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貸款買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貸款買車實際上就是辦理汽車抵押貸款,不管是銀行還是汽車金融公司,辦理的都是該業務,因此貸款買車是一定要做抵押的。貸款買車時要求將車輛作為抵押物,而目前主流的形式是押證不押車,即貸款人將機動車登記證書抵押給銀行或汽車金融公司,車輛仍舊可以自己使用。
汽車抵押貸款一般只能做短期的貸款,只要滿足貸款條件并且準備了齊全的資料,通常一星期左右可以完成審核以及放款。在貸款還清以后還需要辦理抵押解除手續,否則貸款人無法拿回機動車登記證書。
(來源:文章屋網 )
1、身份證、戶口簿或其他有效居留證件。
2、貸款申請人職業和收入證明,需要提供6個月的銀行流水。
3、購車合同。
如果借唄申請的額度不高,且每期都按時還款了,那么是不影響申請車貸的。而借唄申請的額度較高,超過了10萬元,或者是還款過程中,有過逾期還款的行為,那么出現這兩種情況就會影響到用戶申請車貸。因此,用戶在申請車貸前要降低自己的負債率,并且確保自己征信良好。
否則征信不良的話,不管申請銀行車貸還是汽車金融貸款,都是無法通過審核的。
(來源:文章屋網 )
2、小額貸款機構審核申請。
3、審核通過簽訂小額貸款協議。
4、小額貸款機構放款。
5、購車人提款并用于購車。
近日,深圳的曾先生高興地告訴他的朋友新車寶馬到手了。據了解,他先在某商業銀行辦理了分期消費信用卡用做購車首付款刷卡,然后利用車行以舊換新的政策享受按揭貼息。他說,寶馬本身有汽車金融的服務,以舊換新購車還能抵商業銀行一個點左右的利息,“整體算下來省一萬元左右。”無獨有偶,北京的高女士也喜悅地和同事分享,她最近通過貸款擁有了人生中的第一輛車。
《投資者報》記者調查發現,曾先生和高女士買車的故事,折射出中國的汽車金融市場逐漸被開發壯大的事實。數據也可以佐證這一觀點,《2016中國汽車金融報告》顯示,2001年~2014年,國內汽車信貸市場規模由436億元增長14倍至6596億元。
報告指出,隨著國內消費主體和消費觀念的轉變,以及汽車金融市場日趨多樣化的參與者加入爭奪蛋糕,伴隨著個人征信體系的完善以及汽車金融行業的政策利好等,汽車金融市場的產品和服務將更加豐富。
正如融金所始人孫明達所言,目前國內汽車金融公司業務主要集中在零售消費信貸以及經銷商庫存融資兩方面,未來汽車金融機構的業務范圍還需要向全產業鏈拓展。
事實上,很多新興的互聯網金融機構也看重了汽車金融市場的巨大潛力,投入力量進行開發,并且取得不錯的成績,也讓大眾在面對車的那些事兒時,少一些捉襟見肘的尷尬。
貸款買車哪家強
汽車金融市場越來越被重視,單就貸款買車來說,眾多的貸款渠道也為消費者帶來了一定的“選擇困難”。銀行貸款、汽車金融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機構,到底哪家的產品更好、服務更完善?《投資者報》記者對比發現,單從利率上看,銀行的貸款產品目前仍有一定的優勢,但是隨著市場競爭者的加入,這些優勢也將不復存在。
消費者若選擇銀行進行貸款,以農業銀行為例,其12個月、24個月、36個月的貸款利率均不相同,費率分別為4.5%、8%和10%,工商銀行12個月、24個月、36個月的利率則分別為3.9%~5%、6.9%~8%和12%,建設銀行12個月、24個月、36個月的利率分別為4%、8%和12%,中國銀行12個月、24個月、36個月的利率分別為3.9%~5%、8%和12%。
據悉,銀行辦理汽車貸款的另一個途徑為汽車分期,例如農業銀行推出的“信用卡汽車分期支付”,首付三成,12期手續費為3.5%,24期手續費為7%。不過,不同銀行的信用卡分期費率都有差異,總得來看,一般12期(一年)的分期費率在3%~5%之間,24期(二年)在4%~8%之間,36期在9%~12%之間。
此外,記者了解到,小貸公司也加入了汽車金融市場的爭奪戰。據媒體報道,小貸公司的汽車貸款相對于銀行而言,利率較高,普遍月息在0.8%左右,年化利率在9.0%以上,以此計算,貸款10萬元買車、一年期限,向小貸公司借錢要比找銀行多支付大約5000元利息。
值得注意的是,銀行的低利率雖然誘人,但并非人人都可以申請得到。事實上,銀行的批貸流程較為復雜,需要的材料繁多,諸如身份證、戶籍證明、本地房產證明、購車合同等相關證明都是必須準備的材料。
據某銀行工作人員介紹,銀行在貸款時,還會對貸款人的資質嚴加篩選,逾期多次或者其他征信記錄存在污點,借款人都不能獲得貸款,有的地方甚至對購車人的戶籍加以限制。在首付方面,銀行一律要求三成首付。
相比之下,專業的汽車金融公司有更多細微的優勢。據記者了解,在促銷活動期間,從4S店購車并申請相關汽車金融公司的貸款還能有額外的車價優惠,上文的曾先生就因以舊換新省下1萬元左右。或者,部分車型會有額外補貼,算下來購車成本比銀行貸款還能便宜一些,具體補貼比例要看活動車型而定。每家汽車金融公司對于母品牌的車型幾乎都有或多或少的優惠。
