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淋巴細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吸煙;免疫系統;T細胞
摘 要:目的 探討長期吸煙對免疫系統影響的機制. 方法 分別于3mo和9mo對吸煙組及對照組大鼠行抗體形成細胞(AFC)試驗和抗CD3 抗體誘導的T細胞增殖試驗以測定其體液和細胞免疫. 結果 9mo后,吸煙組大鼠對綿羊紅細胞的抗體形成細胞反應及抗CD3 抗體誘導的增殖反應均較對照組顯著降低,而3mo時無顯著差異. 結論 長期吸煙所引起的免疫抑制是與抗原刺激T細胞后,T細胞不能有效地活化、增殖和分化有關,T細胞自身的細胞免疫受到損傷,也使得它不能有效地輔助B細胞進行增殖及產生抗體,從而使體液免疫也變得無能.
Keywords:smoking;immunization system;T cells
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how cigarette smoke affects the immunization system.METHODS Antibody-forming cell response and assay for anti-CD3 -in-duced proliferation were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cellular and humoral immunity after3and9months’smoking.RESULTS Compared to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an-tibody-forming cell response and anti-CD3 -induced prolifera-tion of smoking group reduced significantly after9months,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3months.CONCLUSION Immunosuppression caused by chronic exposure to cigarette smoke is related with the impairment of antigen mediated signaling in T cells.The impairment leads to the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activat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T cells,which in turn causes the impairment of the cellular immunity and thereby the disability to help the B cells to produce antibodies.Therefore,the humoral immu-nity is anergy as a result.
0 引言
吸煙是影響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可以顯著升高心臟病、腫瘤、急慢性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有人認為就是因為吸煙所引起的免疫系統的損害才導致了人體對這些疾病的易感性[1] .吸煙可影響廣泛的包括體液的和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功能[2] .盡管人們了解到長期吸煙會影響兔子、猴和人類的T細胞反應,但其確切的分子機制卻尚未闡明.大鼠若長期暴露于煙草的主要毒性成分尼古丁,抗體形成細胞的反應就會受到影響.其原因可能是T細胞的反應性增殖降低,也可能是T細胞依賴的抗體反應降低.然而,吸煙對T細胞功能影響的機制人們尚未清楚,這種免疫抑制有可能與T細胞內抗原介導的信號轉導受損有關[3] .除尼古丁之外,煙草中含有成千上萬種其他毒性物質.為研究吸煙引起的免疫抑制的分子機制,我們給SD大鼠每日持續吸煙數小時,持續9mo,然后觀察其免疫功能的改變.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①動物:4~5wk齡的SD雄性大鼠共50只購自本校實驗動物中心,到6wk齡時按質量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吸煙組,3,9mo時分別處死10,15只.②抗CD3 抗體購自北京中山公司.
1.2 方法 ①煙卷點燃后通過與飼養籠相通的進氣管吹入,吸煙組每日暴露6h,對照組暴露于正常飼養環境.②免疫:大鼠在處死之前4d給予iv5×108 綿羊紅細胞.③淋巴細胞的準備:取大鼠脾臟后將之研碎,經不銹鋼濾網過濾后用NH4 Cl溶液將紅細胞溶解,將脾細胞過nylon wool柱,不結合nylon wool柱的細胞為T淋巴細胞,從而將T淋巴細胞分離出來,然后再用流式細胞儀分析;經不銹鋼濾網過濾的脾細胞用小鼠抗大鼠CD3 單克隆抗體,再在用抗小鼠IgG抗體包被的板上孵育,CD3+ 的細胞被除去,非結合細胞為B淋巴細胞,用流式細胞儀分析.④抗體形成細胞(AFC)試驗[4] :不同濃度的脾細胞與20μmol?mL-1 的綿羊紅細胞、25μL豚鼠補體混合,再用含100μmol?mL-1 胎牛血清的RPMI1640將液體總量加到150μL,37℃培養45min,然后記數抗體形成細胞.⑤抗CD3 抗體誘導的T細胞的增殖試驗:在96孔板中加入含2×105 個細胞的培養液0.2mL,一組加入5μg?mL
-1 的抗CD3 抗體,另一組不加,37℃培養3d后摻入3 H(0.5μCi/孔),測定.
