范。出納比起業務員就相對難多了,還要在一號樓與實訓樓之間來回跑。有時候人多,也就差不多一上午都待在模擬銀行里排隊。而且每筆業務,我們都要很認真,很規范的填寫,不然就過不了銀行那關,雖然是學生模擬辦理操作,可他們總會很仔細的審核,所以我們出納人員也就常常糾正錯誤。
3.會計崗位:這算是最忙碌的一個崗位,也是我練習的最后一個崗位,它不僅要填制憑證還要登記各項明細賬。還好我們組內的成員經常會相互幫忙,相互探討。在月未處理時,特別是成本核算業務,真的很考驗我們的細心和耐心。
電算化:主要是期初賬套的建立,我記得我們單單期初的建立就花了整整兩周。其中會計科目的設置,部門人員的設置,項目核算等等,特別是項目核算,期初設置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我們這后的業務處理。在手工實訓中,我們往往有錯可以進行相應的改正,電算化則不同,好多設置是在期初完成,糾正就會相對的麻煩,月中就是簡單的輸入憑證,前面設置好了,月中一般不會出現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