另一方面,每家汽車金融公司對于旗下品牌車型,貸款后提車速度大約為一周左右,而銀行由于批貸時間較長以及流程問題,購車人提車往往要等待一個月左右。此外,對于購車人的審核,汽車金融公司的標準也較為寬松,并不對購車人的戶籍等做出硬性要求。
汽車金融的發展可謂是百花齊放,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金融服務。然而,盡管從商業銀行到汽車金融公司、小貸公司,各方紛紛加入汽車金融市場的競爭之中,但是一直到2015年,國內汽車金融的滲透率僅達到30%,與國外70%~80%的滲透率相比尚有差距。據德勤中國預測,到2020年,中國汽車金融的滲透率將達到50%,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萬億元,這一領域將有更多創新的機構、產品與服務等相繼推出。
二手車服務崛起
2004到2014十年間,汽車金融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到目前為止,由銀監會批準成立的有25家。與此同時,國內開始有主機廠背景的融資租賃公司介入,經過2011年到現在五年時間的大量推廣,目前國內已經有3000多個擁有牌照的融資租賃公司,正在從事零售汽車金融業務。然而,包括商業銀行、汽車金融公司、融資租賃公司為主流的汽車金融服務主體,均以新車為主,二手車領域的汽車金融服務一直稍顯落后。
反觀發達國家,二手車的金融滲透率與新車所差無幾。隨著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多家金融科技機構將目光瞄準汽車金融的服務之上,尤其是二手車領域的金融服務。
美利車金融總裁李明昊告訴《投資者報》記者:“二手車是非常典型的非標產品,其服務鏈條較長,交易過程需要經過車況鑒定、估值、過戶等流程,并且基本是‘一車一況、一車一價’,因此我國二手車市場是一個重資產、重服務落地的市場。”
盈燦咨詢測算預計,2016年我國互聯網汽車金融的總市場規模可以達到1.1萬億元,到2018年,我國互聯網汽車金融的總規模可達到1.85萬億元。汽車市場中,二手車市場的增長態勢不容忽視: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預測,到2020年,新車與二手車交易比例有望達到1:1,汽車市場也將從“新增需求”轉化為“置換需求”。
萬億市場,金融科技公司將如何入手呢?以美利車金融為例,據記者了解,H上線兩年的美利車金融,已完成了線上、線下服務渠道布局:目前該平臺已經組建了逾千人的線下服務團隊,與全國3000~4000家經銷商建立了合作關系。
因為美利車金融獲得了京東金融的A輪投資,因此,用戶不僅能夠在通過汽車經銷商的推薦,享受到美利車金融的汽車分期服務,也能夠從京東金融汽車白條頁面,進入“美利車金融”的申請入口,提交分期消費申請。截至目前,該平臺累計幫助10萬名購車者獲得了他們的愛車,累計放款金額超55億元。
近日獲得3.6億B輪融資的第1車貸也是以二手車商貸款起家的。該平臺為車商、汽車整車物流商以及汽車租賃公司等提供授信額度在5萬到5000萬不等,還款時間為1個月到24個月不等的貸款產品。目前第1車貸已經覆蓋全國30個省份、80個城市,與全國70%以上的中大型二手車商建立合作,覆蓋中國二手車交易總額的6%,2016年放貸總額超過120億元。
由于我國二手車市場起步晚,行業內魚龍混雜,誠信問題、規范經營問題、跨區域流通問題等突出;同時,鑒定評估人才缺失、第三方評估機構較少等困擾著二手車行業的發展。報告稱,目前監管法規逐漸到位,行業運營規范化,促進了二手車市場的健康發展。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制造業信息處處長李偉利表示,中國汽車產業正迎來發展的拐點。未來一段時間內,行業將保持10%~15%的中速增長;發展重心逐漸從前端向以二手車、汽車金融為主的后市場轉移。
汽車租賃新藍海
羅蘭貝格數據顯示,中國租車市場規模從2008年的90億元增長至2013年的340億元,預計到2018年將攀升至580億元。車隊數量則從2008年的10萬輛增至2013年36.9萬輛,預計2018年將增長至77.9萬輛。而直到2012年,中國租車滲透率僅為0.4%,汽車租賃公司車隊租賃滲透率不到10%;在德國、法國等成熟市場,每年近50%的汽車租賃公司車輛會以租賃形式出售。
花生好車董事長陳鵬云意識到這一市場還有很大的潛力與利潤空間,于是他專注開拓汽車融資租賃市場。花生好車將車輛型號限定在幾款性價比較高的暢銷A級車,為每輛車購買價值百萬的各種保險,消費者可以零首付、20%首付、50%首付直租。汽車直租模式,租賃公司還可以賺取汽車批發零售差價、保險返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