2 結果
2.1 長期吸煙對抗體形成細胞反應的影響 3,9mo后,與對照組相比,吸煙大鼠脾細胞的T,B淋巴細胞所占比例無明顯差異.經綿羊紅細胞免疫4d后,對兩組大鼠的抗體形成細胞反應進行了測定,結果表明9mo時吸煙組大鼠對綿羊紅細胞的抗體形成細胞反應較對照組顯著降低(P
圖1 略
2.2 吸煙對TCR介導的T細胞增殖的影響 有研究表明,長期吸煙可以減低T細胞對其有絲分裂原的反應[5] .我們用抗CD3 抗體直接連接TCR,誘導T細胞的增殖,結果發現,吸煙9mo時的大鼠對抗CD3 抗體誘導的增殖反應較對照組顯著性降低(P
圖2 略
3 討論
有報道表明,長期吸煙可以降低機體的免疫力,而且很可能是同時抑制了體液和細胞免疫反應[6] .作為煙草中的主要毒性成分,尼古丁可以導致T細胞的反應無能,而且很可能是與抗原介導的信號轉導系統的損傷及細胞內Ca2+ 反應抑制相關[3] .
從本研究結果看,吸煙早期(3mo)并不引起顯著的免疫力降低,而長期吸煙不僅會導致體液的,而且會導致細胞免疫的損傷,說明免疫力的降低是一個損傷逐漸積累的過程.吸煙若能在早期及時戒煙,對機體免疫力的損傷是不會很大的.長期吸煙并不引起淋巴細胞數量和比例的改變,這說明吸煙引起的免疫抑制并不是由于淋巴細胞數量和比例的改變引起的,而是T、B淋巴細胞的功能障礙.長期吸煙者的T細胞在接受了外源性抗原刺激后,并不能夠被有效激活、增殖和分化,細胞免疫受到損傷,也使得它不能有效地輔助B細胞進行增殖和分化,這很可能是體液免疫降低的一個重要原因.作為煙草中的主要毒性成分,尼古丁可以導致T細胞的反應無能,而且很可能是與抗原介導的信號轉導系統的損傷及細胞內Ca2+ 反應抑制相關[3] .
蛋白磷酸化是細胞調節過程中一個主要的作用方式.抗原刺激T細胞后,蛋白酪氨酸激酶被活化,這就會通過酪氨酸依賴的機制激活磷脂酶C-γ1(PLC-γ1)及產生IP3[7] .而IP3是人們所熟知的引起細胞內Ca2+ 迅速、持久上升的重要介質.IP3的產生和細胞內Ca2+ 的蓄積是T細胞發揮其功能的基本條件,因而,長期吸煙所引起的T細胞的功能障礙很可能是由IP3產生或Ca2+ 蓄積障礙所引起的信號轉導途徑受損引起的.
參考文獻
[1]Holt PG,Keast D.Enviromentally-induced changes in immuno-logical function:Acute and chronic effects of inhalation of tobac-co smoke and other atmospheric contaminants in man and experi-mental animals [J].Bacteriol Rev,1997;41(2):205-216.
[2]Sopori ML,Geng Y,Savage SM,Soszynski D,Kluger MG,Perryman EK,Snow GE.Effect of nicotine on the immune sys-tem:Possible regulation of immune responsese by central and peripheral mechanisms [J].Psychoneuroendocrinology,1998;23(2):189-204.
[3]Geng Y,Savage SM,Razani-Boroujerdi S,Sopori ML.Effects of nicotine on the immune response.Chronic nicotine treatment induces T cell anergy [J].J Immunol,1996;156(12):2384-
2390.
[4]Sopori ML.Cigarette smoke causes inhibition of immune re-sponse to intratrachealy administered antigens [J].Toxicol Appl Pharmacol,1997;97(4):489-499.
[5]Sopori ML,Goud N,Kaplan AM.Effects of tobacco smoke on the immune system,in immunotoxicology and immnopharma-cology [M].2nd end.New York:Albuquerque Publishers,1995:413-434.
關鍵詞:淋巴細胞計數末梢血臨床各科疾病關系
末梢血淋巴細胞計數國內醫療單位尚未開展,其與臨床各科疾病的關系并不十分清楚,在疾病診治中的意義國內雜志報道甚少。為了探討末梢血淋巴細胞數量的變化與各科常見疾病的關系,我們對各科常見病種住院患者逐例采末梢血做淋巴細胞計數,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一、對象和方法
1.1對象;診斷明確的各科(內、外、婦、兒、產科)常見疾病。年齡性別隨機選擇,逐例詢問病史并登記,重復病例總結時只算一人次結果,兩種或兩種以上疾病同時存在于一患者時剔除。
1.2對照組:選37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
1.3方法:取觀察組及對照組人員末梢血40uL,用9%EDTA2K25ul抗凝,用ABXMICROS60—OT全自動血細胞計數儀,由專人操作,并在標本留取后0.5—1h內完成測定。其溶血劑、稀釋液為原配試劑,抗凝劑按廠家提供的配方自配,并做全血指控。
二、結果
內科常見6種疾病中以病毒性肝炎末梢血淋巴細胞計數最低,較健康人群的1.76658х10/LDI低42.5%,兩者相比t值為6.5563,P<0.01,具有顯著性差異。降低幅度最小的是糖尿病患者,降低幅度為對照組的23.4%,l兩者相比無統計學意義(t=1.8175,P>0.05)。其它幾種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與對照組比均有顯著差異,其顯著水平見表1。
表1臨床各科不同疾病淋巴細胞計數結果
科別病種疾病例數STP
內科腦血管病221.12550.40114.44<0.01
心血管病171.14120.38863.93<0.01
糖尿病81.35320.48861.82>0.05
肝炎231.01570.29506.556<0.01
肺炎71.22000.54452.26<0.05
腎炎51.16800.24452.20<0.01
外科外傷481.19660.37215.90<0.01
腰間盤突出121.14250.29373.47<0.01
癌癥71.16290.55632.40<0.05
兒科上感232.69741.13954.10<0.01
腸炎61.99330.66520.90>0.05
婦科惡葡111.29270.27372.50<0.05
癌癥9
1.05780.43743.30<0.01
產科產后141.3.430.40362.60<0.01
對照體檢371.76650.5874
外科、婦科、產科住院病例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下降幅度與正常人比較均有顯著差異。兒科病例比較特殊,兩組病例與對照組比較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可能與年齡因素有關。外科癌癥病人檢測7例、婦科癌癥病人檢測9例,兩組與對照組比較下降均有顯著意義。另外,檢測例較少的甲狀腺機能減退,其值0.54X10/L,較正常對照亦明顯為低,發燒待診各科病例病情不同。其降低幅.度差別較大,未做分析。末梢血淋巴細胞計數與年齡的關系,因檢測例數偏少,只做粗略分析,見表2。
表2臨床各科病例淋巴細胞計數年齡分布
科別病種疾病例數年齡均數S細胞均數
內科腦血管科2157.910.81.1255
心血管科1755.315.01.1412
糖尿病856.913.81.3325
肝炎2336.512.81.0167
肺炎752.521.21.2200
腎炎529.67.01.1680
外科外傷4813.817.31.1966
腰間盤突出1243.213.01.1425
癌癥750.916.01.1629
兒科上感234.83.82.6974
腸炎66.51.41.9933
婦科惡葡1125.69.31.2927
癌癥936.715.21.0578
產科產后1424.73.41.3043
對照體檢3744.911.51.7665
從本次檢測臨床各科的患者年齡狀況分析,出兒科外,均以中老年為主。根據其末梢血淋巴細胞數可以得出:中老年組其數量的變化與年齡關系不密切,而與疾病的種類及病變程度有關。見表1.兒科病例除與病種病情有關外,與年齡亦有較大關系。說明兒科末梢血淋巴細胞計數較成人為高。
三、討論
本次檢測臨床各科病人212例,結果表明:不論患那種疾病,末梢血中淋巴細胞的數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與正常組比較多有顯著差異,而且有些病種下降幅度很大,例如病毒性肝炎病人,下降幅度為對照組的42.5%,說明末梢血淋巴細胞的變化與某些疾病的病理變化關系密切。
本次檢測對照組37例,其均數為1.7665×10/L與文獻(1)1.684×10/L,文獻(2)1.800×10/L,結果相近,故正常對照組抽樣合乎實際情況。
淋巴細胞計數與年齡存在一定關系,但不是相關關系。與國內文獻(1)(兒童正常值為3.527±0.727×10/L,成人為1.684±0.404×10/L)相吻合,并與血常規兒童白細胞總數和淋巴細胞分類較成人高吻合。本次檢測兒科病例組淋巴細胞數雖較對照組為高,而且具有顯著意義,但與兒童正常組比較,其下降幅度仍很大,t檢測上感組為3.94;腸炎組t值為5.64,P值均小于0.01,其結論與中老年組比對照組相同。:
末梢血淋巴細胞計數是否還受其它因素(藥物、氣候、性別及生理狀況等)的影響,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關鍵詞】 自然流產;死胎;封閉抗體;淋巴細胞免疫治療
自然流產的發生與母體缺乏封閉抗體有關,流產次數越多的患者,其體內封閉抗體缺乏的可能性越大,80%~90%封閉抗體陰性,封閉抗體的產生不足,母體對胎兒產生強烈的排斥現象,發生于孕早期可出現反復自然流產,孕晚期則可出現妊娠高血壓疾病、胎兒宮內生長受限、甚至出現胎死宮內。淋巴細胞免疫治療亦稱淋巴細胞主動免疫,是從丈夫或無血緣關系的健康第三者血液中提取少量淋巴細胞,注射給妻子,這種異體血液制品可刺激妻子體內產生一種保護性抗體,保護胎兒免受母體的免疫攻擊。廣東省茂名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自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共收治封閉抗體陰性,曾有自然流產史或死胎史患者49例,其中19例已妊娠,均給予淋巴細胞免疫治療,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在本院就診,月經規則,夫妻雙方染色體核型分析正常,夫妻身體健康,乙肝表面抗原陰性,肝功能正常,沒有血液傳染性疾病,妻子內分泌檢查正常,無生殖器畸形,沒有婦科合并癥,無感染,妻子封閉抗體陰性,血液IgG抗體正常,封閉抗體檢測陰性有自然流產或死胎,未懷孕30例,早孕19例;年齡20~41歲,平均28.1歲。
1.2 方法
1.2.1 一般情況了解 詳細詢問患者過去史,現病史,月經生育史,家族史及配偶的一般情況。
1.2.2 常規檢查 行夫妻雙方染色體婦科,妻子盆腔B型超聲,宮腔鏡檢查,丈夫檢查未見異常。RT、BC,細菌培養+藥敏,支原體培養+藥敏,衣原體檢查,淋病奈瑟氏菌PCR,性激素六項及甲狀腺功能測定等,排除原因明確流產或死胎。
1.2.3 49例患者均在實施免疫治療前及27例未妊娠患者治療后1療程或2療程后2周,各行1次封閉抗體檢測,觀察并記錄妊娠情況,新生兒出生時情況,(如孕周,體質量,有無畸形等)
1.2.4 免疫治療 采用無菌法,取丈夫或(若丈夫血液不適宜,無血源關系,無血液性傳染病的健康第三者)靜脈血20 ml加入肝素鈉抗凝,按1:1取淋巴分離液20 ml,將分離液放于試管下,將血液置于淋巴分離液上方,第一次離心,2000 r/min,離心30 min,離心后離心管由上至下細胞分四層: 一層:血漿或漿液層;二層為環狀棉絮樣乳白色細胞層;三層為透明分離液層;四層為紅細胞層。用無菌吸管吸出第二層細胞,置入另一管,加入0.9% 氯化鈉注射液至12 ml,用無菌吸管混勻,第二次離心,1800 r/min,離心20 min,離心后倒掉上清液,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12 ml用無菌吸管混勻,第三次離心,1800 r/min,離心10 min,離心后倒掉上清液,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12 ml用無菌吸管混勻,第四次離心,1800 r/min,離心10 min,離心后倒掉上清液,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 ml洗滌,分別注入1 ml注射器2個,于妻子兩側上臂皮下注射,每側注射三個點,每4周1次,連續3次,2周后復查封閉抗體,若封閉抗體仍陰性,再重復1個療程(為每4周1次,共3次),陽性后懷孕,妊娠后再同法免疫治療3次。
1.3 統計方法 所有資料均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免疫治療后封閉抗體陽性情況 30例未懷孕者,26例陽性,3例無復查;19例妊娠者無復查,陽性率80%。
2.2 30例未妊娠患者免疫治療后, 8例再次妊娠,現無流產征象,繼續免疫治療。
2.3 19例妊娠者,免疫治療后,16例妊娠成功,3例自然流產,3例已孕足月順產,新生兒體質量正常,無畸形,13例繼續妊娠,定期產檢,無早產征象,B超監測胎兒無異常,妊娠成功率84.2%,無妊娠并發癥。
2.4 免疫治療后49例均無不良反應。
3 討論
未行免疫治療前,患者由于封閉抗體陰性,使胎兒易受母體細胞免疫應答,發生母體免疫系統排斥胎兒的反應,導致流產,用丈夫或健康第三者的淋巴細胞抗原,對妻子進行主動免疫治療3個月后,患者封閉抗體陽性率明顯提高,使胎兒不易受母體免疫系統排斥,胎兒形成耐受,因而可在母體環境中存活下來,使妊娠成功率提高,主動免疫治療后無FGR,無低出生體質量兒及畸形兒,母親亦無因治療后發生一些新的免疫系統方面及傳染病方面的疾病,副反應小。已有大量臨床資料證實,淋巴細胞免疫治療可減少流產率及免疫排斥反應,提高妊娠成功率,此法安全可行。免疫治療技術安全、痛苦小、療效確切,有效地避免了傳統淋巴免疫治療母親對輸入的紅細胞或血小板抗原致敏感的危險,減少了并發癥。成功受孕率可以達95%以上。自1981年Taytor和Beer等創立了自然流產淋巴細胞主動免疫療法,經過20余年的臨床研究表明,免疫治療確能有效阻止封閉抗體缺乏性自然流產。國內外不同學者對原因不明性反復自然流產患者進行淋巴細胞免疫治療后,妊娠成功率達72.73%~86.2%,且未發現對母、兒的副反應,封閉抗體的陽性率明顯高于治療前,而封閉抗體陽性者再次妊娠的成功率明顯高于陰性者。大量研究證實淋巴細胞免疫治療自然流產有效安全,并且封閉抗體對再次妊娠結局有良好價值。
參 考 文 獻
[1] 樂杰.自然流產,婦產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83.
[2] 廖丹,李鳳英,譚秋慧.淋巴細胞免疫治療反復早期自然流產53例.臨床醫學院,2009,29(1):75-76.
[3] 孟慶勇,林萍,王鳴,等.配偶淋巴細胞免疫治療反復自然流產91例分析.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05(12).
[4] 徐嵐,張新能,張永鳳,鄭燕鑾 .細胞免疫功能的變化與原因不明習慣性流產的關系.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6(5).
關鍵詞: 淋巴細胞計數 末梢血 臨床各科疾病 關系
末梢血淋巴細胞計數國內醫療單位尚未開展,其與臨床各科疾病的關系并不十分清楚,在疾病診治中的意義國內雜志報道甚少。為了探討末梢血淋巴細胞數量的變化與各科常見疾病的關系,我們對各科常見病種住院患者逐例采末梢血做淋巴細胞計數,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診斷明確的各科(內、外、婦、兒、產科)常見疾病。年齡性別隨機選擇,逐例詢問病史并登記,重復病例總結時只算一人次結果,兩種或兩種以上疾病同時存在于一患者時剔除。
1.2 對照組: 選37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
1.3 方法:取觀察組及對照組人員末梢血40uL,用9%EDTA2K25ul抗凝,用ABX MICROS60—OT全自動血細胞計數儀,由專人操作,并在標本留取后0.5—1h內完成測定。其溶血劑、稀釋液為原配試劑,抗凝劑按廠家提供的配方自配,并做全血指控。
2 結果
內科常見6種疾病中以病毒性肝炎末梢血淋巴細胞計數最低,較健康人群的1.76658х10/LDI低42.5%,兩者相比t值為6.5563,P<0.01,具有顯著性差異。降低幅度最小的是糖尿病患者,降低幅度為對照組的23.4%,l兩者相比無統計學意義(t=1.8175, P>0.05)。其它幾種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與對照組比均有顯著差異,其顯著水平見表1。
表1 臨床各科不同疾病淋巴細胞計數結果
科別 病種 疾病例數 S T P
內科 腦血管病 22 1.1255 0.4011 4.44 <0.01
心血管病 17 1.1412 0.3886 3.93 <0.01
糖 尿 病 8 1.3532 0.4886 1.82 >0.05
肝 炎 23 1.0157 0.2950 6.556 <0.01
肺 炎 7 1.2200 0.5445 2.26 <0.05
腎 炎 5 1.1680 0.2445 2.20 <0.01
外科 外 傷 48 1.1966 0.3721 5.90 <0.01
腰間盤突出 12 1.1425 0.2937 3.47 <0.01
癌 癥 7 1.1629 0.5563 2.40 <0.05
兒科 上 感 23 2.6974 1.1395 4.10 <0.01
腸 炎 6 1.9933 0.6652 0.90 >0.05
一、材料和方法
1.被檢對象: 標本來源于我院近10個月住院和門診280例擬做腎移植待診病人和其他器官移植待診病人,采靜脈血2 ml不抗凝待測。
2.試劑: 免疫磁珠、熒光染液由美國O L公司提供,抗全淋巴細胞抗體試劑購自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
3.方法:(1)改良一步法:采用免疫磁珠3~5 μl分離出淋巴細胞,在Terasaki板上每孔加入無菌礦物油5 μl,每排第1孔加生理鹽水1 μl做陰性對照,第2孔加抗全淋巴細胞抗體1 μl做陽性對照,第3~6孔各加受者血清1 μl(即重復4孔試驗),每孔各加供者淋巴細胞1 μl(細胞濃度為2 000個/μl),每孔各加補體1 μl,置22~25℃室溫下反應45 min左右,每孔加熒光染液5 μl,倒置熒光顯微鏡下觀察細胞毒性反應,分析判斷結果。(2)傳統常規法見參考文獻[1]。
二、結果
采用改良一步法進行了400次淋巴細胞毒交叉試驗,有9次檢出陽性(陽性率為2.25%)。其中1例患者反復多次CDC陽性,后進行HLA抗體檢測, 特定細胞群反應抗體 (Panel Reactive Antibody, PRA) 陽性率為53.5%, 提示抗HLA-A2抗體增多,故放棄移植。
一步法與傳統法試驗比較:樣本用量一步法1 μl,傳統法40 μl;試驗全過程一步法1.5 h內完成,傳統法需2.5~4 h;補體用量一步法1 μl,傳統法40 μl;30例標本用雙盲法同時試驗,結果一致。
三、討論
改良一步法CDC縮短和簡化了試驗時間、操作步驟,整個試驗過程在1.5 h內完成。大量標本還可同時輸入計算機分析。免疫磁珠分離淋巴細胞純度高且時間短,用熒光染色的結果容易觀察,倒置熒光顯微鏡下死細胞呈紅色,活細胞呈綠色,對比分明,易于識別。而傳統常規法的伊紅染色,在鏡下觀察判斷細胞死活結果有很大的難度,經30例樣本用2種方法進行雙盲試驗,其結果一致,可以證明改良法在樣本用量上、淋巴細胞分離、交叉反應時間及判斷結果上均表現出優于傳統法的特點。同時改良法可節省抗全淋巴細胞抗體、補體等試劑用量,降低試驗成本。